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事故现场创伤急救处置方案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4-10-28 21:22 来源:煤矿安全网

事故现场创伤急救处置方案

煤矿事故抢救中,常见创伤因素是比较多的,主要是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不仅仅指较小的空间,相应密集的人群与机械,也指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因而易于出现坠落物击伤,有些伤害往往是瞬间发生,迅速波及,烧伤往往是广泛的大面积的。所以现场人员掌握和了解临场创伤急救的一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5.1心肺复苏

心脏停止跳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发生呼吸衰竭,抢救无效又导致心跳停止;另一种是一开始就出现心跳停止,中毒,触电等情况下,心脏复苏的方法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心脏压术两种。

5.1.1心前区扣击术

在心脏停搏后半分钟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扣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扣击位置:从左侧乳头到前正中间的部位都可以,操作方法:用手握拳,举到距离 壁上方约一尺左右的高处,连续扣击3—5次,并观察脉搏、心音。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立即放弃,改为外心脏按压术。

5.1.2外心脏按压术

使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平地上,救护者站在病人一则,面对伤员,将右手掌之根部置于伤员骨体中下段左手交叉重叠于右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以救护者身体的重量有节奏地、冲击式地用力,把下段垂直下压,当骨被压下3—5cm深时,心脏即被挤压于前骨与脊柱之间而将血液排出,随后迅速将手腕放松,使骨因廓弹性而复位,廓弹回时产生的腔复压可使静脉血回流充盈心脏。然后如此有节律地反复进行。按压速率每分钟约60—80次,

5.2人工呼吸的方法:

5.2.1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好,因此,对循环呼吸骤停者进行呼吸复苏等,应作为首选,该法操作简单有效,它不仅能迅速提高肺泡内气压,提供较多的潮气量,而且还可以根据救护者的感觉,识别通气情况及呼吸道有无阻塞,该法还便于与心脏按压术同时进行。其救护方法如下:

首先使伤员仰卧,肩下垫一软枕或衣物,头尽量后仰,救护者跪于伤员另一侧,用手帕,纱布或口罩盖在伤员鼻上,一手自下颚处将伤员头部拖起使之后仰,并使其口张开,另一手将患者鼻孔捏住,以防气体由鼻孔漏出,救护者深呼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吹毕松开捏鼻的手,让其徇廓及肺自行回缩呼气,保持每分钟16—18次,以廓可见扩张或听到肺泡呼吸音为有标志。

5.2.2仰卧压人工呼吸

让伤员仰卧,腰部垫一软枕,使伤员头部和肩部略底低,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平,平放在伤员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在伤员的部,挤出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直腰松手,除去压力,伤员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因而是空气吸入肺部,如此反复有节律的进行,每分钟16—20次为宜。

5.2.3仰卧压背人工呼吸

使伤员俯卧,面部偏向一侧,头向下稍低,一臂弯曲垫于头下,救护者椅跨在伤员身上,双膝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臂伸直,两手放在伤员背下部最低的肋骨两侧,拇指枝指向脊柱骨,其他四指向外伸开,救护者身体前倾,使救护者的体重通过两上肢从伤员的背下方向上方挤压,持续3s,使伤员将肺部空气呼出,救护者将上身抬起两手松开回原来姿势,使伤员廓自然扩张而吸入空气,2s后重复施行,每分钟以20次左右为宜,直到伤员恢复自己呼吸为止。

注意事项:用力不可过猛,以防肋骨骨折,本法适于溺水者。

5.3止血方法

创伤一般会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引起大出血。因为 成人的血量约为4500ml~5000ml,以重量计算,约相当于体重的1/13,若出血量达1000mml以上,如果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则生命就有危险。所以在现场救护出血伤员,需迅速采用暂时止血方法,以免失血过多导致伤员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止血方法如下:

5.3.1敷料压迫伤口止血法

受伤情况紧急,为了争取时间挽救生命,可用敷料,如较干净的毛巾、手帕、撕下的衣服布块等能顺手取得的东西进行加压包扎止血,亦可用手压近伤口止血,此法适用于毛细管及小血管出血。

5.3.2指压止血法

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或没有止血带及其它代用物的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法,即用手指把伤口靠近心端的动脉压在下面的骨头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属于一种临时的应急止血方法。指压止血可用于以下部位:

⑴、头、颈部出血头部血管丰富,破裂后不易自动闭塞,常血流如注,用敷料加压包扎,出血常能停止。头顶和颞骨动脉出血,可压耳前的颞浅动脉;腮和颜面出血,可压下颌外动脉;必要时亦可用手指压住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总动脉上,用力向后、内将其压在颈椎横突上,但不可压迫气管,更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枕部出血,可压迫乳突后下方的枕动脉。

⑵、腋窝和上臂出血 在锁骨上将锁骨下动脉向下后方压于第一肋骨上,即可止血。

⑶、上肢指压止血 前臂、肘部、上臂下端和手动脉出血,可压迫上臂中上三分之一内侧搏动处,手掌、手背部出血在腕关节稍上方掌侧面桡侧、尺侧,压迫尺、桡动脉搏动处。

⑷、下肢指压止血 脚、小腿或大腿动脉出血,用两手拇指压迫大腿根部内侧搏动处,即可止血。

5.3.3屈指法

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5.3.4止血带止血

四肢较大动脉血管破裂出血 ,出血速度甚快,需迅速进行止血。通常用橡皮止血带、也可用大三角巾、绷带、手帕、布要带等物代替,但禁止用炮线、电线、细绳。止血带可以把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的目的。

采用止血带止血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左手拿止血带,上留13cm~17cm长,手背紧贴加垫处,右手拿止血带的长端。

第二步,右手将止血带在拉长拉紧的状态下,缠绕在左手和隔有衣服或衬垫的肢体上,紧紧缠绕2~3匝,止血带之间应并紧,然后再将止血带放到左手中、食指间夹紧。

第三步,左手中、食指夹住止血带,顺肢体向下拉出手,使止血带下面成环状。

第四步,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用布带结扎止血法。

5.4创伤包扎

5.4.1创伤包扎的材料

⑴、急救包、内装有洁净的后棉垫,背部固定有两条布带,使用时取出,打开棉垫盖在伤口上环绕体打结即可:

⑵胶布、也叫橡皮膏,用来固定纱布和绷带;

⑶绷带、用于四肢和颈部的包扎;

⑷三角巾、用于全身各部委的包扎;

⑸四头带、多用于头部、鼻、下颚、前额的包扎。

现场上没有上述材料时,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等代替。

5.4.2创伤包扎方法

⑴棚带包扎法:

①环行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肢体数圈后即成。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

②螺旋法、先做环形法缠绕开头的一端,在斜向上绕,每圈盖住前圈的一半或三分致意之一即成,该法适用四肢、胸臂、腰部等处的包扎。

③螺旋反折包扎法、先用环形法包扎开头的一端,在斜旋上升缠绕,每周反折一次,此法适用于小腿、前臂等处。

④“∞”字环形法、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字形来回包扎,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盖压一半。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

⑵三角巾包扎法:

将一米见方的本色白布对角剪开,在顶角各装上一条长50cm的带子,即成为两块三角巾,三角巾用途多样,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

⑶毛巾包扎法:

当现场有大批伤员,来不及准备三角巾时,可用毛巾斜折成三角巾代替使用,它与三角巾一样用途很广,适用于人身各个部位。

5.5骨折临时固定:

骨骼受到外力作用,骨头的连接性或完整性遭到部分或完全破坏,称为骨折。

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固定方法如下:

⑴上臂骨折、于患侧腋窝内垫以绵垫或毛巾,在上臂外侧安放垫好的夹板或其他代用物,绑扎后,使肘关节屈曲90。。将患肢捆于胸前,在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其悬吊于胸前。

⑵前臂及手部骨折、用衬好的两块夹板或代用物,分别置放在患侧前臂及手的掌侧及背部,以布带或绷带绑好,在以三角巾或绷带将吊于胸前。

⑶大腿骨折、用长木版在患肢及躯干外侧,将髋关节、大腿中段、膝关节、小腿中段螺关节同时固定。

⑷小腿骨折、以长83cm,宽10cm的木夹板两块,自大腿上段至踝关节分别在内外两侧捆绑固定。

⑸骨盆骨折、用床单或衣物将骨盆部包扎住,并将伤员两下肢互相捆绑在一起,膝、踝间加以软垫,曲髋、曲膝、用多人将伤员仰卧平拖在木版担架上。有骨盆折者,应检查有无内脏损伤及出血。

⑹肋骨骨折、用6cm宽的长胶布条,于伤员深呼气末了贴在断折肋骨平面的胸腔上,其前后两端应超过中线,若为多根肋骨骨折,应由上向下用几条胶布叠瓦式粘贴。

⑺锁骨骨折、以绷带作“∞”固定,固定时双臂向后过伸。

5.6伤员搬运

伤员在经过急救、止血、包扎和骨折时固定后,需要迅速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搬运伤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搬运不得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给伤者造成终身痛苦.所以,对伤员的搬运要十分注意。搬运方法如下:

⑴担架搬运法、这是一种常用方法,对重伤员一定要用担架搬运抬送.搬运伤员的担架可用专用担架,也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绳子、毛毯、木棍和帆布或衣物等做成简易担架。

⑵单人徒手搬运法

①扶持法、对轻伤员救护者可扶持着他走。

②背负法、让伤员伏在救护者背上,双手绕颈交叉下垂,救护者用双手将伤员的大腿抱住背者行走。

③肩负法、将伤员的腹部放在右肩上,右手抱住双腿,左手握住伤员的右手行走。

④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扶伤员的脊背,一手放在伤员的大腿后面,将伤员抱起来行走。

⑶双人徒手搬运法

①坐法、两个救护者将双手互相交叉成井字形握紧,使伤员坐在上面,伤员双手扶住救护者的肩部。

②抱法、救护者一人抱住伤员的臀部、腿部;另一个人抱住肩部、腰部。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