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专项培训复习题
1、煤矿防治水十六字原则是指:(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煤矿防治水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是指:(防)、(堵)、(疏)、(排)、(截)。
3、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透水的水源),二是(透水的通道)。
4、矿井透水水源来自多方面,但主要有(天然水源)和(人为水源)两种。
5、矿井透水有各种各样的通道。但主要有(天然通道)和(人为通道)两种。
6、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7、矿井管理人员和调度室人员应当熟悉(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8、在煤矿透水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坚持“(救人)优先,(救活人)优先,防止(水害扩大)优先,(利于治水复矿)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救灾中的各种关系。
9、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立足于一个“(快)”字,(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和安全转送人员,是(减小事故损失)的关键,特别是透水后(3)天,是救援黄金期。
10、在矿井透水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透水事故性质)、(地点)和(涌水影响范围),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水情的同时,要及时地(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透水可能波及区域的全部人员(发出警报)。
11、现场作业人员在钻眼时,发现(钻孔中意外出水),要立即(停止钻进),切记不要(拔出钻杆),并注意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1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
13、《防突规定》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强制性)、(超前性)和(完整性)。
14、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15、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16、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17、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18、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简称区域预测)。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19、区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对突出煤层(较大范围采取的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类。
20、保护效果检验主要采用指标是(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或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则保护有效。
21、应急演练目的是(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科普宣教)、(提升意识)。
22、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发现事故人员及时(实施抢险救灾),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就近找到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
23、一旦发生矿井事故,现场施工单位立即(成立事故现场处置小组),施工单位(当班跟班干部)为小组长。
24、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25、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方针,对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积极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国家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