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上巷掘进绞车房安全技术措施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2-08-13 09:33 来源:煤矿安全网

  上巷掘进绞车房安全技术措施

  因14161准备工作面安装综采支架,现需在14161上巷上帮正对切眼处掘一绞车房,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措施,望相关单位严格监督执行。

  一、工程概况

  掘绞车房开口位置位于14161上巷上帮正对切眼处,该绞车房主要用于14161回采工作面安装需要,开口处的支护方式为11#矿用工字钢支护,梯形棚对棚支护。巷道断面:上净宽3.2m,下净宽4m,净高2.5m;棚距700mm。沿煤层底板掘进,平巷。该工程量为5m。

  二、支护规格及要求

  1、支护方式采用11#矿用工字钢对棚支护,规格为:上净宽:3.6m,下净宽:4.6m ,净高:2.4m,棚距(净间距)500mm,基础深度200mm。

  2、质量要求:

  (1)巷道上净宽3600mm,中线一侧(1800mm)允许偏差-30~+ 100mm,下净宽4600中线一侧(2300mm)允许偏差-30~+100mm,净高2400mm(腰线上下:上1200mm、下1200mm)允许偏差-20~+100mm。

  (2)工字钢架设必须坚持使用靠杆,并挂线施工,保证成线性,工字钢棚腿一侧成线性每10m≯±30mm。

  (3)菱形网规格为800mm×2700mm,网目30mm×30mm。金属网搭接长度100mm,每隔200mm使用14#铁丝连接一次,连接必须牢固。

  (4)背木间距中至中500mm。

  (5)巷道支架前倾后仰不得大于±1°(1000mm垂线不大于17mm)。

  (6)工字钢支架间距允许偏差±50mm。

  (7)工字钢支架扭距≤80mm。

  (8)柱窝深度200mm,不得小于设计30mm。

  (9)连板成线性上下误差不超过5mm。

  (10)巷道内无空帮,空顶现象。

  (11)连板按照巷道腰线方向安装,连板螺栓必须拧紧,并挂线安装。(连板为四道,顶梁两端沿中线方向距梁爪300mm位置处各一道,两帮柱头向下400mm位置处各一道,连板安装必须牢固)。

  三、施工方法及工序

  1、开口前,由测量组按照14161上巷绞车房按现切眼方位送中、腰线,绞车房中线:距扩掘后切眼中线为:750mm,距现切眼中线700mm位置,绞车房腰线距顶板为1.2m,平巷。

  2、开口:按照生产技术部测量组给定中腰线和方位进行作业。掘进采用手镐、风镐破煤、岩,掘进时严格按照巷道中腰线进行平巷施工。

  3、开口前,采用11#矿用工字钢对棚形式对开口范围内工字钢棚进行加强支护,加强支护架设在开口位置工字钢棚紧贴梁爪处,加强支护架设牢固后进行拆除开口范围内原工字钢支架柱腿,拆除后进行刷梁道,刷出梁道后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进行上梁,而后刷帮栽柱腿。开口对棚架设完成后开始该段巷道的正常掘进工作。

  4、施工工序:敲帮问顶—刷出顶梁道—架设临时支护—架设顶梁—扩帮、挖柱窝—栽柱腿—排煤(矸)—下一循环,每正规循环进尺500mm。

  (1)敲帮问顶:必须安排有经验的工人站在安全地点,且后路畅通的情况下,用长度不小于2.5m的长柄工具找尽活矸危岩。

  (2)刷出顶梁道:人员站在完好支护下,采用手镐或风镐严格按照巷道轮廓线将支架顶梁梁道刷出。施工期间必须站在永久支护下进行施工。

  (3)架设临时支护:第一棚和第二棚临时支护采用带帽红松支柱架设,位置为巷中一根,巷中向两帮1m各一根,柱冒规格为:400mm×400mm,厚度为:50mm。第三棚前探梁架设时需将卡梁器分别卡在第一棚和第二棚永久支架顶梁上(中心位置一道,距中心线向两帮各1m位置各一道),然后将3m的π型梁穿入卡梁器内,移三道前探梁距迎头≤200mm后,将顶梁放置在前探梁的卡槽内,将紧固扁楔打牢。

  (4)架设顶梁:在临时支护保护下架设支架顶梁。上梁时至少三人作业,一人在中间,两帮各一人。工字钢顶梁必须严格按中线进行架设。

  (5)扩帮、挖柱窝:扩帮、挖柱窝前必须进行细致的敲帮问顶工作,采用风镐或手镐进行扩帮挖柱窝,严格按照巷道轮廓线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施工,施工期间必须站在永久支护下进行施工,并设专人观山,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危险及时处理。

  (6)架设支架柱腿:刷帮完毕后铺设菱形网、安设背木、连板,后栽柱腿。

  (7)排煤(矸):永久支护架设完成后进行排矸工作,排煤(矸)方式采用人工攉煤(矸)至14161上巷皮带,再经四采区皮带巷运至四号煤仓,经-140水平运输大巷(蓄电池机车运输)至六号煤仓,

  经主井皮带巷运至地面架空皮带到煤仓。

  (8)按照以上工序依此类推,进行下一循环。

  (9)绞车房施工到位后,将迎头用金属网、金属背板配合旧钢管封闭。封闭方式为:横向穿3根直径不小于50mm旧钢管,间距为800mm,背板间距为700mm,金属网与顶、帮网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每隔200mm用14#铁丝拧紧。

  (10)绞车房掘进完毕后,采用2.8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5m的11#矿用工字钢在巷中位置打设双枱棚进行加强支护。

  四、安全重点

  1、安全重点:加强顶板、瓦斯管理

  2、安全负责人:当班班长。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

  (1)施工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施工期间必须设专职顶板工看护顶板,并实行挂牌管理。施工过程中也应随时进行“敲帮问顶”,严防活渣下落伤人。所有工作必须在完好的支护下进行。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找顶工作应由两名有经验的工人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找顶人员应站在完好支护下,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方。施工期间保证退路畅通,观察人发现危险或异常时,要立即告知找顶人后撤。

  ②找顶工作从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有其他人员进入。

  ③找顶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石顺杆而下伤人。

  (二)防片帮措施:在煤质松软易发生片帮的情况下,挖设柱窝或架设支架柱腿前,可采用打设戗柱方式控制两帮煤壁,防止片帮伤人。

  (三)防止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顶煤酥软时,采用撞楔法控制顶煤,使用长度1.5m的木钎从前一架顶梁上方以巷中位置向两帮均匀分布至两帮,穿过长度不小于500mm,间距不大于300mm,并及时进行永久支护,防止顶板冒落伤人。

  (四)处理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如发生冒顶时,处理冒顶工作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工人担任,并且要有专人看护顶板,上架前加固好周围支架,清好后路,备足材料后,进行“敲帮问顶”和对有害气体检查工作。处理冒顶工作必须三人以上配合作业,其中一人观山、一人运料、一人绞架,不得单人作业,并一次完成,中间不得间隔。处理冒顶工作时安全负责人必须在现场指挥,全面负责安全工作。

  (五)通风与瓦斯管理

  1、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每班必须有瓦斯检查员检查施工地区瓦斯、煤尘情况,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撤离所有工作人员,并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汇报,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施工时,在迎头不大于3m位置距顶板不大于300mm处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的报警浓度设定为0.8%,当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报警时,所有施工人员撤到附近进风流中,待瓦斯浓度降至0.8%以下时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3、安全负责人要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做好瓦斯检查工作。

  (六)文明生产

  (1)绞车房内无粒度大于50mm的浮煤(矸),无杂物(废旧塑料袋、饮料瓶、散放的材料等)。

  (2)人员集中的地点应设垃圾箱及衣服架,施工地点不允许存在散挂乱放衣服现象。

  (3)所有材料和设备、备品备件必须挂牌管理,牌板悬挂牢固,放置在材料垛的正前方或正上方。

  (4)料场要选择在顶板支护完好,通风良好和无淤泥积水的地方。

  (七)其他事项

  1、对于底板较软的地段,必须穿柱鞋,柱鞋规格为500mm×200mm×150mm。

  2、掘进过程中,通风方式采用扩散通风方式向工作面供风。

  3、施工时,每班必须设专职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工作。

  4、避灾路线:

  1当发生火、瓦斯事故时,施工人员由:施工地点→14161上巷→14161上巷车场→四采区轨道下山→-140m水平运输大巷→-25m水平运输大巷→副井→地面。

  2当发生水灾时,施工人员由:施工地点→14161上巷→4161上巷车场→14161上巷车场→四采区轨道下山→-140m水平运输大巷→-25m水平运输大巷→副井→地面。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否则不得参与施工。

  六、附图:

  附图1:施工位置与避灾路线示意图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