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煤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计划
为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矿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建立安全长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职工素质,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形象,使我矿井上下及工业广场面貌有明显改善,结合我矿实际,现对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出如下达标计划。
一、总体思路:
本着先易后难、以点促线、以线带面、分步骤扎实推进、整体提高的原则,从某一点做起、从每一架棚、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小班管理做起,,不折不扣地严把质量关,大打安全质量标准化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各级文件指示精神和矿井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我矿计划在2012年底对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八个方面全部达到省三级标准。
三、职责划分:
分管领导是分管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总负责人,对分管单位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总负责;各单位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各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负责;科室是相关专业安全质量化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现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分工如下。
1、安检科是安全质量标准化各专业内部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和上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的牵头以及奖罚的落实单位,负责文明施工责任区的划分单位。
2、生产技术科是采煤、掘进、灾害防治质量标准化的规划、设计、监督、检查、验收和指导单位,是相关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责任主体,对相关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负责。
3、机电科全矿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划、设计、监督、检查、验收和指导单位,是相关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责任主体,对相关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负责。
4、通风科是全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督、检查、验收和指导单位,是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责任主体,对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负责。
5、调度室是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的规划单位,是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的责任主体。
6、供应科负责对全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使用材料等工作负责。
7、各单位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划、施工和验收达标工作,要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各专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
8、班组长要严把工序质量关,每一道工序都要先上尺上线确定各部位尺寸,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要处理在班内。
9、验收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上尺、上线管理,把好质量验收关、严格隐藏工程管理,要对照验收项目内容逐项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对各项验收结果认真做好记录。
10、要求每位职工要按照标准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11、科室管理、监督不到位,把关不严的,矿对科室负责任人和区队长进行处理,直至追究行政责任。
采、掘专业达标计划
一、制定标准
结合我矿的实际,制定《采掘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用以指导和管理我矿的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规划目标
(一)必备条件
1、年度完成公司下达的产量计划和开拓进尺计划。
2、确保回采接替正常,“三个”煤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回采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3、采、掘工作面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
4、每月组织安全质量标准化自检,采掘头面覆盖率达到100%。
(二)等级目标
1、矿井年度采煤专业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省三级质量标准要求,即标准化得分不低于70分。
2、矿井年度掘进专业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省三级质量标准要求,即标准化得分不低于70分。
三、具体要求
1、各采、掘区队认真开展学习《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活动,制定本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各项具体工作明确责任到人。
2、区队加强日常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按照设计进行施工。职能科室加强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加强现场指导和服务,提高工程质量及文明施工标准,达到动态达标。每月底矿组织进行质量标准化验收,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评定。有不合格工程的区队,要写出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并责令限期整改。
3、适当增加标准化投入,提高工作面文明施工标准。
①入口处要有明显的施工单位标志牌。
②各类标志牌、图牌板要统一标准、规格。巷道每100米处设有进度标志牌,工作面施工牌板内容与作业规程保持一致。
③煤巷掘进巷道钢带、梁统一编号。
④巷道内不得有积水、淤泥、浮煤(矸),材料应在要求的巷道内码放整齐。
⑤巷道内电缆、风水管路、风筒、照明设施吊挂整齐,风水管路编号管理。
⑥机电设备各种保护齐全,卫生清洁,达到完好标准。皮带运输机、溜子铺设平直,不撒煤,皮带机H架或纵梁编号管理。
⑦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并保证完好、正当使用。
⑧机电设备(配件)、支护材料、回收材料分类码放,挂牌管理。
4、各采掘区队加强基础资料的管理,分头、面按规定建立技术经济档案。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编制、审批、贯彻、落实。
5、加大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推广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夯实安全基础。
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矿机电运输的基础管理工作,强化我矿机电运输建设,扎实推进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改善井下环境面貌,确保机电运输“安全无事故,运转无影响”的最终效果,打造矿井机电运输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机电运输专业达标计划。
一、 实施办法
1、明确责任义务
(1)机电运输标准化工作,按照“矿统一领导,业务科室负责,基层区队全面参与,全体干群携手共创”的模式开展工作。
(2)责任划分:
赵俊峰:全面负责全矿的机电运输达标工作;
李 恩:负责全矿的机电运输达标的具体指导工作;
许启林:负责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的检查、协调工作;
王志伟:负责供电系统及机电队的达标技术工作;
二、机电运输专业达标总体规划
1、机电运输达标目标
机电运输专业做到了安全无事故,运转无影响,设备三率(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达到了 95%以上,机电运输专业质量标准化达标率80%,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省三级标准;矿井安全程度评估自评达到并保持了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省三标准。
2、加强管理、注重提高机电运输设备运行质量:
(1)加强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密切贴合质量标准化标准,深入现场指导,使我矿的机电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确保全矿机电运输安全运行。
(2)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开展各种专项治理活动。如机电保护专项治理活动、皮带机专项治理活动、斜巷运输专项治理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我矿存在的一些机电运输方面的安全隐患,促进我矿机电运输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3)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严把设备修理质量关。对于现场的设备检修,一是要求全面检查,重点修理,检修质量与检修人员挂钩,建立检修档案,要日检确保全天,月检确保全月,建立奖惩制度。二是对于地面修理和外委修理的设备,能通电试运行的,要求试运行,电缆、潜水泵都要有检验手段,以提高机电运输设备的检修质量,确保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转。
3、继续深入开展机电工培训,提高机电运输人员素质
进一步提高机电职工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对全矿机电工种进行培训,并按要求对职工进行机电运输知识培训。
4、继续深入推进“安全质量双确认法”,从安全技术措施、设备配件、工具材料、人员组织和安全责任、安全与质量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保证大型设备的检修安全与有序进行。
5、加大安全投入,对斜巷提升进行细致优化与升级,确保矿井安全运行。
6、促进科技与管理创新,对现有科技与管理创新进行细化,分系统、分类别进行统计与引导,确保我矿科技与管理创新持续升温。
7、作好工作面安装拆除的协调,从人员、设备、工期进行调配,确保工作面采掘接替正常
通风质量达标计划
一、制定标准
结合我矿的实际,制定《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与管理办法》,用以指导我矿的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促进质量标准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规划目标
等级目标
1、矿井年度通风专业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省三级质量标准要求,即标准化得分不低于80分。
三、具体要求
1、各采、掘区队认真开展学习《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活动,让职工掌握质量标准。
2、各队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严格落实。
3、加快通风主体工程的施工。
4、适当增加通风标准化投入,通风设施、瓦斯管理牌板的投入,建立牌板吊挂标准。
5、加大瓦斯防治投入,购进瓦斯检查、监测监控仪器仪表,配齐检查人员。
6、通风部门加强采掘区队“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管理,除日常加强监督外,每月底进行质量标准化验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评定。
安全管理质量标准达标计划
根据各级领导指示精神,在确保生产组织协调的同时,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矿井快速发展的要求。
具体规划如下:
1、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尽量做好高产、稳产。
2、时刻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对发生的各类事故做到应急指挥,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3、严格按照调度专业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各类台帐的规范化,积极推广各类台帐的微机化管理,全面提升内业资料的管理水平。
4、继续加强全员学习及技能培训,针对职工的基本素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技能学习。
5、加强对应急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演练,全面提升矿井的抗灾能力。
6、积极开展雨季“三防”和冬季“三防”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认真排查并落实整改。
7、严格落实各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位职工都能严格按照“三大规程”组织指挥生产,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8、积极和矿领导沟通,完善各类制度和装备,严格按照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配备,以便准确及时了解各类生产情况,更好的指挥生产。
9、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