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煤新义煤矿下矿调研报告
义煤新义煤矿下矿调研报告
姓名:
二零零九年九月一日
下矿实习报告
2009年9月,在义煤职教中心的领导和新义矿方的协调安排下,我来到义煤集团公司所属的新义矿进行为期两周的下矿实习。
新义煤矿井田位于新安县正村乡境内(新安煤田正村普查区西部), 距新安县约8km,东距洛阳40km。陇海铁路的新安火车站距矿区南部约8km,浅部的新安煤矿专用铁路距本井田约5km。洛三高速公路距矿区南部约5.5km,新安至石寺的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新安至正村仓头的乡级公路从井田北东部通过。区内交通方便。井田长约10.50km,宽约3.79~4.52km,面积43.44km2。下面就新义矿节约能源和职业安全卫生进行汇报:
节约能源
一、概述
矿井是大型能源生产单位,又是能源消耗大户,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及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能源消耗也将相应增加。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对增加社会供给,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节约能源,设计对各主要生产、生活环节采取了相应措施,优先选用节能效果好的设备,采用先进的节能工艺,建筑物注意了节能结构等。
二、节能措施
㈠、井下开采
1、合理集中生产、选用节能设备
坚持合理集中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全矿井以两区两面达产,减少了生产和辅助人员,提高了全员工效。
在采掘设备的选型方面,设计尽可能选用高效率,低能耗设备,主要节能设备有:MXA-300/3.5型采煤机、SGZ-764/264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SSJ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
2、减少巷道风阻,降低通风能耗
从支护上,尽量选择通风阻力系数较小的支护方式,如锚喷,砌碹等。设计要求巷道掘进采用光爆技术,减少巷道超挖量。通风计算中,减少人为风阻,从而减少了矿井总通风阻力,降低通风能耗。
3、合理巷道布置,减少煤柱,提高资源回收率
回采巷道采用无煤柱护巷方式,断层和井田边界煤柱留设,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煤柱尺寸,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㈡、主要机电设备
1、提升设备
主、副井提升机均选用JKMD-3.5×4(III)E型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采用低速直流电动机,直流全数字电控拖动系统。运行效率高,电耗低,系统可靠性高。
2、通风设备
矿井通风机通过方案比较,选用矿用节能型轴流式通风机,通风机初、后期运行的静压效率均在80%以上。且该风机可根据矿井通风工况的变化进行调节,使风机始终运行在高效区,减小了电能损耗,降低了运行费用。
3、矿井排水设备
矿井排水设备选用具有高效节能的PJ200×8型矿用排水泵,水泵运行效率在76%左右。排水管理选用φ426×20无缝钢管3趟,φ325×16无缝钢管1趟,正常情况下可采用一泵一管运行,以降低运行费用。同时,排水系统采用无底阀排水,减少了吸水损失,提高了吸程,保证了水泵运行安全、节能。
4、压缩空气设备
空压机站采用井下移动式设置,可节省大量压风管路,提高压风效率。
5、电气设备
矿井地面动力变压器选用节能型产品,低压开关柜选用节能型开关柜。
井下皮带运输机采用集中控制,减少空载时间。
厂区、车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并采用集中管理。井下采用隔爆节能型荧光灯照明,减少电能损耗。
各用户中均安装电表。以利于节约用电。
㈢、总平面布置及工业与民用建筑
1、总平面布置
为了节约能源,改善工作环境,场内建筑物尽量南北向布置,增加室内采光,提高室内温度,以减少采暖消耗的能源,分区明确,布置紧凑,减少各种车辆的运行距离,变电所、空压机房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耗。
2、地面运输
设计推荐方案窄轨、公路最短,节省了运行距离,窄轨重车下坡,大大节省了机车油耗。
3、工业与民用建筑
为了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政策,建筑物的屋面保温,门窗在设计上进行了改革。
优选了保温好及自重轻的加气砼代替传统的粘土砖作为矿井结构填充墙。
对于主要建筑物,在节能设计方面也采取了措施,窗户采用传热系数低、封闭性能好的塑钢窗。
㈣、给排水及采暖通风设备
1、给排水设备
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排水作为矿井工业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了资源及能源。给排水设备均选用节能型产品。
2、采暖通风设备
本矿井由设在工业广场的锅炉房集中供热、采暖,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并减轻了对环境污染。
工业场地室外热力管网采用直埋或管沟敷设方式,它较架空敷设方式可节能5%左右。在井筒防冻方面,考虑了最大负荷和过渡负荷两种基本工况要求,本设计在通风机和加热器的型号和台数的选择方面都考虑调节方便,节约能源的措施。
㈤、综合利用
煤炭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但如果能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对矿井排放废弃物采取综合利用措施,就能把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资源损失降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矿井井下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作为工业广场的工业用水,节约了水资源。
职业安全卫生
一、设计主要依据
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劳动部3号令)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E1-2002)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1992年版)
8、《矿井防灭火规程》
9、《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全尘控制浓度的规定》
10、《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卫生标准》
11、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二、工程性质、任务、位置及范围
本矿井属新建工程,设计任务包括正村矿井井上、下生产系统、辅助生产、行政福利设施工程,矿井设计年产原煤1.20Mt。井田位置及范围详见第二、三章。
三、主要工艺及危害
㈠、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1、煤的流程
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运输大巷→上仓带式输送机巷→井底煤仓→主井箕斗→准备车间→选煤厂→地面煤仓。
2、矸石流程
掘进矸石→1t矿车→副井罐笼→填沟。
㈡、主要职业安全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煤矿企业是受地下灾害、地面自然条件影响严重的企业,矿井服务年限长,在生产过程中将遇到的危害因素有:瓦斯、煤尘、火灾、水害、热害、冒顶、爆破产生的震动、有害气体、雷电、触电、机电及运输事故都会危及人身安全。水泥、砂石等常用材料在运输中产生的粉尘,井下使用炸药、雷管,如果安全措施不完善,也将对人工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按规程规范要求制定防护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员主要是生产工人,特别是参加原煤生产的井上、下工人,而井下工作人员更是直接受危害者。如采掘工作面工人将随时有可能受到煤尘、岩粉、瓦斯、冒顶及机械事故等危害,设计对上述这些主要危害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工业场地周围没有其它厂矿企业,大多种植农作物,对职业安全卫生影响不大。
四、主要防范措施
㈠、井下开采
1、安全出口措施
设计在副井井筒及回风井井筒内布置了梯子间,作为矿井人员撤退的出口。
2、井下防灭火措施
⑴、完善通风系统合理控制风量,减少漏风。
⑵、停采线附近及时密闭。
⑶、机电硐室及巷道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及配有消防器材,并在通道内设有防火门。
⑷、在井下设有消防材料库,并配备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
⑸、建立完善的消防、洒水管网系统。
⑹、建立自动监测系统。
⑺、各胶带输送机装备自动灭火系统。
3、井下防治水措施
⑴、在距含水层或断层较近时,为了防治突水,必须探水前进。水大时必须预注浆后,才能掘进。
⑵、为了防治地质钻孔涌水,工作面接近钻孔时,应严格检查封孔质量,采取措施,防止钻孔导水。
4、瓦斯爆炸防治措施
⑴、设计考虑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
⑵、在采掘工作面以及上下顺槽设瓦斯报警仪,采煤机和综掘机设机载断电仪。
⑶、下井工人配自救器。
⑷、对采掘工作面分配足够的风量以稀释瓦斯。
5、井下煤尘的防治措施
⑴、按规程规定控制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⑵、工作面上下顺槽进行煤层注水和设防尘水幕。
⑶、利用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测定风流中的粉尘浓度。
⑷、建立防尘、洒水系统,对煤流各转载点设喷雾洒水,以及胶带机配刮煤器。
⑸、掘进工作面选用湿式钻孔。
㈡、提升设备危害防范措施
1、在主提升机房和副井提升机房设操作间,以防噪音影响。
2、设置提升信号闭锁装置,为了防治断绳事故发生,设计配备了钢丝绳探伤仪。
㈢、地面生产系统扬尘防范措施
1、各转载处尽量减小落差,必要时封闭。
2、筛分机的煤尘飞扬较大,除降低落差外,配备了留有观察孔的封闭溜槽。
3、贮煤场洒水除尘。
㈣、井下电气设备危害防范措施
1、电气设备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型,采区高低压电气及配电设备均选用矿用防爆型;
2、井下所有低压配电设备具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发生漏电时能自动断电。
3、向采区及移动变电站供电电缆的配出开关具有漏电保护。
4、采区变电所低压总进线设有人为旁路接地检漏继电器,以防触电危及人身安全。
5、井下局部通风机按“三专二闭锁”供电。
6、高压电机的控制设备具有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释放保护。低压电机的控制设备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路和低压保护。127V用电设备的控制器还具有漏电闭锁功能。
㈤、防雷电措施
1、对矿井35kV变电站、井架和锅炉房、烟囱、水塔等高层建筑物,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要求,考虑了防雷电设施。
2、根据建筑物的容易受雷击部位,装设避雷针或避雷带进行重点保护,每栋建筑物至少有两根接地引下线。
3、变电站及变电所设有消防设施,配置有砂箱和化学灭火装置。
㈥、改善劳动强度
设计选用了先进的、成套的机械化采掘设备,装备了完善的安全监测、生产监控以及自动灭火系统。实现了辅助运输机械化、井下煤炭运输胶带化。
五、预期效果及评价
根据对矿井职业危害的因素分析,设计中采取了相应防火、防爆、防尘、瓦斯抽放、防雷击、防触电、防机械损伤和防噪等措施。矿井建成后,如严格执行有关安全卫生规程规范,并落实以上各项预防措施,就可以杜绝安全事故,保障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矿井安全生产。
六、机构设置
煤炭企业应建立工业卫生管理、卫生防疫或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工业卫生管理、监督和监测工作。按照上述要求,本矿井实行矿、队二级管理制,在矿级领导中设立有专职安全总工程师,在通修队中有防尘、防火、救护医疗队以及监测等人员10—12人。
七、专项投资
职业安全卫生投资包括:生产环节防范设施费用;检查、监测、监控装备和设施费用;安全教育装备费;事故应急措施费用等。
矿工上岗前,必须先培训,严格安全技术教育,未经培训的工人不得上岗。
总之,在煤矿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研究劳动条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职业中毒和其它工业伤害的发生。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劳动条件,以保证人身安全,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促进煤炭生产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