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2014年------2019年,将是普泉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建设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受经济转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矿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为防止和减少矿井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我矿情况,特制定《普泉煤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发展规划》,提出2014年-----2019年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安全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以指导煤矿未来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
1、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实施科技兴矿,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状况根本好转。
2、发展方针:
坚持科技兴矿、装备、管理、培训并重,立足防范、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
二、企业安全技术发展方向
未来5年,矿安全投入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建立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形成以安检科为主体,以部门管理为辅助,以企业制度为标准,以开放式终身教育为手段,以安全信息网络服务为窗口,应安全科技应用为支撑,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战略机制。
三、分类目标
2、职业卫生检查目标:
①、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率达到100%、合格率100%。
②、有毒有害岗位职工健康监护体检率100%。
③、劳动防护用品按照标准100%发放,正确使用。
3、培训教育目标:
①、特种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目标: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率达到100%,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100%。
②、全员培训率100%。
4、安全投入目标:
①、矿每年按照销售收入的1%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并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
②、矿按照每年不低于10万元的应急救援费用的投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增加。
③、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安全生产目标奖励基金和安全生产违规举报奖励基金足额纳入企业安全资金预算。
5、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A、重大危险源监控
①、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规范重大危险源辩识、申报、登记、评估、监控等工作要求和管理职责。②、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情况进行专业检查实现动态管理监控。制订并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③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
④建立矿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及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使得重大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和消除。
B、事故隐患治理
①、矿安监科应组织开展事故隐患辩识和风险评估,凡列入事故隐患的,督促所在单位制订整改计划、整改方案的落实,限期整改。
②、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经评估列为事故隐患的应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备案。
四、建立健全六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矿的主要任务
①以分级负责,考核科学、制约有力为主线的安全责任体系;
③以高效务实、依法治矿、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④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⑤以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反应快捷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⑥以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救援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
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六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把安全生产专项计划纳入到矿经济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2、加强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
①、安全生产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矿、科、队、班组四级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一支具有权威性并赋予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能的上下贯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②、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和手段创新:提高管理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用科学的制度、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
③、安全生产管理: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从业人员的数量的危险性大小,建立和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运行主体,责任主体得到落实。
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建立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依托市、县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和组织网络,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实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建设以自身为主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应急救援保障系统,同时还要建立定性、定量的分析机制,为建立矿安全生产预警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对安全产品、安全设备及设施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设施及“三同时”制度。
七、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按标准提取安全费用和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依法全部用于安全生产,不断提高防范事故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八、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