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煤矿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
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近、揭露或波及破坏某些含水层,同时可能受雨季大气降水影响,给矿区及矿井生产安全造成威胁。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为此,特制定防治水管理规定:
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一、防治水领导组
组 长:矿 长: 李登林(负责全面工作)
成 员:安全生产调度室主任 :杨文贵 安全科科长:毛林胜
机电科科长:张永利 技术科科:长朱瑞贞
通风科科长 :盛永成 办公室主任:余正金
采掘技术员:朱瑞贞 地质技术员:朱瑞贞
测绘技术员:朱瑞贞 机电技术员 :张永利
通风技术员:晏汉华 掘进队队长:杨登祥
运输队队长:陆管科 机电队队长:李海
二、职责分工
1、领导组负责中长期防治水的全面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
2、调度室主任负责统一指挥安排,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行动。
3、技术科地测技术员负责编制防治水措施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
4、机电科负责排水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生产各队组队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落实。
6、相关队组要协助好生产队组的工作。
7、安全科科长、企管科科长负责监督各单位防水工作的执行情况。
三、具体规划
(一)、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内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由于矿区地处新寨河与大桥河分水岭地带,大气降水大部分沿地表向下径流直接汇入山谷溪沟迅速流出矿区外,对地下水主要呈线状补给。一小部分通过孔隙、裂隙及溶隙下渗补给地下水,并在矿坑和采空区排泄形成涌水。且各含水层之间连通性差,故其地下水以顺层径流为主,至低洼处以泉的形式集中排泄补给地表河水,矿区地下水流向基本上以大尖山地表分水岭为界,南面地下水总体向南径流,北面地下水向北东径流并在有利地段排泄。矿床大部分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而且位于分水岭两侧的斜坡地段。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而在主采区域内无大的导水构造。故该矿床为水文地质条件可以划分为基岩裂隙充水,以直接顶板与间接顶板进水为主型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
(二)、矿井主要水害分析
矿井现采C10煤层,其充水来源主要为①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水。②开采产生的塌陷导通上覆含水层。③同煤层老空区积水。富水性弱,一般无水害威胁,但应注意雨季的大气降水,总体而言,C10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井涌水量正常为11-20m3/h。
(三)防治水规划
由上所示,本矿井C10煤层的水害为老空积水、裂隙水和大气降水,因此,本矿井的防治水规划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
1、地表水防治
1)进一步查清新增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
2)对井田范围内及相邻矿区回采塌陷所造成的地面裂隙检查、充填、疏通。
3)具体措施:在近山区,以蓄为主,蓄防结合,在矿区外围,以防为主,排放结合;在矿区内部,以导流为主,导排结合。
2、井下裂隙防治
本矿区的裂隙水防治以疏放为主,根据各期的开采情况及时建立排水系统,设立水仓、排水管路。
3、其它防治水措施
1)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根据矿井地质地形条件,必须掌握矿井开采的详细资料,并标记在矿井采掘平面图上,确定矿井涌水的位置及水量、波及范围。
3)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60m的防水煤柱;相邻采区必须留设50m的防水煤柱;相邻工作面必须留设20m的隔水煤柱;为防止断层破碎带突水,断层两端留设煤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采掘技术员负责设计,确保安全。
4)严禁在留设的各
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破坏煤柱。
5)在有突水危险的区域,要设置防水闸门或防水闸墙,进行封闭隔离,以减少危险和涌水量。
6)遇地质变化时,及时观察顶、底板及煤壁变化情况,发现有透水预兆(工作面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必须停止作业,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井下的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造成影响时,必须进行排水,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及规定:
⑴水泵:必须有同能力的备用水泵、检修水泵,水泵工作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机电科负责水泵的安装调试及正常运转。
⑵管路:必须管径相同的备用管路且畅通无阻,能配合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专用排水管路由机电科负责;
⑶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水泵及检修水泵相适应,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备用水泵,由机电科负责;
⑷矿井主排水系统必须由双电源双回路由机电科负责;
⑸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主水仓的有效容纳8小时的正常涌水量,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小时的采区正常涌水量,由矿总工程师与技术科采掘技术员负责设计;
⑹排水设施(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由通风科负责,机电科配合。
8)井下各个水仓、水沟必须定期由维修防尘队负责清理沉淀池内煤泥,保证不影响排水。
9)井下各个水仓的排水由机电队负责,各顺槽内积水及工作面老空水由所辖队组负责排至采区水仓再至主水仓,运输大巷、无极绳尾轮坑及配重硐室内积水由运输队负责排至采区水仓或主水仓。(各队的排水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
10)根据矿井水害的危害程度,必须制定相应的防治水管理措施。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Ⅰ、成立探放水组织机构
Ⅱ、探放水时的工作职责
⑴只要有探水时技术科科长每班安排技术员负责确定探水地点范围,探水方位、角度,探水范围内地质的构造情况,并有专人现场跟班指导。
⑵调度室主任负责探水期间的全面具体指挥工作,安排各级管理人员跟班监督作业。
⑶机电科科长负责安排机电一队把探水、排水设备安装好,并调试正常运转。
⑷相关队组队长具体负责探水的实际操作,并安排好每班负责此项工作的责任人。
⑸安全科科长负责监督探放水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涉及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无异常时方可操作探水。
Ⅲ、探水时的技术措施
⑴慎重确定探水地点,避免在危险区内安设钻机,更不可“有疑”不探,盲目前进。
⑵安设前先将探机附近的支护进行加固,防止冒顶和片帮伤人。
⑶技术科合理布置钻孔密度,确定超前距、帮距。
⑷安全科负责检查排水系统中的水仓、水沟及管路、排水水泵及电动机,使之正常运转,达到设计的最大排水能力。
⑸排水设备安装必须采用供电线路,专用排水管路,确保排水时,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转。
⑹安全科负责检查通风系统、通讯联络系统是否正常,在探水地点附近15m内安设专用电话,以便情况紧急时,及时报告调度室。
⑺瓦检员必须现场跟班随时检查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以防止钻孔内瓦斯突出,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⑻探水时调度室必须及时掌握探水情况,确保探水各项工作的安全实施。
⑼当探透老空时,涌水量较小时,采取堵水,在距探水点10m的地点使用双墙闭贯进行堵截。
⑽检查流水路线和人员撤退、避灾路线,避灾路线内不许有煤、矸、物料、矿车等阻塞,时刻保证畅通无阻。
⑾加强探水地点顶帮支护管理,有松动或破损的支架及时修整或更换。
⑿建立健全探水时的各项记录及各责任人签字记录。
11)发生水害事故的事的应急措施
⑴发生水害事故后,队长负责清点人数,告知工人们不要慌及撤离路线。
⑵发生水害事故后,现场及附近地点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情况紧急时,可抓牢棚梁、棚腿,防止被涌水冲倒。
⑶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值班领导。
⑷水害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地点、涌水程度、现场被困人员情况等,利用电话或其它联络方式报告调度室,调度室向受威胁区域人员发生警报通知。
⑸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有毒、有害气体增加时,作
业人员立即佩用好隔离式自救器,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带防护器具的情况下,进入灾区。
⑹调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排水设备,加快排水速度,降低矿井涌水量水位。
⑺如因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示牌,迷失了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⑻加强灾区的通风,为避难人员创造生存条件。
(四)防治水工程及要求工期如下:
C10煤层在 雨季前砌筑一临时水仓,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