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理论及技术
2008年5月
提 纲
1 基本概念
2 基本理论
3 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技术
4 冲击地压实例
1 基本概念
冲击地压
冲击倾向性
冲击危险性
冲击地压、岩爆、矿震
冲击地压预测
冲击地压防治
冲击倾向性
冲击危险性
冲击地压预测
冲击地压防治
不是单一的概念!
2 基本理论
组合煤岩的摩擦滑动失稳实验
岩石材料的摩擦滑动性状:两种滑动特性,即稳定滑动和粘滑
实际发生冲击地压的煤岩体 :“三硬”结构 ,且在顶板与煤层之间存在着一层较薄的粉状软煤
实际冲击地压多发生在断层、背向斜构造及煤层变薄带附近
冲击后主要表现为煤体的冲出
4.1 华丰煤矿巨厚砂砾岩坚硬顶板冲击地压
华丰煤矿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4层煤,四层煤的单轴抗压强度为21.75MPa,其直接顶为4~9 m的粉砂岩,单轴抗压强度为69.6 MPa,单轴抗拉强度为3.81 MPa。老顶总厚度为78 m,其中第一分层22 m,为中细和中粗砂岩,第二分层厚56 m,为中细砂岩。老顶之上为70 m泥岩和红土层,红土层之上为500 m以上的坚硬砂砾岩。
经实验室测定,华丰煤矿4层煤的动态破坏时间DT为30~46ms,弹性能量指数为10~16,冲击能量指数为4.9~5.1,顶板岩层的弯曲能量指数为49KJ。即4层煤具有严重的冲击倾向性,顶板岩层具有中等冲击倾向性。
4.2 深部开采非坚硬顶板条件冲击地压
随着厚及特厚煤层的综采放顶煤、大采高等高强度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发生冲击地压矿井的煤岩层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即不仅在坚硬顶板条件下发生冲击地压,而且在非坚硬顶板条件下也相继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甚至由此引发更为严重的瓦斯或煤尘爆炸灾害。
例如, 2003年淮北芦岭煤矿“5.13”因顶板冲击引起采空区瓦斯喷出导致瓦斯爆炸事故,2004年陕西陈家山煤矿 “11.28”综放开采自然发火引发瓦斯爆炸事故,2005年辽宁孙家湾煤矿“2.14” 综放开采引发矿震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
孙家湾”2.14”事故
非坚硬顶板条件下冲击地压发生
由于开采深度较大,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发生冲击地压的应力条件较浅部开采时容易满足;
即使顶板为非坚硬顶板,但由于煤层所具有的冲击倾向性等,本身就具备了发生冲击地压的潜在危险;
不同开采方法使煤岩体的采动条件不同,但综放开采和大采高开采由于煤岩体中的应力集中程度相对有所降低,且应力峰值位置更靠近煤体深部,更有利于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和降低冲击所造成的破坏;
相同开采深度和煤岩层条件下,分层开采发生冲击危险性更大,冲击地压灾害的破坏性更加严重。
4.3 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
华亭煤矿开采10号煤层,煤层倾角45º,平均厚度51.51m,走向长度1200m,属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
10号煤层伪顶岩性为碳质泥岩及砂岩,赋存不稳定;直接顶为砂岩或粉砂岩,厚度1.26~19.5m,易垮落,块度大;老顶为粉砂岩及细砂岩;煤层底板为泥质胶结的中-细砂岩。
矿井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褶曲和断层。
2004年6月8日11时30分,在509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了严重的冲击地压事故,在距掘进工作面120m范围内的巷道受到冲击破坏 。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