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风花雪月的背后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作者:刘鹏雁
2017-11-30 09:33
来源:煤矿安全网
若干年前粗略地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只觉得男人的薄幸,女人的痴情。近几天偶然的一次机会又看了一遍,满纸荒凉,竟不可抑制地悲痛,整个人近乎着魔般地,几乎每晚睡前都要再温顾下电影里的几个场景。
电影当年的宣传语颇有噱头,“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我爱你,与你无关”,这些流行语也一度引起人们关于爱情观的讨论。虽然不知徐导的创作初衷如何,一遍遍看完后,在那场风花雪月故事的背后,有太多的唏嘘感叹。
关于爱情,我们总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似乎爱情总是不可捉摸的,而爱其实是一种因果,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便会爱上什么样的人。女孩自幼丧父,性格倔强清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很容易爱上健硕的成年作家,在懵懂的少女时代,她的身边只有一个寡居多年的母亲,和作家居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她看着作家欢快的生活,自然会心生向往。作家有满屋子的外国书,屋里时常飘来京剧吹打的音乐,房间慵懒昏暗柔软,可以骑着电驴四处游玩,更重要的是作家对每一个女孩彬彬有礼,会捡起她们丢失的沙包,撞着人后会举起双手说“sorry”。一个富足风雅的绅士作家,对于一个贫苦孤独的女孩的吸引是致命的。作家之于女孩,不仅仅是暗恋的对象,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她生活的梦想。
关于梦想,电影中琵琶语的弦声一响起,中国人的不卑不亢不直白的隐隐情愫便难以抑制地泛起,一位“低眉信手续续弹”的女子便开始讲述她是如何栽进感情的漩涡和命运的深渊里。女孩聚集起全部的热情开始懵懂的暗恋,随母亲离开北平六年,六年后她拼命考入北平女子师范学院接近作家,大街上她婉约地勾引,他们一起喝茶,终于她被作家邀请去家里坐坐。“方便,我,都方便”,女孩声音清亮,心雀跃着……他们一夜欢愉,女孩终于走进了自己心心念念,千百次望眼欲穿的一扇门,她的青春开始绽放,也开始埋葬,她成为了一个女人,终于用身体贴近了自己的梦想。而对于作家,她却只不过是满园春色中的一朵……
清晨,作家双手叉腰,目不转睛,看着梳洗的女孩,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我想那一刻,作家心里应该会略过一丝丝的喜欢吧,毕竟面对一个清秀的女大学生,满脸活脱脱的朝气。可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对于游历花丛的作家,他那一丝丝的喜欢实在太轻微了。
关于时代,电影里充满了橘黄的色调,老北平仿佛永远都是秋冬,枯藤老树,连空气都随着落叶萧索。作家搂着一个个衣着华丽的女人进进出出,她却是穿着一身臃肿的棉服。战火纷飞中,老北平的胡同里,每一刻都在上演富人的纸醉金迷和穷人的流离失所;在时代的洪流中,人的性命微乎其微,每一刻又都在上演重逢邂逅和分离永别。女人发现自己怀孕后,离开了北平,经历战火,和所有的亲人走散后,独自一人在四川江边的小镇上生下了孩子。经历了国破家亡后的女人比任何时候都孤独,因为孤独,想要活下去,支撑她的爱情便要比任何时候都执拗虐心。为了养活他们的孩子,她沦为了风月场上的交际花,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他们再次相遇,他是风月场中的常客,她是头牌交际花。他们把酒言欢,他说自己是因为无聊才写小说,因为时间过得慢,便在这个热闹的地方消磨时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每个人都被不安全感包围,人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偏执和龌蹉。她成为了他屋里的常客,她只想靠近他,只想在他的房间多待一会,只想多看他一眼,他则在盘算着她一夜的价钱。他有时也会恍惚,是否在哪里见过她。然而,他终究还是太健忘了。她之于他,只是一个陌生女人。
陌生女人死后,用一封来信,向健忘的作家诉说了自己的一生,我想作家看完信后,也许并不会悲痛,只会感到脊骨发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