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综采队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培训课件

机械电气 2014-08-09 0
软件名称: 综采队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培训课件
文件类型:
界面语言:
软件类型: Doc
运行环境: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513.5 KB
软件等级:
软件登陆: admin
作 者 :
官方网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压密码:
整理时间: 2014-08-09
软件简介:

综采队安全团课教案

主讲:杨志强                日期:2010年8月

Ⅰ固定设备

1通用部分

1.1          紧固件

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 

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

Ⅰ固定设备

1.1.4     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

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

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20%,大于键全长的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

Ⅰ固定设备

1.2          联轴器

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

1.2.2     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2.3     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应不超过原齿厚的20%.键和螺栓不松动.

1.2.4     蛇型弹簧式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不应超过原厚的10%.

表1-1-1


1.3          轴和轴承

1.3.1     轴

1.3.1.1    轴不得有表面裂纹,无严重腐蚀和损伤,内部裂纹按探伤记录检查无扩张.

1.3.1.2    轴的水平度和多段轴的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2%,如轴的挠度较大达不到此要求时,齿轮咬合及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

1.3.2     滑动轴承

1.3.2.1    轴瓦合金层与轴瓦应粘合牢固,无脱离现象,合金层无裂纹,无剥落,如有轻微裂纹和剥落,但面积不超过1.5cm2,且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


1.3.2.2    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不应超过表1-1-2的规定:

1.3.2.3    轴径与下轴瓦中部应有90°~120°的接触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

1.3.2.4    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

1.3.3     滚动轴承

1.3.3.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

1.3.3.2    润滑脂合格,油量适当,占油腔的1/2~2/3,不漏油.

1.3.4     轴承温度应符合表1-1-3的规定:

1.3.5     轴在轴承上(包括减速器)的振幅不超过表1-1-4的规定:

表1-1-2/3/4


1.4          传动装置

1.4.1     主、被动皮带轮中心线的轴向偏移不得超过:

        a.平皮带轮为2mm;

        b.三角皮带轮当中心距小于或等于500mm时为1.5mm,当中心距大于500mm时为2mm.

1.4.2      两皮带轮轴中心线的平行度不超过1‰.

1.4.3     平皮带的接头应平直,接缝不偏斜.接头卡子的宽度应略小于皮带宽度.皮带无破裂.运行中不打滑,跑偏不超出皮带轮边沿.

1.4.4     三角皮带的型号与轮槽相符,条数不缺,长度一致,无破裂、剥层.运行中不打滑.皮带底面与轮槽底面应有间隙.


1.5          减速器和齿轮

1.5.1     减速器壳体无裂纹和变形.结合面配合严密,不漏油.润滑油符合设计要求,油量适当,油面超过大齿轮半径的1/2.油压正常.

1.5.2     轴的水平度不大于0.2%.轴与轴承的配合符合要求.

1.5.3     齿圈与轮心配合必须紧固,轮缘、辐条无裂纹。齿轮无断齿,个别齿断角宽度不超过全齿宽的15%.

1.5.4     齿面接触斑点的分布,应符合表1-1-5的规定:


 表1-1-5齿轮副齿面接触斑点


1.5.5     齿面无裂纹,剥落面积累计不超过齿面的25%,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

a.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100%;

 b.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70%,长度占齿长的10%;

 c.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30%,长度占齿长的40%.

1.5.6     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得超过齿高的1/3,齿长的1/2.

1.5.7     齿厚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15%,开式齿轮齿厚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20%.


1.6          “五不漏”的规定

1.6.1     不漏油

            静止结合面一般不允许有漏油,老旧设备允许有油迹,但不能成滴.运动结合面允许有油迹,但在擦干后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传动部位,不甩油(可加罩).

1.6.2     不漏风

           空气压缩机,通风机,风管等的静止结合面不漏风.运动结合面的泄露距1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

1.6.3     不漏水

           静止结合面不见水,运动结合面允许滴水,但不成线.


1.6.4     不漏气

           锅炉,汽动设备,管路及附件的静止结合面不漏汽;运动结合面的泄露距2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

1.6.5     不漏电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


1.7          电气设备

电动机,开关箱(柜),起动控制设备,接地装置,电器,电缆及配线等符合本标准“电气设备”分册完好标准的规定.

1.8          安全防护

1.8.1 机电设备和机房(峒室)内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和场所,都应安设防护栏,防护罩或盖板.

1.8.2 放火措施

a机房(峒室)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润滑油和用过的棉纱、破布应分别放在盖严的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指定地点。

b机房(峒室)内要有合乎规定的防火器材。


1.9          涂饰

1.9.1     设备的表面喷涂防锈漆,脱落的部位应及时修补。

1.9.2     设备的特殊部位如外露轴头、防护栏、油嘴、油杯、注油孔及油塞等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在同一设备上的油管应涂黄色]风管应涂浅紫色、水管应涂绿色,以便区分。

1.9.3     不涂漆的表面应涂防锈油。


1.10       基础

1.10.1 机座与混凝土不得相互脱离。

1.10.2 混凝土不得有断裂、剥落和松碎现象。

1.10.3 基础坑内无积油和积水。


1.11       记录资料

1.11.1 各种设备的机房(峒室)都应备有下列记录:

a交接班记录;

b运转记录;

c检查、修理、试验和整定记录;

d事故和故障记录。

1.11.2 有设备铭牌、编号牌、完好牌,并固定牢靠,保持清晰。


1.12       设备环境

1.12.1 设备无积尘、无油垢。

1.12.2 机房(峒室)内外无杂物,工具、备件、材料、油料等有固定存放地点,安放排列整齐。

1.12.3 机房(峒室)通风良好,温度和噪声符合规定。

1.13       照明                                                            

   照明装置应符合安全要求,并有足够亮度。




2刮板输送机

2.1          机头、机尾

2.1.1     架体无严重变形、无开焊,运转平稳。

2.1.2     链轮无损伤,链轮承托水平圆环链的平面最大磨损:

节距≤64mm时不大于6 mm;

节距≥86 mm时不大于8 mm。

2.1.3     分链器、拨链器、护板完整紧固,无变形,运转时无卡碰现象,包轴板磨损不大于原厚度的20%,拨链器磨损不大于10 mm。

2.1.4     紧链机构部件齐全完整,动作灵活,安全可靠。


2.2          溜槽

溜槽及连接件无开焊断裂,对角变形不大于6 mm;中板和底板无漏洞。

2.3          链条

2.3.1     链条组装合格,运转中刮板不跑斜(跑斜不超过一个链环长度为合格),松紧合适,链条正反方向运行无卡阻现象。

2.3.2     刮板弯曲变形数不超过总数的2%,并不得连续出现。

2.3.3     刮板弯曲变形不大于15 mm,中双链和中单链刮板平面磨损不大于5 mm,长度磨损不大于15 mm。

2.3.4     圆环链伸长变形不得超过设计长度的3%。


2.4          机身附件

2.4.1     铲煤板、挡煤板、齿条、电缆槽无严重变形,无开焊,不缺连接螺栓,固定可靠。

2.4.2     铲煤板滑道磨损:有链牵引不大于15 mm;无链牵引不大于10 mm。

2.4.3     导向管接口不得磨透、不缺销子。

2.5          信号装置

工作面和顺槽刮板输送机,应沿机安设有发出停止或开动的信号装置,信号点设置间距不超过12 m。


2.6          安装铺设

2.6.1     两台输送机搭接运输时,搭接长度不小于500 mm;机头最低点与机尾最高点的间距不小于300 mm。

2.6.2     刮板输送机与胶带输送机搭接运输时,搭接长度和机头、机尾高度差不小于500 mm。

      注:上述两台搭接不符合要求时,搭接在上面的一台为不合格。


3胶带输送机

3.1         滚筒、托辊

3.1.1  滚筒无破裂,键不松动。胶面滚筒的胶层与滚筒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或裂口。

3.1.2  托辊齐全,转动灵活,无异响,无卡阻现象,定期注油。缓冲托辊表面胶层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1/2。


3.2         机体

3.2.1  机头架、机尾架和拉紧装置架无开焊和变形,机尾架滑靴应平整,连接紧固。

3.2.2  中间架平直无开焊,吊绳(上部吊宽应大于下部宽度)、机架完整,固定可靠,无严重锈蚀。

3.3         胶带、拉紧装置和伸缩装置

3.3.1  胶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5%,保护层脱皮不超过0.3mm2,中间纤维层破损面宽度不超过带宽5%。


3.3.2  接头卡子牢固平整,硫化接头无裂口、鼓泡或碎边。

3.3.3  运行中胶带不打滑、不跑偏。上部胶带不超出滚筒和托辊边缘,下部胶带不磨机架。

3.3.4  牵引小车架无损伤、无变形。车轮在轨道上运行无异响。牵引绞车符合本分册9章有关规定。

3.3.5  拉紧装置的调节余量不小于调节全行程的/5,伸缩牵引小车行程不小于17mm。


3.4         制动装置、清扫器

3.4.1  制动装置各传动杆件灵活可靠,各销轴不松旷、不缺油。闸轮表面无油迹,液压系统不漏油。

3.4.2  松闸状态下,闸瓦间隙不大于2 mm;制动时闸瓦与闸轮紧密接触,有效接触面积不得小于60%,制动可靠。

3.5         安全保护装置

3.5.1  速度保护、防打滑、防跑偏、断带、满仓等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5.2  两台以上胶带输送机串接运行时,应设联锁装置。


3.6         信号、仪表

3.6.1  信号装置必须声光兼备,清晰可靠。

3.6.2  主提升机胶带输送机各种仪表必须齐全,指示准确,每年校验一次。

3.7         记录资料

主提升胶带输送机应有机械系统图及电器系统图。

Ⅲ采掘设备

1滚筒式采煤机

1.1         机体

1.1.1  机壳、盖板无裂纹,固定牢靠,结合面严密,不漏油。

1.1.2  操作手把、按钮、旋钮完整,动作灵活可靠,位置正确;

1.1.3  仪表齐全,灵敏准确。

1.1.4  水管接头牢固,截止阀灵活,过滤器不堵塞,水路畅通,不漏水。


2.2         牵引部

2.2.1  牵引部运转去异响,调速均匀准确。

2.2.2  牵引链伸长量不大于设计长度得%。

2.2.3  牵引链轮与牵引链传动灵活,无咬伤现象。

2.2.4  无链牵引链轮与齿条或链轮的啮合灵活可靠。

2.2.5  牵引链张紧装置齐全可靠,弹簧完整。紧链液压缸完整,不漏油。

2.2.6  导链装置齐全,磨损量不大于10mm。

2.2.7  液压油质量符合(80)煤机综52号《综采、普采设备油脂管理办法补充规定(草案)》。


2.3         截割部

2.3.1  齿轮传动无异响,油位适当,在倾斜工作位置,齿轮能带油,

轴头不漏油。

2.3.2  离合器动作灵活可靠。

2.3.3  摇臂升降灵活,不自动下降

2.3.4  摇臂千斤顶无损伤,不漏油。


2.4         截割滚筒

2.4.1  滚筒无裂纹或开焊。

2.4.2  喷雾装置齐全,水路畅通,喷嘴不堵塞,水成雾状喷出。

2.4.3  螺旋叶磨损量不超过内喷雾的螺纹。无内喷雾的螺旋叶,磨损量不超过原厚的1/3。

2.4.4  截齿缺少或截齿无合金的数量不超过10%,齿座损坏或短缺的数量不超过2个。

2.4.5  挡煤板无严重变形,翻转装置动作灵活。


2.5         电气部分

2.5.1  电动机冷却水路畅通,不漏水。电动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

2.5.2  电缆夹齐全牢固,不出槽,电缆不受拉力。

2.6         安全保护装置

2.6.1  采煤机原有安全保护装置(如与刮板输送机的闭锁装置,制动装置、机械摩擦过载保护装置、电动机恒功率装置及个种电气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整定合格。

2.6.2  有链牵引采煤机在倾斜15°以上工作面使用时,应有可靠的防滑装置。


2.7         底托架、破碎机

2.7.1  底托架无严重变形,螺栓齐全紧固,与牵引部及截割部接触平稳,挡铁严密。

2.7.2  滑靴磨损均匀,磨损量不大于10mm。

2.7.3  支撑架固定牢靠,滚轮转动灵活。

2.7.4  破碎机动作灵活可靠,无严重变形及磨损,不缺破碎齿。


3液压泵站

3.1         泵体

3.1.1  密封性能良好,不漏油。

3.1.2  运转时无异常振动。

3.1.3  油质符合规定,保持清洁。

3.2         乳化液箱

3.2.1  乳化液清洁,无析皂现象,配制浓度3-5%。

3.2.2  高低压过滤器性能良好。

3.2.3  蓄能器充氮压力符合要求,误差不大于0.5MP。

3.3         安全保护装置、仪表

3.3.1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3.3.2  压力表指示准确,每年校验一次。


下载地址: 文档地址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软件: 无相关信息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