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长机械安全管理复习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加工工艺改变,科学技术进步等造成的设备磨损称为 无形磨损 。
由于零部件原始尺寸改变,形状发生改变;零部件公差配合性持改变,精度降低;零部件损坏等造成的设备磨损称为 有形磨损 。
2.设备的故障规律都按“浴盆曲线”分为三个阶段,即 早期故障期 、 偶然故障期 、 耗损故障期 。
设备的磨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磨合期 、 稳定磨损期 、 剧烈磨损期 。
3. 故障是指 可修复 设备的规定条件下,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失效是指 不可修复 设备的规定条件下,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4. 对价值较低的单台通用设备通常采用 直接 订购。
对专用设备、价值较高、国外设备通常采用 招标 订购。
5. 设备选型原则:生产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设备选型的步骤通常分为三步:即 预选 、 细选 、 决策 。
二、名词解释:
1.水泵的安装高度
指水泵的轴线距吸水井水面的垂直距离,也叫吸水高度。
2.水泵的排水高度
即水泵的扬程,是指单位质量的水通过水泵所能获得的能量。
3.配件
在维修工作中,为了恢复设备的性能和精度,需要用新制的或修复的零部件来更换磨损的旧件。
4.备件
为了缩短维修时间,减少停机损失,对某些形状复杂、要求高、加工困难、生产或订货周期长的配件,在仓库内预先储备一定数量。
5.针入度:
表征润滑脂稀稠程度的指标,标志润滑脂内阻力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强弱。
6.粘度:
是表示润滑油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润滑油内部粘稠程度的指标。也是润滑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性能指标。
三、简答题
1.简述设备管理的意义。
答:
§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 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 设备管理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
§ 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2.简述设备润滑的意义。
答:润滑是利用润滑剂使摩擦副的接触面分开,以减少相对运动物体摩擦表面的摩擦力、磨损或其它形式的损坏。除此之外,润滑还可以起到降温冷却、防腐抗锈、缓冲减振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
答:主排水设备必须不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其中工作水泵的能力就保证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就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并且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就保证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对于水文地质复杂和有突出水的矿井要预留水泵位置或增设排水能力。排水管路要与水泵的能力相适应,满足排水需要。
4.简述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启停过程及其理由。
答:泵的启动:先注水→关放气嘴、旁通阀→关闸阀→启动电机达满转速→调大闸阀至适当开度。
注水及关闸启动的原因:注水是为了将泵内空气排出。关闸是因为在零流量时启动电流最小,若在开闸情况下启动,有时由于不能形成正常的真空而吸不上水。
水泵的停止:先关闸阀(缓慢关闭)→停电机。
先关闸后停机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击。突然停止时,逆止阀突然关闭,水速发生突变造成水击。
5.简述设备管理中的“三好”、“四会”的具体内容。
答:“三好”是指管好、用好、修好设备。
“四会”是指会操作、会使用、会维护、会管理设备。
6.固定资产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以行政管理为目的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其应具备的两个条件: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 单价在规定的限额以上。
7.设备管理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设备管理的方针:以效益为中心;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预防为主
设备管理的原则: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群众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8.为什么可以通过检测设备的润滑油液来分析判断设备的故障?
答:在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中,润滑油必不可少。由于在油中带有大量的零部件磨损状况的信息,所以通过对油样的分析可间接监测磨损的类型和程度,判断磨损的部位,找出磨损的原因,进而预测寿命,为维修提供依据。油样的分析作用如同医学上的验血。如:当油样中的铜含量增高,说明设备的含铜零件磨损增大。
9.简述润滑油的质量指标。
答:衡量润滑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粘度、粘温特性、油性、闪点、酸值、凝固点、机械杂质。
10.简述润滑油的选择依据。
答:常用润滑的选用应考虑以下因素和原则:
(1)运动速度:速度越高,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润滑油;
(2)运动载荷:载荷或压力越大,应选用粘度越大的润滑油;
(3)工作温度:工作温度越高,应选用粘度越大,闪点高、油性好的润滑油;
(4)工作环境:在水湿环境下,应选用油性好、防锈蚀性能好的润滑油。在灰尘较多的环境中,应尽可能选用润滑脂,并注意密封。
(5)摩擦副间隙小,表面粗糙度小的,应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对润滑油易流失的部位,应选粘度稍高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6)润滑方式:用手工加油,为防止流失,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其它润滑方式为使油具有良好。
四.论述题
1.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践,阐述煤矿提升系统安全运行管理中就注意的问题。
答:1.提升系统为煤矿的一类负荷,应由两条专用电源供电。
2.提升系统必须设置完善的保护系统,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转向及速度保护、行程保护、制动系统保护及其它保护)
3.为保证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按相关规定对天轮、卷筒、钢丝绳、连接装置进行严格的检查。
4.为预防提升事故的发生,应加强管理,坚决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建立安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连接装置、安全保护装置、钢丝绳等要求定期检查,并作好试验及检查记录。把钩工、司机持证上岗,建立岗位责任制。)
2.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践,阐述煤矿排水系统安全运行管理中就注意的问题。
答:1.矿井排水设备的能力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主排水设备必须不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其中工作水泵的能力就保证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就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并且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就保证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对于水文地质复杂和有突出水的矿井要预留水泵位置或增设排水能力。排水管路要与水泵的能力相适应,满足排水需要。)
2.对于主排水设备应有两条专用的供电线路。
3.排水泵主要采用多级离心式水泵
4.电机多采用冠型电机且应采用封闭式或防滴防溅式电机
5.中央水泵房一般与中央变电所建在一起,水泵的电气控制设备放在中央变电所,在泵房内设停止按钮。两者之间设联络信号。
6.为避免备用水泵长时间不运行而损坏,在正常水位时,各台水泵应轮换工作。
7.水泵的启动和停止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泵的启动:先注水→关放气嘴、旁通阀→关闸阀→启动电机达满转速→调大闸阀至适当开度。水泵的停止:先关闸阀(缓慢关闭)→停电机。)
8.为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按规定作好检查和维护工作。
9.水泵司机应具有培训上岗证。
五.判断题
1.若设备的运转速度较高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错)应选用粘度小的
2.若设备承受的负载较大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对)
3.针入度大对应的润滑脂粘度就大。(错)对应粘度小
4.粘温特性好说明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变化。(错)产生较小变化
六.选择题
1.离心式水泵的吸水高度最大为( B )m。
A. 5 B.10 C.15 D.6
2.为避免提升机上发生“咬绳”,应使钢丝绳的内、外偏角不超过( A )。
A. 1°30′ B.15° C. 30° D. 18°
3.煤矿井下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C )%。
A.50 B.60 C.70 D.80
4.用罐笼或电机车运输爆破器材时,其运行速度不得大于( C )m/s。
A.1 B.1.5 C.2 D.3
5.在机械产品寿命周期的各环节中,决定机器产品安全性的最关键环节是( A )。
A.设计 B.制造 C.使用 D.维修
6.将机器上的紧急事故开关(也称急停开关)作为一般操作的停止开关频繁使用,这是(B )。
A.可以的 B.不允许的 C.无所谓的 D.不必在意
7.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这种功能称为( A )。
A.安全联锁 B.安全屏蔽 C.安全障碍 D.密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