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职工“手指口述”简介
“手指口述”操作法是一种针对煤矿高危行业及其工作操作步骤复杂、环境条件多变等特点,在岗位分析描述的基础上,以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为重点,依据《煤矿安全规程》《正规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按照煤炭企业各工种岗位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行为活动,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安全确认,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的统一,使规程教学口语化、现场操作程序化、工序更替确认化,并配合职工的肢体语言强化职工对规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避免“三违”、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科学管理方法,由物本安全管理上升到人本安全管理,再上升到心本安全管理,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零事故战役”由3个基本单元构成
其一是基本目标,就是“尊重人的生命”
其二是“零事故战役”实施的方法
其三是执行环节
二、 “手指口述”法的实施目标 1、“零”的含义 (1)在工作中仅预防导致死亡或损失工作时间的事故是不够的; (2)所有的危险源,不仅包括工作现场或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源,也包括员工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都应被识别和解决; (3)所有的损失应减为零,损失不仅指生产事故和职业疾病,也包括交通事故等。
2、“预期”
(1)为了实现“零事故”和“零职业病”的目标,建立一个积极、主动、和谐的工作环境;
(2)所有工作现场或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以及员工日常生活的潜在风险,在工作开始前都已被识别和解决;
(3)为防止事故或伤害的发生,要严格执行每一个安全操作程序。
3、“参与”
(1)全员参与。全员包括企业内部各层面的所有人员,管理者、职员和工人,还包括合作和合同方的所有相关人员,以及工人的家庭成员和地方团体。
(2)通过不同层面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形成合作的团队,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
(3)人员各司其职。管理层具有安全资质;为工作场所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各项工作标准并监督其执行情况。现场每位工人通过积极参与,自觉执行各项措施和要求,并主动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改进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
三、“危险预知”“手指口述”法的实施与执行
在谈到防止矿山劳动灾害时,经常能听到“人类特点导致的人类错误”这个词。
这是指无论谁都常常出现的由于走神、恍惚等所谓的“人类特点”引起的错误,通常被称为“人类错误”。
工作场所中虽有不安全状态,但多数情况下灾害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判断、错误的操作”等一系列原因而导致的人的错误。
这些错误中的大部分都与人类所具有的心理、生理上的各种各样的特点有很深的关系。
从心理学与大脑生理学来看,人类本来就是一种具有许许多多弱点的动物。
出现看错、听错、想错、操作失误……等错误是很正常的,或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这才“更具有人类风格”。
于是,不知不觉稍一走神、恍惚,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也就是说,稍不留意就出现错误可以说是人类的特点。像这样把具有许多弱点的人类的行为特征称为“人类特征”。 一般地,人们根据周围的情况,确定合乎满足自己欲望的目的的行动,并付诸实施,也就是采取所谓的 “适应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某位安全方面的人类工程学权威人士说∶“人类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复杂多样的信息,将它们变为神经信号送入大脑。于是大脑的感觉中枢接受这些信号,在判断自己周围的情况的同时,从大量的信息中仅选出符合当前行动所必需的信息,然后一边与过去体验过的极大量的记忆相对照,一边确定最合适的行动,从运动中枢向全身各处肌肉发送动着指令,组成一连串的行动。” 由些可见,要想将由于人类走神、恍惚等造成的错误抑制在最小程度,刺激大脑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前面说的那样,由于人类的固有特性,人有容易出错的时候,但在危险迫在眉睫时,人类的固有特性也有提高注意、意识紧张、几乎不会出错的好的一面。
为强化人类好的这一面,打破可说是意识空隙的“人类特点导致的错误”与灾害连结在一起的恶性循环,需要危险预知训练、手指口述,这是搞好安全的有效手段。
1.危险预知训练(KYT) 危险预知训练是安全教育中的掌握技能“训练”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是1974年完全由日本住友金属工业独创的,其后,在各产业中普及开来,该方法的运用范围日益扩大。目前,由于这一方法的效果很好,人们对安全有关人员的危险预知训练及其应用有着极大的兴趣。 该方法被称为极好的“全员参加的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的方法”,在工作现场的短时间的会议上,发现、把握工作场所或作业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与行动相结合,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通过“工作现场当场”的“短时间”的“小组作业”来“解决问题(危险)”的训练,该方法的目标是零灾害。 所谓KYT是危险、预知的日本罗马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与英语“训练”(Training)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
下面就危险预知活动的目的、方法、开展办法等作一简要介绍。1.1 危险预知训练的目的目的有三∶ (1)找出工作场所或作业中的潜在危险因素。(2)工作班组人员共同讨论、共同思考、相互通气。(3)养成行动前解决问题的习惯。 另外,危险因素是指有可能成为劳动灾害或事故的原因的不安全行动或不安全状态。1.2 危险预知训练的方法及开展方法1)准备工作(1)挂图,黑板、粉笔等(2)分成小组每组6~7人或更多(3)分派任务.确定组长、记录员,根据需要指派发言人、报告人、讲解员,在工作现场也可由组长兼任记录员。(4)时间分配计划;做到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用的时间,有什么项目等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告知队员。
(5)说明训练宗旨 在初次训练时,简单明了地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训练。 (6)说明会议的进展方法 尤其要说明在大家商议时,关于对话方法要注意以下3点∶ ①在愉快的气氛进行 ②全体队员踊跃发言 ③不评论、不许评论
2)开展方法 (1)使用描述工作场所或作业情况的挂图或在黑板画图。 (2)在工作现场,让大家进行实际作业,或是进行作业让大家观看。 (3)以组长为中心,小组在活跃的气氛中共同讨论“有什么样的潜在危险呢”,发现危险因素。 (4)对大家认同的“问题就在这儿”的危险因素,全体队员在短时间内共同思考“该怎样解决呢”,决定小组行动,反复进行这一练习。 依据上述的准备工作、开展方法,经过解决问题的4个阶段逐步进行下去。 解决问题的4阶段的内容总结如下∶
五、“手指口述”法的作用
1、“手指口述”法通过职工操作时的口随眼动、眼随心动、手随口动的指向性集中连动以达到安全操作 的目的,从而保障施工安全。
2、“手指口述”法就是在工作中,要求现场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大声说出注意事项,对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做到边口述、边指、边操作,以此进一步进行安全操作确认,形成一个安全识别、确认和操作的闭环流程。
3、“手指口述”法要求每一个岗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每一个操作行为都要确认、都要用手指出来,同时还要大声念出来,提高操作者的紧张意识和对外界的注意力,杜绝工人在工作几小时后由于注意力下降、精力不集中而产生的马虎、松懈行为,避免错觉和判断失误行为的发生。
4、在职工中普及推广“手指口述”操作法,能较好地规范广大职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强化安全意识,端正安全态度,明确安全目标,落实安全措施,提高学习效果,精通安全知识,确保现场安全信息的交流,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六、有关专业工种操作要领
七、“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经验介绍
山东肥矿集团在始终坚持大搞质量标准化基础上,从二零零四年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广“手口示意”安全管理法,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职工自主保安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安全取得很大成果。截至目前,肥矿集团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397天,其下属七矿中有三个矿连续安全生产在两千天以上。在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实施管理中的主要做法有:
一、明确推广实施阶段、范围--分阶段推广实施“手指口述”操作法:
第一阶段:首先在采、掘、机、运、通五大专业中实施,地面单位在洗煤厂和机厂推广实施。
第二阶段:除矿党务机关人员外,在其他所有岗位中全面推广实施。
对两个阶段的具体划分时间,矿不作统一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阶段活动开展成熟后,然后在所有岗位全面推行。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手指口述”操作法的监督检查,矿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安全副矿长、各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专业副总、安监处、技术科、调度室、宣传科、各生产单位、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处,负责具体事宜的管理与考核。
手指口述:
⑴、检查巡视采煤机周围支护完好。确认完毕。
⑵、检测瓦斯含量符合要求。确认完毕。
⑶、已解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闭锁,喊话发出开动刮板输送机的信号。确认完毕。
⑷、打开进水截止阀门供水并喷雾,供水流量符合要求。确认完毕。
⑸、刮板输送机已空转2分钟,正常运转,合上采煤机的隔离开关,按点动启动按钮启动电动机。电动机空转正常!停止电动机,在电动机停转前的瞬间合上截割齿轮离合器。确认完毕。
⑹、发出启动信号,按启动按钮,启动采煤机,并检查滚筒旋转方向及摇臂调高动作情况符合要求,已把截割滚筒旋调到适当位置。确认完毕。
⑺、采煤机空转2~3分钟并正常后,打开牵引闭锁,发出开动信号,缓慢加速牵引,开始破煤作业,选择适宜的牵引速度,确认完毕。操作采煤机正常运行。
今天讲到这里,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