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郑新锦玉(新密)煤业矿井防治水工作汇报材料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4-03-14 23:29 来源:煤矿安全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我代表郑新锦玉(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向郑州安全监察分局领导莅临我矿督促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将本矿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矿井概况
   郑新锦玉(新密)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新密市平陌镇马家门村境内,本矿开采二1煤层,矿区面积1.6189km2,剩余可采储量107.1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剩余服务年限5.1年。
   1、水文地质类型:
   2010年1月,经郑州祥隆地质工程有限公司鉴定,该矿水文地质等级为中等。目前本矿主要水害为老空水,积水情况基本清楚,防治水工作易于进行。
   2、排水系统
   锦玉煤业二1煤层埋深约5~265m,煤底标高+350m~-20m。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100m3/h,最大涌水量200m3/h。实际涌水量小于30m3/h.
   (1)水仓
   中央泵房位于副井井底,主排水系统设2个水仓,水仓总容量960m3,大于矿井8小时矿井正常涌水量(30×8=128m3),2012年4月份水仓已全部清挖到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2)水泵
   矿井现有MD155-30×7型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配套电机功率160kw。每台泵额定排水能力155m3/h,工作泵排水能力校验,(取一台工作水泵)20小时排水量155×20=3100m3﹥24小时设计正常涌水量30×24=720/m3。最大排水能力校验,(再加一台备用水泵)20小时排水量920×2=1840m3﹥24小时设计最大涌水量32×24=768m3。能满足矿井正常和最大涌水时的泵的排量。水泵测试合格且报告齐全。
   3、排水管
   排水管选用φ108×6mm无缝钢管二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沿主井—管子道敷设,直接排至地面。能满足矿井正常和最大涌水时的要求。二趟管路排水能力80×2=160m3/h,20小时排水能力为160×20=3200m3﹥24小时最大设计涌水量1800m3。
   排水系统基本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
   二、矿井防治水机构设置情况:
   矿井成立有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成立了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防治水办公室,配备办公室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一名,另外矿井成立有探水队伍,配备队长一名,成员12人,专门负责井下探放水及“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目前通探队12个成员中有6人持探放水作业证上岗,其他成员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培训取证。
   三、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豫工信煤【2012】148号文关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的要求,矿迅速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为副组长的防治水专项治理小组,对照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情况表所检查的内容对本矿井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情况如下:
   一、地面排查
   本次地面排查对井田范围内废弃井筒、钻孔、水井、地表水体等进行了重新详细调查,并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1、废弃井筒调查
   本矿区范围内共排查出废弃井筒4个,分别位于矿井办公楼西北方向360 m处的原米村镇于湾煤矿风井(深度241 m)、原米村镇于湾煤矿主井井筒(深度247 m);我矿主井东南方向55 m处的原于湾煤矿风井(深度194 m)、原于湾煤矿主井(深度197 m)。经调查该4个井筒均为黄土充填并夯实,目前均对我矿采掘活动无影响。
   2、钻孔调查
   矿区范围内共有钻孔两个,分别为矿井办公楼西北方向320 m处的9-02钻孔,深度247.5 m;矿井东南方向边界煤柱处10A-补36钻孔,深度147.4 m。该两个钻孔均为米村矿原钻孔,经调查钻孔封孔良好,并建立有钻孔调查台账。
   3、水井调查
   经调查矿井范围内共有三个水井:一个是距我矿大门口20 m处的锦玉矿吃水井,井深13 m;一个是距我矿大门口30 m处的原于湾二队吃水井,井深10 m;一个是矿井西北方向240 m处的于湾老二队水井,井深8 m,早已用黄土充填夯实。该三个水井均对我矿采掘活动无威胁。
   4、地表水体调查
   矿井范围内有一个池塘、一个积水坑,池塘位于我矿大门口,面积约5000 m2,水源来自米村大矿井下水,其位置横跨我矿北部边界;积水坑位于我矿办公楼后,积水面积约1000 m2,水源为大气降水。经查阅勘探资料证实,米村矿区范围内黄土层厚度在85 m左右,有很好的隔水效果。
   井田范围外200 m内一条双洎河,早已干枯,对本矿无影响。
   5、地面塌陷坑、搬缝充填调查
   矿井范围内有一处搬缝,位于主井东南部120 m处,长12m,宽0.5m。已用黄土充填夯实。
   二、井下水害排查
   1、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16m3/h,实际矿井涌水量1.5m3/h,水害重点类型为老空水。
   我矿目前水量极小,分别为11回风巷探巷一处底板渗水,涌水量小于0.5m3/h;11012进风巷一处底板渗水,涌水量小于0.5m3/h,11011回风巷一处底板渗水,涌水量小于0.5m3/h,矿井实际涌水量小于2.0m3/h。
   2、排水系统(主排水、采区排水):水仓容量800m3,水仓巷道状况良好,泵房内安装三台MD46-30×10型排水泵运转正常,排水能力为46m3/h,变电所状况良好,泵型、台数、排水能力、供电状况、符合初步设计。
   3、老空区调查及隐患
   本矿井在原米村矿复采煤中开采,为第二分层开采,矿井西部我矿已经复采,现矿井在11采区进行采掘施工。
   4、目前井下施工地点水害隐患
   我矿目前施工一个回采工作面、一个掘进工作面。
   回采工作面为11012工作面,经2011年回采的62 m观察,未发现水情,2012年该工作面只进行了整修工程工作,暂未回采,无水害威胁。
   掘进工作面为11回风上山探巷,现已施工105m,已进行三次探放水工程,掘进期间严格执行《郑煤集团探放水管理规定》,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进行施工。
   三、此次井下共查出问题8条,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
   2012年我矿在防治水工作上做出很大的努力,但细节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学习,并以务实的作风积极整改,以此为新起点,继续细化管理,扎实工作,把矿井建设成为真正的本质安全型质量标准化矿井,确保矿井长治久安。
   
   附:防治水专项治理自查总结
   
   
   
                                          谢谢!
                                      2012年5月3日

郑新锦玉(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专项治理自查总结报告

    根据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监察分局郑州煤监[2012]38号文件、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监察分局郑州煤监[2012]39号文件、郑煤集团水防[2012]7号文件,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的精神,我矿迅速行动,进行了防治水隐患自查和排查活动,现将排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防治水制度及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1、近期,在郑新公司防治水服务站的协助下,由生产技术科对矿井进行了地测防治水资料、档案专项整治活动,矿井建立了防治水四种制度,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等,制度健全完善。
    2、矿井建立了防治水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生产技术科科长为办公室主任的防治水办公室,另外成立了通探队,并下发文件明确各部门职责。
    3、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如下:配备防治水办公室主任1人,测量专业技术人员配备1人,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1人。
    二、防治水基础资料编制情况
    2010年12月份,由祥隆地质勘探公司,对我矿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划分结果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
    2012年初,矿井对地测防治水资料进行了一次全范围整理活动,资料整理后,建立防治水资料专柜2个,分53小项,各个小项均配备独立档案盒。并建立有资料借阅制度,资料管理规范。
    三、探放水制度落实情况
    在郑新公司的严格监管下,我矿对所有采掘工作面均编制了探放水设计,且均上报郑新公司,均得到批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复的探放水设计执行,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四、探放水钻机配备情况:
    矿井配备ZDY-650型钻机两台、钻杆400余跟,总长度300多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五、探放水队员持证情况:
    矿井成立了通探队(通风探水队),通探队劳动定员12人,现持证探放水人员6人,其他人员正在培训中。
    六、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1、矿井严格按初步设计留设有防隔水煤柱。
    2、无越层越界现象。
    3、不受承压水威胁。
    4、井下排水系统基本完善。
    5、矿井已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井,井下无挡水墙和防水闸门设计。
    七、地面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矿井无与其相连通的塌陷坑,井田范围内有4个废弃井筒,井筒均已用黄土充填处理,保证安全生产。
    八、矿井井口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
    九、水害应急救援 措施落实情况
    矿井制定有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已于2012年4月18日进行演练。矿井初步定于5月份对全体职工进行透水预兆立即撤人培训。
    根据以上矿井自查统计,本矿在各项措施制度落实方面较好,但矿井在设备配备、资料完善等方面比较欠缺,在今后工作中,针对存在问题要重点解决,严把防治水安全基础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