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扩巷道及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刷扩巷道及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总则
1、矿压观测是矿井生产技术基础工作之一,为顶板支护选型提供重要依据,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矿压观测体系及矿压观测工作制度,制定矿压观测实施细则,实现矿压观测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制度化。
3、矿压观测的目的是掌握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特点,科学指导采场设计、巷道布置、现场施工和维护,综合评判设计和支护效果,保证安全生产与良好的矿井安全生产系统。
4、采掘工作面都必须开展矿压观测工作,采取矿压变化基础数据。
二、机构设置及职责
1、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矿压观测技术管理体系,成立以生产技术科牵头的矿压观测工作管理办公室,组织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专门人员开展矿压观测工作。
2、矿总工程师是矿压观测工作的技术管理负责人,负责矿压观测设计的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
3、各矿生产矿长是矿压观测现场实施负责人,负责矿压观测设计及支护设计方案的现场落实,保证现场观测工作的质量效果。
4、生产技术科科长协助总工程师抓好矿压观测设计的编制、审查及协助生产矿长实施现场矿压观测,负责矿压观测信息的阅示、办理、分析等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三、矿压观测装备配置要求
矿井采掘工作面应用顶板在线系统或无线监测系统,使用专用传输线路或无线采集器传输数据,对采掘工作面顶板活动实施全过程监控。
(一)回采
1、投产矿井综采工作面推广使用顶板在线监控系统,监测工作面支架阻力变化情况。
2、综采工作面所有支架支柱必须全部安装压力表,做到一柱一表。
3、综采工作面每班必须有2台有效的单体阻力测力计。
(二)掘进
1、投产矿井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顶板离层在线监测系统。
2、锚杆巷道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和液压枕。顶板离层仪和液压枕安装位置:岩巷每隔50m、煤巷每隔100m进行安装;所有交岔点处均需安装。安装位置处必须悬挂矿压测牌板,内容包括:观测人、安装时间、原始值、变化值、等内容。
3、锚杆巷道必须配备有效的力矩扳手和紧固扳手,
四、矿压观测工作要求
1、采掘工作面施工前,矿生产技术科要编制矿压观测设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开展矿压观测工作。无矿压观测设计的工作面不得施工。矿压观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矿压观测的目的 (2)矿压观测项目
(3)观测仪器 (4)矿压观测测点布置
(5)观测仪器安装、维护、管理规定 (6)观测方法说明
(7)矿压观测组织。
2、建立完善矿压观测制度,内容包括:①观测仪器安装标准;②观测仪器管理要求;③数据采集要求;④编制顶板活动检测分析报告要求。
3、生产技术科负责每月编制采掘工作面顶板监测分析报告。
A、综采工作面基本情况:
(1)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特征、支护设备、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结构情况,本月推进距离等;
(2)工作面“三量”观测情况。即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活柱下缩量观测(按测线分析仪一个月的“三量”变化情况,绘出变化曲线图)。
(3)工作面顶板破碎和冒落情况统计观测情况;工作面煤壁片帮、遇构造统计观测情况。
(4)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包括初次跨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
(5)顺槽超前工作面压力与巷道变形、位移、顶板下沉量观测情况。
(6)支架状况观测情况(包括阀组、立柱漏液更换情况,支架安全阀开启压力以及顶板来压对支架的影响造成支架变形、损坏等)。
B、掘进工作面顶板监测分析报告内容:
(1)巷道基本情况(巷道设计长度、用途、断面大小、支护方式、规格、围岩性质、本月施工内容及数量等)。
(2)工作面顶板破碎、冒落和遇构造统计观测情况。
(3)观测点巷道顶板来压、离层变形量以及围岩变形位移量观测情况。
(4)观测点巷道顶板来压、离层变形量以及围岩变形位移量变化曲线图。
4、所有矿压观测仪器安装均在厂家指导下进行安装,矿井生产技术科负责组织实施,对于使用效果不好的观测仪器,一律停止使用,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