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坚持“两个宁可”安全理念 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5-08-05 21:05 来源:煤矿安全网

坚持“两个宁可”安全理念 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内蒙古伊泰集团京粤酸刺沟煤矿

内蒙古伊泰京粤酸刺沟煤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由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矿井井田面积49.8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0.97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服务年限70年,配套建设入洗能力1200万吨/年的洗煤厂和26.8千米的运煤铁路专线,于2008年8月建成投产。

建矿以来,酸刺沟煤矿始终秉承“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员工最大的福利、企业最大的效益”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宁可”的安全理念:宁可少产100万吨煤,也不死一个人;宁可多投入1000万元,也不死一个人。该矿以理念铸魂,靠制度保证,注重安全投入,强化现场管理,实现了自投产至2015年5月底连续2329天、累计生产原煤7076万吨“零死亡”,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安全发展之路。其主要做法有:

一、坚持高起点建矿,超前筹划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矿井建设初期,伊泰集团在充分调研论证国内外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标先进水平,确定了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矿井的战略目标。酸刺沟煤矿建设总投资21.6亿元,矿井规模、回采工艺、生产系统、采面参数等重要矿建指标均进行了精准定位和优化设计,煤矿采用主斜井、副平硐、立风井的联合开拓方式,主运、辅运、回风三条大巷贯穿全部井田,大大简化了矿井开拓系统。工作面采用条带式布置,采掘管理高度集中。主斜井采用大功率胶带输送机运煤,实现了大煤流连续运输。副平硐采用无轨胶轮车直接入井,减少了辅助运输环节。矿井设计的优化,简化了生产系统和辅助环节,减少了下井人员和工作面个数,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综放工作面上覆岩层坚硬不易垮落、顶板来压剧烈等特点,装备ZF21000KN放顶煤特大阻力电液控制液压支架,采用超前支架对胶运顺槽进行超前支护,使用大采高、大功率、大截深采煤机,高可靠性重型运输设备,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产、高效回采。该矿还配备了专业化的生产服务队伍,装备了先进的支架搬运设备,对工作面的回撤安装实行专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作面搬家倒面的时间,保证了安全回撤安装。

二、坚持高投入治安,夯实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安全投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酸刺沟煤矿初期投入3亿多元为综采工作面装备了全套先进进口设备,投入3000多万元在鄂尔多斯地方民营企业中率先建立健全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投入2400万元装备了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投入2000多万元针对综放顶板控制、大断面巷道支护、预防综放采空区自然发火等技术难题组织科研攻关,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安全开采。

针对矿井断层多及陷落柱等复杂地质情况,2009年至2014年,煤矿累计投入资金8.1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和改变回采工艺,先后优化了3套综放液压支架等工作面设备。合理的回采工艺及一大批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降低了万吨煤巷道掘进率,提高了煤炭回采率,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设备检修待机时间,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2015年,该矿又投入2.3亿元对进风井、回风井等实施技术改造,完成后将大大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三、坚持高薪招贤纳才,营造人才智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环境

人才是发展和创新的根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关键支撑和引领作用。伊泰集团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招贤纳才,并借助企业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和价格杠杆去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回报人才,努力营造人才智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环境。

大力实施高薪引智。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从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平煤集团等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高薪招聘400多名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并给予配股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干事创业。这些人才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管理能力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伊泰集团每年从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流煤炭院校招聘200多名大学生,充实到安全生产一线,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提升了员工队伍素质。

确保一线队伍稳定。近几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公司通过管理改革,进一步挖潜增效,做到“不减员,不降职工工资”。公司党委、董事会研究决定,党委、董事会成员、监事会主席年薪降20%;实行年薪的高管人员降15%;部长以下(含部长)不降工资。集团公司工资待遇向一线倾斜,机关职能部室人员工资只占一线人员工资的70%,目前采煤队长的工资每年达到30多万元,一线岗位工的工资每年达到15万元。公司还实施了全员持股,给每一名员工配发股份,增加收入,以此保证队伍的长期稳定。

建立激励机制。公司设立了总经理特别奖,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贡献的普通员工一次奖励30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2011年以来,员工自主创新就达31项,比如设计独特的工作面设备列车防跑车装置、电缆胶带铺放架、软弹性吊挂环、设计制作监控闭锁线收放车等。这些创新成果简单易学、便于操作,实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有效解决了安全生产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坚持高标准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执行有力

酸刺沟煤矿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现场执行、深化警示教育、实施科技创新等手段,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以严密的制度助推安全管理。煤矿建立了安全一票否决制度,无论工作能力多强、业绩多大,只要在日常工作中有“三违”行为就一律不予提拔重用。建立了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对负有安全生产重要责任的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抵押,明确奖惩细则,按规定及时兑现奖惩,每年全矿用于安全风险抵押的奖励达到500多万元。建立了安全生产准入制度,严把新工人入矿关,严把设备、材料检测和验收关,严把人员、车辆入井关。同时,煤矿还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考核细则、安全隐患信息采集及闭环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

以严格的现场执行助推安全管理。将《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延伸扩展到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针对入井人员、职业危害防治、综采(综放)、掘进、爆破、机电、辅助运输、一通三防、煤矿防治水、土建工程、煤炭洗选、煤质管理等12个方面,分别制定了安全管理《七条规定》,并在每班对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提高了现场的执行力和规范化水平。特别是针对前些年内蒙古自治区一些煤矿发生的无轨胶轮车事故,制定了《辅助运输管理七条规定》,对车辆、驾驶员资质、车速、载运量、人员候车、上下车及会车避让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全面规范了辅助运输运行秩序,其做法已被内蒙古煤矿安监局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以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助推安全管理。煤矿建立了“三违”人员曝光台,利用交接班时间,由“三违”人员作“违章”检查,在井口候车大厅举旗讲述本人的违章经历、危害和应吸取的教训。通过“三违”曝光,使得“三违”人次较以前下降10%以上,在全矿范围内营造了“按章作业光荣、违章作业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煤矿实行入井人员安全宣誓制度,职工入井前结合本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安全宣誓,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科技创新助推安全管理。该矿紧紧围绕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共合作完成科研项目成果17项,自发创新成果70项。针对特厚煤层顶板岩性及厚度变化大、直接顶薄且韧性大、综放开采矿压显现剧烈而影响回采安全等问题,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攻关“小冒采比高韧性顶板特厚煤层1200万t/a综放开采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有效解决了回采技术难题,综放工作面产量长期保持月产100万吨以上水平。该项技术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项。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