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设计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2-06-24 13:05 来源:煤矿安全网

  郑兴鑫兴(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郑兴鑫兴(新密)煤业有限公司。该矿井资源整合后开采二1煤层。

  矿井目前所开采的二1煤层,据有关资料提供和多年的开采实践证明,没有自然发火危险,但矿井必须以预防为主。

  二1煤层没有自燃发火倾向,不属自燃煤层,均不在爆炸指数范围。因此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做到防患与未然。本矿所开采二1煤层不属于自燃煤层,因此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是本矿安全的重中之重。

  一、 引起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

  采空区自燃主要发生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及采空区上部的氧化带。本矿井开采的煤层主要为中厚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大,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根据本矿实际,造成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有:

  1、 采空区浮煤多,氧化自燃。

  2、 采掘困难时,使工作面推进速度慢,使采空区浮煤达到发火期。

  二、 采空区主要防灭火措施确定

  根据煤层自燃发火的产生条件结合矿井的井下实际特点,选用了后退式采煤法及短壁采面布置,利于提高推进速度和采空区的及时密闭,从源头上消除矿井煤层自燃,同时用采空注氮措施,防止采空煤层自燃。

  设计采用黄泥灌浆的防灭火方法。

  三、 其它有关安全措施

  1、 合理布局通风设施位置,尽量避免井巷与采空区贯通。

  2、 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并根据采区灭火措施后的煤层自燃发火期确定采区开采期限。

  3、 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防止自燃发火。

  4、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5、 必须明确选定自燃发火的标志气体CO等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所有检测分析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内,并定期检查、分析整理,发现自燃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自出自燃发火预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 实现集中生产,尽量缩短生产战线,对旧采区实行逐步收缩,逐步封闭。

  7、 采煤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向采空区丢煤或少丢煤,采高必须严格控制,不留顶煤或底煤,端头及工作面的浮煤应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采空区。

  8、 在采空区和报废巷道里,一定要把报废巷道闭死,不能再有通风现象出现。

  9、 通防科要在下达报废巷道前,要把采空区里所有杂物和无用东西全部清理出来。

  三、井下火灾汇报与处理原则

  1、 任何人发现井下自然发火或自燃预兆都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应立即通知通风科迅速查明火情,同时向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进行汇报。通风科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并报请矿长、总工程师批准。

  2、 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现场区(科)长、队长、工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应依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害地区和可能受害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并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灭火器材直接灭火。

  3、 矿调度室接到火警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通知有关人员。值班矿长在矿长和总工程师未到之前,负责组织事故的处理工作。矿长和总工程师到来后,立即组织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到事故现场组织救灾工作,矿长任总指挥。

  4、 处理火灾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⑴ 非矿山救护队员只能在CO浓度不超过0.0024%,CH4浓度在1.5%以下、气温低于摄氏35度、且无爆炸危险地点工作。

  ⑵ 扑灭电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前禁止用水灭火。用水灭火时,应先灭火源外围再灭火源中心,灭火水量要充足。

  ⑶ 油脂类火灾只能用灭火器或砂子灭火。

  ⑷ 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应在保证正常通风的条件下灭火。

  ⑸ 当井下火灾直接扑灭或直接灭火措施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采取封闭措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确保安全、有效灭火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封闭范围。

  ②一般应采取进回风侧同时封闭方案,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应采用先进风侧后回风侧的方案。

  ③封闭过程中,指定专人每10分钟检查一次进、回风流中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以判断有无爆炸危险性。人员只能在无爆炸危险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④密闭墙上必须留有观测孔和措施孔,观察孔要用专用堵板进行封堵。

  ⑤事故处理完毕后,由通风科负责写出火灾事故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通防科

  2012.2.10

  河南东升煤业有限公司

  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设计

  河南东升煤业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2日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