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巨峰省长在全省2007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黄彦蓉同志将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安排,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办将通报上半年安全生产情况,成都市、犍为县和相关部门将作大会发言,请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刚刚结束的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对全省经济工作作了总结部署,省政府常务会对下半年工作作了专题研究,今天上午又召开了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下半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总体看来,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形势较好。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408.1亿元,同比增长13.7%。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84.3亿元,增长30.2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6.96亿元,增长33.1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01.35亿元,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0.9亿元,同比增长25.5%;1—5月实现净利润208.49亿元,增长34.27%。
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安全生产主要控制指标明显下降,呈现出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减少1759起,下降9.86%;死亡人数减少232人,下降8.79%;重大事故减少2起,少死亡38人,分别下降50%和62.3%,实现了事故总量、重大事故和重点领域事故“三个下降”。这些成绩是在前两年“四个下降”的基础上取得的,也是在部分地方先后遭受严重干旱、冰雹和特大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各行各业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冷静审视、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还比较大,尤其是较大事故呈上升趋势。二是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基础还非常薄弱。三是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没有完全到位,措施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要看到,目前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客货运输量增长较快,煤炭等能源消费不断增加,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增多,保障安全生产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我们还任重道远。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温家宝总理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按照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攻坚破难,努力保持稳定好转的安全生产形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从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来看,有两条好的经验,一是强化内因,建立完善内在动力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强化外因,建立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下一步,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强化这些好的措施和办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夯实生产安全基石。
一要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是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为了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尽管我们对编制控制很严,今年省还是下决心解决全省安全生产执法编制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科学合理整合现有工作力量,在核定的机构和编制内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量,决不能借机新增机构和编制。各地必须严肃用人纪律,严把进人关,把那些最精通安全业务、最秉公执法的精干力量充实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第一,人员落实到位。要足额配备乡镇安全监管员、管船员、驻矿煤监员等基层安全监管人员。安全生产任务重的部门要设立安全生产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推广设立“安全生产公益性岗位”、“安全生产协管员”、高危企业“安监员”派驻制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抓紧健全完善全省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第二,完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理顺关系,建章立制,形成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高效运作的监管工作机制。第三,加强基层基础。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充实安全管理力量,完善责任体系和工作网络。第四,形成监督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要通过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重视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和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全面保障的安全生产局面。尤其要高度重视群防群治工作。实践证明,如果每个一线生产人员都重视安全生产,密切关注事故苗头,事故发生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要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事故防范知识,强化事故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更好地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二要建立完善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责任的部门要坚持发展、监管、服务并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第一,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牵头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让规划变成项目,得到落实,见到实效。要研究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特别是在增加安全投入、严格管理责任、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要出实招,求实效。第二,落实“一岗双责”制。具体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既要抓好本职工作,又要做好综合协调,其他同志要抓好所分管行业或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第三,强化部门职责。各个职能部门作为政府监管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强化监管,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指导。第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各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管、行业部门的有效指导、全社会的广泛监督,切实增加安全资金投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在本单位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第五,落实责任到人。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县、乡、村和工厂、车间、班组及职工个人,真正做到“安全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真正解决“上热下冷”的问题。
乐山市犍为县石溪镇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他们结合本地安全工作点多、面广以及管理难度大、困难多的实际,健全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结合实际形成微观制度体系,把经验上升为制度,从制度培育出安全文化,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石。全镇6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其高瓦斯矿井37年没有发生瓦斯事故,成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的典型。最近,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和杜青林书记都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要认真学习、推广、借鉴石溪镇的经验,重心下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更科学、更彻底、更完善。
三要建立完善企业自律的内在动力机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企业的内在动力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因素和根本保障。要把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相联系,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的内在动力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善于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激发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第一,以外部作用力增强内在动力。要按照依法严格监管、行业有效指导、强化社会监督的思路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第二,以制度保障内在动力。充分运用行政资源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和控制目标抵押、伤亡事故经济赔偿、高危行业商业责任保险、事故隐患整改奖罚制度等政策,严格兑现奖惩,构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激励约束机制。第三,以安全文化激发内在动力。要通过组织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健全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维权机制等,形成人人重安全、关注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良好氛围,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一切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保障力量。
四要建立完善协作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保障职工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一,要建立起快速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制订明确的工作规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指导、信息综合和督促检查,确保在第一时间详实掌握事故情况。第二,要建立形势分析制度和重点防控机制。全面准确掌握、定期分析安全状况和态势,评估安全监管工作绩效,逐步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体系。第三,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制订应急管理预案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整完善。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负责同志要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或参与指挥救援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第四,建立重大事故分析评估机制。重大事故发生后,要从体制、机制、法规、政策和技术层面深入分析事故成因,分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吸取教训,找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目标、措施,以及完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并切实加以整改。
三、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安全生产“攻坚年”和“落实年”。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树立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一要突出重点。要创新思维,讲究方法,通过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隐患排查。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抓好全省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可能导致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和问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抓煤矿攻坚。我省小煤矿多,瓦斯含量高,必须下大力气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大攻坚战,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对省政府决定关闭的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必须逐级逐矿逐人落实责任,确保关严关死,不留后患。三是抓重点整治。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结合正在全省范围开展的关闭整治小煤矿行动、煤矿瓦斯治理行动、道路交通“反双超”专项行动、水上交通“救生衣行动”、水电建设项目专项整治行动、火灾隐患整治行动、平安旅游整治行动、铁路道口整治行动、进出省通道整治行动、川东北石油天然气开采应急救援演练行动“十项行动”,进一步改善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要强化督查。要充分利用督促检查这一有效手段,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中央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执行不力、行动迟缓的问题,解决一些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抓落实、工作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问题。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工作,采取不同的督查方法。要制订落实时间表,敢于督查,敢于揭露矛盾和问题,敢于跟踪到底,推动工作落实。要把督查工作融入干部管理,把督事、查人、考纪有机结合起来,与年终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三要切实转变作风。对安全生产部门和行业的同志来说,作风问题不仅关系到形象,更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巩固前段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成果,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坚持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检查、指导和服务。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了解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薄弱环节,认真加以解决。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部署、轻检查,重形式、轻效率,只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等不良作风,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树立“严、细、实、快”的作风,严肃认真,高标准,严要求;工作要细致,不能马虎,特别是安全检查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隐患;要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的部署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埋头苦干,做到不说空话,多干实事。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一主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