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动筛车间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汇编
选煤厂动筛车间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汇编
9.1原煤分级筛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2、熟悉本专业的工艺作用及与上、下岗位的联系。
3、熟悉本岗位设备的结构、技术特征、工作原理及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
4、能够正确的开、停车,能进行独立操作。
5、能够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能处理一般性故障。
6、熟悉本岗位的《选煤厂安全规程》及《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前准备:
1、认真检查筛板、三角带、减振弹簧、除尘器是否完好,筛内有无杂物等,各类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可靠。
2、清理筛面和溜槽内的杂物。
3、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并及时补油。
三、操作中要求:
1、接到开车信号,确认检查无误后,即可应答启车。就地启动时,应与上、下有关岗位取得联系,下部设备启动后方可启动本设备,按逆煤流启车。
2、运行中随时注意激振器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车间和集控室停车处理。
3、随时注意给料变化,随时与有关岗位司机联系,保证系统给料均匀。
4、随时检查筛板是否松动、堵塞、破损,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
5、禁止触摸设备转动部位。
6、接到停车信号,待无负荷后方可停车。
四、操作后工作:
1、检查筛子各个部位是否破损,特别是筛板和弹簧。
2、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和文明生产,设备问题及时报告车间和集控室。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2高频筛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2、熟练掌握高频筛的工作原理,能配合钳工进行检修,掌握设备维护保养知识。
3、认真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二、操作前准备:
1、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保证润滑良好。
2、检查筛板有无破损、松动,旋流器管道是否畅通,有关阀门开度是否合适。
三、运行中要求:
1、与上、下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
2、通知启动入料泵,来料后将旋流器阀门适当控制,以不跑料为原则,尽量开大入料阀门。
3、在运行过程中适时调整阀门,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4、随时注意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操作后工作:
1、先通知停入料泵,然后停高频筛。
2、用清水冲洗筛面,为下班生产做好准备。
3、填写好交接班记录,搞好岗位文明生产。
9.3皮带运输机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2、熟练掌握本岗位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有关机电知识,能配合钳工进行检修,掌握设备维护保养知识。
3、认真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二、操作前准备:
1、与集控室联系,了解当班生产计划及生产情况。
2、检查各溜槽是否畅通,托辊、胶带、挡板等各部件是否完好齐全。
3、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并及时补油。
三、开车:
1、接到开车信号,确认检查无误后,方可开车,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就地开车时,应与上下岗位取得联系,逆煤流起动。
2、运转中,随时检查电机、减速机、传动机构声音、温升是否正常。
3、随时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
4、发现皮带跑偏、打滑要及时调整,滚筒带煤要及时处理。
5、皮带压住后,不得频繁启动,应卸掉部分负荷再启。
6、运行中发现皮带开胶,刮坏、撕裂的情况,必须紧急停车处理。
四、停车后:
1、做好设备的运行记录,设备问题报有关部门。
2、搞好岗位文明生产。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4离心机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合格证持证上岗。
2、掌握离心机脱水的基本原理,脱水物料的性质、粒度组成和脱水后产品水分指标。
3、熟悉脱水机的工作原理、构造、技术特征。每月对滤油器、过滤器、滤芯清洗一次,半年更换一次润滑油。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机油箱油量是否充足,有无漏油现象。
2、如三角带磨损严重必须及时更换。
3、入料溜槽是否堵塞。
4、检查地脚螺丝、钢板弹簧和各传动部件是否齐全牢固。
5、筛篮是否完好。
三、运行中
1、开车时应先开油泵电机,再开旋转电机,最后开振动电机。
2、离心机启动后油压必须达到0.05--0.15Mpa,然后再给料。
3、注意检查电机轴承、振动器等各部件的温度和声音,并要注意油路是否畅通。
4、观察设备振动是否正常,各组弹簧有无损坏。
四、停车
1、停车时,先停振动电机,再停旋转电机,最后停油泵。
2、物料拉完后,再空转10--20分钟,用水冲洗筛篮。
3、发现离心液跑粗、筛篮有破损应及时汇报停车处理。
4、发现木块及其他杂物堵塞溜槽要停机处理。
5、在生产过程中因故停离心机时,必须要把离心机入料闸板关闭,以防压机。
9.5脱水斗式提升机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熟悉本岗位各设备在选煤工艺中的作用及与上下岗位的联系。
3、熟悉斗提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技术特征。
4、能够正确进行开、停车,能独立进行操作。
5、能够判断和调整影响脱水效果的因素,保证脱水指标。
6、能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性故障。
7、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程、工作标准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前准备:
1、检查斗子有无刮坏,链轴、滚轮销子和挡圈等部件有无缺损,链板、滑道是否松动和掉落。
2、检查斗提机前后溜槽是否畅通,有无卡塞及破损现象。
3、检查电机、减速器的 地脚螺栓是否松动,短缺,油位是否正常,链轮是否良好。
4、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情况,并及时补油。
5、检查各部分防护实施是否完好齐全。
三、开车:
1、接到开车信号,确认检查无误后,即可应答并监视设备的启动运行情况。
2、就地启动时,与上、下岗位取得联系,按逆煤流方向启车。
四、操作中要求:
1、运行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负荷及运行情况,并随时与上、下岗位取得联系,保证来料均匀。
2、认真检查滑道是否损坏,销子挡圈是否掉落,箱体有无漏水现象。
3、电机、减速器、轴承温度和声音是否正常,润滑是否良好。
4、禁止触摸设备传动部位。
五、停车:
1、正常情况时由集控室集中停车。
2、就地停车时,首先停止给料,待斗子底部物料全部拉净后,方可停车,严禁带物料停车。
3、斗子压住时应立即停车,并告知跳汰司机停止加煤和排料,同时汇报集控室。
4、发现链板拉断,小轴脱落时必须立即停车。
5、斗子掉边、错反,由于链条长引起打滑刮底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六、操作后工作:
1、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和文明生产,设备有问题及时报告车间集控室。
2、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6破碎机技术操作规程
一般规定
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有关规定。
3、掌握破碎机的结构、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4、掌握设备开、停车顺序急检查和排除一般故障的方法。
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进出料溜槽是否畅通。
2、确认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人员已经撤离设备。
3、检查设备是否送电;根据调度安排,选择就地或集控方式。
三、运行中的操作
1、就地开车时,接到调度的开车指令,按下启动按钮开车;集控开车时,由调度进行集中控制启车。
2、运行中,注意破碎机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调度。
3、检查电机及破碎机的是否有异响、温度是否正常。
4、注意观察设备是否过负荷运行、进出料是否畅通。
5、注意检查破碎机后产品的粒度,发现超粒度现象,应及时汇报调度。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破碎机须空载启动,因故障等原因带负荷停车时,应清理完内部的积煤等异物,清理时应断电、挂牌、闭锁并专人监护,清理完毕确认无误后,再按调度指令开车。
五、停车操作
1、就地开车时,接到停车信号后,待设备无负荷时,方可按下停车按钮停车。
2、集控开车时,由调度集中控制停车。
3、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向调度汇报。
4、按规定填写岗位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安全注意事项
1、设备在运转中发生故障,必须停机处理。
2、需要清理破碎机内部时,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制度,必须有2人以上在场,设专人监护。
3、严禁在运转状态下打开破碎机观察孔,调整双齿辊破碎机齿辊间隙,严禁站在破碎机机体上,以防物料飞出伤人。
9.7动筛跳汰机操作规程
一般规定
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3、掌握动筛跳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4、掌握设备开、停车顺序及检查和排除一般故障的方法。
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开车前准备
1、跳汰机进行全面检查看其各机电部件和各种仪表是否正常。
2、跳汰机运行前的检查:
a、液压联轴器内所加油量是否合适。
b、变速箱中的润滑油是否合格。
c、液压站油箱中的油位是否合格。
d、液压泵的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e、排矸轮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f、跳汰机槽中的水位是否合适。
g、冷却水是否能顺利地进行热交换。
三、动筛跳汰机的开车
1、首先由集控室将动筛跳汰机下面工序的设备启动。
2、然后由动筛跳汰司机将动筛跳汰机设定在自动状态下,跳汰机按设定程序自动启动。
3、动筛跳汰机启动后,由集控室启动动筛跳汰机上面工序的设备开始入料。
4、动筛跳汰机在就地位置可手动操作。
四、运转与调整
在设备运行期间,司机要根据生产情况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调整。
1、入洗原煤的入料量。
2、油压缩系统。
3、洗块煤运输系统。
4、矸石外运系统。
5、洗水补水系统。
6、跳汰机内的水量。
7、适当的调节排矸轮转速。
8、观察斗子的运转情况及透筛物的排出情况,发现问题可就地汇报处理。
9、调整动筛跳汰机的工作参数,改善分选效果,保证产品质量。
五、停车规定
接到停车信号后,先停止给煤,等筛面上物料处理完毕后关停液压系统。
六、维护检查
1、每天检查清理杂物,检查设备运转润滑情况。
2、每天放水检查筛板、排矸轮及提升轮。
七、安全注意事项
1、开车前应检查缓冲仓的煤量并与集控室联系。
2、生产中发现筛板严重损坏、漏煤、筛板大面积松动和床层一起跳动,应立即停车处理。
3、开车时,必须坚守岗位,密切注意排矸轮的运转情况,必要时应手动控制。
4、清理跳汰机内杂物或斗子放水检查时进入机箱内,必须按需求办理停电手续,且把空气开关断掉并要有人监护。
9.8除尘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熟悉本岗位设备性能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
3、能正确开、停车,独立进行操作。
4、能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故障。
5、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程、工作标准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前准备:
1、检查闸板、阀门是否处于要求位置,各螺丝紧固件及传动部位是否达到要求。
2、检查各仪表是否灵活、可靠,各润滑部位润滑是否良好。
3、检查排尘孔下部管道是否堵塞。
三、开车:
1、除尘设备应在洗煤开车前提前启动。
2、除尘设备运转正常后,风机电机在运行中应无异响。
四、操作中的要求:
1、运行中注意检查轴承和电机的温度及其工作状况,应及时润滑补油。
2、注意观察各仪表显示参数,保证最佳除尘效果,经常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停车:
待生产设备停车后,方可停车。
六、操作后工作:
1、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和岗位文明生产,设备有问题及时报告车间和调度室。
2、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9.9液下泵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熟悉泵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知识。
3、熟悉本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控制原理。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泵应安放在牢固的基础上,拧紧全部螺栓,消除震动。
2、泵法垫,兰处有密封拧紧连接螺栓时应注意泵法兰的密封高度,螺栓不应拧的过紧,以免损坏密封面。
3、转动泵轴,不应有磨擦,否则应调整叶轮间隙。
三、运转中
1、泵运转中注意观察流量及运转声响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检查处理。
2、检查电机及泵轴温度是否正常。
3、泵运转过程中发生长时间泵量过大或过小,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处理。
四、停车
1、接到停车指示后,自动或手动停车,并检查确认电机已停转。
2、做好停车后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填写好交接班记录本,做好交接班工作。
9.10渣浆泵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熟悉泵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常识。
3、熟悉本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控制原理。
4、绝对禁止泵反转。
二、开车前的准备
1、起车前检查电机和泵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可靠。
2、检查盘根是否漏水,泵三角带是否合适。
3、检查泵内是否有堵塞现象。
三、开车
1、 入料阀门打开40%--50%,泵运转后要经常检查有无异常振动和响声,三角带有无翻转和断裂,皮带有无错位现象。
2、泵运转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密封盘根的使用情况,均匀调整压盖,直到密封处有少量滴水为止。
3、运行中发生泵量长时间过大或过小,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并和有关岗位联系,必要时进行测试和调整。
4、泵运转过程中出现不上料时,可采用加压水冲的办法处理。
四、停车
1、接到停车指示后,自动或手动停车,并检查确认电机已停转。
2、正常停车前应先关闭入料阀门,然后再停止运转。
3、事故停车时间超过一小时应关闭入料阀门,要放尽泵内积水和煤泥。
4、做好停车后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
9.11电磁振动给煤机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熟悉振动给煤机工作原理、性能、技术特征。
4、熟悉影响给煤机正常供料的各种因素。
5、懂得给煤机开机前和运行中应检查的 项目和 内容。
6、能够正确进行开、停车,独立进行操作。
7、正确调整供煤量,做到供料均衡。
8、能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性故障。
9、熟悉本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程、工作标准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前准备:
1、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螺丝是否松动。
2、检查给煤机吊挂和减振弹簧是否完好。
3、了解给煤的湿度、粒度等情况。
三、开车:
1、接到开车信号,确认检查无误后,方可应答开车,并监视设备启动情况。待运行稳定时再逐渐打开给煤闸板。
2、就地启车时,应根据情况与上、下岗位取得联系,下部设备启动后方可启动本设备,按逆煤流启车。
四、操作中的要求:
1、经常巡回检查给煤机下煤情况,保证煤量均匀稳定。
2、随时观察激振器的工作情况,有问题及时停车处理。
五、停车:
接到停车信号后,先关闭给煤闸板,然后停给煤机。
六、操作后工作:
1、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和岗位文明生产,设备有问题及时报告车间和调度室。
2、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9.12起重设备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掌握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
3、掌握起重设备及工具的完好状态及重物的结构和重量等。
4、了解一般的电钳知识。
5、熟悉起重机械作业的“七禁止”制度和机械起重作业的各种信号。
6、会熟练操作起重设备和起重辅助工具。
7、能够制定一般起重作业实施方案。
8、能对设备、工具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性故障。
9、能够准确确定不规则物品的重心。
10、能够根据物体的品种和重量选用起重工具、绑札各种起重支架与安装地锚。
11、对于吊3T以上物件,操作前应填写《起重设备操作单》并交由安监站和有关领导审批。
12、熟悉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安全规程、工作标准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前的准备:
1、认真检查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立即排除。
2、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
3、当起重设备或周围确认无人时,才可以闭合主电源,如电源断路
装置上加锁或有标志牌时,应由有关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主电源。
4、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把置于零位。
5、认真检查起重设备所运行的轨道是否平整、稳固,周围有无杂物。
6、检查设备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并及时补油。
7、认真检查设备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变形的,如有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操作中要求:
1、检查无误后,开始起车。起车一定要平稳。
2、每次第一次起吊货物时,应将货物吊离地面1。5米,然后放下。以试制动器的可靠性,然后进行正常作业。
3、严禁超负荷运行,对估算不清或接近额定负荷的货物一定要进行试吊。
4、严禁斜吊、斜拉。
5、禁止起吊埋在地里的、凝结在地面的、及与车辆设备相钩链的货物。
6、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禁止起吊。
7、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放置物时,严禁起吊。
8、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禁止起吊。
9、起吊货物时,禁止突然起吊,当钢丝绳拉紧、拉直(绷紧)时,要一边调节大小车的位置,一边起吊,以防斜吊。同样落地时,要一下一下地进行,以保证货物的平稳。
10、起重设备运行过程中,要防止吊钩或其它吊具产生较大的摆动。即:司机要熟练地掌握“稳钩技术”。
11、吊运货物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吊运货物应走指定的通道,高于地面物件0。5米以上,但不得低于轨道1.5m。
12、起重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禁止使用紧急开关,限位开关,打反车等手段来停车。
13、起重设备在作业中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14、起重设备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向机构的制动器。
15、禁止起重设备吊着货物在空中长期停留。当确实需停留的,下面应设置支撑物。起重设备吊着货物时,司机和挂钩人员严禁离开工作岗位。
16、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设备,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划定的安全圈数。
17、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动作是否都正常。
18、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集控室,并禁止送电。
四、操作后要求:
1、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和文明生产,设备有问题及时处理。
2、将《起重设备操作单》分别交安监站、生产科和本车间留存。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装置上加锁或有标志牌时,应由有关人员除掉后才可闭合主电源。
4、闭合主电源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手把置于零位。
5、认真检查起重设备所运行的轨道是否平整、稳固,周围有无杂物。
6、检查设备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并及时补油。
7、认真检查设备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变形的,如有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操作中要求:
1、检查无误后,开始起车。起车一定要平稳。
2、每次第一次起吊货物时,应将货物吊离地面1。5米,然后放下。以试制动器的可靠性,然后进行正常作业。
3、严禁超负荷运行,对估算不清或接近额定负荷的货物一定要进行试吊。
4、严禁斜吊、斜拉。
5、禁止起吊埋在地里的、凝结在地面的、及与车辆设备相钩链的货物。
6、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重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禁止起吊。
7、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放置物时,严禁起吊。
8、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禁止起吊。
9、起吊货物时,禁止突然起吊,当钢丝绳拉紧、拉直(绷紧)时,要一边调节大小车的位置,一边起吊,以防斜吊。同样落地时,要一下一下地进行,以保证货物的平稳。
10、起重设备运行过程中,要防止吊钩或其它吊具产生较大的摆动。即:司机要熟练地掌握“稳钩技术”。
11、吊运货物时不得从人的上空通过,吊臂下不得有人。吊运货物应走指定的通道,高于地面物件0。5米以上,但不得低于轨道1.5m。
12、起重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禁止使用紧急开关,限位开关,打反车等手段来停车。
13、起重设备在作业中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14、起重设备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向机构的制动器。
15、禁止起重设备吊着货物在空中长期停留。当确实需停留的,下面应设置支撑物。起重设备吊着货物时,司机和挂钩人员严禁离开工作岗位。
16、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设备,吊钩在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持有设计划定的安全圈数。
17、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动作是否都正常。
18、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如有未消除的故障,应通知集控室,并禁止送电。
四、操作后要求:
1、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和文明生产,设备有问题及时处理。
2、将《起重设备操作单》分别交安监站、生产科和本车间留存。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9.13清水泵通用操作规程
一、一般要求:
1、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2、熟悉本岗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有关电器知识,能配合钳工进行检修,掌握设备维护保养技术。
3、认真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二、操作前准备:
1、检查各个阀门的开关位置是否正常、转动是否灵活。
2、加好紧好盘根,检查传动带等是否良好,松紧要适当,润滑油位是否正常。
3、检查各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4、开车前盘车2~3圈,检查叶轮是否被卡住。
三、运行中要求:
1、与上、下岗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开车。启动电机,待泵正常运转后,先关闭进水门,打开出水门。
2、检查泵与电机的运转声音及电流大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检查填料松紧度,适时调整。
4、检查水池水位,停泵内不能抽空,保持一定水位。
5、停车:先关闭出口,停电机,再关闭入料口。
四、操作后工作:
1、做好设备的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相关部门。
2、搞好岗位文明生产,做好设备润滑保养工作。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