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XX年工作总结
XX年,国际处党支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为顺利完成学校各项国际化建设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处党支部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提高党员素质、促进工作发展”为核心,认真抓好党员科学发展观学习。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节能减排—共建和谐校园”等特色活动。我们的主要做法及成果如下:
一、重视队伍建设。发挥整体优势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国际处党支部一个永恒话题,是追求和实现工作再创新高的基础保证。党支部更加注意在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坚持抓好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素质和业务技能教育。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作保证来规范党员和干部职工的言行,把先进的思想理念、规范化的服务标准融于各项制度中,渗透到每个党员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国际处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将自律与他律统一在每个党员职工的实践活动中。
团队合作精神是国际处党支部在队伍建设中的主要工作。为此,党支部采取集中学习、互相汇报、以“以老带小”以及争优创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极大促进国际处整体的工作能力和实力。拥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国际处在学校重大外事活动、各类大型留学生活动中,组织有利,配合得当,赢得了广泛赞誉。很多国内外高校来函来信,称赞国际处人员高质量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搞好支部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以来,我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党章》,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等。坚持开好支部党员大会,认真做好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并把支部建设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用党的优良传统鼓舞人,使全体员工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国际处党支部人员流动较大,队伍年轻化程度较高,针对这一特点,支部重视对预备党员及年轻党员的教育培养,年轻党员在工作上表现出色,多人获得相关奖励。在青海玉树地震及云南特大旱灾时,党支部全体成员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奉献爱心。
三、重视特色工作建设
结合工作实际,为号召师生参与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将大学生环保意识及自身所学相结合,倡导举办了 “XX海峡两岸节能减排科技论坛”(XX.07.08-18);以“低碳生活,你我同行”为主题,邀请香港高校师生来校进行交流(XX.05.12-16);通过“绿色能源”活动(XX.12.18-21),邀请澳门大学师生来校交流。此次节能减排的主题活动,邀请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地区师生共计260余人,其中教师占20%,研究生占40%,本科生占40%,其中既有教师的高水平学术报告,又有学生团组的精彩对决。两岸四地师生提交60余件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创意设计作品以及50篇进行节能减排研究的高水平论文,竞赛共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获奖作品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意创新大赛,这也是港澳台学生首次参加该大赛。
“节能减排我参与”——徒步长城
以“弘扬奥运精神 倡导低碳生活 坚持全民健身”为活动宗旨,以“长城节能,徒步我看行”为口号,徒步长城,全程约4公里,让大家在徒步中关注环保和公益事业,为构建“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和谐健康局面做出贡献。
XX年4月,国际处党支部成员组织本支部成员及台湾、韩国来我校交换生体验徒步行长城。
“节能减排我宣传”——我为节能减排献计策
把“节能减排我宣传,我为节能减排献计策”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和发动广大党员,积极和大力推广办公室“节能”小窍门活动,发动党员及各职工参与办公室节能减排管理。
对履行职能过程中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围绕办公室及校园的每个环节,是否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开展一次全面自查,找漏洞,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照检查找出差距,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制定奖励措施,促进节能减排。
此次项目将与国际处实际工作相结合,具有高层次、国际化的特点,成为本年度国际处一系列对台、对港交流的活动主题。
活动不仅涉及本支部党员,还向广大留学生们宣传建设节约型和谐校园,促进校园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此次节能减排活动主要发动校内本科生及研究生,不仅与港澳台大学进行了交流活动,还极大提升了学校在港澳台高校中节能减排领域的社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