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5-08-07 07:13 来源:煤矿安全网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矿井概况 3

第一节井田范围及开拓方式 3

第二节矿井地质、瓦斯、水文概况 3

第三节矿井通风系统 4

第四节矿井抽放系统概况 4

第五节矿井排水能力 4

第三章可能发生主要灾害事故的原因 5

第一节可能发生瓦斯积聚和爆炸的原因 5

第二节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 5

第三节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原因 6

第四节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 6

第五节可能发生粉尘事故的原因 7

第六节可能发生其它灾害事故的原因 8

第四章可能发生主要灾害事故的地点 8

第一节可能发生瓦斯事故的地点 8

第二节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 9

第三节可能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 9

第四节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 9

第五节可能发生其它灾害事故的地点 9

第五章可能发生几种主要灾害事故的预兆 9

第一节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9

第二节突水预兆 10

第三节冒顶预兆 11

第六章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灾害事故预防中的职责和任务 11

第七章预防各种灾害事故的措施 18

第一节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 18

第二节预防煤尘事故的安全措施 22

第三节预防火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23

第四节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措施 24

第五节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26

第六节预防顶板事故的安全措施 27

第七节预防运输事故的措施 29

第八节预防安装事故的措施 30

第九节预防雷电措施及停送电措施 30

第八章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的组织措施 31

第一节矿成立救灾指挥部 31

第二节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单位和人员 31

第三节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31

第九章矿井遇到灾害时,灾区人员撤离灾区以及自救措施 33

第一节灾区人员撤离及避灾路线 33

第二节发生水灾时自救措施及避灾路线 35

第三节发生顶板事故的自救措施 37

第十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 37

第一节瓦斯爆炸(燃烧)事故的处理计划 37

第二节火灾事故处理计划 38

第三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处理计划 39

第四节水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39

第五节冒顶事故的处理计划 40

第六节运输事故的处理计划 40

第十一章矿井重大灾害应变措施 41

第一节全矿突然停电 41

第二节主要通风机因故突然停止运转的应变措施 42

第十二章计划的贯彻和执行要求 43

第十三章处理重大灾害事故必须具备资料 43

第一节有关处理各种事故的技术资料说明 43

第二节事故处理的相关技术资料(附后) 44

第一章总则

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提高矿山的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的规定,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了矿通风部、调度室、生技部、机电部、供应部、综合部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编制了我矿2009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以下筒称《计划》)。主要内容有:(1)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2)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组织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及处理措施。通过贯彻落实本《计划》,达到防止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时,有效地控制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害威胁人员的目的,确保矿井2009年度实现安全生产。本《计划》还明确规定了各有关业务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在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的职责和任务,希望各单位及有关人员组织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井田范围及开拓方式

该井田位于黔西县南部。矿区有乡村公路相通,经由大关、绿化公路到达黔西县。距黔西县城公路里程34km,西距羊场乡3km。至黔西后与贵毕高等级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二节矿井地质、瓦斯、水文概况

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一)地层

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三叠统夜郎组(T1y)、上二叠统长兴组(P3c)、上二叠统龙潭组(P3l)、中二叠统茅口组(P2m)及第四系地层(Q)。现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黄~土褐色坡、残积粘土、亚粘土及碎石。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凹及平坦处,厚0~1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下三叠统

夜郎组(T1y):底为薄层灰白色粘土岩,含高岭土,风化后呈白色,为长兴组与夜郎组分层标志。下部为灰黄、黄褐色钙质粘土岩;中部为浅灰、灰色薄层至巨厚层灰岩,致密性脆、具蠕虫状构造,岩溶发育;上部为紫红、褐黄色钙质粘土岩,岩石呈球状风化。厚度约445m。未见顶。与下伏上二叠统长兴组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3、上二叠统

长兴组(P3c)浅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见燧石结核及不规则方解石脉,厚27~3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龙潭组(P3l)褐黄、灰、灰黑色薄至中层粉砂岩、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铝质岩夹多层煤层。xx煤矿开采的M1、M4和M5煤层均赋存于龙潭组地层。厚度约97m。与下伏中二叠统茅口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