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地质防治水专业安全生产体系考试试题库(生产类)附答案
一、单选题
1、《矿井地质规程》规定,极不稳定煤层观测点间距为_C_。
A、10~25m B、>10m C、<10m D、5>m
2、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在_B_年前通知地质部门。
A、1 B、2 C、3 D、4
3、1:2000 图纸上,1cm 等于_A_ 。
A、20m B、200m C、2m D、2000m
4、工作面开出后,应在_C_天内按要求提出该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付使用。
A、3 B、4 C、5 D、6
5、矿井在剩余可采储量比为_B_左右,且无进一步扩大储量的可能时,即进入收尾阶段。
A、10% B、20% C、30% D、40%
6、编写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应在回采结束后_C_天内提出,分层开采时,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A、10天 B、20天 C、30天 D、40天
7、下列不属于煤系地层中的沉积岩是_D_。
A、砂岩 B、砾岩 C、泥岩 D、花岗岩
8、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_C_。
A、视倾角 B、伪倾角 C、真倾角 D、走向
9、地层产状符号“35°∠10°”中的 35°代表_B_。
A、地层的走向 B、地层的倾向
C、地层的倾角 D、地层的方位
10、根据断层面上的擦痕,可判定断层相对位移的_D_。
A、位置 B、落差 C、方位 D、方向
11、沉积岩的典型构造标志是_D_构造。
A、节理 B、层面 C、交错 D、层理
12、下列四种变化,其中属于后生变化的是_A_。
A、构造变动 B、河流同生冲蚀
C、泥炭沼泽古地形影响 D、地壳不均衡沉降
13、预示一个断层的存在,往往依据它的标志来判断,以下不是断层存在的标志的是_D_。
A、岩(煤)层或地层的缺失与重复
B、地质体或地质界线不连续
C、构造、地貌、水文标志
D、层位倾角很大,但很有规律
14、直接丈量煤层的真厚度,在不能直接丈量真厚度时,可丈量煤层的伪厚,再换算成真厚度,观测精度以_D_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A、分米 B、毫米 C、厘米 D、米
15、砂岩属于_C_ 。
A、粘土岩类 B、化学岩类 C、碎屑岩类 D、生物岩类
16、煤炭自然发火的条件有三条,分别为:①有自燃倾向性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状态,堆积厚度一般要大于0.4m;②有较好的蓄热条件;③有适量的通风供氧;只要满足_C_, 煤炭即可自燃。
A、三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
B、三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
17、煤种的形成顺序为_B_。
A、烟煤、无烟煤、褐煤 B、褐煤、烟煤、无烟煤
C、无烟煤、烟煤、褐煤 D、褐煤、无烟煤、烟煤
18、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_。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C、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19、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_C_。
A、无法确定 B、上老下新 C、上新下老 D、同一时代
20、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_C_。
A、正断层 B、平推断层 C、逆断层 D、阶梯断层
21、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_D_。
A、宙 B、代 C、纪 D、统
22、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_D_。
A、无法确定 B、倾斜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23、—幅完整的地质图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下列哪个图件_B_。
A、钻孔分布图 B、地质柱状图 C、踏勘路线图 D、测点分布图
24、在综合地层柱状图上不能反映的是_C_。
A、地层单位及代号 B、地层厚度及地层岩性 C、褶皱和断裂情况
25、下面哪一个是属于岩浆岩的构造_C_。
A、片麻状构造 B、层面构造 C、流纹状构造 D、板状构造
26、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_A_。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
27、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_C_。
A、服务生产 B、管理生产 C、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D、监督生产
28、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是指_B_。
A、111 B、111b C、121b D、122b
29、在岩层产状中如:N65。W/25。SW为那种表示方法_D_。
A、倾角表示法 B、方位角表示法 C、倾向表示法 D、象限角表示法
30、生产勘探工程布置原则中,当矿体走向发生改变时,勘探线方位也发生改变是属于_C_。
A、系统性原则 B、继承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生产性原则
31、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_C_煤柱。
A、30m B、50m C、矿界 D、防水
32、地层接触关系中关于不整合接触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_C_。
A、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并且连续沉积,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B、新老两套地层虽然平行一致,但它们之间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因此地层有或多或少缺失。
C、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定的交角其间有明显的风化剥蚀面。
D、地层不仅没有缺失,而且有很多重复,是逆断层造成的。
33、对于一个断层来说,有几个断盘_B_。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4、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断层来说,有_B_条断煤交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5、对于一个断层,关于下盘断煤交线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_D_。
A、断层面和岩层面(一般取岩层底面)的交线
B、断层面与煤层面的交线
C、上盘煤层(底)面和断层面的交线
D、下盘煤层(底)面和断层面的交线
35、煤层根据厚度的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下列属于薄煤层的厚度大小的是_A_。
A、小于1.3 m B、1.3~3.5 m C、3.5~8 m D、大于8 m
36、煤层根据厚度的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下列属于中厚煤层的厚度大小的是_B_。
A、小于1.3 m B、1.3~3.5 m C、3.5~8 m D、大于8 m
37、煤层根据厚度的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下列属于厚煤层的厚度大小的是_C_。
A、小于1.3m B、1.3~3.5 m C、3.5~8 m D、大于8m
38、煤层根据厚度的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下列属于特厚煤层的厚度大小的是_D_。
A、小于1.3 m B、1.3~3.5 m C、3.5~8 m D、大于8m
39、地下开采的煤层按倾角可以划分为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其中近水平煤层的倾角大小为_A_。
A、<5° B、5°~25° C、25°~45° D、>45°
40、地下开采的煤层按倾角可以划分为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其中缓倾斜煤层的倾角大小为_B_。
A、<5° B、5°~25° C、25°~45° D、>45°
41、地下开采的煤层按倾角可以划分为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其中倾斜煤层的倾角大小为_C_。
A、<5° B、5°~25° C、25°~45° D、>45°
42、地下开采的煤层按倾角可以划分为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其中急倾斜煤层的倾角大小为_D_。
A、<5° B、5°~25° C、25°~45° D、>45°
43、关于含煤岩系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_A_。
A、是指一套含有煤层的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B、指在同一地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含煤地层,经后期改造,保留下来的比较连续分布的广大地区
C、煤田再进一步的划分按大型构造分割的一些单独的部分
D、矿区中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
44、关于煤田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_B_。
A、是指一套含有煤层的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B、指在同一地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含煤地层,经后期改造,保留下来的比较连续分布的广大地区
C、煤田再进一步的划分按大型构造分割的一些单独的部分
D、矿区中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
45、关于矿区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_C_。
A、是指一套含有煤层的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B、指在同一地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含煤地层,经后期改造,保留下来的比较连续分布的广大地区
C、煤田再进一步的划分按大型构造分割的一些单独的部分
D、矿区中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
46、关于井田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_D_。
A、是指一套含有煤层的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B、指在同一地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含煤地层,经后期改造,保留下来的比较连续分布的广大地区
C、煤田再进一步的划分按大型构造分割的一些单独的部分
D、矿区中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
47、关于开拓煤量的可采期是如何规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_。
A、3~5年以上 B、一年以上 C、4~6个月以上 D、8~10年以上
48、关于准备煤量的可采期是如何规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B_。
A、3~5年以上 B、一年以上 C、4~6个月以上 D、8~10年以上
49、关于回采煤量的可采期是如何规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C_。
A、3~5年以上 B、一年以上 C、4~6个月以上 D、8~10年以上
50、下列对岩石的描述中,顺序正确的是_A_。
A、浅灰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 B、厚层状中粒浅灰色石英砂岩
C、浅灰色中粒厚层状石英砂岩 D、石英浅灰色厚层状中粒砂岩
51、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勘探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地质报告、_B_、开拓延深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A、建井地质报告 B、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C、开拓延深地质报告
52、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勘探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地质报告、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开拓延深地质报告和_B_。
A、建井地质报告 B、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C、开拓延深地质报告
53、矿井地质报告必须每_C_修编一次,并经上级部门审批。报告须结论明确,有针对性,能指导生产。
A、5~6年 B、7~8年 C、8~10年 D、3年
54、矿井零星补钻要在施工后_C_个月内按《矿井地质规程》提交地质资料。
A、1 B、2 C、3 D、4
55、日常地质工作有正规的专用_C_;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记录本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打印编号。
A、练习簿 B、日记本 C、记录本
56、地质记录本上反映的_B_工作情况,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
A、内业 B、 外业 C、野外
57、井下调查的资料_B_上图,内容绘制符合规范、图例要求。
A、准确 B、及时 C、全面
58、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测部门须按规定的时间分别提交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简称“三书”。单项重点工程应提专门_C_地质说明书。
A、采区 B、回采 C、掘进
59、必须有按《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要求,由设计部门提交并经_B_签字批准的“委托书”。
A、矿长 B、总工程师 C、科长
60、已结束的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均应进行采后总结,工作面结束后_A_个月内提出,采区结束后三月内提出。
A、1 B、2 C、3 D、4
61、已结束的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均应进行采后总结工作面结束后一个月内提出,采区结束后_C_月内提出。
A、1 B、2 C、3 D、4
62、地质预报应做到月有月报,年有年报,必要时应做_C_预报,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
A、长期 B、短期 C、临时
63、严禁在_C_中进行采掘活动。
A、断层煤柱 B、上山保护煤柱 C、各类防隔水煤(岩)柱 D、大巷保护煤柱
65、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三种类型。在采煤过程中,_B_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
A、伪顶 B、直接顶 C、基本顶 D、老顶
66、硫化氢气体的气味有_A_。
A、臭鸡蛋味 B、酸味 C、苦味 D、甜味
67、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_C_。
A、采煤工作面 B、岩巷掘进工作面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D、采区大巷
68、比例尺为1:1000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1mm等于井下水平距离_C_。
A、100m B、10m C、1m D、1000m
69、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_C_年修改一次,并报省(区)煤炭厅(局、公司)批准。
A、5~8 B、5~10 C、8~10 D、10~15
70、采区地质说明书在正式设计前_A_提交
A、3个月 B、2个月 C、1个月 D、4个月
71、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_。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C、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72、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_C_。
A、无法确定 B、上老下新 C、上新下老 D、同一时代
73、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_A_。
A、正断层 B、平推断层 C、逆断层 D、阶梯断层
74、煤层中夹矸的单层厚度不大于_A_时,夹矸与煤可合并计算,但全层的灰分或发热量指标应符合规定的标准。
A、0.05m B、0.04m C、0.03m D、0.02m
75、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_B_。
A、地税 B、资源补偿费 C、土地使用税 D、采矿税
76、设计工作面损失包括设计上规定的与采煤方法有关的损失和_D_。
A、地损 B、报损 C、注销 D、落煤损失
77、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和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确保矿产资源_B_利用。
A、开发 B、可持续 C、充分 D、综合
78、_C_是指矿山企业及个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审查批准,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擅自采矿的行为。
A、非法开采 B、越界开采 C、无证开采 D、转让
79、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在_D_以上的煤层为急倾斜煤层。
A、8° B、8°~25° C、25°~45° D、45°
80、中厚煤层的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_C_。
A、90% B、93% C、95% D、97%
81、薄煤层的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_D_。
A、90% B、93% C、95% D、97%
82、已完成开采所必需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称中央石门)或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道等的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量称为_A_。
A、开拓煤量 B、准备煤量 C、回采煤量 D、安全煤量
83、_C_系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为采区上山、中间巷道(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和回采工作面切眼四面所切割的煤量,安装设备后即可正式进行回采。
A、开拓煤量 B、准备煤量 C、回采煤量
84、下列哪种不是储量增减的处理方式_D_。
A、注销 B、储量的转入 C、储量的转出 D、呆滞
85、下列哪个是潜在的矿产资源_A_。
A、预测的 B、推断的 C、控制的 D、探明的
86、基础储量111b中,b代表_D_。
A、永久煤柱损失 B、设计损失
C、可采量 D、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87、在地震资料解释时,时深转换所采用的速度为:_B_
A、均方根速度 B、平均速度
C、叠加速度 D、等效速度
88、目前地震勘探主要利用的是:_C_
A、横波 B 、声波
C、纵波 D、面波
89、一般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温度会_A_。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90、_C_可以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条件,是煤矿设计、生产、储量计算的基础。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上下对照图 C、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D、通风系统图
91、_B_是断层的走向与煤(岩)层的走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断层。
A、倾向断层 B、走向断层 C、斜交断层 D、逆掩断层
92、断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的_B_。
A、倾向线 B、走向线 C、倾角 D、倾向。
93、断层面与断层的上盘(或下盘)煤层的交线称为_D_。
A、断层线 B、断盘 C、断距 D、断煤交线
94、断层的倾角表明了断层的_C_。
A、倾向 B、走向 C、倾斜程度 D、方位
95、当煤层水平掘进巷道遇断层后,一般的处理方法是_A_。
A、改变掘进坡度 B、停止掘进 C、改变掘进方向 D、不改变掘进坡度
96、煤系_B_可以说明井田内煤层的层数、厚度、层间距、标志层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含水性等主要特征。
A、底板等高线图 B、综合柱状图 C、井上下对照图 D、地质地形图
97、煤层底面与一系列等距离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称为煤层的_A_。
A、底板等高线图 B、顶板等高线图 C、地形图 D、地质地形图
98、为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主管部门_A_对采矿权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A、每年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十年
99、资源补偿费缴纳依据是: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开采回采率系数,其中煤炭产品的补偿费费率为_B_。
A、0.5% B、1.0% C、1.5% D、2.0%
100、开采回采率系数是指核定开采回采率与_D_的百分比。
A、工作面回采率 B、采区回采率 C、矿井回采率 D、实际开采回采率
101、工作面内按规定实际留设的护顶煤属于_C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2、因支护高度限制,工作面设计采高不能采全厚而丢失的顶底煤属于_C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3、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遗留在老塘内的煤量属于_D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4、按设计规定实际留设的小块煤柱和煤属于_B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5、设计规定不回收的采区之间隔离煤柱和采区内阶段之间留设的煤柱储量属于_B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7、在开采范围内,因遇到影响开采的断层或褶曲而无法开采,需留下的煤柱或狭小块段属于_A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8、在开采范围内遇到煤层顶底板有含水层或含水小窑并有突水危险,经采取措施仍无法解决需留下的煤柱或狭小块段属于_A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09、在开采范围内遇到断层密集带、断层间的狭小块段属于_A_。
A、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 B、面积损失
C、厚度损失 D、落煤损失
110、煤炭资源补偿费费率为_A_。
A、1% B、2% C、3% D、4%
111、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_C_的原则。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预测预报、超前探查、综合治理、安全评估、验收审批
C、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D、预测探查、综合治理、效果验证、安全评估
112、防治水工作应当采取_A_的综合治理措施。
A、防、堵、疏、排、截
B、物探、化探、钻探、巷探
C、疏水降压、注浆加固
D、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113、_B_是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地测副总 B、矿长 C、安全矿长 D、总工程师
114、_B_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A、地质副总 B、总工程师 C、地测科长 D、安全副总
115、水文地质条件_C_及以上的矿井,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A、简单 B、中等 C、复杂 D、极复杂
116、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正规院校_C_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A、采矿 B、机电 C、地质、水文地质 D、测量
117、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_C_人。
A、1 B、2 C、3 D、4
118、煤矿必须配齐专用_A_设备。
A、探放水 B、注浆 C、物探 D、钻探
119、煤矿必须建立专业_A_队伍。
A、探放水 B、注浆 C、物探 D、钻探
120、矿井防治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装备和专业资金等建议应由_D_提出。
A、矿长 B、安全矿长 C、地质副总 D、总工程师
121、_D_组织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制定防治水各项规章制度。
A、矿长 B、安全矿长 C、地质副总 D、总工程师
122、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_A_情况。
A、水害 B、瓦斯 C、煤层 D、构造
12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要通过_D_等多种手段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方可进行采掘工程活动。
A、物探 B、钻探 C、化探 D、以上都是
12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_D_负责组织审定。
A、矿长 B、总工程师 C、企业负责人 D、企业总工程师
12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_B_年进行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A、2 B、3 C、4 D、5
126、矿井应当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_C_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127、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并每_C_修正1次。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128、矿井在废弃关闭之前,应当编写闭坑报告。闭坑报告(包括图纸资料)应当报_A_备案。
A、所在地煤炭行业主管部门 B、煤炭企业 C、省煤炭行业主管部门 D、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29、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1个_D_内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A、年度 B、季度 C、月度 D、水文年
130、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当有_A_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 cm,取值可用平均数。
A、2 B、3 C、4 D、5
131、对于大中型煤矿发生_D_m3/h以上的突水,或者因突水造成采掘区域和矿井被淹的,应当将突水情况及时上报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A、30 B、60 C、100 D、300
132、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Q≤_B_为小突水点
A、30 B、60 C、100 D、300
133、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Q在_B_ m3/h范围内为中等突水点
A、60以下 B、60~600 C、600~1800 D、1800以上
134、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Q在_C_ m3/h范围内为大突水点
A、60以下 B、60~600 C、600~1800 D、1800以上
135、按照突水点每小时突水量的大小,Q>_C_ m3/h为特大突水点
A、60 B、600 C、1800 D、2100
136、矿井应当分井、分水平设观测站进行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_B_次。
A、2 B、3 C、4 D、5
137、对于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或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当每_C_观测1次。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前,应当每隔1~2 h观测1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A、8h B、12h C、24h D、48h
138、对于新凿立井、斜井,垂深每延深_B_m,应当观测1次涌水量。掘进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当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1次涌水量。
A、5 B、10 C、25 D、20
139、当井下对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时,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当每_A_观测1~2次钻孔涌水量和水压;待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照正常观测的要求进行。
A、1h B、2h C、3h D、4h
140、_D_水文地质勘探钻孔应进行水文测井工作。
A、20% B、50% C、80% D、100%
141、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抽水试验水位降深应当根据设备能力达到最大降深,降深次数不少于_B_次,降距合理分布。
A、2 B、3 C、4 D、5
142、进行物探作业前,应当根据勘探区的_B_条件、被探测地质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和不同的工作目的等因素确定勘探方案。
A、工程地质B、水文地质 C、环境地质 D、构造地质
143、物探成果是地质体物性人为解释成果,所以应当与其他勘探成果相结合,并经适当的_C_工程等手段验证后,方可作为矿井采掘设计和防治水工作的依据。
A、物探 B、化探 C、钻探 D、巷探
144、作为矿井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技术手段,水文地质物探工作应单独编制、提交施工设计和成果报告。_A_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和报告进行评审后,方可使用。
A、矿井总工程师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地测科
145、矿井应当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_C_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A、最低 B、平均 C、最高 D、当年
146、放水试验观测数据及时登录台帐,并绘制_D_历时曲线。放水前,要在同一时间对井上下观测孔和出水点的水位、水压、涌水量、水温和水质进行一次统测。
A、涌水量-水温 B、水位-水温 C、水压-水温 D、涌水量-水位
147、对于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采用常规水文地质勘探方法难以进行开采评价时,可以根据条件采用穿层石门或者专门凿井进行_B_开采试验。
A、含水层改造 B、疏水降压 C、注浆改造 D、放水试验
148、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应当高于当地历年_C_洪水位。
A、最低 B、平均 C、最高 D、正常
149、矿井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内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当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应当实施24 h不间断巡查。在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的前后,应当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_A_变化情况。
A、涌水量 B、井筒淋水 C、水仓容积 D、排水能力
150、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与井下或者含水层相通的钻孔,其孔口管应当高出当地_C_洪水位。
A、正常 B、平均 C、最高 D、最低
151、井田内所有钻孔必须全部标注在_A_平面图上,建立台帐。
A、采掘工程 B、排水系统 C、通风系统 D、工业广场
152、报废的斜井应当填实封堵,或者在井口以下斜长_B_m处砌筑1座砖、石或者混凝土墙,再用泥土填至井口,并加砌封墙。
A、10 B、20 C、30 D、50
153、报废的平硐,应当从硐口向里用泥土填实至少_B_m,再砌封墙。报废井口的周围有地面水影响的,应当设置排水沟。
A、10 B、20 C、30 D、50
154、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水泵应能在_D_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A、10 B、16 C、18 D、20
155、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_C_ 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A、8 B、12 C、24 D、28
156、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_B_%。
A、50 B、70 C、80 D、100
157、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_D_h内排出矿井24 h的最大涌水量。
A、10 B、16 C、18 D、20
158、检修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_B_%。
A、10 B、25 C、50 D、70
159、工作水管的能力,应当能配合工作水泵在_D_h内排出矿井24 h的正常涌水量。
A、10 B、16 C、18 D、20
160、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当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_D_h内排出矿井24 h的最大涌水量。
A、10 B、16 C、18 D、20
161、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_A_个安全出口。
A、2 B、1 C、3 D、4
162、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_B_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A、5 B、7 C、10 D、12
163、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_A_,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A、副仓 B、内水仓 C、外水仓 D、扩排水仓
164、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 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_C_ 的正常涌水量。
A、4h B、6h C、8h D、24h
165、集团公司所属某矿正常涌水量1200m3/h,则该矿井下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为_D_m3时,满足《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A、1800 B、2400 C、6000 D、8400
166、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_A_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A、4h B、6h C、8h D、24h
167、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_C_%以上。
A、20 B、30 C、50 D、70
168、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应当经常检查和维护。在每年雨季前,应当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_A_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A、1 B、2 C、3 D、4
169、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应当清理_A_次。
A、1 B、2 C、3 D、4
170、对于采用平硐泄水的矿井,其平硐的总过水能力应当不小于历年最大渗入矿井水量的_B_倍
A、1 B、1.2 C、1.5 D、2
171、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_D_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
A、供电 B、运输 C、瓦斯抽排 D、防、排水
17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安装配备排水能力不小于_C_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
A、正常涌水量 B、灾变涌水量 C、最大涌水量 D、矿井突水量
173、对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进行注水耐压试验;水闸门内巷道的长度不得大于15 m,试验的压力不得低于设计水压,其稳压时间在_D_ h以上,试压时有专门安全措施。
A、4 B、6 C、8 D、24
174、防水闸门应当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_B_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
A、1 B、2 C、3 D、4
175、每年要对每个防水闸门进行_B_次不承压关门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检查门的密合程度、硐室围岩有无变化、附件是否齐全、设施有无损坏及制度执行情况。
A、1 B、2 C、3 D、4
176、煤层(组)顶板_B_范围内分布有富水性强的含水层,应当进行疏干开采。
A、垮落带 B、导水裂缝带 C、弯曲带 D、沉降变形带
177、垮落带的高度主要取决于采出煤层厚度和上覆岩石的碎胀系数,通常为采出煤层厚度的_C_倍。
A、1 B、2 C、3~5 D、10
178、下列选项中,_D_方法不能确定煤层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
A、经验公式 B、现场实测 C、数值模拟 D、地表沉降观测
179、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且浅埋的缓倾斜煤层,需要疏干开采时,应当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或者补充勘探,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并根据勘探评价成果确定疏干地段、制定疏干方案,经_B_审批同意后执行。
A、矿长 B、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C、矿总工程师 D、煤炭企业负责人
180、在流砂层下采煤极易造成涌水溃砂灾害。下列选项中,_D_不是涌水溃砂产生的条件。
A、上覆含水层中存在厚度大于0.25m的粉细砂层,砂土的含水率大于3%或孔隙率大于43%;土的组成中粉砂含量大于75%
B、覆岩含水层富水性强,向矿井涌水的水力坡度达到或大于临界水力坡度
C、采矿破坏形成的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贯通含水层
D、覆岩含水层中泥质含量较多,粒度级配良好,富水性弱
181、如果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后,其_B_波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体),在掘进、回采前,应当对含水层采取超前疏干措施。
A、垮落带 B、导水裂缝带 C、弯曲带 D、离层带
182、如果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水裂缝带波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体),在掘进、回采前,应当对含水层采取超前疏干措施。疏干方案由_B_审定。
A、矿长 B、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C、矿总工程师 D、煤炭企业负责人
183、疏干开采半固结或者较松散的古近系、新近系含水层覆盖的煤层时,应当观测研究_D_发育高度,水砂分离方法、跑砂休止角,巷道开口时溃水溃砂的最小垂直距离、钻孔超前探放水安全距离等。
A、垮落带 B、弯曲带 C、离层带 D、导水裂缝带
184、水文地质简单型到中等型的矿井,可采用垂直法留设井田边界防隔水煤(岩)柱,但总宽度不得小于_A_m。
A、40 B、30 C、20 D、10
185、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后,_B_不容易被破坏,煤层底板水突然涌出可能性小,可以进行带压开采,但应当制定安全措施,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
A、含水层 B、隔水层 C、老顶 D、直接顶
186、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后,隔水层不容易被破坏,煤层底板水突然涌出可能性小,可以进行带压开采,但应当制定安全措施,由_A_审批。
A、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B、矿长 C、矿总工程师 D、煤炭企业负责人
187、在带压开采过程中,要加强动态监测,制定现场应急预案,防止误揭断层和破碎带等导水地质构造。带压开采方案需经_A_组织审批。
A、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B、矿长 C、矿总工程师 D、煤炭企业负责人
188、井筒预注浆起始深度,确定在_C_以下较完整的岩层内。
A、松散层 B、基岩面 C、风化带 D、含水层
189、井筒预注浆终止深度,大于井筒要穿过的最下部含水层的埋深或者超过井筒深度_D_m。
A、20 B、30 C、50 D、10~20
190、井筒预注浆在厚度较大的裂隙含水层或者虽然单层含水层厚度不大但单层涌水量大于_D_m3/h,且层数多、层段又较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地面预注浆方法比较经济合理。
A、2 B、6 C、8 D、10
191、井筒预注浆含水层距地表很深又是单一含水层时,或含水层富水性较差时,或单层涌水量大于_D_m3/h,但含水层层数少、层段分散,选用工作面预注浆较为适宜。
A、2 B、6 C、8 D、10
192、编制帷幕注浆方案,须经_B_组织审查同意后实施。
A、煤炭企业负责人 B、煤矿企业总工程师 C、矿长 D、矿总工程师
193、穿过含水层段的井巷,应当按照防水的要求进行_C_处理。
A、钻探探查 B、物探探查 C、壁后注浆 D、疏水降压
194、涌水量大、有突水威胁的矿区,应当建立_C_专业队伍,负责注浆堵水工作。
A、钻探 B、物探 C、注浆 D、地质
195、工作面煤采完后,对于已经失去使用价值而需关闭的局部疏水降压钻孔,应当进行_A_,并在有关图纸上标明其位置。
A、注浆封闭 B、透孔检查 C、钻探探查 D、物探探查
196、井下探放水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_A_分析。
A、充水条件 B、充水通道 C、水害威胁 D、充水水量
197、每年年初,矿井要根据每年的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_D_预测图。
A、防治水工程设计 B、探水设计 C、水文地质 D、水害
198、根据水害分析预测报告,对逐头逐面的水害制定治理措施,一般在月初由矿井_A_召开1次水害分析会,确定水患治理重点,月底进行1次检查验收。
A、总工程师 B、矿长 C、安全矿长 D、地质副总
199、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和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矿井充水性图一般采用_A_做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上下对照图 C、井田地形地质图 D、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00、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_C_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上下对照图 C、井田地形地质图 D、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01、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和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和富水性的图纸是_D_。
A、矿井充水性图 B、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C、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D、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20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_D_的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
A、有疑必探 B、预测预报 C、边掘边探 D、有掘必探
203、反映含水层、隔水层、褶曲、断裂构造等和煤层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图纸是_C_。
A、矿井充水性图 B、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C、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D、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204、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_A_,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A、探水警戒线 B、积水标高线 C、水头高度 D、积水量
205、探放水钻孔的主要参数有“三距”和钻孔密度。“三距”是指_C_。
A、超前距、孔间距、允许掘进距离 B、超前距、帮距、孔间距 C、超前距、帮距、允许掘进距离 D、超前距、孔间距、安全距
206、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_C_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
A、1 B、2 C、3 D、5
207、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_B_m。
A、1 B、1.5 C、2 D、2.5
208、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_B_个。
A、1 B、2 C、3 D、4
209、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_C_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A、0.1 B、0.5 C、1 D、1.5
210、上山探水时,一般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_D_m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
A、10~20 B、15~25 C、20~30 D、30~50
211、探水钻孔的主要参数有超前距、帮距、允许掘进距离以及_D_。
A、钻孔方位 B、钻孔长度 C、钻孔倾角 D、钻孔密度
212、探放水钻孔的帮距应与超前距相同,帮距一般取_C_m,有时帮距可比超前距小1~2m。
A、10 B、15 C、20 D、30
213、井下不可使用_A_进行探放水。
A、煤电钻 B、ZDY3200S(A)型钻机 C、ZLJ75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 D、SGZ-ⅢA型钻机
214、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在预计水压大于_A_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
A、0.1 B、0.5 C、1 D、1.5
215、钻孔内水压大于_D_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A、0.1 B、0.5 C、1 D、1.5
216、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_A_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
A、测量 B、施工 C、地质 D、安监
217、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即向矿井_A_汇报,派人监测水情。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A、调度室 B、地测科 C、安监处 D、防治水办公室
218、探放水钻孔承压套管要用高压注浆泵进行水泥固结,使套管和岩体成为一体,套管下放凝固至规定的时间后,进行扫孔,然后进行压水耐压试验,试验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水头压力,稳定时间必须至少保持_C_,孔口周围不漏水,孔口管牢固不活动,即为合格;否则必须重新注浆。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219、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_C_,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A、钻孔进尺 B、放水面积 C、放水量 D、放水水压
220、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_B_mm。
A、50 B、75 C、91 D、108
221、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钻距,根据水压、煤(岩)层厚度和强度及安全措施等情况确定,但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_C_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
A、10 B、20 C、30 D、40
222、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钻距,根据水压、煤(岩)层厚度和强度及安全措施等情况确定,但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_A_m;
A、10 B、20 C、30 D、40
223、沿岩层探放含水层、断层和陷落柱等含水体时,当水压小于1.0MPa时,探水钻孔超前水平钻距应大于_A_m,止水套管长度大于5m。
A、10 B、15 C、20 D、25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地质隐患排查重点内容?_A、B、C、D_
A、巷道揭煤地段
B、巷道近煤层或含水层掘进地段
C、采掘工作面过复杂构造地段(重点过较大断层、褶曲、陷落柱等)
D、近间距煤层群内掘进地段等。
2、按煤层倾角划分,可将煤层划分为以下哪几类?_A、B、C、D_。
A、近水平煤层 B、缓倾斜煤层;
C、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
3、煤矿生产地质中,“三书”指的是_A、B、C_。
A、采区地质说明书 B、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C、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D、建井地质报告
4、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__A、C__为主要依据。
A、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B、煤层赋存状况
C、煤层稳定程度 D、水文地质复杂程度
5、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原则上以__A、C、D__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A、断层 B、断距 C、褶皱 D、岩浆侵入
6、地震波按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地震__A、B__两大类。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D、弹性波
7、煤矿按建设类型分为__A、B、C、D__等。
A、基建煤矿 B、生产煤矿 C、技改煤矿 D、资源整合煤矿
8、在成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能以__B、D__赋存于煤体内。
A、气态 B、吸附态 C、液态 D、游离态
9、总储量分为__B、C__。
A、可采储量 B、暂不能利用储量 C、能利用储量 D、矿井储量
10、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煤与瓦斯突出预兆__A、B、C、D__。
A、煤层层理紊乱、煤体松软、煤层产状急剧变化;
B、支架来压、调碴、片帮、工作面煤墙外臌、巷道底臌、顶钻、夹钻;
C、瓦斯涌出异常、浓度忽大忽小、喷孔;
D、煤体发生爆竹声、嗡嗡声
11、出现煤层变薄和分岔和尖灭时,应着重观测_ A、B、C、D _,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线积累资料。
A、煤层结构 B、煤层厚度
C、煤和围岩的接触关系 D、围岩岩性特征等
12、由矿井建设开始,到开采结束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勘探,统称矿井地质勘探,按其目的之不同,分为_ A、B、C、D _等四类。
A、矿井资源勘探 B、矿井补充勘探
C、生产勘探 D、矿井工程勘探
13、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进行_ A、B、C、D _地质工作。
A、及时搜集工作面的采高和煤厚资料。对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必须坚持探煤厚,并绘制剩余煤厚等值线图。
B、实测各种地质构造的位置、形态和性质。综采工作面发现的断层,必须跟踪观测,研究其延展趋势,及时提出预报。
C、搜集采出量和损失量等资料,分析损失量的构成比例及原因。
D、编写回采工作面采后总结,于开采结束后30天内提出;分层开采时,在最下一个分层开采结束后30天内提出,报矿总工程师审定后,妥善保存。
14、按损失发生的范围分类,可分为:_ B、C、D _。
A、落煤损失 B、工作面损失 C、采区损失 D、全矿井损失
15、断层在地震记录上的识别特征有:_A、B、C、D_
A、射波同相轴错断、出现异常波。
B、时差变化
C、频率降低、振幅变弱、相位与波形会变得紊乱
D、地震记录上甚至会出现波形空白带。
16、地质相对年代可以划分为__A、B、C、D、E__。
A、宙 B、代 C、纪 D、世 E、期;
17、原始地质编录的基本原则:__A、B、C、D__。
A、统一性 B、客观性 C、明确性 D、及时性
18、生产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__A、B、C、D、E__。
A、统一性原则 B、代表性原则 C、继承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E、生产性原则
19、根据煤层稳定程度,煤矿勘探类型划分为四型即__A、B、C、D__
A、稳定煤层 B、较稳定煤层 C、不稳定煤层 D、极不稳定煤层 。
20、在煤矿井下,瓦斯容易局部积聚的地方有__ B、D __。
A、掘进下山迎头 B、掘进上山迎头 C、回风大巷 D、工作面上隅角
21、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__ A、B、C、D __。
A、足够的氧气 B、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C、煤尘达到爆炸浓度 D、有足以点燃煤尘的热源
22、煤层稳定性的平定:薄煤层以可采性指数(Km)为主,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为辅;中厚及中厚以上的煤层以__ A、C __。
A、煤厚变异系数为主 B、煤厚变异系数为辅
C、可采性指数为辅 D、可采性指数为主
23、断层的组合形式包括_A、B、C、D_。
A、阶梯状构造 B、地堑构造 C、地垒构造 D、迭瓦状构造
24、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表现在_A、B、C、D、E_。
A、断层破碎严重时,影响采区划分和工作面巷道布置
B、断层破碎严重时,影响掘进率造成无效进尺
C、会给支护工作和顶板管理带来困难,管理不善会造成顶板事故
D、容易引起断层透水事故
E.断层破碎带可能聚积瓦斯,当工作面通过时,容易发生瓦斯事故
25、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包括_A、B、C_。
A、井下采掘工程情况 B、煤层情况
C、构造情况 D、井上下对照情况
26、井上下对照图主要用于_A、B、C_。
A、规划地面建设和地下开采设计,确定由于井下开采所引起的地面移动范围
B、解决在铁路、水体和建筑物下开采问题
C、解决矿井的防水、排水问题
D、解决供电线路敷设问题
27、根据断层走向与煤层走向之间的关系,断层分为_A、C、D_。
A、倾向断层 B、平移断层 C、走向断层 D、斜交断层
28、断裂构造的形式分为_A、B_。
A、断层 B、节理 C、层现 D、褶曲
29、根据开采区域的不同,动用储量又可分为__ A、B、C __。
A、全矿井动用储量 B、采区动用储量 C、工作面动用储量
30、《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_A、B、C、D_。
C、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D、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31、防治水工作原则包括_A、B、C、D_。
A、预测预报 B、有疑必探 C、先探后掘 D、先治后采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常见的矿井水害有_A、B、C、D_。
A、地表水水害 B、冲积层水害 C、老空水水害 D、断层水水害
33、《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应当按照规定编制的防治水图件有_A、B、C、D、E_,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A、矿井充水性图
B、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C、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D、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E、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34、井下可使用_B、D_进行探放水。
A、煤电钻 B、ZDY3200S(A)型钻机 C、锚杆钻机 D、SGZ-ⅢA型钻机
35、煤矿透水事故的危害主要有_A、B、C、D、E_。
A、造成煤炭资源损失 B、造成井下人员伤亡
C、增加煤炭开采成本 D、缩短机电设备、管材等使用寿命
E、恶化生产作业环境
36、煤层顶底板附近含水层水可通过_A、C、D_进入采场。
A、垮落带 B、弯曲带 C、底板破坏带 D、导水裂缝带
37、矿井主排水系统水泵必须有_A、B、D_。
A、工作 B、备用 C、临时 D、检修
38、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包括_A、D_。
A、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B、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C、矿井有突水征兆时,必须及时撤离人员。
D、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39、煤矿透水的基本条件_A、B_。
A、充水水源 B、充水通道 C、导水裂隙 D、充水强度
40、矿井水害按水源类型可划分为_A、B、C、E_。
A、顶、底砂岩水 B、底板灰岩水 C、松散层水 D、承压水 E、地表水
41、老空水突水征兆有_A、B、C_。
A、煤层变潮 B、硫化氢气味 C、顶板淋水加大 D、底板鼓起
42、井下探放水必须采用_A、B、C_。
A、专用钻机 B、专业人员 C、专职队伍 D、专门机构
43、防治水工作应当采取_B、C、D、E、F_的综合治理措施。
A、探 B、防 C、堵 D、疏 E、排 F、截
44、生产矿井的“四量”是指_A、B、C、F_。
A、开拓煤量 B、准备煤量 C、回采煤量 D、疏排水量 E、瓦斯抽采量 F、安全煤量
45、可能属于承压水的有_A、B、C、D_。
A、“四含”水 B、煤层顶板砂岩水 C、太灰水 D、奥灰水 E、塌陷区积水
46、地下水中分布广、含量多的离子主要有_A、B、C、D、E、F_。
A、Na+ B、Ca2+ C、SO42- D、HCO3- E、Cl- F、Mg2+
47、煤矿井下水害防治常用的物探方法有_A、B、C、E_。
A、瞬变电磁法 B、直流电法 C、音频电法透视技术 D、震波CT E、高密度电阻率法
48、在探放高压水时,必须采用防喷装置,防喷就是_A、B、C_喷出。
A、防水 B、防钻杆 C、防孔内碎石 D、防瓦斯
49、矿井充水的天然通道主要包括_A、B、C、D_等。
A、点状岩溶陷落柱 B、导水断层 C、窄条状隐伏露头 D、导水裂缝带
50、老窑水的特点有_A、B、C_。
A、以静储量为主 B、一般含有H2S气体 C、突水迅猛,破坏性强 D、多为碱性水
51、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征兆有_A、B、D_。
A、顶板发潮、淋水且淋水逐渐增大,水中有细沙
B、发生局部冒顶
C、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D、顶板发生溃水、溃沙
52、老空水突水征兆一般有_A、B、C、D_。
A、顶板来压、片帮 B、煤体松软 C、有臭鸡蛋气味 D、顶板淋水加大
53、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征兆有_A、C、D_。
A、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
B、淋水增大
C、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
D、底板破裂
54、从构造角度来说,矿井容易发生突水的部位主要有_B、C、D、E_。
A、正断层的上盘
B、断层交叉处
C、构造裂隙密集发育段
D、底板隔水层构造变薄或原生变薄部位
E、小背斜轴部
55、井下探放水的原则有_A、B、C、D、E_。
A、先探放后开采 B、先隔离后探放
C、先降压后探放 D、先封堵后探放
E、使用专用钻机、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和专职队伍施工
56、导水陷落柱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影响主要表现在_A、B、C、D_。
A、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水质差异不明显
B、矿井涌水量和突水量跳跃式猛增
C、煤层顶、底板含水层出现局部高水位异常区
D、不同地段井巷涌水量大小相差悬殊
57、煤层底板强含水层水较可靠的防治技术有_A、B、D_。
A、底板含水层改造 B、疏干开采
C、带压开采 D、底板隔水层加固
58、当煤矿井下存在老空积水区时,根据调查资料,在采掘工程平面上要标出_A、C、D_。
A、积水范围 B、积水时间 C、外缘标高 D、积水量
59、断层探查时应做到_A、B、D_。
A、开孔层位应选在坚硬岩层中
B、孔口长度、超前距离应符合要求
C、尽量在煤巷中探查
D、套管要做耐压试验
60、煤层顶板可分为_A、B、C_。
A、伪顶 B、直接顶 C、基本顶 D、直接底
三、判断题
1、(1)地质图的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方,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2、(0)断层能造成地层的缺失,能造成地层的重复。
3、(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4、(1)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5、(0)已知岩层的倾向,便可知道该岩层的走向。
6、(1)含有软弱夹层的沉积岩边坡最易发生顺层滑动。
7、(0)某地区的地层时代出现缺失,据此即可判定该地区必有断层存在(沉积缺失)。
8、(0)知道了煤层的倾向和倾角,煤层的产状就可以确定下来。
9、(1)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逆断层。
10、(0)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是正断层。
11、(0)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逆断层。
12、(1)落差是在垂直于断层走向剖面上,断层两盘对应地质界线点之间的高程差。即斜断距的铅直分量。
13、(0)断层上下盘中,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则此断层为正断层。
14、(1)煤层厚度划分为三类,厚煤层厚度在3.5m以上。
15、(1)断层上下盘相对运动时,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形成正断层。
16、(1)采掘工程平面图是矿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综合性图图纸。
17、(1)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顶压、侧压和底压的作用,其中主要受顶压的作用。只有在底板松软和顶压、侧压大的情况下,才会底鼓。
18、(1)掘进工作面有透水征兆时,要立即停止掘进。
19、(1)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随煤(岩)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20、(0)煤层稳定性的评定,薄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辅,可采性指数为主。
21、(1)发热量是煤的工艺指标。
22、(1)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平时来压小,突然来压大,具冲击性。
23、(1)凡经井巷、硐室或钻孔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详细的观测与描述。
24、(1)岩溶是形成陷落柱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岩溶体都会塌落成陷落柱。
25、(1)地形等高线一定是连续闭合的。
26、(1)煤的比重大小决定于煤化程度、矿物杂质的成分和含量。
27、(1)核心部位岩层较老,两侧岩层较新的褶曲是背斜。
28、(0)核心部位岩层较新,两侧岩层较老的褶曲是向斜。
29、(1)岩浆侵入体的大小、厚度直接影响煤层变质程度,侵入体越大,煤层变质程度越高。
30、(1)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
31、(1)为矿井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的煤田地质勘查阶段是精查。
32、(0)为矿区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的煤田地质勘查阶段是普查。
33、(1)挥发分反映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是最重要的煤质指标。
34、(0)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50米时地温升高的度数。
35、(0)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物关系的图件。
36、(1)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类。
37、(1)同生冲蚀是指泥炭堆积过程中,在顶板未沉积之前所进行的冲蚀作用。
38、(1)绝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
39、(0)相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
40、(1)相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产1吨煤的瓦斯涌出量。
41、(0)绝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产1吨煤的瓦斯涌出量。
42、(0)比例尺为1∶5000的图纸上,1cm等于水平距离500m。
43、(1)岩浆岩侵入煤层处理中,掘进巷道遇到岩墙时,可按设计直接穿过。
44、(1)标志层是地层中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明显、容易识别的岩层或矿层。
45、(1)瓦斯绝大部分以自由的气体状态游离于煤体和围岩的较大孔隙、裂隙和空洞中。
46、(1)知道了煤层的倾向和倾角,煤层的产状就可以确定下来。
47、(1)由于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和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但仍保持岩层的连续完整性的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简称褶皱。
48、(1)褶皱构造的一个弯曲叫褶曲。所以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
49、(1)褶曲的基本形式分为:背斜和向斜。
50、(1)节理是断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
51、(0)节理是破裂面两侧岩石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
52、(0)断层是断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
53、(1)断层是破裂面两侧岩石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
54、(1)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是正断层。
55、(0)坚硬的岩石不可能产生韧性变形。
56、(0)二叠纪的“纪”是年代地层单位。
57、(0)石炭系的“系”是地质年代单位。
58、(0)假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是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定的交角其间有明显的风化剥蚀面。
59、(0)整合接触是新老两套地层虽然平行一致,但它们之间不是连续沉积,曾有或长可短的沉积间断,因此地层有或多或少缺失。
60、(1)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是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定的交角其间有明显的风化剥蚀面。
61、(1)标志层是指地层中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明显,容易识别的岩层或矿层。
62、(1)断层面上的擦痕由粗而深的一端指向细而浅的一端的方向代表对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63、(1)断层附近煤岩层牵引褶皱弧形弯曲的突起方向一般指示本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64、(1)一条断层一般有两条断煤交线。
65、(0)断煤交线的延伸方向往往和该断层的走向相同。
66、(1)断层产状一定时,断煤交线也可能延伸方向不是按直线方向延伸,而是弯曲的,这是由于煤层底面的产状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67、(1)一般情况下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和该处的煤层走向是一致的。
68、(0)开拓煤量是指开拓巷道揭煤时所产生的煤量。
69、(1)采掘工程平面图是矿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综合性图纸。
70、(0)煤层结构类型的划分依据是以煤层内有无断层为依据。
71、(1)中厚煤层范围>1.30~3.50米(含3.50米)。
72、(0)节理不是构造。
73、(1)褶皱的基本形态可分为背斜和向斜。
74、(1)岩层或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断裂变动,出现裂隙、滑动面和破裂带,沿着裂面两侧具有相对位移者称之为断层。
75、(1)断层的几何三要素包括:断层面、断盘和断距。
76、(0)煤层顶板一般都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77、(0)井巷揭露的煤层如不可采,可不进行观测和描述。
78、(1)由矿井建设开始到开采结束期间所进行的一切勘探统称矿井地质勘探。
79、(0)矿井地质勘探一般是地面布置的勘探工程,不包括井下钻孔。
80、(1)勘探工程原则上布置在已有的勘探线上。
81、(0)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走向、垂向和倾向。
82、(0)断层的几何三要素是指断层面走向、断层面倾向和断层面断距。
83、(0)采区地质说明书:正式设计前2个月交付资料;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设计前10天交付资料;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采区工作面系统形成后原则上5天内(综采面7天内)提交。
84、(1)断层密集时,不允许跨越断层划定探明的和控制的块段。
85、(1)勘探过程中的“三边”工作是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
86、(1)地质预报包括年报、月报、临时预报。
87、(1)煤的变质程度越高,挥发分越低。
88、(0)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硬度越小。
89、(1)从废石(矸石)中回收矿产品的可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90、(1)瓦斯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顶部。
91、(0)煤层顶板暴露的面积越大,煤层顶板压力越小。
92、(1)在临近不可采区边界地块段不得圈定高级储量。
93、(0)在大断层两侧各30-50米的地段可以圈定高级储量。
94、(1)沿煤层露头应圈出风化带范围。
95、(0)因工程质量不合要求,打丢打薄的工程点,综合评价不能利用的,也可参与可采边界的圈定。
96、(1)在开采过程中,已开采部分的采出量与损失量之和,称为开采动用储量(简称动用储量)。
97、(1)国家对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费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予以减免、免缴。
98、(1)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称为采矿权人。
99、(1)动用储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两部分。
100、(0)采区上山煤柱摊销属于工作面损失。
101、(0)采区阶段煤柱损失属于工作面损失。
102、(0)地损及水文地损损失属于采区损失。
103、(1)不合理损失是指不按批准的设计施工,违反开采程序或因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104、(1)工作面内未按规定开采顺序开采造成的损失属于不合理损失。
105、(1)分层开采时,未按层位开采而丢失的顶底煤属于不合理损失。
106、(1)采区内由于违反开采程序造成的损失属于不合理损失。
107、(1)设计规定的永久性“三下”煤柱储量属于全矿性永久煤柱损失。
108、(1)由于违反开采程序、乱采乱掘等原因,煤层被破坏,或无充分理由丢弃并不能再开采的煤层或块段,一律按不合理损失处理,不能报损。
109、(0)开采未达到工业品位或者未计算储量的低品位矿产资源不可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110、(1)依法开采水体下、建筑物、交通要道下的矿产资源的可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111、(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
112、(0)探放水工仅从事煤矿井下探放水、水害治理等工程的施工工作,观测和记录数据、异常情况分析由地质人员负责。
113、(1)探放水工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探放水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114、(1)主要充水含水层指在矿床开采条件下,对井巷产生充水量最大的含水层。
115、(1)多孔抽水试验是指在一个主孔抽水,其周围设置若干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的抽水试验。
116、(1)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mm,抽水水位降深10m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时,应进行换算再比较富水性。
117、(1)矿坑正常涌水量是指有变化规律的充水因素(不含井巷突水、地表水倒灌等)所形成的矿坑涌水量的常见值。
118、(1)矿坑最大涌水量是指有变化规律的矿坑充水因素(不含井巷突水、地表水倒灌等)所形成矿坑涌水量的最高峰值,计算方法依矿区的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具体情况确定。
119、(1)探水孔开孔位置应选择在完整的岩层段。
120、(1)凡水量足以威胁矿井生产的岩层均可视为含水层。
121、(0)煤是矿产,但不是沉积岩。
122、(1)“三隔”是淮北矿区的重要隔水层,它隔绝了“三含”以上含水层及地表水与“四含”及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123、(1)影响淮北矿区生产的主要含水层水有“四含”水、煤系砂岩裂隙水、灰岩水。
124、(1)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125、(1)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应当尽量使用智能自动水位仪观测、记录和传输数据。
126、(1)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127、(1)岩石根据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大类。
128、(1)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走向、倾向和倾角。
129、(1)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三类。
130、(0)同一条断层,不同部位的导水性均相同。
131、(1)淮北矿区的主采煤层主要赋存于二叠系地层中。
132、(1)断层是指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发生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133、(1)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水量的岩层。
134、(1)隔水层是指不能透过与给出水量,或者透过与给出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135、(1)在通过煤层和岩层裂隙时,在裂隙表面如果出现暗红色水锈,一般可以认为巷道接近积水区。
136、(1)帮距实际上就是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其值应与超前距相同。
137、(0)接近老空水时,煤体由于受水压作用,一般比较致密坚实。
138、(1)积水线是指经过调查核实的老空积水边界线。
139、(1)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细沙,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一般是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突水的征兆。
140、(1)井下探放水目的就是查明水情、消除水患、保证安全。
141、(0)矿井最大涌水量是指透水时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
142、(1)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143、(1)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
144、(1)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
145、(1)探放老空水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20m。
146、(1)当钻孔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147、(1)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后,隔水层不容易被破坏,煤层底板水突然涌出可能性小,可以进行带压开采,但应制定安全措施,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
148、(1)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进行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措施。
149、(0)超前物探无异常时,可不进行钻探验证。
150、水(1)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的矿井,未按要求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的,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
151、(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
152、(1)矿井应当设置安全出口,规定避水灾路线,设置贴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标,并让全体职工熟知。
153、(1)现场发现水情的作业人员,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或升井。
154、(1)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地面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155、(1)生产矿井的“四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和安全煤量。
156、(0)煤矿防治水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探、放、堵、截、排。
157、(1)老空,是指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井巷的总称。
158、(0)安全水头,是指引起矿井突水的承压水头最大值。
159、(1)隔水层厚度,是指开采煤层底板至含水层顶面之间隔水的完整岩层的厚度。
160、(1)抽冒是顶板岩层或煤层本身在较小范围内垮落超过正常高度的现象。
161、(1)垮落带是指由采煤引起的上覆岩层破裂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范围。
162、(0)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一年内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163、(1)煤矿透水的基本条件是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
164、(1)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
165、(0)突水量大于600m3/h的突水点为中等突水点。
166、(1)水质化验指标中,负硬度是砂岩水的特征值。
167、(0)矿井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8 h的正常涌水量。
168、(1)对于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应当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
169、(0)煤层(组)顶板导水裂缝带范围内分布有富水性强的含水层,应当进行注浆加固开采。
170、(1)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必须有水源和通道两个基本条件。
171、(1)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够正常使用。
172、(1)“有疑必探”是指根据水害预测预报评价结论,对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探测技术手段,查明或排除水害。
173、(1)“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查,确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后再掘进施工。
174、(1)“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采掘工程。
175、(1)五项治理措施中“防”主要指合理留设各类防隔水煤(岩)柱和修建各类防水闸门或防水墙等。
176、(1)防隔水煤(岩)柱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开采破坏。
177、(1)五项治理措施中“堵”主要指注浆封堵具有突水威胁的含水层或导水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通道。
178、(1)“疏”主要指探放老空水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
179、(1)“排”主要指完善矿井排水系统,排水管路、水泵、水仓和供电系统等必须配套
180、(1)“截”主要指加强地表水(河流、水库、洪水等)的截流治理。
181、(0)矿企业、矿井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82、(1)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提出防治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装备和专项资金等建议。
183、(1)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制定防治水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编写防治水规划、专门防治水设计、措施等。
184、(1)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开展水患排查活动,研究制定治理措施。
185、(1)煤矿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全力支持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做好防治水工作,遏止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
186、(1)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187、(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188、(1)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正规院校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189、(0)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
190、(1)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以下的煤矿企业、矿井可配备1-3名防治水专业人数人员,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标准。
191、(1)大部分水害事故都是由于探放水措施不落实造成的。
192、(1)煤矿必须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不能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
193、(1)探放水作业人员须经培训上岗。
194、(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集团)、矿井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防治水机构负责人。
195、(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96、(1)为了使防治水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清楚,煤矿企业、矿井要建立健全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和有关防治水技术制度。
197、(1)煤矿企业、矿井制定的各项制度都要组织宣传学习,并悬挂在醒目位置,做到人人皆知。
198、(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199、(1)防治水规划编制、实施可采取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专家合作的方式。
200、(1)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
201、(0)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在水害情况查明前,可以进行采掘活动。
202、(1)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203、(1)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要通过物探、化探和钻探等多种手段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方可进行采掘工程活动。
204、(1)严禁超层越界开采。
205、(1)大部分透水事故发生前均会显现出不同的透水征兆,如煤层变湿、松软,煤邦出现滴水、淋水,矿压增大,底板膨起、产生裂隙等。
206、(1)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就要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207、(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208、(1)区队长、班组长必须经过防治水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209、(1)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210、(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211、(1)煤层开采后顶板破坏可分为垮落带、异水裂缝带和弯曲变形带,又称“上三带。
212、(1)“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是指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水害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对矿井水害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和评价。
213、(1)矿井的充水天然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种水源。
214、(1)矿井正常涌水量在l000 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
215、(0)巷道发生底鼓,说明是底板承压水压力过大,一定会发生底板突水。
216、(1)矿井人为充水通道包括顶板垮落裂缝带、底板矿压破坏带和封孔质量不佳钻孔等。
217、(1)井下探水钻孔的孔径一般不得大于75mm。
218、(1)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219、(1)《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制定是为了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
220、(1)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