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他中等个子,一身休闲装,爱打羽毛球,爱运动,眉角总是漏出一丝喜悦。为人热情,正直仗义。喜欢把长头发染得黝黑,手里的塑料袋里总是提着几本书或者正在加工的配件。
他是王石凹矿修造厂技术员张延锋。今年27岁。
四年前,他大学毕业,带着一堆行囊来到王石凹煤矿,起初在综采上实习,后来学机电一体化的他被分配到修造厂做技术员。他出生农村,天生就有农村人朴实、勤劳、乐观的秉性。在他身上,永远有一股年轻人的冲劲。厂子里的老工人都喜欢叫他“小张”,但是在技术攻克上,所有人都叫他“张大拿”。不是因为他懂得多,而是因为他要把所有没弄懂的搞明白,身上总有上学时的那股拼劲,一股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头。
2013年6月的一天,张延锋走到厂子里的机修车间,这里正在制作井下用的帮锚铁丝,以前的帮锚铁丝纯粹靠人力将铁丝拉直,用时长,效率低,工人们干着吃力,一天也挣不了多少分。张延锋觉得这种工艺需要改进,而且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征得厂领导的同意之后他带领厂里几个技术骨干,设计图纸制作了一台帮锚铁丝模具,试着利用厂子里的老式车床做牵引动力,经过几个昼夜的调试,新的制作帮锚铁丝的工艺被攻克出来了,效果非常突出。以前四个人一天生产1000根帮锚铁丝,改进工艺后,两个人每小时可以生产500根,大大提升了功效,节省了人力。
有一段时间,修造厂干部调动比较频繁,再加上有一个副厂长家里有事请长假,作为技术员的他在厂里忙前忙后,连续值了15个班,白天要制定各类措施,给职工贯彻学习,井下有事情还要随时下井,晚上还要在厂子里值班。厂子里看门的老工人有点看不下去,“小张,你回去休息一会吧,这儿我替你看着!”“呵呵,这不行,万一井下有事,调度室会来电话找我的!年轻人,撑得住!”张延锋婉拒了老工人。自己在值班室一个人看着机电方面的资料书。对工作的认真和一丝不苟是他的座右铭。“咱要给井下服务好了,才能多出煤,才能出效益。!”
2013年下半年,厂子里的小马父亲不慎在积雪路段上骑车滑倒住院,需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小马刚刚结婚,家里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小马犯了难。张延锋将这件事告诉了厂子里的支部书记和厂长。组织全厂职工为小马捐款,帮助他渡过难关。大家一共捐了几千元,在最关键的时刻帮了小马一个大忙。父亲手术康复出院,小马第一时间跑来找张延锋“虽然你比我小,但是从今往后,我把你叫哥了!”。
2014年3月,井下回收上来的锚杆在厂子里堆积了一个小山坡,以往的时候,这些锚杆只是简单的处理一下,能重复利用的重新发回井下,不能重复利用的就当废铁处理掉。重复利用率不到40%。“这些东西扔掉就太可惜了!”。张延锋和几个老工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改进以前的锚杆修复技术。起初,很多人都对他的想法不理解,“这些东西啊几十年都是这么弄的,你没必要去改变它,就是省下来了也不是你的!”对此,张延锋只是笑笑,没说什么。经过他和几个技术工人半个多月不分昼夜的钻研尝试,上网查资料,下车间试验,查阅各种煤矿机械使用资料。新的锚杆修复机终于研制出来了。新的锚杆修复机可以修复所有井下回收上来的锚杆,将重复利用率提升到100%。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矿上节省几十万元。厂里所有的老工人都对他顺其大拇指。之后矿上重点奖励了参与试验与钻研的团队。“晚上拿这钱去唱歌吧,今天刚好周末!”作为年轻人,还是喜欢组织大家庆祝娱乐一下。“您是领导,我们听领导的!”几个老工人笑呵呵的应承道。
四年来,张延锋在王石凹矿修造厂一步一个脚印,钻研技术,从一个大学毕业什么都不懂的“笨学生”到真正的技术“大拿”。一点一滴将所学变成所用。用坚持不懈将知识变成企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