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民:从一幅老照片引发的思考(杂谈)
从一幅老照片引发的思考(杂谈)
张国民
在我的QQ空间里面珍藏了一些原威远煤矿的老照片,其中一幅画面为:大约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一个土面坝子上有个相似于修货车的地坑,地坑上面搭有几根木棒,再上面就是两根平行的铁轨。驾驶员驾驶一台崭新的解放牌货车正慢慢行驶在铁轨上接受考试,旁边有数名监考者。受考者认真,监考者严格。
由此想到了我们的培训。
在总量小、底子薄、人才缺、包袱重的现阶段,要推进建设改革威达、发展威达、和谐威达的“三个威达”工作进程,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应为首要任务。照片中的驾驶员不能有丝毫的走神,否则,车轮就要掉下铁轨,结果是肯定过不了关。
为此,笔者认为在各级各类的员工培训方面应注意把握四个环节:一是要注意实用性。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岗位采取相应的形式进行培训,不能所有马儿一起跑。二是注意可操作性。任何理论知识都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行。尤其是安全、生产一线岗位的现场操作培训尤为重要。少搞纸上谈兵,突出实际演练。三是注意针对性。同一个人、同一个岗位、同一个工种、同一个环节,都有其弱项,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弱项加大这方面的培训,或叫强化个性培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效显著。四是注意严厉性。培训若敷衍,害人又害己。部队上的射击训练,三点不在一条线上是绝对不行的,也是上不了靶的。培训要严厉,就得有标准。有了标准,就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特别是在培训之后的实际工作(或操作)过程中就不能走样。一旦发现走了样,就要给予处罚并责令限期纠正。
单位:川煤集团威达公司蓉兴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