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1101回采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作者:佚名 2012-05-26 19:55 来源:本站原创

  威宁县克沟煤矿

  1101回采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编 制 人:

  机电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总工 程 师:

  矿 长:

  副总 经 理:

  总 经 理:

  编 制 日 期:2012年2月28日

  一、概况:

  1、工作面布置及临近区域巷道布置情况

  1101回采工作面布置于2028回风石门南翼面M1煤层中,走向323°;北面至矿界,南面至未开采区域;东面到1988运输巷;运输巷标高+1988m,下部未开采;回风巷标高+2028m,回风巷以上为隔水煤柱。采面为走向长壁法布置,后退式回采。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全部陷垮落法管理顶板。

  2、地质构造:该工作面内没有断层影响,我矿位于出水洞背斜西南翼,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南东-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63~72°,平均70°,顶板节理裂隙发育,易垮落,应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3、煤层顶底板:M1煤属急倾斜薄-中厚煤层,M1煤层平均厚度1.56m。M1黑色块状、中至细条带状半亮型中灰、特低硫、高热值烟煤。顶板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坚固、稳定,不易跨落。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有膨胀、底鼓现象,据以往资料,泥岩底板易泥化。

  4、威宁县龙场镇克沟煤矿为新建矿井,无瓦斯等级鉴定数据。采用分源预测方法进行预测,预测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3.03m3/t;绝对涌出量为:11.99 m3/min,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经鉴定各设计可采煤层均有爆炸性、均为三类(不容易自燃煤层)。根据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我矿井投产时布置一个采区、一个回采面、二个炮掘头。

  二、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

  采用“u”形负压通风,通风设施有风障等。(通风系统图附后)

  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术措施

  (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矿现开采标高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坚定报告结果,按照《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AQ1024-2006)第5条中之相关规定,克沟煤矿煤层鉴定为有突出危险性。

  2、区域防突措施

  (1)、1101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采取在运输巷、回风巷施工顺层抽放钻孔进行抽放,抽放钻孔每隔10米布置一组,每组3个孔,抽放半径在掘进期间考察定为5m,扇形布置。从运输巷沿煤层倾斜方向往上施工长度60m抽放钻孔,从回风巷沿煤层倾斜方向往下施工长度25-30m抽放钻孔对本煤层进行预抽;经考察,由于存在盲区,在每两组之间补打钻孔进行控制;

  (2)、1101运输巷、回风巷布置抽放钻孔抽放本煤层区段瓦斯,回风巷以上,运输巷以下布置30m范围;

  (3)、抽放管理

  抽放负压控制在13kp以上,瓦斯浓度不低于30%;封孔材料采用马丽散,封孔长度不低于8m。抽放后测定残余瓦斯压力进行效果检验,指标在规定范围0.74mPa以下方可进行回采。

  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根据《防突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项“对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区段宽度(两侧回采巷道间距加回采巷道外侧控制范围)未超过120m(1101采面斜长45m+回风巷宽3m+回风巷上帮控制范围20m+运输巷3m+运输巷下帮控制范围10m=81m),以及对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若回采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若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区段宽度或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回采工作面长度大于120m时,则在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至少沿工作面方向布置2个检验测试点”。本矿在1101运输巷、回风巷中,每隔40m布置1个测试点;测试方法采用直接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参数进行预抽煤层瓦斯措施效果检验,测压孔每隔20m布置一个,运输巷孔深度60m,回风巷孔深30m;采用直径89mm钻杆施工,用长10m,直径1.5寸铁管作为观察管,附属设施为压力表,封孔材料马丽散,封孔长度8m。经抽放后,当压力小于0.74Mpa时,说明预抽放措施有效。

  

 

  4、区域验证。

  ①验证方法:采用钻屑解析指标法,使用仪器为“WTC瓦斯突出参数仪”

  ②突出危险性临界值:由于本矿突出危险性临界值暂无实测数据,根据《防突规定》(2009年版)规定,当Smax≥6Kg/m、K1max≥0.5ml/(g.min1/2)时,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性,当Smax<6Kg/m、K1max<0.5ml/(g.min1/2)时,预测预报为无突出危险性。只有当Smax<6Kg且K1max<0.5ml/(g.min1/2)时,才能认为无突出危险,方可进行回采。

  ③区域验证的具体操作为:

  a、根据《防突规定》(2009年版)规定,在每个测压孔之间布置一个验证孔,方位沿煤层倾向,孔深10m。

  

 

  b、验证指标及临界值

  综合指标K1值必须小于0.4L/g min1/2,Smax<6Kg/m

  c、钻孔每打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S值,每隔2米测定一次K1值,根据Smax及K1max值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当K1max值或Smax值达到临界值时,预测为有突出危险,当K1max值及Smax值小于临界值时,验证为无突出危险。

  d、在瓦斯残余压力小于0.74Mpa及K1max值及Smax值小于临界值时,验证为无突出危险,采面在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回采。

  (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1)、预测预报方法:采用钻屑解析指标法,使用仪器为“WTC瓦斯突出参数仪”

  (2)、突出危险性临界值:由于本矿突出危险性临界值暂无实测数据,根据《防突规定》(2009年版)规定,当Smax≥6Kg/m、K1max≥0.5ml/(g.min1/2)时,预测预报为有突出危险性,当Smax<6Kg/m、K1max<0.5ml/(g.min1/2)时,预测预报为无突出危险性。只有当Smax<6Kg且K1max<0.5ml/(g.min1/2)时,才能认为无突出危险,方可进行回采。

  (3)、预测预报的具体操作为:

  ①、根据《防突规定》(2009年版)规定,从采面下出口往上10m和回风巷往下10m开始布置,每隔5m打一个效检孔,若两个孔之间的距离大于5m,小于10m时,则在两个孔之间再加打一个效检孔。效检孔布置在距顶板1.0m处,方位垂直于采面煤壁的煤层内。

  ②效检孔深度

  效检孔的深度为10米,保留3米的超前距离,每循环回采8米(详见采煤工作面效果检验布置图)。

  

 

  ③效检指标及临界值

  综合指标K1值必须小于0.4L/g min1/2

  ④、钻孔每打1米,测定一次钻屑量S值,每隔2米测定一次K1值,根据Smax及K1max值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当K1max值或Smax值达到临界值时,预测为有突出危险,当K1max值及Smax值小于临界值时,预测预报为无突出危险。

  ⑤、当预测预报为无突出危险时,允许回采8米,确保前方有不小于2米的预测孔深(在水平轴线上的投影长度)的保护距离;当预测预报为有突出危险时,工作面停止回采,采取防突措施后,再经效果检验措施有效,方可恢复施工,允许回采7米,确保前方有不小于3米的预测孔深(在水平轴线上的投影长度)的保护距离。根据2009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应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只有经措施效果检验证实措施有效后,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采掘作业。每执行1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后,应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仍必须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只有预测为无突出危险,该工作面方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防突措施后,如炮后瓦斯达到3%或30min后瓦斯降不到1%以下时,必须停止施工,并在工作面打排放钻孔进行释放。

  (4)、预测预报单必须及时签批并送达总工程师、通防科、安全科、生产矿长、安全矿长、矿调度并签收。

  (5)、预测预报必须严格按瓦斯突出参数仪使用说明书操作,严禁弄虚作假。

  (6)、防突预测预报人员在现场操作中,当发现Smax或K1max超过规定时,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班长,立即停止工作,在井下立即汇报矿调度。矿调度接到电话后立即向有关领导(矿值班领导、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矿长)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取措施后,还必须经措施效果检验,确认Smax和K1max值小于规定值后,方可恢复施工,否则必须继续采取措施,直到采取的措施有效为止。

  (7)、突出预测预报人员必须在距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帮上悬挂防突牌板,防突牌板上应填明允许掘进的距离及控制点、测定的Smax及K1max值、测定地点、测定人员、测定日期。

  (8)、突出预测预报人员每次测定结束后,必须在记录本上签上姓名,此外必须由掘进现场施工班长现场监督,并在预测预报记录本上签字。否则,测定结果视为无效。

  (9)、施工人员要严格按允许回采的距离进行施工,瓦检员、安检员进行现场监督,当发现施工人员现场超距离回采时,必须立即停止回采并向矿调度汇报。

  2、采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

  超前钻孔排放瓦斯卸压

  (1)、在工作面每次预测预报为有突出危险性后,必须采取超前钻孔排放瓦斯卸压,先用5.5KW电煤钻,∮42mm钻头在采面煤壁正前方施工13个深度不小于10m的超前钻孔,超前钻孔控制到煤壁前方10m范围(见超前排放钻孔布置图),超前钻孔施工前必须加强工作面支护,超前钻孔由施工人员施工,当班瓦检员负责监督和验收。

  (2)、补充防突措施,当措施无效时,继续施工排放孔排放直至有效为止。

  (3)、采取防突措施后,必须保证回采面前方有不小于3米的措施孔超前保护距离。

  

 

  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1)、采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1)效检孔的布置

  效检孔从下出口往上10m和回风巷往下10m开始布置,每隔5m打一个效检孔,若两个效检孔之间的距离过大于5m,小于10m时,则在两个孔之间再加打一个效检孔。效检孔布置在距顶板1.0m处,方位垂直于采面煤壁的煤层内。

  2)效检孔深度

  效检孔的深度为10米,保留3米的超前距离,每循环回采7米(详见采煤工作面效果检验布置图)。

  

 

  3)效检指标及临界值

  综合指标K1值必须小于0.4L/g min1/2

  4、安全防护措施

  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建立压风自救系统、携带自救器、远距离放炮,放炮前停掉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的动力电源等。

  (1)、建立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安设在压缩空气管路上,在起爆地点安设一组压风自救系统,在距迎头25-40m的巷道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并在巷道中每隔50m各设一组压风自救系统,每组压风自救系统至少供5-8个人使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1m3/min。压风自救系统必须保持完好、有压风,且开关阀门灵活可靠,出现停风或压风自救系统不齐全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施工单位必须每天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压风自救系统完好,开关阀门灵活可靠,发现压风自救器或其开关有损坏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压风自救系统必须经常保证有压风,安全员对压风自救系统进行监督,当压风自救系统无压风时,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班长,立即停止工作,并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立即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待压风自救系统恢复供风后,方可恢复工作。

  (2)、携带自救器

  所有作业人员及放炮警戒人员警戒时必须配带自救器,并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撤人、站岗、放炮时必须携带到各自岗位。自救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由技术人员用熟悉自救器现场演示培训,确保每位职工都能熟练正确地使用自救器,未经培训的,严禁进入防突工作面施工。

  (3)、远距离放炮

  ①放炮必须使用三级煤矿许用炸药及毫秒电雷管,毫秒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并不得跳段使用。电雷管使用前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导通试验,以免出现瞎炮。全断面一次装药一次起爆。所有炮眼必须在炸药与封泥间充填1-2个水炮泥,炮眼封泥必须密实地装至眼口,所有不装药的眼孔必须用黄泥充填密实至孔口,充填深度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

  ②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每次放炮前,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系统必须停电撤人,并在2028回风石门外防突风门外设置警戒,阻止人员进入2028回风石门内,起爆点设在1101运输巷距采面大于100米且有有压风自救系统的位置。

  ③放炮前,瓦检员检查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浓度并汇报矿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监测室当班值班员观察监测屏幕上的瓦斯变化情况,监测室当班值班员做好记录。监测室当班值班员要随时观察炮后瓦斯情况,如炮后瓦斯浓度超过2%,且连续5min降不到2%以下,或放炮后30min内瓦斯浓度不能降到1%以下,监测中心当班值班员立即打电话通知通风部门,通风部门值班员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现场瓦检员停止该回采工作面回采,同时汇报通风组值班员,值班员立即组织人员察看现场,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④放炮时撤人、设岗及停电,见(1101采面通风系统及放炮设岗示意图)。

  1#岗(兼做起爆点)位置:在1101运输巷距采面放炮点大于100m之外的1988运输石门避难硐室处,职责:阻止人员进入1988运输石门及1101运输巷上行到1101采面.

  2#岗位置:2028回风石门与副斜井交叉的防突风门之外,职责:阻止人员进入2028回风石门及1101回风巷内。

  3#岗位置:位于1974运输石门与1102运输巷防突风门外交叉点,职责:阻止人员进入1101运输巷;

  4#岗位置:位于总回风巷与井底车场交叉点防突风门之外,职责:阻止人员由总回风巷上行进入1101回风巷;

  5#岗位置:地面风井人行道处,职责:阻止人员进入总回风斜巷;

  撤人、停电范围:1101运输巷、1101采面、1101回风巷、总回风井上段。

  动力电源由当班电工在闭锁开关上切断。

  ⑤撤岗送电。放炮30min后,经瓦检员检查,1101工作面第一风流汇合处瓦斯浓度小于0.8%时,班长通知安全员撤岗,安全员电话汇报调度室并派专人于入口处设临时岗,再由瓦检员.班组长.安检员进入工作面检查瓦斯,只有瓦检员检查确认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不超限时,安检员方可撤除该临时岗,同时瓦检员通知电工恢复送电。

  (4)、建立防突正反向风门

  在1988运输石门内距回风口10米位置建立一组防突风门、在1101运输巷月1102运输巷之间建立一组防突风门。过防突风门的风筒必须安设防逆流装置。过风门墙的管子孔、电缆孔必须封堵严实,有调节风窗的,必须安设防逆流装置,在回采前,由安检部门及通风部门现场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开工。施工期间如有损坏,必须停工处理好后方可恢复施工。

  风门墙厚为800mm,风门板厚度为50mm,门框厚度不小于150mm,通过风门的水沟应安设有防逆流挡板或者水沟设置返水槽,防逆流挡板用厚度50mm的木板加工,并在风门处准备沙袋,放炮前,由当班班排长负责放下,并用沙袋堵上,对反向风门的关闭情况,水沟孔的压实堵严情况由当班瓦检员负责监督检查。矿每天安排木工对采区的风门进行检查、维护,对损坏的风门及时进行维护、更换,保证通风系统的可靠、稳定。。

  (5)、综合防尘管理

  ①坚持湿式打眼,使用好水炮泥,严禁干打眼;

  ②搞好个体防护,施工人员佩戴口罩;

  ③防尘管路必须紧跟工作面,距迎头距离不大于15米,放炮前、后及出货过程中必须进行洒水降尘;

  ④每隔50米设一组水岔和闸阀,以供冲尘使用,安排专人每天冲洗巷道积尘;

  ⑤各运输转载点安设一组防尘水幕,出货时进行喷雾降尘。

  (6)、监测监控:

  T1安设于采面上出口距煤壁不大于5m处,T1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0%,复电浓度<1%; T2安设于1101回风巷距离2028回风石门口10-15m位置,T2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监测信号必须在监测屏幕上显示,监测主控室值班人员必须经常注意监测数值的变化情况,当监测数值发生变化时,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瓦检员必须经常注意检查瓦斯传感器的使用及监测情况,瓦斯传感器有异常时,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监测监控不能对该头进行监控时,瓦检员必须立即通知班长停止工作,并向矿调度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待监控系统正常后,方可恢复生产。监测工每天必须对瓦斯传感器进行调校,对监测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瓦斯传感器的灵敏、准确、可靠。通风部门每天安排一名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并固定下来。瓦检员必须是由经过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的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瓦斯检查员、班长、副班长、电钳工、放炮员、安检员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随时监测瓦斯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及时通知班长停电撤人并向矿调度汇报,听候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因瓦斯超限而停电的电器设备,只有当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 以下时,方可恢复工作。

  四、避灾

  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①有声预兆

  响煤炮。有的像炒豆似的噼噼啪啪声,有的像鞭炮声,有的像机关枪连射声,有的像跑车一样的闷声、沙沙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发生突出前,因压力突然增大,煤岩壁会开裂,打钻时会喷煤、喷瓦斯等。

  ②无声预兆

  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有时变热。

  在煤层结构构造方面的表现为:煤层层里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煤层受挤压,褶曲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

  在地压方面表现为:压力增大,煤壁外鼓、片帮、掉渣、顶底板出现凸起台阶、断层、波状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动和冲击,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眼时垮孔,夹钻等。

  ③施工人员必须熟习突出预兆,由单位技术人员负责组织职工学习突出预兆,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突出预兆,班长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并通知机电工切断回风巷道内的动力电源,并向矿调度汇报,听候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撤人到达地点为1988运输石门与副斜井交叉点的临时避难洞室内、其余人员撤到2028回风石门与副斜井交叉点的临时避难洞室内;并阻止任何人员进入1988运输巷、1101运输巷、1101工作面、1101回风巷、2028回风石门内。

  2、避灾路线

  正常工作,发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撤人到达地点为1988运输石门与副斜井交叉点的临时避难洞室内、其余人员撤到2028回风石门与副斜井交叉点的临时避难洞室内待命,同时汇报矿调度室。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工作人员避灾路线:①工作面→1101运输巷→1988运输石门→副斜井→地面。其它地点的人员在调度室的指挥下撤离。

  放炮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工作及警戒人员在调度室的统一指挥下沿固定路线撤至地面。

  五、防突日常管理

  1、起爆地点设一部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调度室对防突实施调度管理,其职责为:对防突头放炮实施调度指挥。

  2、坚持湿式打眼,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水泡泥,放炮前后放炮点20m范围必须洒水降尘。运输各转载点必须安设防尘喷雾,出货时进行喷雾降尘。

  3、分管采煤的矿领导是防突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实施;矿技术人员对防突负技术责任,负责贯彻、传达措施,检查措施的落实、实施情况。

  4、当班班排长是本班现场防突负责人,其职责为:

  ①、放炮前,安排放炮员检查装药、联线情况;安排电工停掉该工作面和回风系统动力电源; 协同安检员布岗;

  ②、放炮30分钟后,确认无异常情况,随同瓦斯检查员和安检员逐步进入工作面检查瓦斯、支护等情况,只有在瓦斯浓度小于0.8%且其他一切正常后,将放炮情况汇报矿调度室并恢复生产。

  5、当班职工对防突措施的实施和站岗负现场责任,其职责为:按防突措施的要求进行现场施工;负责警戒,阻止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6、当班瓦检员,对瓦斯动态,通风情况进行现场管理;对装药、联线,防突措施的实施负督责任。职责:

  ①、做好“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换牌”工作;

  ②、加强通风管理,采面及巷道内严禁有堵塞风流货物存在;

  ③、监督好装水炮泥,装药工作。

  ④、监督施工单位炮前、炮后的冲尘、洒水工作。

  ⑤、负责对当班排放孔进尺及其排放孔质量进行验收。每个排放孔施工完,由施工负责人找当班瓦检员验收,只有瓦检员到场,钻工才能拔钻,当班瓦检员必须认真逐根数清孔内钻杆根数,并计算钻孔深度及进尺;排放孔施工负责人,必须在验收单上填写第几次循环,排放孔孔号、设计长度,瓦检员填写钻杆根数、钻孔深度、进尺,然后签名;当班瓦检员必须认真向矿调度室汇报打钻情况,矿调度必须做好原始记录。

  7、当班安检员对防突措施的实施、效果检验,电工停送电,通风、瓦斯管理等,负监督责任,带领人员现场设岗,放炮时对工作面及回风系统撤人、停电,其职责为:

  ①、监督现场实施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②、监督电工做好放炮前掘进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的停送电工作;

  ③、当工作面出现通风风量不足,瓦斯异常等情况,安检员有权停止工作面一切工作;

  ④、带领站岗人员进行放炮掘进工作面及回风系统的停电、撤人工作,并交待应注意事项。

  8、当班电工对停送电、设备失爆负施工、维护责任,其职责为:

  ①、对施工作面的电气设备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杜绝失爆(包括矿灯);“三专两闭锁”装置灵敏可靠,瓦斯监测数据能准确传送到调度室和通风值班室;安全管理部每周检查一次设备的防爆性能。严禁使用防爆性能不合格的电气设备;

  ②、按措施要求及班长安排进行放炮前的规定范围停送电工作。

  ③、由机电部门、安检部门每周对防突头的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要立即停工处理。

  ④、放炮前,班长安排其机电工负责切断施工巷道及其回风流所经巷道内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机电工必须向班长汇报,再由班长向矿调度汇报,只有经班长汇报停电、撤人、站岗到位后,矿调度方可最后下达放炮命令。放炮后,必须经瓦斯检查员检查采面瓦斯小于0.8%,机电工检查机电设备无损坏时,方可允许机电工向施工巷道送电。

  9、当班放炮员按规定做好装药、联线、起爆工作,其职责为:

  ①、正向装药,不装药的眼孔按规定充填黄泥;按大串联方法进行联线工作;严禁出现明接头;

  ②、接到放炮命令后,进行起爆工作。

  10、防突效果检验工职责为:

  ①、每次效果检验前,对防突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措施未落实到位,不得进行效检工作;出现超采时,效检工必须将超采的距离掌握清楚,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组,通风安全组接到汇报后,必须立即组织追查,分析超采原因,落实责任人;

  ②、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仪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操作,严禁弄虚作假。

  

 

 

  

 

 

  

 

 

  

 

 

  

 

 

  目 录

  一、概况............................................................1

  二、通风系统及通风设施..............................................1

  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术措施.......................................1

  (一)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

  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2

  2、区域防突防突措施.......................................................2

  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2

  4、区域验证..............................................................3

  (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5

  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5

  2、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8

  3、防突措施效果检验.................................................9

  4、安全防护措施....................................................10

  四、避灾...........................................................14

  五、防突日常管理...................................................15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