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煤矿开采方法--工学结合课程标准

掘进采煤 2013-12-13 0
软件名称: 煤矿开采方法--工学结合课程标准
文件类型: .doc
界面语言:
软件类型: Doc
运行环境: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345 KB
软件等级:
软件登陆: admin
作 者 :
官方网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压密码:
整理时间: 2013-12-13
软件简介:

煤矿开采方法--工学结合课程标准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

 

二00八年六月

第一部分 课程构建

   一、课程构建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煤矿开采方法》课程目的,旨在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任务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和发展职业能力,并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课程内容凸现对学生职岗位能力的训练为中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煤矿开采技术工作任务的完成所需构设。并将相关的采煤区队技术员、采煤区队工长等职业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课程学习领域模块项目构建,以工作任务实施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以工作任务行为能力为核心集“ 教、学、做”于一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 工学结合” 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评价实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评教与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煤矿开采方法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技术课程,是学习和掌握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课程,也是该专业最核心的职业技术课程;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阐述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的井田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开采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的井田开拓方式、采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和采煤作业规程编制的能力。该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于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它的先修课程是:煤矿地质,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基础。学习好本课程,对于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课程设计

   我们从现场聘请了多名专家, 对采煤方法这门课程的课程能力层次和知识能力层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经过了多次修订,形成了由六个课程模块、17个课题和51个任务,以及与之对应的应知技能和应会知识,构成了该课程。通过课程的设计,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用能力这条主线贯穿全部课程。

   3、课程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方面的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和编制采煤作业规程能力,分析解决现场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适应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构建基本思路

   《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驱动,突出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按工学结合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依据煤矿开采技术职业岗位工作项目必备的能力和工作过程完成任务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学习领域模块(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计划和策略)及课程评价与鉴定等。(见课程构建思路图)

第二部分 职业岗位标准与课程能力分解

   一、课程对应的岗位

   经过了现场调研和专业岗位分析,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岗位确定为:采掘技术员和工程设计员这两个岗位,《煤矿开采方法》这门课程也应该面向这两个岗位进行定位。

   二、职业岗位标准

   表2—1 职业岗位标准表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采掘技术员 1、采掘一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采掘一线安全技术规章制度、 规程、 标准和预防重大事故的技术措施;

3、采掘一线组织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贯

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生产条例、 规章及生产标准;

4、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进行技术原因分析、鉴定, 并提出整改措施;

5、制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6、解决采掘一线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问题,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7、参加施工图会审、定位、放线,做好有关技术交底;

8、管理工程质量,进行安全检查, 做到既管工程技术又协同管安全生产工作。 1、划分井田;

2、选择井田开拓方式;

3、选择井底车场形式;

4、确定井筒数目及位置;

5、划分开采水平;

6、布置运输大巷;

7、确定井田开采顺序;

8、编制接替计划;

9、选择矿井开拓延深方案;

10、设计采区方案;

11、评价主要生产系统存在问题;

12、设计采煤工艺;

13、核定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

14、确定工作面作业形式;

15、编制循环作业图;

16、编制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

17、编写作业规程;

18、管理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

19、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2、井田开拓方式;

3、井底车场;

4、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5、采煤方法的基本知识;

6、采区巷道布置的方式;

7、采区生产系统的特点;

8、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知识;

9开采设计方面的有关知识。

工程设计员 1、采区划分与主要参数的确定、

2、采区巷道方案选择、

3、采煤工艺的确定和设备选型

4、采煤工作面支护设计

5、采区单项工程施工设计

6、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和劳动组织的确定

7、采区灾害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

8、采区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和图纸的绘制 1、划分井田;

2、布置运输大巷;

3、确定井田开采顺序;

4、编制接替计划;

5、选择矿井开拓延深方案;

6、设计采区方案;

7、设计采煤工艺;

8、核定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

9、确定工作面作业形式;

10、编制循环作业图表;  1、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2、井田开拓方式;

3、井底车场;

4、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5、采煤方法的基本知识;

6、采区巷道布置的方式;

7、采区生产系统的特点;

8、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知识;

9开采设计方面的有关知识。

 

   三、课程能力分解

表2—2  课程能力分解表

课程能力模块 单项能力 技能要求 知识要求

Ⅰ井田开拓 Ⅰ1 划分井田的能力 1、能分析条件将煤田划分为井田;

2、能分析条件将井田进行再划分。 1、煤田、井田、矿井巷道的概念;2、阶段、水平、区段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3、矿井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概念、内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4、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基本原则;5、井田再划分的方法。

 Ⅰ2 确定井型确定的能力 1.进行储量计算

2、计算确定矿井服务年限 1.储量计算与分类

2.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确定

 Ⅰ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确定的能力 1、能进行条件分析;

2、能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井田开拓方式。 1、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2、选择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3、斜井开拓的主要特点、开掘顺序和主要生产系统;4、立井开拓的主要特点、开掘顺序和主要生产系统;5、综合开

拓的主要特点、开掘顺序

和主要生产系统;6、平硐开拓的分类和适用条件7、多井筒分区域开拓的特征和适用条件

 Ⅰ4确定井筒位置的能力 1、能进行条件分析;

2、能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井筒数目及位置。 1、确定井筒数目的因素;2、不同井筒数目的适用条件;3、井筒位置确定的原则;4、井筒位置确定的因素。

 Ⅰ5布置大巷的能力 1、能进行条件分析;

2、能根据条件确定运输大巷;

3、能绘制相关图件。 1、运输大巷的概念 2、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3、运输大巷布置方式;4、运输大巷的位置。

 Ⅰ6确定井底车场形式的能力 1、能进行条件分析;

2、能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井底车场形式。 1、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分类;2、井底车场的主要峒室;3、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4、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的计算知识;5、各类井底车场的线路布置原则及特

点;6、井底车场的基本要求;7、井底车场形式选择的因素。

 Ⅰ7确定井田开采顺序的能力 1、掌握井田开采顺序的原则;

2、能进行条件分析;

3、能根据条件确定开采顺序。 1、井田开采顺序的分类;2、沿煤层走向开采顺序的特点;3、沿煤层倾斜开采顺序的特点;4、煤组及煤组间开采顺序的特点

 Ⅰ8编制接替计划的能力 1、能掌握矿井的生产状况;

2、能掌握接替工作面的情况;

3、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4、能编制接替计划。 1、开采计划的概念;2、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的编制方法;3、采区接替计划的特点;4、巷道工程计划的编制方法;5、采掘比例关系指标及计算方法;6、三量管理的知识。

 Ⅰ9选择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的能力 1、能进行条件分析;

2、能根据条件选择矿井开拓延深方案。 1、矿井延深的原则和要求;2、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的分类及特点;3、各种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的适用条件;4、生产水平过渡时期

的技术措施;5、矿井技术 改造的内容。

Ⅱ采区设计

 

1、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Ⅱ.1.1采煤方法选择 初步确定选用的采煤方法和工艺方式 1、采煤方法的种类和特点

2、采煤方法选择原则、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

 Ⅱ.1.2采区准备方式的选择 初步确定采区巷道准备方式 1、采区准备方式的种类和特点

2、采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Ⅱ.1.3采区参数的确定 1.采区设计参数确定

2.采区生产能力确定 1、采区尺寸、工作面长度、采区煤柱尺寸的合理值

2、采区回采率的计算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的的因素和方法

 Ⅱ.1.4采区巷道布置能力 1.采区巷道布置原则

2.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系统

3.多煤层采区巷道联合布置系统

4.厚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5.采区上、下山布置方式及主要特点

6.区段平巷布置方式 1.确定上、下山及区段平巷布置方案

2.合理选择采区巷道布置方式

3. 矿图识读,绘制能力

 

 Ⅱ.1.5采区车场形式确定的能力 1.采区下部车场基本形式及线路布置要求

2.采区中部车场基本形式及线路布置要求

3.采区上部车场基本形式及线路布置要求 1.确定采区上、中、下部

车场基本形式

2.绘制车场巷道布置平面图

 Ⅱ.1.6盘区巷道布置的能力 1.上山盘区布置方式与生产系统

2.石门盘区巷道布置特点与生产系统

3.盘区巷道布置的特点

4.盘区开采适应条件 1.能绘制盘区开采巷道布置图2.合理确定盘区生产系统

 Ⅱ.1.7带区巷道布置的能力 1.单一煤层带区巷道布置方式与生产系统

2.多煤层带区巷道布置与生产系统

3.多带区巷道布置方式与生产系统、多带区巷道布置特点 1.合理布置带区开采巷道2.确定多带区车场布置形式

Ⅱ采区设计

 

2、采煤工艺设计 Ⅱ.2.1爆破设计 1、确定爆破参数

2、编制爆破说明书 1、爆破采煤工艺过程

2、爆破落煤的要求

3、毫秒爆破参数确定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Ⅱ.2.2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的选择 1、确定采煤机进刀方式

2、确定采煤机割煤方式 1、单滚筒采煤机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

2、单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的种类、优缺点

3、单滚筒采煤机割煤方式的种类、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Ⅱ.2.3工作面支护设计 1、确定支架种类

2、选择之家布置方式

3、支架选型计算 1、工作面支架种类和布置方式

2、工作面控顶形式、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和放顶步距

3、特种支架的种类

 Ⅱ.2.4普采工作面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套 1、普采工艺参数的确定

2、普采工作面设备横向配套尺寸

3、端面距的确定 1、普采工作面上、下切口长度和深度

2、影响斜切进刀段长度的因素

3、刮板输送机弯曲段长度与哪些参数有关

 Ⅱ.2.5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选择 确定进刀方式、割煤方式、支护方式、移架方式 1、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割煤是滚筒位置和旋转方向

2、双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和割煤方式

3、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和支护方式

 Ⅱ.2.6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设计 1、综采设备纵向、横向配套尺寸计算

2、综采设备选型和能力配套 1、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纵向尺寸配套和横向配套尺寸

2、综采主要设备选型原则、依据和内容

3、综采主要设备的能力配套

 Ⅱ.2.7综采工作面端头与超前支护 1、确定断头支护方式

2、确定超前支护方式和距离

3、确定工作面和顺槽连接方式 1、综采工作面选择原则、适用条件及布置方式

2、综采工作面平巷位置与端头作业

3、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常用方法

 Ⅱ.2.8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工艺 1、金属网铺设方法

2、制定网下回采安全技术措施 1、金属网的规格质量要求和铺顶网的特点

2、再生顶板形成的时间

3、金属网下采煤矿压特点和工艺特点

 Ⅱ.2.9倾斜长壁采煤工艺 1、倾斜长壁设备选择

2、仰斜开采时能采区防止采煤机、液压支架倒向采空区和煤壁片帮

3、俯斜开采时能防止采煤机、液压支架倒向煤壁和采空区矸石窜入工作面 1、仰斜和俯斜工作面矿压显现和支护特点

2、仰斜和俯斜工作面工艺特点

 Ⅱ.2.10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 1、确定采放比

2、选择支架类型

3、确定放煤工艺

4、制定初采、末采措施

5、确定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 1、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支护设备特点和性能

2、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矿压特点和顶煤破碎规律

3、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采煤工艺

Ⅱ采区设计

 

3、采区单项施工设计 Ⅱ.3.1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1、钢轨、道岔和轨距的选择

2、轨道线路联接点计算 1、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基本概念

2、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内容和步骤

3、矿井轨道、轨道线路联接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点的计算

 Ⅱ.3.2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1、装车站线路设计

2、绕道线路设计

3、辅助提升车场线路设计 1、采区下部车场组成和种类

2、装车站线路布置及参数的确定

3、绕道线路的位置、方向和布置

4、辅助提升线路组成与参数确定

 Ⅱ.3.3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1、单道起坡甩车式车场线路设计

2、双道起坡甩车式车场线路设计 1、采区中部车场的种类

2、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线路布置方式

3、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斜面线路、竖曲线和平面线路参数的确定

 Ⅱ.3.4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1、单道起坡上部顺向平车场线路设计

2、单道起坡上部逆向平车场线路设计 1、上部车场种类和设计要求

2、上部平车场线路布置条件和参数

 Ⅱ.3.5硐室设计 1.采区绞车房的设计

2.采区变电所的设计

3.采区煤仓容量计算与形式设计

4、采区水泵房设计 1.进行采区硐室设计

2.绘制硐室的布置图

Ⅲ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Ⅲ1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组织 1.循环与正规循环作业

2.工作面作业形式及主要特点

3.工作面劳动 组织方式与定员管理 1.合理安排循环工序,组织正规循环作业2.选择工作面作业形式与劳动组织和进行定员管理

 Ⅲ2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编制 1.工作面循环作业图的标准图例

2.循环作业图中时间与工序关系

3.绘制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的原则与方法 1.正确绘制炮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2.绘制机采、综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的方法

 Ⅲ3采煤工作面煤质管理 1.工作面煤质管理主要任务

2.工作面煤质管理主要技术措施 1.制定工作面煤质管理主要技术措施

 Ⅲ4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 1.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评比办法

2.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化管理主要指标 1.组织进行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

2. 检查、验收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

 Ⅲ5综采设备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确定开切眼的准备方式和支护方式

2、确定液压支架安装方法

3、确定顶板控制方法和拆除方法 1、综采工作面开切眼位置的选择、要求、准备方式和扩面支护方式

2、采煤工作面设备组装、运输和安装

3、综采工作面拆除期间的顶板控制、拆除方法

 Ⅲ6采煤工作面设备防滑防倒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防止输送机下滑和液压支架下滑、倾倒的安全技术措施 输送机下滑和液压支架下滑、倾倒的原因

 Ⅲ7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和旧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使综采工作面顺利通过 1、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时,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方法

2、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褶曲和旧巷的方法和措施

 Ⅲ8顶板和煤壁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1、确定坚硬和破碎顶板管理方法,制定具体措施

2、确定预防煤壁片帮的方法,制定防治具体措施 1、坚硬和破碎顶板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

2、煤壁片帮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Ⅲ9综采工作面调斜及旋转措施 确定调斜及旋转方法,并能制定相应技术措施 调斜及旋转的条件、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Ⅳ 其他采煤方法 Ⅳ1急倾斜煤层开采特点和巷道布置   急倾斜采煤法特点、采区巷道布置和车场布置方式

 Ⅳ2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   1、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

2、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

3、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Ⅳ3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1、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和主要生产系统

2、柔性掩护支架的结构特征

3、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煤工艺

 Ⅳ4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1、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系统及采煤工艺

2、水平分段放顶煤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3、滑移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

 Ⅳ5仓储采煤法   1、仓储采煤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2、仓储采煤法采煤工艺

 Ⅳ6柱式采煤方法   1、连续采煤机—梭车工艺系统

2、连续采煤机—输送机工艺系统

3、房式和房柱式采煤法特点

4、柱式采煤法的适用条件

 

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煤矿开采方法的课程学习,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实训环境、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训练,理解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开采设计方面的知识,为实际运用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煤矿开采方法的课程学习要有严谨的作风,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求学生有认真、扎实、严谨、创新的学习态度和作风,并且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养成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采取科学的态度,努力培养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二、课程具体目标

表3—1  课程能力具体目标表

单项能力 教学方法、手段 能力目标

Ⅰ1 划分井田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Ⅰ2 确定井型确定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Ⅰ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确定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Ⅰ4确定井筒位置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Ⅰ5布置大巷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Ⅰ6确定井底车场形式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Ⅰ7确定井田开采顺序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Ⅰ8编制接替计划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Ⅰ9选择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初步掌握

Ⅱ.1.1采煤方法选择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1.2采区准备方式的选择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1.3采区参数的确定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1.4采区巷道布置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1.5采区车场形式确定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1.6盘区巷道布置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1.7带区巷道布置的能力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2.1爆破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2.2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选择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2.3工作面支护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2.4普面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套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2.5综采煤工艺方式选择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Ⅱ.2.6综采面设备选型与配套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2.7综采工作面端头与超前支护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2.8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工艺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2.9倾斜长壁采煤工艺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2.10厚煤层综放煤采煤工艺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3.1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3.2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3.3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3.4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Ⅱ.3.5硐室设计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Ⅲ1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组织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Ⅲ2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编制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模型 掌握

Ⅲ3采煤工作面煤质管理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Ⅲ4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Ⅲ5综采设备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Ⅲ6采煤工作面设备防滑防倒安全技术措施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Ⅲ7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和旧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Ⅲ8顶板和煤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Ⅲ9综采工作面调斜及旋转措施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训练;多媒体 掌握

Ⅳ1急斜煤层开采特点和巷道布置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了解

Ⅳ2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了解

Ⅳ3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了解

Ⅳ4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了解

Ⅳ5仓储采煤法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了解

Ⅳ6柱式采煤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模型 了解

第四部分 课程能力及项目

   一、课程能力

   按照课程能力标准和达到的能力目标要求,运用模块化任务驱动课程单项能力分解方法,将煤矿开采方法这门课程划分成“ 井田开拓、采区巷道方案设计、采煤工艺设计、采区单项施工设计、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其他采煤方法“ 六个课程模块、十七个课题和五十一个任务能力。

表4—1  课程任务能力分解表

课程

模块 项目

能力 能力点 知识点 情感点

Ⅰ井田开拓 井田内的划分 能根据具体的煤层地质条件划分井田

能知道井田划分为各开采区域的基本尺寸 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和方法

井田的划分方法。 1.明确煤矿开采方法研究目的2.激发学习煤矿开采方法的愿望和兴趣

3.建立学习运用煤矿开采方法基础知识的自信心4.养成以科学态度运用煤矿开采方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5.树立煤矿开采方法理论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矿井生产系统的建立 建立矿井井下生产系统的空间关系 了解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分类

了解三类巷道的含义

了解矿井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能计算矿井储量,并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矿井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

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炭有哪些损失?国家对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的规定。

矿井生产能力的概念、井型标准系列和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应考虑的因素。

矿井服务年限的概念、服务年限确定应考虑那些因素,它和生产能力的关系。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能根据井田煤层地质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井硐形式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

平硐、斜井、立井开拓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主斜——副立开拓的优越性 

 井筒数目和位置的确定 能根据生产能力大小确定井筒数目

能根据井田煤层地质条件,在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井筒的位置 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井筒数目

斜井井筒的层位布置方式和坡度的确定

立井井筒的合理位置在哪里 

 水平大巷的布置 能根据具体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水平大巷 运输大巷两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布置特点

运输大巷的三种布置方式的适用条件

煤层和岩层运输大巷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回风大巷如何布置  

 井底车场的布置 能根据井田煤层地质条件、井筒形式、运输大巷布置和生产能力等合理确定井底车场位置、形式。 井底车场的概念、作用、组成和调车方式

井底车场的形式  

Ⅰ  井田开拓 开采计划与巷道掘进工程计划的编制 能够编制开采计划和巷道掘进工程计划 煤层的开采顺序和通常采用的开采顺序

开采计划编制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巷道掘进工程计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矿井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   矿井延深的原则、要求和延深方案

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技术措施

矿井改扩建方法、合理集中生产和主要生产系统技术改造  

Ⅱ  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采煤方法的选择 能根据具体的煤层地质条件初步确定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  

 采区准备方式的选择 能根据采区煤层地质条件和工艺方式,合理地确定准备方式 采(盘、带)区准备方式的分类

采(盘、带)区准备方式的发展方向  

 任务三 采区参数的确定 能根据采区地质条件和选定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合理确定采区参数 影响各采区确定的因素和各采区参数的经验值

采区采出率和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能识读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建立空间立体概念

能结合采区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巷道布置 上山的坡度和运输方式

区段平巷的坡度和布置方式

无煤柱护巷的适用条件

采煤工作面布置方式和回采顺序  

 厚煤层采区巷道方案设计 能识读厚煤层倾斜分层分层同采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巷道空间概念

能根据煤层具体地质条件,合理布置厚煤层倾斜分层或放顶煤采法采区巷道 厚煤层倾斜分层分层同采、分层分采和放顶煤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特点

厚煤层倾斜分层采法主要参数的确定

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平巷、区段分层平巷的布置

分层平巷和区段集中平巷之间的联系方式  

  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能识读典型近距离煤层群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初步建立此类采区巷道空间概念

能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合理地进行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 近距离煤层群采区巷道布置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和位置

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能结合具体的采区巷道布置形式,选择合理的采区车场形式 采区车场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盘、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能识读上下山盘区单层布置和石门盘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建立空间概念

能识读带区单层布置、联合布置平、剖面图,建立空间概念

能根据具体的煤层条件,合理布置盘区、带区巷道布置 石门盘区和上下山盘区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布置形式和推进方向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Ⅲ  采煤工艺设计 爆破设计 能够根据工作面煤层和顶板岩层等具体条件,编制爆破设计说明书 爆破采煤工艺过程

爆破落煤的要求

毫秒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单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的选择 能根据工作面煤层及其顶板岩层的具体条件,合理选择进刀和割煤方式 单滚筒采煤机滚筒的位置和旋转方向

单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的种类、优缺点

单滚筒采煤机割煤方式的种类、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工作面支护设计 能够根据工作面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工作面支护设计 工作面支架种类和布置方式

工作面控顶形式、最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和放顶步距

特种支架的种类  

 普采工作面工艺参数和设备配套 能够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配套设计 普采工作面上、下切口长度和深度

影响斜切进刀段长度的因素

刮板输送机弯曲段长度与哪些参数有关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方式确定 能根据综采面的煤层、顶板条件,合理确定进刀、割煤、移架和支护方式 综采面双滚筒采煤机割煤是滚筒位置和旋转方向

双滚筒采煤机进刀方式和割煤方式

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和支护方式  

 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设计 能对主要综采设备进行选型,并能进行三机配套设计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纵向尺寸配套和横向配套尺寸

综采主要设备选型原则、依据和内容

综采主要设备的能力配套  

 综采工作面端头与超前支护 能根据工作面煤层、顶板和生产条件,确定端头支护方式、平巷位置和超前支护方式 综采工作面选择原则、适用条件及布置方式

综采工作面平巷位置与端头作业

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的常用方法  

 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工艺特点 金属网的铺设方法

确保金属网下采煤支架稳定性的措施 金属网的规格质量要求和铺顶网的特点

再生顶板形成的时间

金属网下采煤矿压特点和工艺特点  

 倾斜长壁采煤工艺特点 仰斜开采时能采区防止采煤机、液压支架倒向采空区和煤壁片帮

俯斜开采时能防止采煤机、液压支架倒向煤壁和采空区矸石窜入工作面 仰斜和俯斜工作面矿压显现和支护特点

仰斜和俯斜工作面工艺特点  

Ⅲ采煤工艺设计 厚煤层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 能够根据工作面煤层地质条件和支架类型,合理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支护设备特点和性能

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矿压特点和顶煤破碎规律

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采煤工艺  

Ⅳ 采区单项施工设计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 能进行钢轨、道岔和轨距的选择,并能进行轨道线路联接点计算 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基本概念

车场轨道线路设计内容和步骤

矿井轨道、轨道线路联接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点的计算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 根据方案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采区下部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组成和种类

装车站线路布置及参数的确定

绕道线路的位置、方向和布置

辅助提升线路组成与参数确定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根据方案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采区中部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采区中部车场的种类

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线路布置方式

单道、双道起坡甩车场斜面线路、竖曲线和平面线路参数的确定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 进行采区上部车场轨道线路设计 采区上部车场的种类

单道起坡顺向平车场线路布置方式

单道起坡逆向平车场线路布置方式  

 采区煤仓设计 确定采区煤仓的合理容量,并进行施工设计 采区煤仓容量的确定方法

采区煤仓的形式和参数要求

采区煤仓结构和支护  

 采区绞车房设计 能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能力合理设计绞车房 采区绞车房位置的要求

绞车房防火铁门设置要求,风道位置设置、支护、高度和坡度要求  

 采区变电所设计 能根据采区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采区变电所 采区变电所位置的要求

采区变电所尺寸、支护材料、防火栅栏设置要求  

 采区水泵房设计 合理的进行水泵房、水仓和清理斜巷的设计 采区水泵房尺寸的确定

水仓和清理斜巷的设计要求  

Ⅴ 采煤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采煤工作面生产过程组织 合理进行工序安排和选择确定循环方式、作业形式、劳动组织形式 采煤工作面循环方式、正规循环作业、作业形式、劳动组织形式等概念

常见作业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常见劳动组织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工序安排应注意的问题  

 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编制 绘制循环作业图和工作面布置图

能够编制工作面劳动组织表和技术经济指标表 循环作业图构成、编制步骤及注意事项

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工作面布置图构成内容  

 采煤工作面煤质管理 制定提高煤炭产品质量管理措施 煤炭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

煤炭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 进行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和检查 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比办法

加强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综采设备安装和撤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确定开切眼的准备方式和支护方式

确定液压支架安装方法

确定顶板控制方法和拆除方法 综采工作面开切眼位置的选择、要求、准备方式和扩面支护方式

采煤工作面设备组装、运输和安装

综采工作面拆除期间的顶板控制、拆除方法  

 输送机防滑和支架防滑防倒安全技术措施 合理制定防止输送机下滑和液压支架下滑、倾倒的安全技术措施 输送机下滑和液压支架下滑、倾倒的原因  

 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和旧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使综采工作面顺利通过 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时,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方法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褶曲和旧巷的方法和措施  

 坚硬、破碎顶板和煤壁片帮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确定坚硬和破碎顶板管理方法,制定具体措施

确定预防煤壁片帮的方法,制定防治具体措施 坚硬和破碎顶板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

煤壁片帮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Ⅴ 综采工作面调斜及旋转措施 确定调斜及旋转方法,并能制定相应技术措施 调斜及旋转的条件、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Ⅵ  其他采煤方法 急倾斜煤层开采特点和巷道布置   急倾斜采煤法特点、采区巷道布置和车场布置方式  

 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   俯伪斜长壁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和主要生产系统

俯伪斜分段走向密集长壁采法工作面布置和采煤工艺

俯伪斜长壁采煤法的适用条件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和主要生产系统

柔性掩护支架的结构特征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煤工艺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采煤系统及采煤工艺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滑移顶梁及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  

 仓储采煤法   仓储采煤法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仓储采煤法采煤工艺  

 柱式采煤工艺   连续采煤机—梭车工艺系统

连续采煤机一输送机工艺系统  

Ⅵ 柱式采煤方法特点和适用条件   柱式采煤法特点、使用条件

   

 

   二、课程项目

   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术课程。课程学习目的旨在全面认识和应用井田开拓、采煤方法、开采设计等内容。由此,紧紧围绕煤矿开采方法应用核心能力,以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发展平台,运用“ 课题引导、任务驱动” 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完成工作任务目标为标准,分别制定《煤矿开采方法》课程的六个课程模块、17个课题和54个任务学习标准。

   模块Ⅰ 井田开拓

   课题一  井田的划分与生产能力的确定

   任务一 井田内的划分

   1、任务与能力标准

任  务 要求 主要内容 能力标准

井田内的划分 1.煤田划分为井田 (1)解释煤田、井田的概念

(2)叙述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

(3)理解煤田划分为井田的方法

(4)分析给定条件

(5)进行实际训练 能正确的将井田进行再划分

 2.井田进行再划分 (1)解释水平、阶段的概念

(2)叙述井田进行再划分的原则

(3)理解井田进行再划分的方法

(4)分析给定条件

(5)进行实际训练

(6)绘制相关图件 

   2、任务实施要求

   1)准备工作

   (1)掌握划分井田相关知识;(2)给定划分井田的条件

   2)实际训练

   (1)分析划分井田的条件;(2)进行划分井田训练;(3)绘制相关图件

   3)教师指导答疑

   4)出具结果

   3.任务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序号 考核

任务 考核内容 配分 考核标准 得分

1 1.煤田划分为井田 (1)解释煤田、井田的概念

(2) 叙述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

(3) 理解煤田划分为井田的方法

(4)出具结果 50 (1)会解释煤田、井田的概念,10分;

(2)会叙述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10分;

(3)能理解煤田划分为井田的方法,10 分;

(4)出具结果正确, 20分。  

2 2.井田进行再划分 (1)解释水平、阶段的概念

(2) 叙述井田进行再划分的原则

(3) 理解井田进行再划分的方法

(4)出具结果 50 (1)会解释水平、阶段的概念,10 分;

(2)会叙述井田进行再划分的原则,10 分;

(3)能理解井田进行再划分的方法,10分;

(4)出具结果正确, 20 分。  

总配分 100 合计得分  

任务二 矿井生产系统的建立

   1、任务与能力标准

任务 要求 主要内容 能力标准

矿井生产系统的建立 (1)矿井巷道

(2)矿井生产系统 (1)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分类

(2)三类巷道的含义

(3)了解矿井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 建立矿井井下生产系统的空间关系

   2.任务实施要求

   1)准备工作

   掌握矿井巷道和生产系统相关知识

   2)实际训练

   绘制矿井生产系统立体示意图

   3)教师指导答疑

   4)出具结果

   3.任务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序号 考核任务 考核内容 配分 考核标准 得分

1 1.矿井巷道 (1)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分类

(2)三类巷道的含义

(3)出具结果 50 (1) 说出巷道位置、方向和用途,25

(2) 三类巷道概念、服务范围,25  

2 2.矿井生产系统 (1)井下生产系统

(4)出具结果 50 (1)矿井巷道空间关系25

(2)出具结果正确, 25  

总配分 100 合计得分  

任务三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任务与能力标准

任务 要求 主要内容 能力标准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正确的确定矿井生产能力 (1)解释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的概念

(2)叙述储量分类的原则

(3)进行储量计算

(4)计算确定矿井服务年限

(5)分析给定条件

(6)进行实际训练 1.能根据条件正确的确定生产

   2、任务实施要求

   1)准备工作

   (1)掌握生产能力确定相关知识;(2)给定生产能力确定的条件

 


下载地址: 文档地址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软件: 无相关信息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