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电工技术标准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4-04-27 21:46 来源:煤矿安全网

  电工技术标准

  一、通用部分

  1.1本标准适用于煤矿设备的检修与检验。

  1.2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必须符合下列标准和有关规定:

  a、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83。

  b、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2—83。

  c、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GB3836.3—83。

  d、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3836.4—83。

  e、现行的《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

  f、引进综采电气设备的检修,原则上其安全性能应符合我国有关标准的规定,其它性能参数可按原出产厂正式规定的出厂标准执行。

  g、通用电气设备(如GG型开关板,35KV及以上变压器,35KV及以上油断路器等)的检修质量标准,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3一般规定

  a、零部件齐全、完整,符合各项技术性能的要求。更换的零部件,其技术性能不得低于原设计的要求。

  b、设备外壳或防爆加工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处理方法:设备外壳可以喷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可以化学处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线盒内壁和正常可能产生火花部分的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均匀地涂耐弧漆。

  c、设备检修后,除按规定进行电气设备出厂试验外,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间一般不小于2小时。

  d 、检修后应带有铭牌,如铭牌数据有变更或字迹不清,应更换新铭牌。

  e 、检修中各项质量测定记录、试验记录、另部件检修记录和技术检验证明书等应随设备出厂,交使用单位存查。

  1.4紧固件规定

  a、螺栓和螺母不允许用塑料或轻合金材料制造。

  b、紧固用螺栓、螺母和垫圈等应进行喷涂防腐漆、电镀或其它化学方法的防腐处理,不得有锈蚀。

  c、紧固用的螺栓、螺母须有防松措施。可根据设备部位的具体要求,采用加装弹簧垫圈、背帽或穿销等。弹簧垫圈的紧固程度以压平为合格,螺母的紧固程度应达到通用标准的力矩为合格。

  d、同部位的紧固件,其规格应一致,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适应。

  e、螺栓和不透螺孔紧固后,螺孔还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厚度的螺纹余量。

  f、螺母要上满扣,一般螺栓长出螺母的扣数可在1~3扣范围内。

  g、没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的上端不得超出护圈的高度。

  h、没在护圈内的螺栓头或螺母,须使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的装置。

  1.5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

  暂按1985年8月煤炭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制订的“煤矿用电气设备制造规程(试行)”的规定执行。

  1.6隔爆

  接合面的结构参数应符合GB3836.2—83 I类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的规定,详见表4—1—1。

  a、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须不小于25mm。

  b、当操纵杆直径d不大于6.0mm时,隔爆接合面长度L须不小于6mm;直径不大于25mm时,长度L须不小于直径d;直径大于25mm时,长度L须不小于25mm。

  c、当操纵杆与杆孔配合间隙,因磨损而增大时,可采取在杆孔处嵌镶衬套等措施进行修复。

  d、在检修中除去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厚度,不得超过维修余量的数值。

  e、隔爆接合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f、隔爆接合面须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

  表4—1—1 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

 

接合面形式

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mm)

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L1(mm)

隔爆接合面间隙或直径W(mm)

外壳容积V(1)

V≤0.1

V>0.1

平面上口或

圆筒结构

6.0

12.5

25.0

40.0

6.0

8.0

9.0

15.0

0.30

0.40

0.50

——

——

0.40

0.50

0.60

带有动轴承的圆筒结构

6.0

12.5

25.0

40.0

——

——

——

——

0.40

0.50

0.60

——

0.40

0.50

0.60

0.80

  1.7螺纹隔爆结构

  a、根据GB3836.2—83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注:相当新目标的公差带,内螺纹为7H,外螺纹为8h)螺距不小于0.7mm。

  b、螺纹的最小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必须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外壳净容积V(L)

最小拧入深度(mm)

最小啮合扣数

V≤0.1

0.1<V≤2.0

V>2.0

5.0

9.0

12.5

6

  1.8绝缘套管及增安型设备绝缘绕组极限温度

  1.81当绝缘套管与连接件接线过程中承受力矩作用时,须能承受GB3836.1—83第23章规定的连接件扭转试验。

  1.82绝缘套管应采用吸湿性较小的材料制成。对电压高于127V的电气设备,不得采用酚醛塑料制品。

  1.83增安型电气设备,绝缘绕组的极限湿度不超过表4—1—3规定。

  表4—1—3

 

绕组类型

极限温度0C

绝缘材料等级

A

E

B

F

H

所有绝缘绕组

R

T

90

80

105

95

110

100

130

115

155

135

单层绝缘绕组

R

T

95

95

110

110

120

120

130

130

155

155

  1.9接地

  1.9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必须设有外接地螺栓,并标志接地符号“⊥”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外接地螺栓,但必须采用有接地芯线的电缆。

  1.92电气设备接线盒内部(当采用直接引入方式时,则在主空腔内部)须设有专用的内接地螺栓,并标志接地符与“⊥”。但在已接地的铁轨上的电气设备和电压不高于36V的电气设备除外。

  1.93对无必要接地或不允许接地的电气设备,可不设内,外接地螺栓。

  1.94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须符合下列规定:

  a、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线螺栓直径相同。

  b、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电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

  c、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大于10KW的设备,不小于M12。

  2功率大于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10。

  3功率大于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8。

  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6。

  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能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d、接地螺栓应采用不锈材料制造,或进行电镀等防锈处理。

  1.10接线

  1.10.1连接件和接地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保证连接可靠,虽受温度变化、振动等形响,也不应发生接触不良现象。

  1.10.2如采用铝芯电缆,必须采用过渡接头,以免发生电腐蚀。

  1.11隔爆设备的接线盒及增安型设备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1不同电位的导电零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表4—1—4的规定。

  1.11.2爬电距离

  不同电位的导电零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必须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4电气间隙

 

额定电压(V)

最小电气间隙(mm)

36

60

127

220

380

660

1140

3000

6000

10000

4

6

6

6

8

10

18

36

60

100

  表4—1—5爬电距离

 

定额电压(V)

最小爬电距离(mm)

a1

b1

c1

d1

36

60

127

220

380

660

1140

3000

6000

10000

4

6

6

6

8

12

24

45

85

125

4

6

7

8

10

16

28

60

110

150

4

6

8

10

12

20

35

75

135

180

4

6

10

12

15

25

45

90

160

240

  1a、b、c、d是绝缘材料相对泄痕指数分级,其中:

  a——为上轴的陶瓷、去母、玻璃、石英。

  b——三聚氰石棉耐弧塑料、硅有机石棉耐弧塑料。

  c——聚四氟乙塑料、三聚氰胺玻璃纤维塑料、表面涂耐弧漆的玻璃布板。

  d——酚醛塑料,层压制品。

  1.12联锁和警告

  1.12.1检修后的矿用电气设备,必须保证具有原设计的,用一般工具不能解除的联锁功能。

  1.12.2当设备外壳打开后的带电部位,应设“带电”“危险”等字样的警告标志。

  I类隔爆外壳的最小间隙长度和最大间隙宽度

 

间隙种类

间隙长度L(mm)

最大间隙宽度(mm)

容积V1(cm)2

≤100

>100

平面间隙、园筒式间隙或混合间隙

≥6

≥12.5

≥25

0.3

0.4

0.5

0.4

0.5

旋转电机的轴贯

通间隙

滑动轴承1)

≥6

≥12.5

≥25

≥40

0.3

0.4

0.5

0.6

0.4

0.5

0.6

滚动轴承2)

≥6

≥12.5

≥25

0.45

0.6

0.75

0.6

0.75

  A2.1电气间隙

  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电气间隙必须满足表5—A—2的要求。

  表5—A—2

 

额定电压(V)

最小电气间隙(mm)

60

250

380

500

660

1000

3000

6000

10000

3

5

6

8

10

14

36

60

100

  注:设备的额定电压允许超过表中数值10%。

  装在灯座中的灯泡例外;这种情况下,如果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则最小电气间隙可为3mm。

  A2.2爬电距离

  不同电位的导电另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必须符合表5—A—3的要求。

  表5—A—3

 

额定电压

最小爬电距离(mm)

a级

b级

c级

d级

30

60

250

380

500

660

1000

3000

6000

10000

3

3

6

8

10

12

20

45

85

125

3

4

8

10

12

16

25

60

110

150

3

5

10

12

15

20

30

75

135

180

3

6

12

15

18

25

36

90

160

240

  注:设备额定电压允许超过表中数值10%。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