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21010工作面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我队回采的二1—21010工作面,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根据煤层瓦斯赋存情况及相邻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涌出数据得知,二1煤层瓦斯赋存极不稳定,严重影响到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消除该工作面瓦斯隐患,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经矿、井各级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本情况
1、工作面情况
工作面平均可采走向长630m,采长135m,可采储量为35.93万吨,煤层平均厚度4.5米,煤层倾角平均23°。瓦斯绝对涌出量:2.01m3/min 相对涌出量:4.56m3/t,属于低瓦斯煤层。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浅灰色薄层状,有粉砂岩条带,伪顶为泥岩,浅灰色。老顶为细砂岩,呈深灰色,中部有一层状成分以岩屑石英为主。直接底为砂质泥岩,深灰色块状,有黄铁矿结核。老底为粉砂岩,深灰色,中一薄层状,泥质胶结,夹薄层细砂岩及泥岩。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法进行回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共安装ZY4000-17/37型液压支架91架,采用MG300/700—WD1型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进行落煤。采用SGZ—764/500型输送机,机巷使用SZZ—764/200型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运煤。
2、工作面瓦斯情况
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得知:二1-21010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2.01m3/min,相对涌出量:4.56m3/t,属于低瓦斯煤层,但根据相邻工作面瓦斯涌出数据,瓦斯浓度在0.02~0.2%之间,极不稳定。
二、技术方案及要求
1、技术施工方案
(1)工作面每班打注水孔:单排眼,深度6米,孔径Φ42mm,钻杆长度为1.5米,孔间距为6米,进行注水。
(2)上隅角安设的一道水幕,随采面推进向前移动。
(3)、过完机尾后,必须安排专人在风巷机尾沿切顶线以里老空侧垛密闭袋,上帮超前下帮约0.3米,要求全断面垛煤袋,垛严、备实,保证上隅角老空区严密、不漏风。
(4)机尾处打导风帐,上帮打至上隅角处,下帮与煤墙呈30-450夹角,风帐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以防止上隅角瓦斯聚集为目的。
(5)过完机头后,必须安排专人在机巷沿切顶线老空侧垛密闭袋,要求全断面垛严、备实,保证老空区严密、不漏风。
(6)机尾拉架时,各班必须对后5架支架进行冲尘,防止支架拉移时产生火花,造成事故;拉架后及时拆除叉子棚,将替棚段顶帮部网片剪开,便于老塘内矸石充填落实。
(7)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随时观察煤机运行时采面瓦斯浓度变化情况,严格控制煤机运行速度。
2、其它技术方案
(1)每班风巷必须由一名专职瓦检工,对上隅角及风巷瓦斯浓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瓦斯浓度异常,必须通知跟班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必须停止作业或撤离人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等待瓦斯浓度降低至0.5%以下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2)加强机、风巷动压区管理,及时续打已替棚地段叉子棚;及时清理浮煤、矸,保证上、下出口高度不低于1.8米,行人侧宽度不低于0.7米。
(3)上隅角按规定悬挂瓦斯便携仪,悬挂在距上帮约200mm,距顶300mm。
(4)机尾口巷道内,严禁堆积物料、杂物,生产班物料必须及时运到工作地点,用多少运多少,杂物及时外运,保证回风巷口通风、行人畅通。机巷转载机以里不得有杂物堆积,所用支护材料及时外运到转载机以外码放整齐。
(5)过机尾时,煤机迅速将机尾割透然后返刀,返刀距离尽量放长,保证不因煤机占道影响机尾通风断面,造成瓦斯超限。
(6)加强采面防爆检查力度,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使用单体柱时,要轻拿轻放,严禁野蛮操作,严防金属物品击打或撞击产生火花,引发事故。
三、瓦斯防治准备工作
(1)加强采面超前部分和上、下缺口的支护,提前在风巷切眼外50米平坦(不影响运输、行人)处码放好DZ-28型单体支柱30棵,柱鞋(300X200X200mm)30块,8铁丝30kg。
(2)风巷物料码放处设瓦斯物料码放地点,提前码放风筒布、铁丝、液压软管等物料。
(1)风巷超前支护长度不低于50米(机尾向外双排20米)。机巷超前支护下帮打至转载机机头两侧电机后,上帮打至皮带机尾处。
(2)超前支护内无浮矸、浮煤、杂物,无空帮空顶现象,无卸载、失效单体柱,支护强度满足现场需要,支柱初撑力不低于90KN。
(3)超前支护顶梁平整,接顶严密,支柱迎山有力,无坏梁坏柱,支柱无钻底等现象。支架状态完好,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
(4)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随时观察煤机运行时采面瓦斯浓度变化情况,严格控制煤机运行速度,原则上保持在1.0-1.5m/min左右。
(5)拉移支架时,只设一组支架工进行拉架,一次只准拉一架,保持追机作业。
(6)在机尾上隅角设置旋转喷雾,机尾回柱放顶后进行喷雾降尘,防止老塘瓦斯聚集引起自燃。
(7)每班必须有一名班组长和队干跟班,负责采面和上隅角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一班三汇报”制度和现场交接班制度。
五、避瓦斯、火灾路线:
1、发生瓦斯、火灾时,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和回风侧能跨越灾区进入进风侧人员,戴好自救器迅速穿越火区,两巷避灾落线如下:
机巷→二1-21010工作面→二1-21010机巷→二1-21010皮带运输上山→二1-21031机巷外段→皮带下山→副井东大巷→副井底→地面。
风巷→二1-21010皮带运输上山→二1-21031机巷外段→皮带下山→副井东大巷→副井底→地面。(附图1)
2、发生瓦斯、火灾事故时,要在跟班干部和班长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带好自救器,选择最近路线迅速撤到新鲜风流中或躲在避难峒室等待营救,确认安全后沿避灾路线撤至地面待命。
3、如无法撤退或自救器损坏无法使用时,要立即到最近压风自救装置处,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如来不及到压风自救系统处时,要就地卧倒,用湿衣服、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等待营救。(附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