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断失翼煤层的寻找方法
软件名称: | 现阶段断失翼煤层的寻找方法 | |
文件类型: | ![]() |
|
界面语言: | ||
软件类型: | ||
运行环境: | ||
授权方式: | ||
软件大小: | 201.4 KB | |
软件等级: |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
官方网址: | 官方站 | |
程序演示: | 演示 | |
解压密码: | ||
整理时间: | 2014-11-10 | |
软件简介: | 现阶段断失翼煤层的寻找方法 于绪峰,王同吉 (内蒙古鲁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321) 摘 要:详细阐述了层位对比法、层间距对比法、延伸推理法、钻探法等方法,并指出了其 在寻找断失翼煤层中的具体操作及适用条件。 关键词:断失翼煤层;寻找方法;层位对比;层间距对比;延伸推理 断层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新 建矿井地质资料较少,而老矿区随着采区不断向深 部拓展,地应力逐渐增强,断裂构造亦日趋复杂,因 此,准确、及时地寻找断失翼煤层,对于有效降低吨 煤成本、提高矿井的生产安全尤显重要。本文综合 阐述层位对比法、层间距对比法、延伸推理法、钻探 法等多种断失翼煤层寻找方法,以期为煤矿生产提 供帮助。 1 层位对比法 沉积岩层都有一定的沉积顺序,煤岩层的厚度、 层间距、煤岩性特征在一定的区域内往往较稳定,变 化不大。因此,根据已掌握的煤系岩性、岩相组合特 征,特别是对比标志层来寻找断失翼煤层就较为简 便、可靠。如图1所示,煤巷掘进过程中遇到断层f, 迎头煤层变薄,通过层位对比则知道迎头的薄煤层 为断失煤层的上覆煤层,因此,可直接判断出断失盘 的升降方向和断层落差。 图1 层位对比法示意 层位对比法是寻找断失翼煤层的基本方法,为 做好这项工作,在矿井生产中对于煤层顶、底板层位 及标志层厚度、物理特征应重点观察、全面描述,包 括其岩性、颜色、结构、硬度、完整性、动植物化石特 征等。但由于地层沉积环境的复杂及煤层顶、底板 岩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标志层缺少及层位变化较大 的情况下,层位对比法必须结合其它方法、手段,并 对已掌握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能得出正确 的结论。 2 层间距对比法 一 般在较大区域内,相邻的上下煤层其层间距 有基本保持稳定的特性,因此,当上覆煤层开采完毕 开拓下伏煤层时,层间距将是引导下伏煤层施工的 重要标尺。如图2(a)所示,上覆二层煤回采完毕, 下伏四层煤巷道掘进过程中见断层f,连接l、8点, 2、7点,3、6点,4、5点,可推算出e、g、c、d点的标高, 因此,可绘出沿四层煤巷道掘进方向上覆二层煤的 倾角变化趋势。如图2(b)所示,根据邻近钻孔查实 二层煤与四层煤间距为20 m,二层煤实际开采过程 中为下坡推进,因此,四层煤巷道掘进遇到的对盘岩 性可判断为下降盘,落差为g点与c点间的标高差。 3 延伸推理法 当新采区地质资料编录较少时,只能通过已知 的见煤资料延伸推理,因此该方法在开采新采区的 首层煤适用较广。如图3所示,沿煤巷道迎头见断 层f,可连接2、6点,连接1、7点平行于2、3点,则 通过2、3导线点标高,可计算出2、3点巷道的倾角, 而由于距离较近,1、7点的倾角基本等于2、3点的 倾角,则通过1导线点标高及I、7点的倾角推算出 7点的标高,再通过2导线点及7点的标高推算出 2、7点的倾角,根据该倾角推算出6点的标高,因 此,由5点与6点的标高得知断失盘的升降方向,断 距为5点与6点的标高差。 该方法形式多样、应用较广,具体应根据实际见 煤资料综合多方位分析。同时,由于地质资料的多 于绪峰,等: 现阶段断失翼煤层的寻找方法 1O1 变性,该方法推断的断失翼煤层仅可作为参考,特别 是断距大小,应结合其它方法综合确定。 图2 层间距对比法示意 图3 延伸推理法 迎头 4 钻探法 沿煤巷道掘进见断层,可过断层继续向前推进 数米,利用施工地点现有的钻探设备,如风钻、锚索 机等,对巷道顶底板进行钻探,当落差较小时(2~4 m),利用风钻对巷道顶底板进行钻探,很容易探到 断失煤层,判出落差;当落差较大时(4~1O m),可 配合层间距对比法,寻找断失翼煤层。如图4所示, 煤2、煤4层间距2O m,利用锚索机对巷道顶板进行 钻探,当巷道顶板见煤时,根据煤层位置及已掌握的 层间距可直接判断出落差,如果钻探10 m 没有见 煤,则可判定断失盘为下降盘,根据上覆煤2顺巷道 方向起伏较小的特点,推断落差近似为煤4巷道起 坡至见断层段标高差的2倍。 煤2 量 、鲁1 l l _ — .=.:一 -一一-B-_--j - 煤4 一 。 图4 钻探法示意 当断层落差较大,使用风钻、锚索机等设备无法 追溯到断失煤层时,可选用大型勘探设备进行钻探, 如使用SGZ—IC一1型75 In液压防爆钻机对断失 (b) 煤层探查,则落差在10~50 in范围内的较大断层 就很容易探到。 5 现场构造形迹推理法 断裂构造形成时,在断裂面上会留下相应的擦 痕、擦沟、牵引褶曲、磨光面、伴生断层或断层带充填 物,可以根据这些断裂面构造形迹来判断断裂构造 位移情况。例如,巷道遇断层后,断裂面上所呈现的 擦痕、擦沟从粗而深到细而浅的方向,可确定为断失 盘位移方向,磨光面呈不规则扇形状而消失的一端 可确定为断失盘位移方向。 由于地壳运动的相对稳定性,大断层形成过程 中所伴生的小断层一般可判定断失盘位移的方向。 如图5所示,沿煤巷道掘进遇小断层之后,相隔2 Ill 迎头遇大断层,工作面全岩,且小断层产状与大断层 一 致,由于形成断层地应力的一致性,因此,迎头断 失盘位移的方向可依据伴生小断层的位移方向判定。 迎 头 图5 构造形迹推理法示葸 断层带充填的煤线、岩石角砾、标志层岩块等分 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可根据这些充填物来追溯断失 盘煤层。沿断层滑动方向上煤岩角砾数量由多渐 少、粒度由粗变细方向及煤线(薄煤)运动方向即为 断失盘位移方向。图5中,迎头见砂质页岩,断层带 充填石灰岩碎块,经对比钻孔柱状图,该煤层顶板为 标志层石灰岩,则很容易判断石灰岩碎块为该层煤 lO2 采 矿 技 术 2O12,l2(1) 顶板石灰岩,断失盘为下降盘。 6 结 论 本文详细介绍了5种断失翼煤层寻找方法及其 适用条件。上述方法对判定断层性质、寻找断失翼 煤层都有一定实际意义,但各有其局限性。实际生 产中各种方法应综合运用,相互补充、验证,方能得 出正确的结论。 + 一◆ -. _ . - . -+ _. - (上接第26页) 及原有充填井改扩建),每年共计节省120.22万元。 同时节约的尾砂用于蒸压灰砂砖的制造,产生可观 的经济效益。 3.2 充填方法的改进方向 (1)充填材料还是以尾砂为主,同时要加强废 石充填工作的推广力度,同时制定合理的作业顺序 防止废石充填影响尾砂充填,保持采充平衡。 (2)继续加大对废石充填的现场管理,及时满 足采空区充填的需要;技术部门认真研究井下采场 循环顺序,为废石充填提供便利。 (3)进一步试验研究废石与尾砂、废石与胶结 体的充填比,找到经济合理的比值,使废石充填工作 不影响下分层回采及出矿。 (4)试验比较电耙与风动装岩机等设备在采场 废石充填中的工作能力,找到合适的平场设备,提高 废石充填效率。 4 结 论 井下废石充填法是琅琊山铜矿根据矿山生产现 状及建设绿色矿山的思路,通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设 (上接第34页) 索以大预紧力减缓、减小顶板变形扩张。现场监测 结果表明该支护对策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3)随着煤矿开采不断向深部转移,沿空巷道 的合理煤柱留设问题、巷帮变形问题、巷道底臌问 题、动压及复杂围岩条件下的支护问题等还有待进 一 步研究,必须转变思路,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沿空巷 道变形控制难题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3 何满潮,袁和生,靖洪文,等.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 E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6 50. [2] 易恭猷,王连国.软岩支护现状分析及对策[J].锚杆支护, 2001(1).5—8. 参考文献: [1] 李 宾.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0 (13):370—177. [2] 谢德明.软岩巷道底鼓防治技术研究[J].煤矿安全,2010(5): 59—62. [3] 张成银.二维地震找煤方法探索[J].煤炭科技,2010(3):62—63. [4] 于润沧.采矿工程师手册E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于绪峰(1969~),男,山东肥城人,工程师,主要从 事矿井地质与防治水工作。 ◆ ⋯ + 一. -. ⋯ . - . · 计、讨论、自行试验实施的。虽然使用废石充填法还 要多施工1条充填井,增加了一定的投入,但是该方 法的成功运用不但每年能为琅琊山铜矿创造100多 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缓解了井下采充失调的突 出矛盾。通过废石充填,建立废石不出井系统,不仅 缓解了提升运输的紧张状态,而且减少了地表废石 场地的占用,保护了自然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世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295-296. [2] 《采矿手册》编委会.采矿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8. [3] 马正位,乔登攀,魏学松,等.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法在东大 山铁矿的应用E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9,61(3):3 5. [4] 吴东旭,刘 让,舒为民.大红山铜矿废石充填工艺的实践 [J].采矿技术,2006,6(3):192—194. [5] 曾庆友.人工假底上向分层废石充填法在玉水硫铜矿的应用 [J].采矿技术,2o10,10(4):17 19. (收稿日期:2011-09—22) 作者简介:乔小明(1984一),男,江苏新沂人,助理工程师,主 要从事采矿、爆破技术管理工作,Email:cumtmm@163. C0rrl 一 _ . -. -. -. - + - . -◆ - 一 _¨ ’¨ 。¨ 。一 ‘+ ‘ E3] 何满潮,杨 军,杨生彬,等.济宁二矿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耦 合支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7,35(3):23—26. [4] 马念杰,侯朝炯.采准巷道矿压理论及应用EM].北京:煤炭工 业出版社,1995:77—81. [5] 伍永平,杨永刚,来兴平,等.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数值模拟分 析与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3(4):398—401. 16] 孙晓明,何满潮.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166—169. [7] 杨永刚,张海燕,等.大倾角炮采工作面转综采切眼支护技术 研究与实践[J].煤矿开采,2011,16(99):4卜44. Is] 马其华,王宜泰.深井沿空巷道小煤柱护巷机理及支护技术 [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26(4):520—523. (收稿日期:2011-10-18) 作者简介:杜登计(1981一),男,湖南常德人,工程师,主要从 事煤矿矿井设计方面的研究。 |
|
下载地址: | 文档地址1 | |
下载帮助: | ![]() ![]() ![]() |
|
相关软件: | 无相关信息 | |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