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建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矿建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办法
1.总 则
1)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中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
2)通过充分调动项目部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业主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
3)工程技术组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项目部开工前(准备期)、施工过程(正常生产)、施工结束(竣工)各阶段各专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4)工程技术管理的方针: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
2.技术管理主要范围
1)传达、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矿山、隧道建设等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
2)掌握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掌握国家新规范、规程、标准的颁布动态;
3)制定项目部内部工程技术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并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竣工资料等资料的管理;
4)对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5)对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1)定义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一般包括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暂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
(2)作业规程
作业规程是指在进行某一单位工程前,针对现场条件、预期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包含有该工程施工的起因、过程、相关系统、实施步骤、安全技术措施等。
(3)安全技术(专项)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2)要求
(1)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施组(规程)”的原则执行;
(2)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不得沿用、套用投标用施工组织设计;
(3)新进点开工和后续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项目部应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是否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作业规程;
(5)揭煤、探放水、过采空区、复杂硐室、开口、安装等施工或设计变更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专项)措施;
(6)项目施工中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编制相应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7)严禁无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组织施工。
3)编制
(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各专业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制定施工方案、劳动组织、安全措施及施工顺序及目标等内容;
(2)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范(如下表)
目录 内容提要
编制原则及依据 规范、规程、规定、手册、体系等
工程概述 1.工程的特征、工程量及施工条件 2.地质及水文条件 3.施工方案
控制指标 1.安全指标 2.质量指标 3.进度指标
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技术准备和工程准备)
2.施工设备的平、立面布置 3.施工辅助系统的确定(通风、排水、压风、供电、供水、通讯、供料、照明等)
施工技术措施 1.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方法(如井颈、表土段、基岩段) 2.各施工段的施工工艺(段高、掘进工艺) 3.支护工艺(临时支护、永久支护) 4.涌水处理 5.爆破图表
6.相关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如壁座、硐室留口) 7.过渡阶段的施工方法(如立转平) 8.各施工方法的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组织与管理 1.劳动组织形式 2.作业循环图表 3.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工期的措施 4.保证安全及质量的措施 5.文明施工
附表 1.管理及作业人员配置表 2.施工设备明细表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各种资源需用量计划表
附图 1.工广平面布置图 2.施工设备布置图 3.工程平、立、断面图 4.运输系统图、通风及瓦斯监控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 5.各种非标件加工图
编制规范说明 1.施工组织设计采用A4纸打印(竖向打印),页数较多可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册(装订线在左边)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可根据需用增(减)上述项目或调整项目顺序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封面、审批页、目录和页码,格式应统一,目录页码和正文页码应前后相对应
4)审核、审批、审查
(1)执行《×××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2)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必须先由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审核,再递交所属指挥部(工程公司)审核,最后提交业主(监理)审批,公司直属项目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由施工队、项目部两级审核后先提交业主(监理)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重点(专项)措施(如防治水、探揭煤、过采空区、过大断层及过特殊地质构造等)在提交业主(监理)审批的同时,也应提交矿建分公司审批和备份,矿建分公司再根据相关要求提交×××总部审查;
(4)如审批(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如存在较大问题和需要大量修改之处,编制者应根据审核意见重新修改后再次按原流程提交审核,直至审核(审批)通过;
(5)审批(审核)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由负责组织审批(审核)的部门将审批(审核)意见和封面复印或扫描后及时发回原编制单位;
(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单位应向审批(审核)单位提交纸质和电子版文件各一份,为更好更准确地进行审批(审核)工作,如果有条件,提交相应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纸(电子版也可)和现场工程情况说明;
(7)应提交矿建分公司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措施),应将项目部和指挥部两级审核意见和封面复印或扫描件连同施工组织设计(措施)一同提交矿建分公司,相关电子版文件提交至矿建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邮箱(zdkjgcjsb@163.com);
(8)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编制工作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30天完成并及时提交审批(审核)单位,指挥部(工程公司)审核工作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20天完成并反馈回编制单位,矿建分公司审批工作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5天完成并反馈回编制单位;
5)贯彻
(1)工程开工前3天,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所有参与该项工程施工的人员(含管理和辅助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进行学习和贯彻;
(2)学习贯彻完毕后组织考试(以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安全规定等为试卷编制依据,由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和审阅试卷),考试及格的人员方可参与施工作业,不及格的人员必须重新学习贯彻,直到补考及格,否则不能参与施工作业,项目部要对每位员工的试卷及成绩妥善保存,以备检查;
(3)学习贯彻完毕后,参加学习的员工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学习贯彻表内签名确认。
4.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1)工程开工前必须准备好开工报告、业主(监理)批准开工通知单以及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
2)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行业内的施工标准和技术要求、公司内部制定的相关技术规定及业主(监理)方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技术要求,项目部应备齐相关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及规范文件,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3)根据施工现场进行爆破设计,并编制爆破说明书,当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对爆破设计及时做相应的修改;
4)施工过程中应对即将要施工的每个分部分项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交底的项目名称、计划开竣工日期;
(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标准及质量检验的程序;
(3)施工方法;
(4)施工工艺操作流程;
(5)施工需要的材料数量及规格;
(6)施工需要的设备配置及操作规范;
(7)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的配置;
(8)安全技术要求。
5)应加强掘进贯通施工管理,贯通巷道要把好“五关”,防止透水、防止有害气体超限,防止通风系统混乱,防止贯通伤人,防止冒顶;
6)项目部必须配备地测技术人员,对提供的地测资料进行管理和整理,参与对地测现场施测,并及时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数据交底;
7)项目部根据施工不同阶段投入的设备编制相应的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编制审核通过后的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应制作成牌板在现场相应的位置悬挂,并让相应的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学习掌握;
8)技术人员要为项目部和施工队提供掘进地测资料,并及时进行地质预报、水情水害预报、贯通到位预报等,地测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
9)技术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整理地质素描资料;
10)测量仪器和激光指向仪器应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检测和校正,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准确可靠;
11)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等技术管理工作,完善通风系统、洒水降尘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应始终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掘”的原则,应完善各种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12)项目部做好运输提升能力核算和运输调度组织设计,对工程条件变化的及时做调整;
13)工作面必须按实际情况和施工中的变化计算、核定和配备相应的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的通风能力,使作业面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14)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实行正规循环作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合理的人员配置;
15)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措施)中图表应根据要求制作成牌板,牌板布置在作业地点,牌板上的内容应随工作面及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修改、完善;
16)隐蔽工程、零星工程应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做好施工记录,管理上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业主(监理)的相关规定,按照程序及时申报,避免出现漏报、少报;
17)项目部技术人员应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使用设备、材料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确保技术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完整;
18)月度验收:各类巷道现场验收都要按照成巷标准验收进尺,由技术人员按相关规范设置好验收点,提前进行自检和填表记录,在完善技术资料和现场备验工作准备之后再向业主(监理)提出验收申请,确保按时、按量完成月度验收;
19)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应尽快完成收尾工作,并及时向业主(监理)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工程验收后及时处理、解决验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5.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1)建立技术档案室,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工程技术组设置专人管理工程档案。
2)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填写、收集、保存好以下相关技术资料(具体内容以业主、监理要求为准):
(1)工程前期依据性文件(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施工合同、纪要等);
(2)工程设计文件(地质水文勘测报告、施工图纸设计等);
(3)施工日志
(4)施工地质测量记录及成果表;
(5)相关原材料、构件、成品验收证件、出厂试验记录及合格证书;
(6)施工技术记录、技术交底、质量评定记录、隐蔽工程与中间检查记录;
(7)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证件;
(8)重要施工材料、化验记录和报告;
(9)工程质量监督与监理文件;
(10)质量监检记录、纪要和结论意见;
(11)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12)其它业主(监理)要求的资料。
3)工程竣工后,项目部要及时编制、整理竣工资料,并保留一份完整的竣工资料;
4)竣工移交后的工程竣工资料及时交由分公司工程技术部档案室存档;
5)建立健全各种技术资料、图纸等电子文档,做到完整准确,清晰易查,方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