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巧手老薛
巧手老薛
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公司通维队有个体态略胖、个头中等的老职工,他是职工眼中的能工巧匠,大伙喜欢称呼他“巧手”老薛。
老薛是2014年2月份被分到公司通维队密闭班成为一名密闭工。一开始大家对老薛并不看好,毕竟老薛年龄大了不比年轻小伙,在年青工友心中并不服他。
通维队肩负着公司的“一通三防”重任,需要不断加工风门、风窗、栅栏、隔爆水棚架、喷雾杆等设施。一次偶然的机会,工友们发现老薛有一双“巧手”,电、气、焊他无所不能,工友们将此情况反馈到队里,队里决定把老薛调出来负责加工区队所需器具的加工。
原先加工一组风门要五六天,加工一组隔爆水棚架要三四天。自从老薛来到车间以后三天就可以加工出一组风门,两天加工一组隔爆水棚架,每次去车间老薛都拿那里埋头苦干。
老薛还对风门与水棚架进行了创新改进,原先的风门门框是一个整体,拉运不便、拆卸门框时易损坏而且还不易安装,职工在井下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来对门框拉对角找垂直进行修正。老薛改进过的门框可以组装拆卸,把一个门框分为三部分,边框与门梁之间可以分离,在边框顶端焊上钢板,然后在钢板与门梁交接的位置上用氧气乙炔分别冲两个螺丝眼,安装时把边框与门梁用螺丝一固定,边框与门两之间就是90°的垂直角。这样既方便拉运又好安装,而且可以多次利用不易损坏。
老薛还设计了一个加工隔爆水棚模具。在没有模具之前,职工们都是脚踩着架板,手举着钢管,量好尺寸用扎丝把钢管一根根的固定在锚杆上,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有了老薛设计的模具,只要把切割好的钢管放在模具里用电焊焊接,就可以得到一付尺寸符合标准的隔爆水棚架,安装时省时又省力。
“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老薛总是这样对工友说。老薛凭借着他小创新和一双“巧手”赢得了领导的赞赏,在工友中树立的榜样。(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