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合营煤矿浅析“三违”的危害与对策
兴仁县合营煤矿浅析“三违”的危害与对策
NO:学习材料(5)
所谓“三违”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职工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三违”现象已成为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
煤矿“三违”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基层领导、班组长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往往就是安全让路,进行违章指挥;二是安全意识不强。贪图一时方便,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是违章作业,仍然蛮干;三是安全培训不到位。新工人的安全教育上,不是持之以恒,班前班后学习安全不过硬,师徒传帮带走形式,认为干煤炭只要体力,不要文化知识;四是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的“两长一员(区长、班长、安全员)”碍于情面和各种关系,不敢大胆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导致有章不循;对“三违”行为有的管理人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针对“三违”现象,煤矿现行管理方式一般是严管重罚。对“三违”人员处理轻了,好像麻醉药,只管用一阵子,收不到长久的效果;处罚重了容易激起逆反情绪,引发队伍不稳定。
一、“三违”现象概述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三违”现象不仅伤害自己、而且伤害别人,甚至被别人所伤害。严重影响着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究其原因,人们常常将其概括为“图省事、闯大胆、碰侥幸”。实践证明,“三违”是一种过错:首先,它要遭受制度、章程的制裁,甚至受到法律的严惩;其次,要受到良心亦即“本我”的谴责;第三,可能要出现事故,使身体遭受痛苦,甚至可能要丢掉生命。
二、“三违”现象大致上可分为6种。
(1)鲁蛮型“三违”有的职工认为井下作业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经验操作盲目作业。
(2)无知型“三违”有的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对学习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不重视,以至一知半解,违章了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3)习惯型“三违”有的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一些“三违”现象,只要没出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助长了职工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
(4)任务型“三违”有的员工,摆不正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片面追求进尺、进度,怕麻烦、图省事、赶任务,投机取巧,随意简化操作规程忽视安全防范措施。
(5)管理型“三违”有的基层管理人员,重生产任务轻隐患整改,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甚至在明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
(6)工序型“三违”有的单位不按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差,给后续施工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
三、“三违”心理分析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本质安全目标,杜绝违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及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所从事工作的规范。违章包括:作业违章,指挥违章,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是指员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指挥违章是指各级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在引领、导向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行为;失职违章是指承担安全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在行为过程控制中,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而出现失职、渎职行为。那么,滋生“三违”行为的心理有哪些呢?突出表现有:
侥幸型心理。人们所以存在着侥幸心理,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也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人们都希望顺利,或者是获得成功。然而,现实生活工作中,事物的纷繁复杂、变幻莫测,总有许多的不如人意的想象和曲折,有一部分人在几次违章未发生事故后,慢慢地就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习惯性心理。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习惯性心理是人们在习以为常的境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状态。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部分人员一旦掌握了某一客观规律,或者是用某种方法和定律操作取得了成功,这部分人就把它视为财富,也就逐渐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凡类似情况出现,他们就千遍一律,机械操作,而不去考虑自然条件、环境因素等,以致酿成事故,无法自拔。
从众型心理。别人做了没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没事。尤其是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向瘟疫一样,严重威胁着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平时不注重对煤矿安全规程的学习,安全知识的积累,缺乏工作经验,在遇到类似操作工序或独立作业时,不去考虑和分析现场情景,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头脑简单,而是“随波逐流”,效仿操作,盲从执行,最终反受其害。
麻痹型心理。一些职工安全意识薄弱,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生产过程中疏忽大意,放松了安全警惕。还有一些职工对违章行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认为以前这样干过也未出过事,心里就满不在乎,上岗后草率从事,图省事,怕麻烦,投机取巧。
四、消除“三违”的对策
通过对“三违”心理分析,笔者认为,反“三违”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单凭严查重处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三违”整治还要推行人本管理,积极探讨安全管理的多样化。
一是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特别是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坚持“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平安健康零伤亡”的安全理念,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为核心,以杜绝“三违”行为为重点,以形成先进安全文化为目的。
二是要加大宣传,狠抓基础。要通过各种形式,如用形象生动的事故录相片、典型的事故案例或发生在身边的违章事故,经常对职工进行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违章就是事故,违章就是杀手,深刻理解事故给企业、给区队、区班组、给家庭带来的危害。要明确反“三违”的工作方法。着眼于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全方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控、可控。要在活动期间加强监督检查,使员工认识到:制止“三违”是对违章者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三是要因人而宜、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安全教育应与时俱进,讲究方法,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如新职工安全知识匮乏,就要对新职工注重加强基本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安全常识的教育;对习惯性“三违”要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采取包保帮助、现场监控相结合的方法,促其转变;对全员就要经常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采取“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用身边的的事故时刻警醒职工:关注安全、珍爱生命。
四是要重视和抓好职工的责任心教育。我们只有时刻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抓起,抓小防大,防微杜渐,不断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使职工自觉严格地按标准化作业,才能有效地杜绝“三违”的发生。
五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罚款”之外的配套机制,诸如:安全保证金、安全风险抵押、安全帮教、安全学习、常规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安全的监管。
六是要严格落实“逐级负责”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现象。
总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人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了你我他,请大家共同努力消除各种违章行为,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做到“自身无违章”和“身边无事故”,就一定能实现矿区平安和谐。
兴仁县合营煤矿
2013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