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835mA5东翼综采面冒落区处理方案

作者:佚名 2012-05-26 21:06 来源:本站原创

  +835mA5东翼综采面冒落区处理方案

  概 述

  目前,+835mA5东翼综采面回采推进了76米,即采空区沿走向长68米。4月7日中班工作面放炮后,引起综采面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垮落,造成综采面回风端头局部冒落并堵实,使综采面不能正常负压通风,形成了盲区。为了尽量减小此次事故的危害程度及企业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密切关注以下地点的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即经地面监控主机监控综采面两端头、综采面回风巷、+897水平集中回风巷和矿井总回风处的瓦斯与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若以上地点的瓦斯与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稳定不变或呈下降趋势,则对该综采面回风端头冒落区采取以下处理方案,简要叙述如下:

  首先成立综采面回风端头冒落区处理的领导小组,小组领导机构和责任另行编制。其次,邀请州救护队员恢复采面进风、回风端头的瓦斯与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面束管监测系统,利用地面监控主机实时监控综采面气体变化情况。最后,恢复综采面的电话,对综采面及采面进、回风巷的煤尘进行洒水灭尘;在综采面两端头及采空区内提取气样,利用地面色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化验,采空区气体变化等情况,为冒落区处理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和判断依据。

  如果综采面及回风流有毒有害气体呈上升趋势或稳定不下降,则立即在+835mA5综采面进、回风巷,距东一煤门以东5米处,各打一道板壁进行临时封闭采面后,在现综采面停采线处的进、回风巷分别构筑一道永久性防爆密闭。

  如果综采面及回风流有毒有害气体呈稳定下降趋势,则利用局扇通风,指派专业救护队员人工对综采面回风端头煤炭堵实区段清理出一个通风出口,恢复工作面负压通风后,再对回风端头及设备进一步进行处理和恢复,其详细处置方案如下。

  一、处理方案:

  方案一:

  1、地面备足抢险救灾所需的物料(明细表见附件一),在副斜井井口装车待命。在+835m中部车场进风处安装1台局扇,对综采面通风盲区实行局扇通风,确保救护队员疏通采面回风端头冒落区时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同时稀释综采面有毒有害气体,防止作业人员出现中毒或窒息现象。

  2、为缩短冒落堵实区域通风出口疏通的时间,尽快恢复采面形成负压通风,救护队员实行轮换方式,即作业人员分成2组(每组人数由州救护队定编),一组作业、一组休息,进行清理冒落区(巷道)顶部浮煤,使冒落堵实区域快速形成一个通风出口。

  3、采面形成负压通风状态且工作面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规定,采面采空区气体稳定,则对综采面的设备、线缆及电源进行全面检查,杜绝电器失爆,完善供电系统后,方可恢复综采面前溜,彻底清理端头冒落区及采面浮煤。

  4、当采面设备等恢复正常后,对采空区进行喷洒阻化剂、注氮,防止采空区出现发火迹象。

  方案二:

  1、为缩短冒落堵实区域被疏通的时间,尽快恢复采面形成负压通风,救护队员佩戴救护器,采取轮换作业方式,即作业人员分成2组(每组人数由州救护队定编),一组作业、一组休息,利用救护专用工具从综采面冒落区两头进行疏通,清理冒落区(巷道)顶部浮煤,使冒落堵实区域快速形成一个通风出口。

  2、采面形成负压通风状态且工作面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规定,采面采空区气体稳定,则对综采面的设备、线缆及电源进行全面检查,杜绝电器失爆,完善供电系统后,方可恢复综采面前溜,彻底清理端头冒落区及采面浮煤。

  3、当采面设备等恢复正常后,对采空区进行喷洒阻化剂、注氮,防止采空区出现发火迹象。

  针对以上两种方案,结合州救护队对灾区进行现场侦查结果,为提高此次抢险救灾的功效和时效,尽量减少抢险救灾工程,最大限度的提高此次抢险救灾的安全系数,经研究决定,此次抢险救灾实施方案选择方案一。

  二、作业地点及范围:

  1.作业地点:+835mA5东翼综采面回风端头。

  2.处理范围:冒落长度约6米,冒落高度约3米(可见巷道原支护材料)。

  三、施工方法:

  1、施工工序

  经有昌吉州救护队现场勘察和气体取样检测、化验分析后,确定综采面冒落区气体等稳定时,则处理冒落区施工工序如下:

  对采面及进、回风巷进行洒水灭尘→恢复采面及进、回风内的风水管路与注氮管路及瓦斯抽放管路→处理未爆破炮眼的雷管母线并扭结成短路→检修并关闭+835mA5东一煤门四道风门,打开+835mA5东二煤门四道风门,确保风流畅通,防止风流短路或絮乱不稳定→检查综采面进、回风端头、采面上隅角及采面气体与支护情况→检查综采面两端头安全出口畅通等情况→安装局扇风机,排放综采面进风端头及采面气体→对冒落区东南端的顶部进行锁口→清理冒落区顶部浮煤并使用木楔和背板支护,防止清理后的通风出口二次塌陷堵实→逐步清理冒落区顶部浮煤并形成一个通风出口→当采面端头冒落区疏通后,采面形成全负压通风时,恢复+835mA5东翼二煤门的四道调节风门,停止局扇通风,实测采面的供风量→检查采面及采空区气体情况,工作面支护完好情况→启动综采面前溜及运输巷皮带机等设备,彻底清理冒落区浮煤→恢复采面设备等其他工作→采面设备等恢复正常后,对采空区进行喷洒阻化剂、注氮及黄泥灌浆等,防止采空区发生自然发火。

  2、施工方法

  1) 在工作面20米范围内,安装一台防爆电话,确保井上下信息联络顺畅、可靠;同时保证风、水管路畅通完好。

  2)综采面未形成全负压通风时,在采面作业地点安装一台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在东二煤门北端以西5-10米范围内,安装一台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监控采面及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

  3)当端头冒落区形成全负压通风时,在采面上隅角、采面、进风与回风端头、进风端头分别安装一台瓦斯传感器,在采面回风端头安装一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4)在采面进、回风巷内、距采面60米处,分别安装一组隔爆水袋,总水量不小于《西沟一矿隔爆设计》中的设计水量;同时在采面进风端头使用黄土袋构造隔爆带,其长度不小于5米,排距为2米,单排隔爆袋断面等同巷道断面的2/3。

  5)在+835m中部车场安装1台FBD2*7.5kw型局扇风机,指派专人管理,确保综采面盲区局扇通风正常、施工安全。

  6)进入作业地点,先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作业点顶板、两帮、瓦斯、通风等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清理冒落区浮煤。

  7)进行清理冒落区浮煤时,要提前备足材料,要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采取人工攉煤方式一次性清理畅通,背板必须背帮背顶并背紧背实。

  8)冒落区疏通时,通风出口断面规格为:宽1米×高1.2米,满足综采面气体稀释、人员呼吸等需求。

  9)作业期间,必须安排专人观看顶帮、支护,综采面两端头和采空区气体等情况,必要时风筒末端对准高冒区域进行局部通风,局扇实行专人管理,确保停工不停风;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作业人员及时撤到安全地点,并报告调度室后,升井至地面,另行特定方案措施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10)清理工作必须遵循“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原则;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11)结合采面冒落区实况,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处理:

  ① 第一步:利用局扇通风排放综采面进风端头和采面盲区(盲区长度约32米)内的瓦斯,确保瓦斯等气体符合《规程》时,救护队员采取人工攉煤方式,从东向西清理浮煤,所清理的浮煤平铺在巷道低洼或两帮处,直至冒落区通风出口形成。

  ② 第二步,采面冒落区疏通形成全负压通风状态时,恢复+835mA5东二煤门内的四道风门,停止局扇通风,调配综采面的风量并实测,杜绝综采面存在无风、微风及气体异常等现象,并拆除局部通风机。

  ③ 第三步:检查采面支护与气体情况,全面检查、检修采面设备、线缆及供电系统是否完好,杜绝失爆,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采面前溜、运输巷内的运输设备,彻底清理回风端头及采面的浮煤。

  ④ 第四步:对综采面采空区进行喷洒阻化剂、注氮,防止采空区出现着火迹象;同时检修采面的设备及各种线路,对综采面及进、回风巷道进行洒水灭尘等文明生产工作;提前构筑综采面的防火防爆永久密闭框架,并备足封堵密闭框架的相关构筑材料。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处理冒落区前,由州救护队对工作面支护、巷道顶板、有毒有害气体、通风设施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条件符合作业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点进行施工。

  2、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AQ1029-2007相关规定。

  3、采面进、回风巷内严禁存放矿车、杂物,确保安全出口畅通,保证行人、运料方便。

  4、清理浮煤前,必须检查工作面周边20米范围内的支护情况,若单体及液压支架存在卸压、巷道内锚网支护失效等情况时,立即进行加强支护后,方可进行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5、作业人员清煤等工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用长木棍或钎杆处理破碎煤块,严禁违章作业。

  6、冒落区浮煤每清理1米,必须进行临时支护,否则停止作业。

  7、每班必须指派专人现场指挥,随时检查冒落处及其回风流中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当作业地点气体浓度超标、巷道顶部出现严重垮落或异常声响等险情时,立即停止作业,所有人员撤到新鲜风流处,汇报调度室请示“抢险救灾指挥部”后,采取相应措施做进一步处理。

  8、冒落区疏通的通风出口顶帮必须背紧背牢,严禁出现空顶空帮现象,防止出现二次塌陷、堵塞现象。

  9、工作面必须提前备足足够的坑木、背板等支护材料,且堆放整齐,不影响运输、行人,不阻碍避灾路线。

  10、采面形成全负压通风,使用采煤前溜及皮带机等设备清理浮煤时,必须事先对采面前溜及皮带机等运输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严禁出现失爆现象,确保设备各种保护、声光信号齐全有效且严禁随意甩掉各种保护不用。

  11、启动采面前溜、皮带机等运输设备前,必须先发信号,且信号发出5秒后,方开启运输煤炭。

  12、采面未形成全负压通风前,所使用的局扇风机必须由专人管理,坚持“停工不停风”。

  13、采面回风端头的未爆破的炮眼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并用电胶布包裹埋在炮眼内,利用黄土掩埋深度不小于20公分,防止出现意外现象。

  14、冒落区准备处理前,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学习《+835mA5东翼综采面冒落区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施工工序及方法进行作业。

  15、所有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并在施工前指定专人带领所有参与作业人员沿避灾路线行走一次。

  16、如遇特殊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措施

  17、其他未叙事项均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矿有关规定执行。

  五、避灾路线

  1、避瓦斯与煤尘爆炸、火灾及顶板事故路线:作业地点→+835mA5东翼运输巷→+835m中部车场→轨道上山→轨道上山上部车场→+845水平运输巷→+845水平车场→副斜井→地面。

  2、水灾等一般事故避灾路线:作业地点→+835mA5东翼运输巷→+835m中部车场→轨道上山→轨道上山上部车场→+845水平运输巷→+845水平车场→副斜井→地面。

  附件一:成立+835mA5综采面抢险救灾指挥部

  附件二:抢险救灾所需物料明细表

  附 图:+835mA5综采面冒落区现状及通风、避灾示意图

  附件二 :

  成立+835mA5综采面抢险救灾指挥部

  为有效恢复+835mA5东翼综采面,减小事故影响范围和损失,确保此次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特成立此次抢险救灾指挥部:

  1、 指挥部办公室设置在矿调度室,外线电话为0994-3368388,内线电话为8017和8009。

  2、指挥部组织机构:

  总指挥:寇党军

  副总指挥:罗树志 赵四江 黄绪宏 何成锐

  成 员:串长河 高国俊 李宝奎 刘涛 刘孝贤 天才让 刘怀洲 杨栋 康厚斌 马国祥 赵卫义 赵开云 叶玉坚 曾国华 陈 柏 李天喜 王国庆 托合提 郭永治 邓 波 吴玉芳

  3、指挥部成员职责:

  (1)总指挥寇党军全面负责此次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决定抢险救灾实施方案及技术措施,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应急配合工作,促进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副总指挥罗树志(州救护队总工)协助总指挥进行指挥此次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的实施,负责组织、讨论制定抢险救灾工作的技术措施及方案。

  (3)副总指挥赵四江负责组织、讨论制定抢险救灾工作的技术措施及方案,协助总指挥对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的实施。

  (4)副总指挥黄绪宏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组织人员备足抢险救灾所需材料供应及现场指挥。

  (5)副总指挥何成锐组织生产技术科协助组长根据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制定井下抢险救援工作的措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6)成员高国俊、田才让、马国祥、杨栋、叶玉坚负责抢险救灾现场劳力组织指挥工作,落实技术措施及方案实施。

  (7)成员刘涛、陈柏、李天喜负责抢险救灾现场供电工作,保障抢险救灾工作正常进行。

  (8)成员串长河、刘孝贤、王国庆负责后勤保障和外部人员的接待和食宿安排工作。

  (9)成员李宝奎、康厚斌、赵开云、赵卫义、吴玉芳负责抢险期间地面临时工作安排和劳动组织及车辆接送人员等工作。

  (10)成员刘怀洲、郭永治负责抢险救灾期间井下通风设施的维护、井下风量的调配及地面主扇运行工作。

  (11)成员邓波、托合提负责编制抢险救灾的技术措施和方案。

  (12)成员曾国华负责协助总指挥对井上下内部信息和矿井外部信息的联系工作。

  在抢险救灾工作期间,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员一律不得离矿,手机24小时开机且随叫随到,矿总调度值班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值班岗位,值班地点为矿调度室。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