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玉华矿青工“勤俭持家”成长记

作者:煤矿安全网 朱建锋 2014-05-16 16:02 来源:煤矿安全网

5月14日早晨,阴霾的天气使得平日里喧闹的街道显得寂静无声,当人们正沉浸在美梦中时,忽然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循声而去,原是玉华矿车间内的人们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汗水顺着那些80、90后的年轻面庞滴落,他们经过历练、走向成熟,正用默默的付出、辛勤的劳作编织着属于自己和矿山的未来。

从青涩到成熟的脱变

近年来,随着“人才兴企”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投身到矿井建设中来,为矿井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打下了基础。但这些刚刚放下书本的孩子能否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承受住当前严峻形势下的压力,矿井能否留住人才成为一道待解题。矿党政高度重视为这些青工铺设成才之路,矿党政工团组织为青工着力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难题时,用温情与关爱引导他们以矿为家,抓好青工思想稳定工作,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矿井建设中来。在成长计划中,基层单位为青工配备了一批像车间的老师傅岳永军一样的“人生导师”陪在青工身边,帮助他们成长。在手把手的传授电修组的3个徒弟技艺时,并时常鼓励他们踊跃参加技能比武等活动在众多“高手”中一试身手提高技艺。

 

 

排查电机故障

 

 

5月14日清晨,龙门吊行走电机发生故障送至电修组,老岳留下一句“急活、抓紧修”后转身离开。大徒弟小刘带着两个师弟围着电机分析故障所在后,旋即开始拆卸修理。中午11点,当三名爱徒独立作业3小时内将电机修好后,一旁的老岳和龙门吊司机对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曾今因为怕吃苦而偷偷抹过眼泪的大徒弟刘玉佩面对夸赞感叹道“我师父说的没错,虽然我有一张大学文凭,但是怀有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命之本,自我价值得到认可是我们最需要的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区队领导观察到年轻人成长迅速,早已悄然为他们量身打造了技术骨干培养计划,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使“青年军”逐步成为车间职工队伍的中坚力量。

传承“持家之道”追逐梦想

随着青工在矿山成家立业,如何“持家”过上“好日子”又成为他们需要向老师傅学习的课题。14日一大早,机修组副班长王西银带着3名职工将升井的废旧皮带机H架抬到操作点,略显精瘦的小赵抡起18磅的大锤将弯曲的H架“恢复原貌”后,王西银找来边角料拿起电焊钳对H架进行修补。不一会,十来个架子修补完后再刷上油漆就焕然一新,整齐的排列在一起晾晒等待再次投入使用。

 

 

维修翻新H架

 

 

 

机修、电修两个小组共17人,青工就有15人,在班长老岳的带领下,当天要完成近40个H架修复,以及溜子槽、矿车、综保开关等大件的维修翻新。并要运用他们的智慧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加工出溜子槽耐磨块、新型漏斗挡煤器等物件,投入到生产中使用。那边厢,机加组的三台车床正在嗡嗡的响个不停,老师傅李根胜带着两名90后“小将”正在加工设备零部件。9点钟,田阳涛面前已经摆放了20多个新螺帽,带着方框眼镜斯斯文文的小田抡起大锤也是毫不含糊,将钢筋砸直后,在车床上熟练的车好了一个个螺丝,“这是井下回收来的‘麻花钢筋’,硬度高,我们用它加工成一些存货少而急用的紧固螺丝,以备不时之需.以前我总笑师傅用材料扣扣索索,把废材料当宝贝,现在我明白了‘勤俭’过日子才是“持家”硬道理”。

 

 

师徒三人修旧利废齐上阵

 

 

 

青年就是矿井的朝阳和未来,在完成从学生到职工,从青涩到成熟的脱变后,正是依靠这些青年传承老一辈职工“勤俭持家过日子”的传统,在每一个朝阳升起的清晨,用知识、用创新、用勤劳的双手,为矿井节省了大笔设备、材料购置维修费用,为矿井源源不断的注入青春活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实现着“矿井大家庭”和“幸福小家庭”红红火火过日子的梦想。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