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东峰煤业二0一三年矿井防治水年度计划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3-01-08 09:45 来源:煤矿安全网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发布的《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规定,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为有效遏制水害事故,将水灾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单位编制本矿2012年矿井防治水计划

  我矿属建设矿井,井田面积2.5262km2,兼并重组中,为单独保留矿井,批采煤层2#-9#,设计开采8#、9#煤层,设计建设规模为60 kt/a。矿区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50-854m,隔水层平均厚度为30m, 8#煤层最低标高为1020m,9#煤层最低标高为1000m,奥灰水位标高远低于9#煤层底板,本矿区范围不属于带压开采。

  一、2013年建设区域内的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1、2013年矿井开拓部署:

  2012年度,矿井主要进行三条井筒、井底车场、集中回风巷、行人联络巷、清理撒煤斜巷等施工,一采区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可进行部分施工。

  2013年计划安排五个施工头同时进行施工,其中一个为浇筑及准备施工头,年内二、三期工程施工全部完成,重点进行矿井水仓、泵房及变电所施工和皮带运煤条件施工,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供电负荷要求,在前半年全部安排炮掘,待6月份供电具备条件时,安排三个施工头综掘施工,一个头全年安排炮掘,在井底煤仓上口通风道形成后,考虑另安排一钻井队进行井底煤仓Φ1.2m钻通施工。全年计划安排进尺4748m,硐室合计7626.8m3,分组工程计划如下:

  1、一组256m,硐室4288.3m3:避难硐室600m3,主变电所、水泵房及通道1393.26 m3,管子道岩巷50m,爆破器材库1065 m3,清理撒煤斜巷106m,一采区水泵房及水仓1230m3,8104回风顺槽及车场100m;

  2、二组1800m:一采区轨道大巷345m,一采区下部联络巷50m,一采区回风大巷305m,8102运输顺槽及车场1000m,8104运输顺槽及车场100m;

  3、三组1293m,硐室2068m3:一采区回风大巷上掘153m,井底煤仓上口通风巷20m,矿井主、副水仓及配水巷2068m3,8102回风顺槽及车场1000m,8102切眼120m;

  4、四组1399m:一采区轨道大巷284m,一采区胶带大巷联络巷65m,一采区上部联络巷80m,一采区回风大巷下掘250m,一采区胶带大巷720m;

  5、五组1270.5m3:为井底煤仓扩刷,水仓、避难硐室及爆破器材库等的浇筑及其它准备。

  2、区内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本井田位于太原西山煤田西山矿区随老母详查勘探区北部,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构造形态简单,矿区范围内,已查明一条F1正断层(随老母北断层),位于井田东南边界处,属区域性大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南西西,倾向北西-北北西,倾角85°,落差80m,井田内断层走向延伸长度为2000m左右,导水性不强。该断层作为井田的自然边界,对井田内煤层的开采基本无影响。未发现陷落柱。全井田总体构造类型属简单类型。

  8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L1灰岩之下,上距7号煤层平均24.67m,下距9号煤层平均3.68m。煤层厚度2.55-3.30m,平均3.02m,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层夹矸,为井田稳定可采煤层。煤层老顶为L1灰岩,直接顶板为铝土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8号煤层井田内北部及东南部采空。

  9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上距8号煤层平均3.68m。煤层厚度3.00-5.10m,平均3.98m。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0-3层,为井田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 其直接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或粉砂岩,一般厚约2.50m,顶下常有约0.1m的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伪顶。

  3、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我矿为重组整合单保矿井,原有七个井筒,设计利用扩刷一个,新建两个井筒。对不利用的其它六个井筒全部按标准进行了封闭关闭,原各井口及现施工的三个井口标高均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线(井田东部冀家沟侧的五个井筒最低标高为1110m,当地最高洪水位标高为1102m;井田西南侧的三个井筒低标高为1139.2m,当地最高洪水位标高为1137m),矿区周边井筒已全部关严关实,矿区远离河流、水库,在井田西南部有六大沟一条季节性河沟从井田西南部穿过,未发现有渗漏现象。

  区域含水层组

  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远离我矿开采的8#、9#煤层,不影响本矿的开采;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之一。由L1、K2、L4三层石灰岩组成,以K2石灰岩最厚,平均6.38m, L1平均1.52m,L4平均1.05m,富水性较弱,水质类型为SO2-4·HCO-3-Ca2+·Na+型。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本含水层组由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地层中的多层细、中、粗粒砂岩组成,为碎屑岩类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富水性大部均弱,向东南靠近随老母北断层带附近有所增强。

  4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井田内零星分布于沟、坡及山梁之上,由砂质粘土、粘土以及泥沙混合物组成。该含水层一般透水而不含水,且含水连续性差,以接受大气降水为主,受季节控制。经详细调查采(古)空区范围及其积水位置和积水量,2号煤层井田范围内有一定面积的采空区,在采空区内低凹处存在一定量的积水,采空区内积水总量共70582m3。

  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达到60万t/a时,开采8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0 m3/d ,最大涌水量为300m3/d;开采9号煤层实际生产能力达到60万t/a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40 m3/d ,最大涌水量为340m3/d。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我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二、防治水工作计划

  1、成立防治水领导组:

  组 长:张绪存

  常务副组长:李小冬

  副组长:薄小红 巩明义 高克勤 赵志坚 樊绪伟

  成 员:李旭光 武新龙 张利安

  领导组设在地质测量部,领导组全面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日常管理工作。

  探放水队人员组成:聂秀龙 段国红 段计东 韩进效 周南 樊鹏 赵虎平 张瑞臣

  防治水安全管理职责:

  建立以矿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技术管理责任,各分管领导分头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的矿井防治水机制。

  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由地测科为主的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

  2、工作计划

  地面防治水计划:

  (1)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发布的《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规定,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

  (2)落实地质、防治水预报制度。采取以月报为主,结合年报、季报、临时预报的方法,做好地质及水害预报工作。预报范围要覆盖所有的采掘工作面。

  (3)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由防治水领导组组织定期水害隐患排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水害隐患排查会议,由地测科、探水队、专业技术人员等参加,并做好记录。查出的水害隐患要落实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4)做好探放水设计的编制、发放、信息反馈工作,做好探放水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种防治水图纸、台账、记录,加强防治水标准化建设工作;完善技术资料审查、审批工作;完善技术资料档案化管理工作。

  (5)全面了解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水文资料,查明洪水泛滥对矿区、工业广场的影响程度。调查地表沟渠、地面塌陷坑积水渗漏,采空区面积与矿井涌水量,各含水层水位的相互关系。

  (6)雨季前(3月份)由防洪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井口、工业广场附近的防洪设施生产、辅助、生活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清理。储备一定的防洪物资,配备专人管理,并不得挪作他用。

  (7)雨季前(3月份)由防治水领导组组织地测、安全、通风等相关部门对井田范围内的地表裂缝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井田内被整合矿开采的范围、回采重复采空范围,并将裂缝的分布情况、规模、范围填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对因采掘活动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塌陷等矿井进水通道,用黏土或水泥填堵,对较大的溶洞或塌陷裂缝,下部填碎石、上部盖以黏土分层夯实,且略高出地面,以防积水灌井。

  (8)每年7-8月份雨季来临前要成立“雨季三防领导组”对矿井的防洪排涝工作做出布置。特别要对值班人员、值班地点、值班车辆、防洪物资要有统一合理的安排。对我矿各井口布置排洪沟、渠拦截洪水,在井口及主要建筑物等重要场所备用防洪设施,并设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做好“雨季三防”工作。

  (9)建立能够满足主、副和回风斜井工作面排水需求的排水系统,坚持做好水泵、水管、闸阀等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雨季前,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从13年3月份开始建设涵洞及排洪沟,预计12年5月份竣工。涵洞断面4×3m,长250m。

  (11)加强探放水队伍建设、配备符合规范的探放水设备,保障探放水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全体矿工的安全知识培训,防治水安全教育,熟练掌握透水征兆,熟悉各种避灾路线。

  井下防治水计划:

  (1)依据“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程序做好探放水工作。在我矿的所有掘进工作面坚持超前探放水,做到防治水工作优先作业。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进行探水。

  (2)加强对涌水点涌水量观测。

  (3)在掘进工作面要建立临时水仓,进行防排水。准备井下排水设施,维护检修排水设备及管路,保证井下排水畅通。2013年6月份完成主副水仓浇筑。

  (4)每月组织一次矿井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切实掌握矿井水患情况。

  (5)2013年四月下旬完成主水泵房及通道施工。2013年八月份完成一采区水泵房施工,2013年九月中旬完成一采区水仓施工。

  (6)建立建全矿井水文动态观测制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建立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掌握矿井和相邻矿井水害隐患并建立档案,做好各类防治水台帐。根据地质情况,观察、记录地质水文台帐。对矿井含水层与隔水层、积水区数量、位置、厚度、岩性等,准确无误及时地填绘到图纸上。

  (11)2013年四月上旬完成主排水系统安装,七月下旬完成一采区排水设备安装。

  (12)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后,每天对水泵、水管、配电设备等主要排水设备检查和维护,特别在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以保证其安全运行。

  (13)对采掘过程中揭露的煤层和断层,进行查明这些构造的富水性和导水性,提前为采掘工作准备,确保不发生大型突水事故

  (14)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矿井水灾应急预案,并进行组织演练,将演练报告上报集团公司。

  (15)完成10道防水闸墙的施工。

  根据矿井2013年度井巷工程计划。我矿井主要物探、钻探及防治水费用计划如下: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