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瓶电机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蓄电瓶电机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上岗条件
1、电车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电车司机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熟悉电机车的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各种性能、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能独立操作。
3、司机应无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二、安全规定
1、协助维修工检查维修设备的工作,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在操作时,司机严禁将头和身体探出车外;严禁在车外开车;严禁不松闸就开车。
3、司机暂离驾驶室应切断电机车电源,并随手取下钥匙,扳紧车闸,不得关闭车灯。
4、使用蓄电瓶电机车不得使蓄电池过放电。
5、调速时,不能将主手柄移动太快,特别是重载低速时,以免引起电流冲击而损坏电机车。
6、起动时,如果车轮空转,应将主手柄退回零位重新起动,不准强行启动。
7、制动时,机车未停稳前,禁止转动换向手柄,禁止在操作手把未回零位就施闸。
8、严禁使用“逆电流”,即“打倒车”的方法来制动电机车。
9、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小于100米的距离。
10、严禁为防止车轮打滑而施闸起动,严禁长时间强行拖拽空转。
11、机车通过巷道交叉口、弯道以及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慢行并发出警号。
12、电机车带重车不超过12辆,空车不超过15辆,严禁超带车。
13、严禁用电机车强拉其它车辆上道。
14、机车启动前,必须观察前后左右有无异常情况。
15、严禁异道顶车,严禁在非顶车道顶车作业。
16、运送爆破材料或大型材料时,不得超过2米/秒,车场调车不得超过1.5米/秒。
17、严禁机车带病作业。
18、除特殊情况外(如车辆掉道、机车故障)严禁紧急停车。
19、严禁逆向开车。
三、接班
1、接班司机必须准时到达工作地点现场交接班。
2、接班人向交班人询问上班机车运行情况及运输线路情况。
3、机车起动前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
(1) 司机室有完好的顶蓬;
(2) 连接器完好;
(3)手闸及撒砂装置灵活有效且闸瓦余厚不得小于10毫米;
(4)照明灯明亮,警铃音响清晰、宏亮;
(5)检查各连接导线是否完好,蓄电池箱在车架上的固定是否可靠。
(6)蓄电池电压是否充足。
(7)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控制器换向和变速操作手把闭锁可靠;
(8)向前、向后分别起动一次,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正常,各润滑点润滑是否良好。
4、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向队值班室汇报。
四、正常操作
1、作业前的准备
(1)首先检查机车前后有无障碍物。
(2)从车尾至车头检查一遍轮轴连接装置。检查机车牵引车数车组情况。牵引车数超过规定,各车连接不正常,矿车上装载的物料轮廓,超过矿车轮廓尺寸,不得开车。
(3)将沙箱内装满规定粒度的干燥细沙。
(4)明确运送地点及注意事项。
(5)将车门关好,坐姿端正,目视前方。
2、启动操作
(1)接通有关电路。接到开车信号后,首先观察四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打开前进方向照明灯、鸣笛,并将车闸松开。
(2)将换向手柄指向“向前”位置,将调速手把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车速逐渐调到运行速度。
(3)控制器操作手把由零位转到第一位置时,若机车不动,允许转到第二位置,若机车仍然不动,一般不应继续下转手把,而应将手把转回零位,查明原因。如车轮打滑,可倒退机车然后重新撒砂启动。
(4)控制器操作手把由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位置,一般有3秒左右的时间间隔,不得过快越档,不得停留在两个位置之间。
3、运行操作
(1)机车在运行途中,司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注意各种仪器、仪表的显示,时刻注意前方,观察前方有无异常。
(2)运行中,控制器操作手把只允许在规定的“正常运行位置”上长时间停放。如必须在其它位置稍长时间停留时,也应轮流停留在这些位置,避免过久固定在某一位置,防止过热。
(3)调整车速时,应将控制器操作手把往复转至“正常运行”及“零位位置”停留,尽量避免用手闸控制车速。
(4)遇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时,应鸣笛减速并做好停车准备。
(5)运行中蓄电池箱如发热严重或有异常气味时,应回库检修。
(6)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电源中断,都应当将控制器的操作手把转至零位。
(7)列车发生不正常现象时,都必须减速停车;有发生事故的危险或接到紧急停车信号时,都必须紧急停车。
(8)运行至曲线、道岔、巷道口、硐室口、噪声较大处时,要及时鸣笛示警,低速慢行,通过后再正常运行。
(9)减速时,逆时针方向转动调速手把,直至打到零位为止,必要时还可以配合车闸减速。
(10)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轨道同方向行驶时,必须保证不少于100米的距离。
(11)机车行至岔线时,要提前减速慢行。
(12)列车行驶速度人车车速不得超过4m/s,运送爆破材料或大型设备时,不得超过2m/s,车场调车时不得超过1.5 m/s。
(13)运送人员时,严禁同时运送有爆炸性、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或附挂物料车。
4、机车的停止
(1)先将控制器操作手把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动,直至返回零位并鸣笛。大幅度减速时操作手把迅速回零。如果车速仍然较快,可适当施加手闸,并酌情辅以撒砂。
(2)制动时,不可实施闸过急过猛,否则容易出现闸瓦与车轮抱死致使车轮在轨道上滑行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应迅速松闸缓解而后重新施闸。
(3)制动结束,必须及时将控制器换向手把转至零位。停车后,司机离开驾驶室前必须切断电源,将控制器手把取下,把车闸刹紧,并取下钥匙随身携带,但不得关闭车灯。
5、列车占线停留时,一般应在道岔警冲标位置以外停车,不得在主要运输线路,“往返单线”上停车,正常停车时,机车必须在规定位置。
6、司机班中巡回检查:
(1)巡回检查的时间一般为每小时一次。
(2)巡回检查的主要内容。
1)各转动部位的联接器螺栓是否有松动。
2)电瓶在电机车上固定是否牢固。
3)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4)各电源连线是否正常。
5)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经过,必须及时填入运行记录。
五、特殊操作
1、电机车紧急停车操作。
需要紧急停车时,必须镇定,迅速将控制器操作手把转至零位,控制撒砂手闸,连续均匀地撒砂。
制动时,不可施闸过急过猛,否则容易出现闸瓦与车轮抱死致使车轮在轨道上滑行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应迅速松闸缓解而后重新施闸。
制动结束后,必须及时将控制器换向手把转至零位。
途中因故障停车,司机及跟车工应在列车前后设立警戒,并通知维护工检修。如故障难处理,应拖回车库检修。
2、机车掉道事故:
(1)首先观察车辆掉道周围环境,是否有障碍物、棚梁顶板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没处理好不得处理掉道。
(2)事故地段,禁止其他人员通过,并在事故地点前后40m设警戒,落道的车辆影响双轨运输时,应截住双向来车以防侧撞和追尾。特殊情况必须通过时,必须停止处理事故。
(3)检查机车的掉道原因,以及运送设备和机车的损坏程度,以防事故扩大,并立即向跟班队干、队部值班队干汇报。队值班室还要向运输科、运输调度、调度室汇报。
(4)禁止用电机车拖(顶)掉道或异道上的车辆。
(5)必须由跟班队干指挥操作。指挥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
(6)上道时,首先将车支掩固好。
(7)物料上道一般应解体进行,特殊物料(指不能解体)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8)用千斤顶上道时,每次升高不得超过150毫米,并且随着千斤顶升高用可靠的支垫材料将车支稳,另外在不起的轮对下用阻车器装置将车支好,操作千斤顶人员要注意不能在车辆两侧蹲站,要在碰头外操作,千斤顶要座在实地上或支垫平实,千斤顶上端有防滑物支垫。千斤顶应在车辆两端平衡支顶,切忌一边倾(特殊情况下有专门措施除外)。
(9)上道作业时,要有防止车辆,尤其是综采设备、液压支架倾倒的措施。
(10)上道时要用专门的上道工具如:液压上道器。
(11)需要采用倒链上道时,根据设备的重量选择合适吨位的倒链。悬挂倒链,必须用专用绳套,禁止用铅丝编制,必须用物料吊装链。倒链悬吊位置应根据起吊点确定,保证起吊点支护稳固可靠。用吊装链将机车固定好,防止在起吊过程中松脱伤人损坏设备。
(12)上道时要先上一边轮对。上好后将这两个轮对支掩好。再上另一边的轮对。同时用倒链跟紧。以防倒链在上道过程中松动发生意外。
(13)所有上道人员在上道过程中随时密切观察车辆的上道变化情况。禁止在设备倾倒侧站人或作业。非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旁边或逗留。
(14)上道时所用的绳套、吊具必须是物料吊装链和吊挂单轨吊道所用的高强度吊具。禁止用其他物件代替。
六、交班
1、工作任务完成后,将机车内外的杂物清除干净,到现场交班地点等候交班。
2、检查电机车是否有缺沙问题。
3、向接班人汇报本班工作情况。
4、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5、发现问题立即协同解决。
6、对遗留问题,落实责任向队值班室汇报。
七、其它要求
1、本规程审批后,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签字或盖章后,方可上岗作业。
2、本规程未涉及之处请所有工作人员参照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和《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