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应急自救与互救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2-06-25 14:42 来源:煤矿安全网

  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应急自救与互救

  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发生瓦斯爆炸时,井下人员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应急自救与互救措施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未遭到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要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巷道难以疏通,应从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也要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待救。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应急自救与互救措施

  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用自救器,经最近的路进程进入进风侧。

  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积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该范围所有人员都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用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迎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的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用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

  4、停电措施:

  在事故发生后,由指挥部下令,通知地面变电所切断通往井下(副井绞车信号除外)所有供电电源。

  (二)组织救护

  1.小组各成员到位后,按自己的职责范围迅速展开工作。

  2.在救护队到来之前,矿总指挥要根据井下灾情,及时果断作出决定,根据避灾路线,迅速组织灾区人员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遇险人员在队干部或班组长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按通风人员、救灾人员指引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在避灾过程中要听从指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不准单独乱跑,进入避难峒室要及时发出求援信号,以便救灾人员跟踪寻找。撤退中,要注意风流方向,尽量走捷径尽快进入新鲜风区域。

  3、在没有总指挥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下井。

  4、救护队到达矿井后,应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迅速采取行动,尽快投入抢险救灾中。首先组织侦察工作,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发生原因、影响范围、遇险人员数和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情况。

  5、在处理事故当中,救护队严格按《救护规程》执行,救护队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煤尘,观察灾区气体和风流的变化。当有爆炸危险时,必须将全部救护队员和参加救灾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排除危险。

  (三)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

  考虑到生产地区、采掘头面的变化性较大,所以,矿井每年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结合生产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类灾害避灾路线,并每季度由技术矿长组织修改一次,确保实用性。

  故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必须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的避灾路线进行撤离灾区。

  各岩巷煤巷掘进头,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受灾人员迅速佩带好自救器,迎着新鲜风流到达安全地点,然后升井。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