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培训课件

掘进采煤 2013-01-29 0
软件名称: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培训课件
文件类型:
界面语言:
软件类型: PPT
运行环境: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1.7 MB
软件等级:
软件登陆: admin
作 者 :
官方网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压密码:
整理时间: 2013-01-29
软件简介:

第二章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 划分原则

(5)留有余地

当煤层开采厚度较大、开采条件好时,为了加快新区建设,节约初期投资,可先建中小型矿井,待中后期扩建或新建大型矿井。划分井田时,应适当将井田划分的大一些,或在井田范围外留一个后备区暂不建井,一备将来扩建发展。

当需要加大开发强度,必须在浅部、深部同时建井,或浅部已有矿井开发,需在深部另建新井时,应考虑给浅部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不使浅部矿井过早报废。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 划分井田境界的方法

3.按煤质、煤种分布划分

在煤质和煤种变化较大的矿区,为了减少同一矿井开采煤质及煤种的类别,便于煤质管理,应尽可能考虑以煤质、煤种分界线划分井田境界。

4.按地形地物界线划分

对于需要井下留煤柱保护的河流、湖泊、水库、铁路和建筑物,可以考虑以保护煤柱为界划分。

5.人为划分井田

不受自然和地质条件限制时,可以人为划定井田。

(二) 划分井田境界的方法——人为划分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矿井储量-1994年版

一、矿井储量-1994年版

一、矿井储量-1994年版

一、矿井储量-1994年版

一、矿井储量-1994年版

一、矿井储量-1994年版

二、矿井资源/储量——2005年版

 

二、矿井资源/储量——2005年版

二、矿井资源/储量——2005年版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二、矿井生产能力

(三) 大小井型的优缺点及井型发展趋势

2.小型矿井优缺点

(1)优点:初期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少,施工技术要求不太高,技术装备比较简单,上马快,建井期短,能较快地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2)缺点:生产分散,效率低,成本高,矿井服务年限短,要求较快的的矿井接替,占地较多。

3.井型发展趋势

  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服务年限相对有所缩短。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二、矿井生产能力

二、矿井生产能力

三、矿井服务年限

三、矿井服务年限

三、矿井服务年限

三、矿井服务年限

(四)矿井实际服务年限缩短的原因

(1)矿井增产,因矿井各生产环节设计时就有一定的富裕能力,投产后多要超过设计生产能力。

(2)地质损失增加,涉及煤层露头风化带降低,煤层变薄、岩浆岩入侵等,这些都会使储量降低。

(3)采出率降低,受地质构造和采矿技术影响,实际采出率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第三节  井田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一、确定开采顺序应考虑的因素

第四节 井田内开采顺序

二、采区、盘区或带区间开采顺序

二、采区、盘区或带区间开采顺序

二、采区、盘区或带区间开采顺序

三、采区、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

 

三、采区、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

三、采区、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

四、区段间开采顺序

 

五、阶段间开采顺序

五、阶段间开采顺序

六、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开采顺序

六、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开采顺序

一、按巷道空间特征分类

一、按巷道空间特征分类

一、按巷道空间特征分类

一、按巷道空间特征分类

一、按巷道空间特征分类

一、按巷道空间特征分类

二、按巷道用途分类

二、按巷道用途分类

二、按巷道用途分类

二、按巷道用途分类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三、矿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一、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方式应用概况及发展

一、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方式应用概况及发展

二、井田开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

二、井田开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

二、井田开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

二、井田开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

二、井田开拓的特征及有关参数

三、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下载地址: 文档地址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软件: 无相关信息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