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荆各庄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

在线文档 2015-02-27 0
软件名称: 荆各庄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
文件类型: .doc
界面语言:
软件类型: Doc
运行环境: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133 KB
软件等级:
软件登陆: admin
作 者 :
官方网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压密码:
整理时间: 2015-02-27
软件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荆各庄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


二〇一〇年七月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为煤矿新井通风设计,是《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矿井通风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矿井通风的问题。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1、矿井的地质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如下设计技术资料所示,矿井开拓平面图与剖面图见附件1和附件2。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0人,综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40人,高档普采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60人。


2、提出该矿井前25年左右的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并进行技术比较与经济比较(粗略),选择最优方案,确定出矿井的通风系统。


3、确定采区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4、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并作技术比较。


5、确定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并作技术比较。


6、计算各用风地点的供风量和矿井总用风量。


7、确定矿井通风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开采位置,分别绘制两个时期的通风系统立体图和网络图(用A3或A4纸画)。


8、分别计算两个时期的矿井最大通风阻力与等积孔,并评价矿井通风难易程度。


9、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并确定两个时期的工况点,选择配套电机,概算通风费用,提出对通风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10、对以上内容进行综合协调,经过技术处理加工后,依据附件3说明书模板编制矿井通风系统说明书(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及参考书目),绘制矿井通风系统 图(比例尺为1:5000或1:0000,个别小矿井可采用1:2000),作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具体要求见附件4.


三、设计要求


1、按设计内容及要求编排章节,并按序编页码


2、语言文学


(1)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2)文理通顺,词达意明,应用专业术语


(3)字体工整,书写清洁


3、公式与图表


(1)所用公式应写出处,并编号(如式4-2)公式中各项意义单位需注明,计算应准确,计算结果可以图表表示。


(2)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如表 图2-3),标明图标、表题并与文字相呼应,表内数据对应数位应整齐、数字重复应照写。


(3)所有图均采用纸质较好的白纸按制图标准描绘,要求图面清洁、粗细均匀、比例一致。


4、排版格式完全参照《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四、 设计技术资料


荆各庄矿90万t/a新井通风设计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公里处,南距马家沟矿6公里,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公里,东距陡河发电厂4.5公里。矿井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9#煤层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F1~F3断层为界,深部以9#煤层盆状向斜底- 500标高为最终深度。井内的气象参数按表1所列的平均值选取。


表1 空气平均密度一览表


季节 地点进风井筒(kg/m3)出风井筒(kg/m3)


冬1.221.20


夏1.181.20


1.2 井田地质特征


荆各庄矿井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3.5 km,东西宽约3.4 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3.5 km的亚圆形,面积约9平方公里。


1.3 煤层特征


本矿井可采煤层有9#煤层,其煤层平均厚度为8.43m,具体参见图1 综合地质柱状图。根据精查地质报告的瓦斯地质资料,全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56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5m3/t,矿井瓦斯等级应定为低瓦斯矿井。据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测试结果,煤层均属极易自燃。煤尘爆炸指数38.42%~64.2%。


2 井田开拓


2.1 井田境界与储量


矿井地质资源量:9#煤97.36(Mt),工业储量95.42(Mt),可采储量58.56(Mt),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工业广场的尺寸为360m×400m的长方形,工业广场的煤柱量为906.7(万t)


2.2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330d计算,矿井设计年工作日330 d,每日3班工作,每班工作8 h,两班生产,一班检修;掘进3班作业;昼夜净提升时间为16 h。本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50年。


图1 综合地质柱状图


2.3 井田开拓


工业广场布置在井田中央。荆各庄矿采用中央边界式的通风方式,而又将风井与主井、副井布置在同一个工业广场内,故本矿井扩大工业场地的面积为14.4公顷,由于长方形便于布置地面建筑,所以初步设定工业广场为长方形400 m ×360 m 。


根据本井田的实际条件,煤层平均倾角为15º,井田倾斜长约3.61 km,落差为320 m,考虑到阶段斜长和一水平服务年限,采用二个水平划分井田。为了合理布置采区,一水平布置在-330,二水平布置在-475水平,一水平采用上山开采。井底车场布置在9#底板坚硬岩层中。


采用主副两个井筒,主井提升煤炭,副井提升材料兼做进风井,根据不同开拓方案:在井田中央边界开掘一个风井或在工业广场内单独开凿一风井,满足矿井通风要求。


设计确定每翼布置两条大巷,一条胶带输送机大巷,一条辅助运输大巷。其中胶带输送机大巷担负矿井煤炭运输任务,辅助运输大巷担负矿井材料、人员、设备等运输任务,两大巷均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大巷均布置在底板岩石中。


立井单水平加暗斜井开拓工业广场布置在井田中部,布置两开采水平,暗斜井延伸二水平。


3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


3.1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布置,荆各庄井田共划分为两个开采水平,其中一水平采用上山开采共布置两个采区。二水平也采用上山开采共布置2个采区。矿井首采采区位于井田东北部第一水平上山部分。一水平采区走向长1400~1800 m,平均1600 m,倾斜平均长1400 m, 采区垂高180 m。


该井田走向长度3.5 km,有较大断层作为井田边界。煤层厚度及倾角变化不大,且本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机械化水平较高,设计一矿一面可满足矿井产量。故尽可能取较长的采区走向长度。又考虑到工业广场在井田浅部,采区的划分受地质条件和工广煤柱的限制等因素,采区走向长度为1400m~1800 m ,斜长为1400 m左右。由于东翼采区倾角较小,煤层稳定性较好,离井口较近,投产较快,所以定为首采区。本矿采区走向长平均1600 m左右。


采区平均倾斜长度1400 m,区段平巷采用单巷掘进,在回采下区段时,采用沿空掘巷的方式。区段上、下顺槽巷道宽度为4.5m。确定工作面长度:区段斜长=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宽度+区段上下平巷宽度。最后确定工作面长度为180 m,共划分7个区段。


为了能够在采空区上覆岩层稳定后再进行沿空掘巷,采区内工作面的接替方式为区段跳采接替。


3.2 采煤方法


主采煤层选用综采开采工艺,倾斜长壁全部垮落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工作面的推进方向确定为后退式。根据工作面的关键参数选用配套设备:液压支架ZFP5200/17/32、采煤机MAX—300C/3.5、刮板输送机SGZ764/400、 SZP—830/180型转载机、PCM132型破碎机、SSJ-1200/3×200M型带式输送机。采煤机截深0.6m,其工作方式为双向割煤,追机作业,工作面端头进刀方式。工作面用先移架后推溜的及时支护方式。


3.3回采巷道布置


采用单巷布置,沿空掘巷,留5 m窄煤柱。在煤层中共布置二条区段平巷,采用综掘机割煤,锚杆机进行支护的机械化掘进方式。运输和回风平巷均为矩形断面,运输断面宽4.5 m, 高3.0 m,回风断面宽4.5 m,高3.0 m,采用锚杆锚索支护。沿煤层底板取直或分段取直,留5‰的坡度,以利矿车运输和方便排水。


3.4部分井巷特征参数


表2部分井巷特征参数 (其他井巷参数自行设计、计算或在相关图纸上提取)


井巷名称长度(m)断面(m2)周长(m)


副井28.2718.84


井底车场和大巷15.214.8


采区下部车场15.214.8


轨道上山15.214.8


轨道上山15.214.8


采区中部车场13.9513.18


区段下顺槽13.9513.18


综放工作面13.37.54


区段上顺槽13.9513.18


区段回风石门13.9513.18


回风大巷15.615.02


风井19.6315.7


五、成绩评定方法


参照《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规定执行。


六、附件


附件1矿井开拓平面图


附件2矿井开拓立体图


下载地址: 文档地址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软件: 无相关信息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