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地质“三率”调查表
软件名称: | 煤炭企业地质“三率”调查表 | |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
软件类型: | Doc | |
运行环境: | ||
授权方式: | ||
软件大小: | 921.5 KB | |
软件等级: |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
官方网址: | 官方站 | |
程序演示: | 演示 | |
解压密码: | ||
整理时间: | 2015-04-07 | |
软件简介: | 煤炭企业地质“三率”调查表 填报单位盖章: 1、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采矿权人开采方式 矿山名称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采矿许可证证号行政区代码经济类型 建矿时间投产时间剩余服务年限(年) 2、煤矿煤炭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资源储量、产量单位均为万吨) 设计采煤方法实际采煤方法 设计或核定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011年底保有 资源储量设计永久柱煤量三下压煤量 累计矿井动用储量累计矿井采出量累计矿井损失量 累计不合理损失量设计矿井回采率实际矿井回采率 矿井可采煤层数设计开采煤层数实际开采煤层数 累计产量构造复杂程度勘探类型 煤层号煤的牌号平均 厚度煤层 倾角煤层稳定性可选性级别设计可采储量采煤 方法设计工作面回采率设计采区开采回采率(%) …… 年度工作面回采率采区损 失量采区不合理损失采区 采出量采区回 采率全矿井 采出量全矿井 损失量矿井 回采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选煤情况(产量均为万吨,灰分、硫分、产率、入选率均为%,发热量为MJ/kg) 选煤厂 个数设计选煤能力(万吨/年)入选原煤 灰分原煤发热量入选原煤 硫分 年度原煤产量入选原煤量原煤入选率炼焦精煤产率选煤厂精煤产品产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选煤工艺 选煤产品名称灰分硫分发热量年产量 …… 4、煤矿经济指标 销售产品 名称年初库存量(万吨)年销售量(万吨)年自用量(万吨)年末库存量(万吨)年平均销售价格(元/吨)年销售收入 (万元) …… 5、共伴生矿产、尾矿资源利用情况 共伴生矿产名称资源量 单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累计采出量年利用量累计 利用量利用率(%)年利用产值(万元) …… 尾矿等资源名称资源储量 单位年排 放量累计 排放量利用 方式年利用量累计 利用量利用率 (%)年利用产值(万元) …… 6、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并附上工艺流程图。 填表人(签章)手机号码:填报日期 审查人(签章)手机号码:审核日期 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填报说明 一、填报基本要求 (一)《煤炭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煤炭采(选)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煤厂时可以不填写选煤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六)填报时,数字指标项应严格按照本表及填报说明中列出的指标填报单位填写。如果数字指标项的填报单位与本表中列出的填报单位无法换算,不能保持一致,应将列出的填报单位用笔涂掉,并在填报资料后注明其填报单位。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 (一)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5.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建矿时间:指煤矿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时间:指煤矿建成投产时间。 10.剩余服务年限:指煤矿2011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两套及以上生产系统的企业,应填报各套生产系统中最长的可生产年限。 (二)煤矿储量及开采情况。 1. 设计采煤方法:依据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采煤方法填写。 2.实际采煤方法:填写实际采用的主要采煤方法,有几种填几种。 3.设计或核定生产能力: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4.实际生产能力:填2011年的煤炭产量。 5.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指采矿许可证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资源储量,(历年因补充勘探、生产勘探、采勘对比和重算等增减的储量)。 6.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填写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7.设计永久煤柱量:是指经批准的设计全矿各种永久性煤柱损失的所有资源储量(一般属合理损失)。 8.“三下”压煤量:是设计永久煤柱中的一部分,水体、铁路和建筑物下压覆不可开采的资源储量。 9.累计矿井动用储量:填写截止2011年底全矿井已采动用部分资源储量之和,包括累计采出量和累计损失量两部分。 10.累计矿井采出量:是指截止2011年底全矿井实际采出量之和。 11.累计矿井损失量:是指截止2011年底全矿井实际损失量之和。 12.累计不合理损失量:是指截止2011年底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或浪费、破坏)量之和。 13.设计矿井回采率:填写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矿井回采率。 14.实际矿井回采率:填写实际全矿井平均回采率。 15.矿井可采煤层数:经批准的地质报告或储量核实报告所确定的资源储量的煤层层数。 16.设计可采煤层数:填写依据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确定的开采利用的煤层层数。 17.实际开采煤层数:填写实际已经开采的煤层层数。 17.构造复杂程度: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的要求填写,分为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构造和极复杂构造。 18.勘探类型:按照《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确定的固体矿产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划分及工作要求填写。 19.煤层号:是指该矿区所采煤层的具体编号。 20.煤的牌号: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 5751-2009)填写。 21.平均厚度:是指煤层的平均厚度,单位为米。 22.煤层倾角:煤层的平均倾角。 23.煤层稳定性: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的要求填写,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24.可选性级别:指把杂质从煤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工业用煤的难易程度,分为极易选煤、易选煤、中等可选煤、难选煤、极难选煤。 25.设计可采储量:是截止2011年底设计可开采利用的保有资源储量。 26.采煤方法:是指各煤层所对应的具体采煤方法。 27.设计工作面回采率: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28.设计采区回采率:以批准的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为准。 29.工作面回采率:根据实际数据先测算工作面损失率,工作面回采率=1-工作面损失率。 30.采区损失量:即实测的采区各煤层损失量之和,当影响上下其他煤层时,应当加上其损失(浪费、破坏)的资源储量。 31.采区不合理损失量:即采区损失量的一部分,是由于不正确开采引起的损失量之和,当影响上下其他煤层时,应当加上其损失(浪费、破坏)的资源储量。 32.采区采出量:即实测的采区各煤层采出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33.采区回采率:根据实际数据先测算采区损失率,采区回采率=1-采区损失率。 34.全矿井采出量:指全矿井已开采的采出量加上掘进煤量、巷道维修煤量。 35.全矿井损失量:指各采区损失总和加上永久性煤柱摊销资源储量、报损储量和地质即水文地质损失。 36.矿井回采率:根据实际数据先测算工作损失率,矿井回采率=1-矿井损失率。 (三)选煤基本情况。 1.选煤厂个数:矿山企业所建立的选煤厂个数。 2.设计选煤能力:是指设计确定的洗煤厂年度入选原煤量,单位万吨/年。 3.入选原煤灰分:灰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残留物,填写选煤厂年入选原煤平均灰分。 4.入选原煤硫分:填写选煤厂入选原煤平均硫分。 5.原煤产量:是指矿山在某一年度内所生产的原煤产量。 6.入选原煤量:是指洗煤厂实际生产中年度入选原煤量。 7.原煤入选率:是指入选原煤量与原煤产量的百分比。 8.炼焦精煤产率和选煤厂精煤产品产率:是指炼焦煤厂或选煤厂精煤数量与入选原煤数量的百分比。 9.选煤工艺:指对原煤进行洗选获得选煤产品的工艺流程,如重力选煤、浮游选煤。 10.选煤产品名称:是指对原煤进行洗选后获得的产品,如精煤、煤泥、煤矸石。 11.灰分:是指单位选煤产品所含灰分。 12.硫分:是指单位选煤产品所含硫分。 13.发热量:是指单位选煤产品中所含的热量。 14.年产量:是指2011年各选煤产品的总产量。 (四)煤矿经济指标。 1.销售产品名称:指矿山企业对外销售的矿产品名称,如原煤、精煤、煤泥等产品的名称。 2.年初库存量:指2011年初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产品数量。 3.年销售量:指煤炭企业2011年实际销售的、由本企业生产(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实物数量。销售量统计应以销售实现为原则。销售实现的标志有两个:一、产品所有权已转移;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证的情况下,可作为销售实现,进入销售量统计。 4.年自用量:指煤炭企业2011年由于生产需要或其它情况所产生的内部消耗的本企业生产(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实物数量。 5.年末库存量:指2011年底末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产品数量。 6.年平均销售价格:指2011年销售该产品的交易平均价格。 7.销售收入:指煤炭企业2011年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 (五)共伴生矿产、尾矿资源情况。 1.共伴生矿产名称:是指与煤系地层中与煤共伴生的矿产,如硫铁矿、铝土矿、铁矿、油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等;煤层中含有煤层气、锗、镓、铟、钒等稀有分散元素。 2.资源量单位: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所对应的单位,固体矿产单位为万吨,液体、气体矿产单位为万立方米。 3.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指采矿许可证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资源储量,(历年因补充勘探、生产勘探、采勘对比和重算等增减的储量)。 4.保有资源储量:填写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 5.累计采出量:截止2011年底实际采出量之和。 6.年利用量:指2011年已利用的数量,已利用是指矿山已将共伴生矿产资源自用或者对外销售。 7.累计利用量:截止2011年底实际已利用量之和,已利用是指矿山已将共伴生矿产资源自用或者对外销售。 8.利用率:指截止2011年底累计利用量与累计采出量的百分比。 9.年利用产值:指矿山企业2011年利用共伴生矿产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10.尾矿等资源名称和资源量单位:煤炭资源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 煤矸石、矿井水、乏风等废弃物的名称,固体矿产资源量单位为万吨,液体、气体矿产单位为万立方米。 11.年排放量:指矿山2011年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固体废弃物以万吨为单位,液体、气体矿产为万立方米为单位。 12.累计排放量:截止到2011年底已排放废弃物的总量 13.利用方式:指矿山企业利用矿山废弃物的方式。 14.年利用量:指矿山2011年实际利用的矿山废弃物的数量。 15.年利用产值:指矿山企业2011年利用废弃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16.利用率:指截止2011年底累计利用量与累计排放量的百分比。 (六)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并附上工艺流程图。 填表人、审查人:是指采矿权人指定的填表人及填报单位的审查人,须签名或盖章 填报日期、审查日期:填写填报数据和审查数据时间。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 1、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采矿权人开采方式 矿山名称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采矿许可证号行政区代码经济类型 建矿时间投产时间剩余生产年限(年) 2、矿山储量情况 矿石工业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 矿产 名称矿产 组合有价元素(组分)平均 品位(%)统计对象及 单位2011年底资源储量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年动用 资源储量年损失资源储量年末 保有 …… 3、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主要矿体编号矿体走向长度(m)矿体倾角(度)矿体厚度(m)矿体赋存深度(m)矿体稳固性围岩稳固性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4、矿山采矿情况 开采方式开拓 方式设计生产能力(万吨)设计资源利用率(%)设计采矿贫化率(%)设计开采回采率(%)主矿种设计出矿品位(%)主矿种最低工业品位(%) 年份年实际出矿量(万吨)年实际采矿量(万吨)实际开采回采率(%)主矿种实际出矿品位(%)实际采矿贫化率(%)掘采比(m/万吨)露天剥采比(t/t) 2009 2010 2011 地下采矿方法名称年实际出矿量(吨)年实际采矿量(吨)主矿种出矿品位(%)采矿损失率(%)采矿贫化率(%)采矿耗电量(kwh/t原矿)采矿耗水量(t/t原矿) 5、矿山选矿情况 选矿厂名称/序号设计年选矿能力(万吨)设计主矿种入选品位(%)入磨粒度(mm)磨矿细度(%)选矿流程(流程图)年外购矿石量(万吨)年入选矿石量(万吨) 年份主矿种入选矿石量(吨)主矿种入选品位(%)主矿种选矿回收率(%)选矿耗水量(吨/吨原矿)选矿耗新水量(吨/吨原矿)选矿耗电量(kwh/吨原矿)磨矿介质损耗(kg/吨原矿) 2009 2010 2011 选矿产品名称选矿代码产率(%)选矿回收率(%)主计价元素名称主计价元素含量(吨)元素名称1含量(吨)元素名称2含量(吨)元素名称3含量(吨) …… 6、尾矿、废水、废石处置与利用情况 年份尾矿产率(%)尾矿年排放量(万吨)尾矿品位(%)尾矿年利用量(万吨)尾矿年利用产值(万元)选矿废水年排放量(万吨)回水利用率(%)回水利用产值(万元) 2009 2010 2011 年份废石年排放量(万吨)废石累计积存量(万吨)废石年利用量(万吨)废石利用产值(万元)矿坑涌水年排放量(万吨)矿坑涌水利用率(%)矿坑涌水利用产值(万元) 2009 2010 2011 尾矿库设计库容(万立方米)尾矿处置方式尾矿运输方式尾矿利用方式截止2011年底尾矿累计积存量(万吨)截止2011年底剩余库容(万立方米) 7、矿山经济指标 年工业总产值(万元)年工业增加值(万元) 出售产品名称主计价元素品级年初库存量(万吨)年自用量(万吨)年销售量(万吨)年末库存量(万吨)年平均销售价格(元/吨)销售收入(万元) 国内国外 …… 8、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名称矿种资源 储量(万吨)品位(%)难选冶 原因年开采量(万吨)矿石堆存量(万吨) 现采用的采选工艺技术 年份年选矿量(万吨)有价元素1的回收利用有价元素2的回收利用有价元素3的回收利用 名称品位(%)回收率(%)名称品位(%)回收率(%)名称品位(%)回收率(%) 2009 2010 2011 9、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技术代码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并附上工艺流程图,并介绍“三率”指标的历史回顾、企业的历史最好指标等 填表人:联系方式填报日期: 审核人:联系方式审核日期: 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 调查表填报说明 一、填报基本要求 (一)《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三率”调查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二)调查表应由矿山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实、全面、准确填报,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后,按要求将调查表及与该表内容相同的电子报表各1份报送有关单位。 (三)本表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为基本统计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采矿权人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必须1证1表分别进行填报。 (四)采矿权人没有选矿厂时可以涉及到选矿情况的内容。 (五)调查表累计数据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均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 (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1.采矿权人: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采矿权人。 2.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的方法,如露天、地下开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3.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矿山名称。 4.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规定填写。 5.采矿许可证证号:指《采矿许可证》所载明的23位或13位编号。 6.行政区代码:矿山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7.经济类型:按《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12402-2000)填写。 8.建矿时间:指矿山企业开始筹建时间。 9.投产时间:指矿山企业建成投产时间。 10.剩余服务年限:指矿山企业2011年末起至计划开采完毕时间。两套及以上生产系统的企业,应填报各套生产系统中最长的可生产年限。 (二)矿山储量情况。 1.矿石工业类型:是指矿山开采主矿种的矿石工业类型。 2.矿床工业类型:根据矿床的成因类型、工业意义、经济价值及其代表性、矿石的矿物或元素建造、矿床的形态、产状及其与构造关系和围岩性质等因素所划分的矿床类型,如铜矿工业类型:斑岩性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层状铜矿、含铜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及含铜石英脉型矿床等。 3.矿产名称:按《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附录一)填写。 4.矿产组合:分为单一矿产、主要矿产、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 5.有价元素(组分):填写矿山开采矿石中各矿种内的有用组分名称。 6.平均品位:指矿山地质储量报告中所查明的矿石资源储量所对应的矿床(矿体)的平均品位。 7.统计对象及单位:按《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附录一)填写。 7.2011年资源储量 累计查明:是指截止到2011年底矿区内对应矿产累计查明矿石量(金属量),应分别对应主矿种、共伴生矿种逐项填写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年动用资源储量:是指2011年度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对应矿产采出量和损失量,应分别对应主矿种、共伴生矿种逐项填写年动用资源储量。 年损失资源储量:是指2011年度矿山开采过程中损失的资源储量。 年末保有资源储量:是指截止到2011年底,对应矿产资源可供开发的矿石量(金属量),应分别对应主矿种、共伴生矿种逐项填写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上一行填写金属量,下一行填写矿石量。 (三)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主要矿体编号:填写矿体的编号。 2.矿体走向长度、倾角、厚度:填写矿体的走向长度、倾角和厚度的平均值。 矿体厚度:是指矿体上盘与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此项指标应填报其平均垂直厚度。 4.矿体稳固性与围岩稳固性:是指矿体和围岩在形成开采空间并暴露的情况下的稳固能力,可粗略的分为5类:极不稳固矿岩;不稳固矿岩;中等稳固矿岩;稳固矿岩;极稳固矿岩。填报者可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填报其所属类别。 5.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是指与矿床开采时的防水、排水、供水措施有关的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活动情况,如断层、裂隙、岩溶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含水层的性质、层数、厚度、水质、水量、分布范围、补给和排泄条件、与地表水的联系等。此项的填报作简要的描述即可。 (四)矿山采矿情况。 1.开采方式:指采用露天或地下方式采出有用矿物的方法。 2.开拓方式:指矿床开拓工程的布置类型。按照《开拓方式及代码》(附录二)中列出的开拓方式及代码,以产量大的原则选择一种主要的开拓方式进行填写。开拓方式应与开采方式相对应。 3.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年度采矿生产量。此项指标应填报最终设计确定的年度主矿产的采矿生产能力。经改扩建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矿山,应填写改扩建后的设计生产能力,单位采用万吨/年。未经设计投入建设的老矿山,其设计生产能力填报与实际生产能力相同。 4.设计资源利用率:是指企业在编写开发利用方案中设计对资源的总体的利用率。 5.设计采矿贫化率:是指矿山设计过程中确定的采矿贫化率。 6.设计开采回采率: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采区开采回采率。 7.主矿种设计出矿品位: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回采后从采场放出矿石的主矿种平均品位。 8.主矿种最低工业品位:填写矿山开采过程中主矿种的最低可采品位。 9.年实际出矿量:分别填写2009、2010、2011年全矿或某一地下采矿方法对应的实际出矿量。 10.年实际采矿量:分别填写2009、2010、2011年全矿或某一地下采矿方法对应的实际采矿量。 11.实际开采回采率:指当年全矿实际实现的回采率指标值。以矿山地质测量人员进入采场,实地测量计算得出的开采回采率指标进行填报。多矿井同时生产时,填报各矿井加权平均回采率。回采率=(1-损失率)% 12.主矿种实际出矿品位:是指出矿量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所占比例,也即矿山回采后从采场放出矿石的平均品位。 13.实际采矿贫化率:矿山开采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贫化率。 14.掘采比:是指地下开采的矿山,每采出一万吨矿石需要掘进巷道的延米数。其计算公式为:掘采比(米/万吨)=掘进量(米)/出矿量(万吨)。 15.露天剥采比:指矿床露天开采时,剥离的废石(上覆岩层、层间夹石)量与采出矿石量的比值,即平均每采一吨(或立方米)矿石所需要剥离的废石量(吨或立方米)。 16.地下采矿方法名称:是指采矿所采用的巷道布置方式、掘进程序和回采工艺过程的总称。此项请逐一填写矿山主要采矿方法名称,按采矿方法及代码(附录三)填写。 17.采矿耗电量:是指每采出一吨原矿各工艺耗电总量。 18.采矿耗水量:是指每采出一吨原矿各工艺耗水总量。 (五)矿山选矿情况。 1.选矿厂名称/序号:指采矿权人为处理从本采矿权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开采矿石所建立的选矿厂名称或序号。 2.设计年选矿能力:是指矿山设计确定的年度选矿生产量。此项指标应填报最终设计确定的年度主矿产的选矿生产能力。经改扩建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矿山,应填写改扩建后的设计生产能力,单位采用万吨/年。 3.设计主矿种入选品位:是指矿山设计中确定的主矿种在工业上可利用的最低平均品位。 4.入磨粒度:即矿山破碎磨矿流程中进入磨机的最大矿石粒度。 5.磨矿细度:指破碎磨矿流程中,从磨矿进入后续作业的产品细度,以-200目、-325目、-400目所占百分含量表示。 6.选矿流程:即矿山破碎磨矿、选矿流程简单描述,根据流程先后顺序描述,如“螺旋溜槽重选获得合格精矿-重选尾矿弱磁选获得合格精矿-强磁选-磁选精反浮选”建议改为“鞍山式混合铁矿石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脱硅的重、磁、浮联合选矿流程流程”等。 7.年外购矿石量:即矿山2011年自其它矿山购入的矿石总量,单位采用万吨/年。 8.年入选矿石量:是指2011年度选矿生产所处理的矿石量,单位采用万吨/年。 9.主矿种选矿回收率:是指主矿种的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给矿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 10.选矿耗水量:是指矿山选矿阶段每处理一吨原矿各选矿工艺耗水总量。 11.选矿耗新水量:是指矿山选矿阶段每处理一吨原矿各选矿工艺所需要补充消耗的新水总量。 12.选矿耗电量:是指矿山选矿阶段每处理一吨原矿破碎、磨矿、选矿各工艺耗电量综合。 13.磨矿介质损耗:即选厂磨矿流程中实际粉磨一顿矿石需要消耗的磨矿介质的重量,kg/吨。 14.选矿产品名称:指选矿获得的对应标准品位(规格)产品名称。若某一产品为流程中多个作业产品混合而成,而各作业产品没有单独分析核算的,按第一个作业产出的顺序为该产品顺序。 15.选矿代码:按照选矿方法(附录四)填写,是指利用矿产中不同矿物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将目的矿物与其它成分分离的方法代码。按照选矿产品从流程中产出的先后顺序对应填写获得该产品的选矿方法代码。如果选矿作业流程中采用了多种选矿方法,则以精选作业流程采用的选矿方法作为填报依据。具有二种及以上不同选矿作业流程的,以精矿产值最大者优选的原则,选择两种主要选矿流程中精选作业采用的选矿方法依次填写。尾矿对应的该项可以不填写。 16.产率:是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的重量占入选矿石重量的百分数。填报矿山实际得到的产率指标,有多个产品的应分别对应填写各个产品产率。 17.选矿回收率:是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给矿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填报矿山实际完成的选矿回收率指标,有多个产品的应分别对应填写各个产品回收率。 主计价元素名称:是指选矿产品在出售过程中可单独计价的主要元素,如铁精矿中主计价元素为Fe,如该产品为混合精矿,则主计价元素填写价值高的元素,另外一种计入其它可计价元素中。 18.主计价元素含量:是指选矿产品中主计价元素的百分含量。 19.元素名称及含量:是指矿石中含有的主元素、共伴生元素名称及含量。 (六)尾矿、废水、废石处置与利用情况。 1.尾矿产率:是指尾矿的重量占入选矿石重量的百分数。 2.尾矿年排放量:指矿山当年排放的尾矿量,以万吨为单位。 3.尾矿品位:是指尾矿中主矿种的品位。 4.尾矿年利用量:指矿山以综合利用为目的,实际处理的尾矿量,以万吨为单位。 5.尾矿年利用产值:是指尾矿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收益。 6.选矿废水年排放量:是指选矿当年排放的废水量,以万吨为单位。 7.回水利用率:是指尾矿库澄清水返回选矿流程继续使用的水量占尾矿库接受水量的百分比. 8.回水利用产值:尾矿库澄清水返回选矿流程继续使用所带来的收益。 9.废石年排放量:指矿山当年排放的废(矸)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10.废石累计积存量:指矿山以处置为目的,将废(矸)石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废(矸)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11.废石年利用量:指矿山以综合利用为目的,实际处理的废(矸)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12.废石利用产值:是指废石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收益。 13.矿坑涌水年排放量:矿坑当年的涌水排放量,以万吨为单位。 14.矿坑涌水利用率:以综合利用为目的而实际处理应用的矿坑涌水量占全部矿坑涌水量的百分比。 15.矿坑涌水利用产值:矿坑涌水综合利用所带来的收益。 16.尾矿库设计库容:是指将尾矿堆存在尾矿库的矿山企业尾矿库设计库容。 17.尾矿处置方式:从干堆、回填和尾矿库堆存中选择。 18.尾矿运输方式:是指尾矿从选矿厂运至堆存场地的运输方式,如汽车运输,管道运输等。 19.尾矿利用方式:从以下方式中选择 (1)尾矿用作矿山地下开采采空区的充填料,即水砂充填料或胶结充填的集料; (2)用尾矿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如制作水泥微晶玻璃等; (3)用尾砂修筑公路、路面材料、防滑材料、海岸造田等。 20.截止2011年底尾矿累计积存量:指截止2011年底,矿山以处置为目的,将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尾矿量,以万吨为单位。 21.截止2011年底剩余库容:是指截止2011年底,将尾矿堆存在尾矿库的矿山企业尾矿库实际剩余的可利用的库容。 (七)矿山经济指标。 1.年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矿山企业当年度生产的最终工业产品总价值量。包括当年度生产的成品价值、已完工的对外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采用“工厂法”的计算原则,当年度的产品销售价格前后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如生产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当年度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2.年工业增加值:是指矿山企业当年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三种基本核算方法: 生产法:是在计算货物和服务通过生产过程形成总产品(总产出)的基础上,剔除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货物和服务)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通过将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来反映最终成果的方法,亦即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即: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反映最终产品生产规模的一种方法。 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3.出售产品名称:指销售标准品位(规格)产品名称,按矿产品在选矿流程中产出的先后顺序填写。未列出的矿产品,要折算成同类矿产品填报,不能折算对应标准矿产品的,可直接填写该矿产品的正规名称全称。 4.主计价元素:指选矿产品中可计价出售的主要元素或成分,当选矿产品为混合精矿或产品中有多个元素或成分可计价时仅填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元素。 5.品级:是指根据对应的国家精矿质量标准按照精矿中有用元素和杂质元素含量不同而确定的品级。非金属矿产品填质量标准。不能折算标准矿产品的,可直接填写该矿产品的实际品位或规格。 6.年初库存量:指当年度年初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对应上述品位(规格)的矿产品数量。 7.年自用量:指企业本年度生产需要或其它情况所产生的内部消耗的本企业生产(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实物数量。 8.年销售量:指矿山当年度实际销售(包括以往年度和本年度生产)的,符合上述品位(规格)的矿产品数量。销售量统计应以销售实现为原则。销售实现的标志有两个:一、产品所有权已转移;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即在产品已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了收取货款的凭证的情况下,可作为销售实现,进入销售量统计。年销售量应按总量、销往国内量、销往国外量分别填报。 9.年末库存量:指当年度年末尚存在仓库中而暂未售出的,对应上述品位(规格)的矿产品数量。 10.年平均销售价格:指当年销售该矿产品的当地交易平均价格。等于年销售收入与年销售总量之比。 11.销售收入:指矿山企业当年度销售该矿产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及废品)所取得的收入。以销售实现为原则进行填报。 (八)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名称: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的名称,如宁乡式铁矿、鲕状赤铁矿。 2.矿种: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所含主要元素对应的矿种,如宁乡式铁矿、鲕状赤铁矿对应矿种为铁矿。 3.难选冶资源储量及品位:是指难选冶资源储量及品位。 4.难选冶原因简述:简单描述该矿难选冶的原因。 5.年开采量: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当年被开采出的矿石量。 6.矿石堆存量:是指存放在专设的储存设施中的、尚未开发利用的难选冶、低品位资源矿石量,以万吨为单位。 7.现采用的采选技术工艺:是指已有开采加工难选冶资源的矿山企业所采用的利用该资源的工艺。 8.年选矿量:是指难选冶、低品位资源矿石当年的选矿量。 9.品位:是指已有开采加工难选冶资源的矿山企业所采用的利用该资源所得到的精矿中该有价元素的品位。 10.回收率:是指已有开采加工难选冶资源的矿山企业所采用的利用该资源所得到的精矿中该有价元素的回收率。 (九)新技术新工艺情况。 简要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名称、原理、主要技术参数、适用范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取得的效益,技术应用现状和典型用户,技术推广前景,矿山企业“三率”指标的历史回顾,企业的历史最好指标等,并附上工艺流程图。 填表人、审查人:是指采矿权人指定的填表人及填报单位的审查人,须签名或盖章 填报日期、审查日期:填写填报数据和审查数据时间。 附录一、矿产名称、统计对象及资源储量单位 矿产 类别序 号矿产名称统计对 象名称金属量(矿物量、 化合物量)单位矿石量单位 (一)能源矿产1煤千吨 2煤层气亿立方米 3石煤千吨 4油页岩千吨 5石油 原油液体 万吨 凝析油液体 万吨 6天然气 气层气气体 亿立方米 溶解气气体 亿立方米 7油砂千吨 8天然沥青千吨 9铀铀 吨千吨 10钍钍 吨千吨 11地热立方米/日 (二)金属矿产12铁矿 千吨 13锰矿千吨 14铬矿千吨 15钒矿V2O5 吨千吨 16钛矿钛铁矿 TiO2 吨千吨 钛矿钛铁矿砂矿钛铁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钛矿金红石 TiO2 吨千吨 钛矿金红石金红石 吨千吨 钛矿金红石砂矿金红石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钛矿高钛矿砂矿高钛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17铜矿铜 吨千吨 18铅矿铅 吨千吨 19锌矿锌 吨千吨 20铝土矿千吨 21镍矿镍 吨千吨 22钴矿钴 吨千吨 23钨矿WO3 吨千吨 钨矿砂矿 WO3 吨矿砂 千立方米 24锡矿 锡 吨千吨 锡矿砂矿锡 吨矿砂 千立方米 25铋矿铋 吨千吨 26钼矿钼 吨千吨 27汞矿汞 吨千吨 28锑矿锑 吨千吨 29镁矿冶镁白云岩 千吨 镁矿冶镁菱镁矿 千吨 铂族金属 金属 千克千吨 铂族金属砂矿金属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0铂矿 铂 千克千吨 铂矿砂矿铂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1钯矿 钯 千克千吨 钯矿砂矿钯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二)金属矿产32 钌矿 钌 千克千吨 钌矿砂矿钌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3锇矿 锇 千克千吨 锇矿砂矿锇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4铱矿 铱 千克千吨 铱矿砂矿铱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5铑矿 铑 千克千吨 铑矿砂矿铑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6金矿 金 千克千吨 金矿砂矿金 千克矿砂 千立方米 37银矿 银 吨千吨 铌钽矿(Nb+Ta)2O5 吨千吨 铌钽矿铌钽铁矿铌钽铁矿 吨千吨 铌钽矿铌钽铁砂矿 铌钽铁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38铌矿 Nb2O5 吨千吨 铌矿铌铁矿铌铁矿 吨千吨 铌矿铌铁砂矿铌铁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铌矿褐钇铌铁矿褐钇铌矿 吨千吨 铌矿褐钇铌铁砂矿褐钇铌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39钽矿 Ta2O5 吨千吨 钽矿细晶石细晶石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钽矿钽铁矿钽铁矿 吨千吨 钽矿钽铁砂矿钽铁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钽矿高钽矿高钽矿 吨千吨 40铍矿绿柱石绿柱石 吨千吨 铍矿氧化铍BeO 吨千吨 41锂矿Li2OLi2O 吨千吨 锂矿LiClLiCl 吨液体 千立方米 锂矿锂云母锂云母 吨千吨 锂矿锂辉石锂辉石 吨千吨 42锆矿ZrO2 ZrO2 吨千吨 锆矿锆英石锆英石 吨千吨 锆矿锆英石砂矿锆英石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锆矿(Zr+Hf)O2(Zr+Hf)O2 吨千吨 锆矿铪锆石铪锆石 吨矿砂 千立方米 43锶矿天青石天青石 吨千吨 锶矿菱锶矿菱锶矿 吨千吨 44铷矿Rb2ORb2O 吨千吨 铷矿液体Rb2ORb2O 吨液体 千立方米 45铯矿Cs2O 吨千吨 稀土矿稀土氧化物稀土氧化物 吨千吨 稀土矿稀土氧化物砂矿稀土氧化物 吨千吨 轻稀土矿轻稀土氧化物轻稀土氧化物 吨千吨 轻稀土矿轻稀土氧化物砂矿轻稀土氧化物 吨矿砂 千立方米 轻稀土矿独居石独居石 吨千吨 轻稀土矿独居石砂矿独居石 吨矿砂 千立方米 46镧矿镧 吨千吨 47铈矿铈 吨千吨 48镨矿镨 吨千吨 49钕矿钕 吨千吨 50钐矿钐 吨千吨 51铕矿铕 吨千吨 (二)金属矿产 重稀土矿重稀土氧化物重稀土氧化物 吨千吨 重稀土矿重稀土氧化物砂矿重稀土氧化物 吨矿砂 千立方米 重稀土矿磷钇矿磷钇矿 吨千吨 重稀土矿磷钇矿砂矿磷钇矿 吨矿砂 千立方米 52钇矿钇 吨千吨 53钆矿钆 吨千吨 54铽矿铽 吨千吨 55镝矿镝 吨千吨 56钬矿钬 吨千吨 57铒矿铒 吨千吨 58铥矿铥 吨千吨 59镱矿镱 吨千吨 60镥矿镥 吨千吨 61钪矿钪 千克千吨 62锗矿锗 吨千吨 63镓矿镓 吨千吨 64铟矿铟 吨千吨 65铊矿铊 吨千吨 66铪矿铪 吨千吨 67铼矿铼 吨千吨 68镉矿镉 吨千吨 69硒矿硒 吨千吨 70碲矿碲 吨千吨 (三)非金属矿产71金刚石原生矿金刚石 克千吨 金刚石砂矿金刚石 克矿砂 千立方米 72石墨晶质石墨晶质石墨 千吨千吨 石墨隐晶质石墨千吨 73磷矿千吨 磷矿伴生磷P2O5千吨千吨 74自然硫硫 千吨千吨 75硫铁矿千吨 硫铁矿伴生硫硫 千吨千吨 76钾盐固体KClKCl 千吨千吨 钾盐液体KClKCl 千吨液体 千立方米 77硼矿固体B2O3 千吨千吨 硼矿液体B2O3 千吨液体 千立方米 78水晶 压电水晶单晶 千克千吨 熔炼水晶矿物 吨千吨 光学水晶矿物 千克千吨 工艺水晶矿物 千克千吨 79刚玉刚玉 吨千吨 80蓝晶石蓝晶石 吨千吨 81硅线石硅线石 吨千吨 82红柱石红柱石 吨千吨 83硅灰石千吨 84钠硝石千吨 85滑石千吨 86石棉石棉 千吨千吨 87蓝石棉蓝石棉 吨千吨 (三)非金属矿产88云母 片云母工业原料云母矿物 吨千吨 碎云母矿物 吨千吨 89长石矿物 吨千吨 90石榴子石矿物 吨千吨 石榴子石砂矿石榴子石 吨矿砂 千立方米 91叶蜡石矿物 吨千吨 92透辉石矿物 吨千吨 93透闪石矿物 吨千吨 94蛭石矿物 吨千吨 95沸石矿物 吨千吨 96明矾石明矾石 千吨千吨 97芒硝千吨 芒硝Na2SO4Na2SO4 千吨千吨 芒硝液体Na2SO4 千吨液体 千立方米 98石膏 千吨 99重晶石千吨 100毒重石千吨 101天然碱Na2CO3+ NaHCO3 千吨千吨 天然碱Na2CO3 Na2CO3+ NaHCO3 千吨千吨 天然碱NaHCO3Na2CO3+ NaHCO3 千吨千吨 102方解石矿物 吨千吨 103冰洲石矿物 千克 104菱镁矿千吨 105萤石 普通萤石萤石CaF2 千吨千吨 普通萤石萤石矿物 吨 千吨 普通萤石矿石千吨 光学萤石矿物 千克千吨 106宝石矿物 千克千吨 107黄玉黄玉矿物 吨千吨 108玉石吨 109电气石电气石 千克 千吨 110玛瑙吨 111颜料矿物 赭石赭石吨 颜料黄土颜料黄土千吨 112石灰岩 电石用灰岩千吨 制碱用灰岩千吨 化肥用灰岩千吨 熔剂用灰岩千吨 玻璃用灰岩千吨 水泥用灰岩千吨 建筑石料用灰岩千立方米 制灰用石灰岩千吨 饰面用灰岩 千立方米 113泥灰岩千吨 114白垩千吨 115含钾岩石千吨 116白云岩 冶金用白云岩千吨 (三)非金属矿产化工用白云岩千吨 玻璃用白云岩千吨 建筑用白云岩千立方米 117石英岩 冶金用石英岩千吨 玻璃用石英岩千吨 化肥用石英岩千吨 118砂岩 冶金用砂岩千吨 玻璃用砂岩千吨 水泥配料用砂岩千吨 砖瓦用砂岩千立方米 化肥用砂岩千吨 铸型用砂岩千吨 陶瓷用砂岩千吨 119天然石英砂 玻璃用砂千吨 铸型用砂千吨 建筑用砂千立方米 水泥配料用砂千吨 水泥标准砂千吨 砖瓦用砂千立方米 120脉石英 冶金用脉石英千吨 玻璃用脉石英千吨 水泥配料用脉石英千吨 121粉石英千吨 (三)非金属矿产122天然油石千吨 123含钾砂页岩千吨 124硅藻土千吨 125页岩 陶粒页岩千吨 砖瓦用页岩千立方米 水泥配料用页岩千吨 126高岭土千吨 127陶瓷土千吨 128耐火粘土千吨 129凹凸棒石粘土千吨 130海泡石粘土千吨 131伊利石粘土千吨 132累托石粘土千吨 133膨润土千吨 134铁矾土千吨 135其它粘土 铸型用粘土千吨 砖瓦用粘土千立方米 陶粒用粘土千吨 水泥配料用粘土千吨 水泥配料用红土千吨 水泥配料用黄土千吨 水泥配料用泥岩千吨 保温材料用粘土千吨 136橄榄岩 化肥用橄榄岩千吨 建筑用橄榄岩千立方米 耐火用橄榄岩千吨 137蛇纹岩 化肥用蛇纹岩千吨 熔剂用蛇纹岩千吨 饰面用蛇纹岩千立方米 138辉石岩 饰面用辉石岩千立方米 建筑用辉石岩千立方米 139玄武岩 铸石用玄武岩千吨 岩棉用玄武岩千吨 饰面用玄武岩千立方米 水泥混合材玄武岩千吨 建筑用玄武岩千立方米 140辉绿岩 水泥用辉绿岩千吨 铸石用辉绿岩千吨 饰面用辉绿岩千立方米 建筑? |
|
下载地址: | 文档地址1 | |
下载帮助: | ![]() ![]() ![]() |
|
相关软件: | 无相关信息 | |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