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 瓦斯、煤尘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摧毁巷道,产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是矿井最严重的灾害,可能导致矿毁人亡。
1.2 事故波及范围
主、副井开拓工作面,地面设施(如绞车房、风机房)
1.3 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
开拓面最容易发生爆炸的地点主要是掘进头,一旦该地点发生爆炸,将引起工作面瓦斯参与爆炸,由于空气震动,煤尘也参与爆炸,扩大灾害范围,直接影响矿井安全。
1.4 引发事故的因素
(1)未执行瓦斯检查制度造成瓦斯积聚。
(2)未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3)开拓掘进面违规放炮,引燃瓦斯煤尘。
(4)各转载点喷雾设施不完善,造成煤尘飞扬,达到爆炸浓度。
(5)装煤岩未进行洒水,导致煤尘飞扬。
2 现场救灾指挥部及职责
救灾指挥部下设七个组,分别为抢险救灾组、技术专家组、物资供应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
2.1 抢险救灾组与职责、任务
(1)抢险救灾组
组长:生产副矿长
成员:矿山救护队人员、开拓队人员、运输队人员、瓦检队人员、机电队人员
(2)职责和任务
听到指挥部命令后,迅速到达事故现场,主要负责现场抢救工作。
2.2 技术专家组与职责、任务
(1)技术专家组
组长:技术副矿长
成员:通风科、机电科、生产技术科成员
(2)职责和任务
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3 物资供应组与职责、任务
(1)物资供应组
组长:安全生产调度室主任
成员:调度员、地面保洁人员、运行班人员
(2)职责与任务
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2.4 警戒保卫组与职责、任务
(1)警戒保卫组
组长:保卫科长
成员:保卫科所有成员、安全员
(2)职责和任务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及交通秩序维持等工作。
2.5 医疗救护组与职责、任务
(1)医疗救护组
组长:卫生院院长
成员:卫生院所有成员
(2)职责和任务
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2.6 后勤保障组与职责、任务
(1)后勤保障组
组长:企业管理科科长
成员:企管科成员
(2)职责与任务
负责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工作
2.7善后处理组与职责、任务
(1)善后处理组
组长:安全副矿长
成员:安全科值班人员、企业管理科人员
(2) 职责和任务
①安全科负责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
②企管科负责对伤亡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
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1)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要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井下被困人数等情况。
(2)矿调度室接到报警后,汇报值班矿长,由值班矿长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命令,同时调度室要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抢险救援。
(3)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迅速到调度室集中,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并迅速抢险救援。
(4)矿井灾害事故达到三级响应标准时,启动集团公司应级预案。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迅速撤人
(1)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在矿山救护队及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职工应迅速组织自救和互救,迅速佩戴自救器,按照避灾路线撤至新鲜风流中。在撤离时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
(2)遇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躲避硐中等候营救。
(3)矿调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员,上井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
3.2.2 侦察
救护队到达矿井后,矿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合救护队人员进行侦察工作,准确探明瓦斯煤尘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被困人员可能所在位置,以及巷道通风、瓦斯等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2.3 抢救
(1)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瓦斯煤尘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
(2)清除巷道的堵塞物,以便于救人。救援人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昌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人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3)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
(4)灾区救援人员要集中力量抢救遇难人员,应多带自救器或备用呼吸器,以保证遇难者安全脱险,立即切断灾区电源,注意停电操作,应由灾区以外配电点进行,以防断电火花引爆煤尘或瓦斯。
(5)医疗救护组要对受伤人员紧急医疗救治。医疗救护组无法救治时,应及时将伤员转院治疗。
3.3报警电话及救援单位联系方式
(1)调度室 安全科:8080 8064
(2) 值班矿长情况紧急时可直接向救护队汇报
(3) 矿长(见附件)
(4) 副矿长(见附件)
(5)应急指挥部成员(见附件)
4 注意事项
4.1 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注意事项:
(1)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
(2)佩用自救器时,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0.5%,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佩用到安全地带,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3)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4)在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则带着外壳也能呼吸。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5)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许当座垫用,防止漏气失效。
4.2 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燃烧时应千方百计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
4.3 如果发生局部地点瓦斯煤尘爆炸,要立即停止受波及范围人员作业,迅速安排受灾人员撤到进风侧。如条件允许,必须马上组织机电人员安设局扇,冲散有害气体,创造救援环境,供给受灾人员新鲜空气,最大限度降低伤亡程度。
4.4 如果发生大的瓦斯煤尘爆炸,可能造成巷道严重的冒顶和通风系统的破坏,爆炸点进回风侧会积聚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爆炸发生后,应立即安排人员,从新鲜风流中撤出,如撤退困难要在较安全的地点等待救援。
4.5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要基数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派出警戒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准进入,待现场勘查完毕,得到撤回命令后方可解除警戒。
(2)现场勘查完毕后,组织人员清理现场。
(3)组织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尽快处理事故。
(4)迅速补充各种应急物资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