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新时代的甜头——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作者:张姣姣
2017-11-30 09:42
来源:煤矿安全网
《追风筝的人》由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
所著。跟随故事的发展,我为书中的背叛与救赎、亲情和友情所感动,但心情也会越来越沉重,内战与杀戮带来的朝不保夕的无望,种族歧视带来的对所有不公待遇照单全收的沉默,战乱时期人民毫无安全感的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压抑和绝望。偏于中东的战火硝烟,在新闻节目中可略见一斑。但通过文字来阅读类似的故事,还是第一次,也第一次从一个国民的视角窥视着战争对生命的践踏,对人权的侵害,也窥视出一个国家的战乱就是一个民族的灾难。
这是生活在和平发展时代的我们所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尤其是坐在飞速疾驰的高铁上阅读此书,我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一种是战乱时期+种族歧视的沉重心情,一种是和平社会+由我做主的自由庆幸。在和平社会品读那些不太平的故事,让我更加意识到和平的难能可贵,也细细咀嚼着新时代的甜头,更加珍惜新时代下生活的便捷。
记得上大学时,还是七天预售火车票,倒几趟公交车,排着长队买票,有时运气好,买个硬座,有时是无座,晃悠一整夜才能到北京。最难熬的是夏天,头顶的风扇呼呼呼的转一晚上,仍然无法缓解炎热的焦躁,反而使绿皮车厢内的异味弥漫于各个角落。刚参加工作上夜班时,那种整夜整夜熬着的感觉总让我想起绿皮火车。
九年,毕业仅仅九年,一切都变了。实际距离还是那么远,但时间距离缩的很近很近。中午还在加班,晚上已经在北京的地铁里了。科技进步、交通提速,让我们的出行更加的畅通、便捷。新时代所带来的甜头,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人,慢慢回味都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就拿手机来说吧,在短短几年的更新换代中,毫无声息的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手机微信兴起后毫无悬念的取代了QQ、MSN等交流软件,天猫淘宝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购”遍天下;矿区外的煎饼果子摊、水果店醒目位置也贴上了二维码,客户只要举起手机就能扫码支付。这次北京出行的高铁票,就是通过手机上的APP购买的,还能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座位。同时,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共享单车也是通过手机连接实现共享的,无需抵押办卡,手机扫码解锁,锁车微信支付,又便捷又实用。
钥匙、手机、钱包,“出门老三样”也逐渐实现精简。超市购物、餐饮消费、休闲娱乐、旅游出行,统统都可以手机搞定,生活越来越智能化,我们也真正实现了“一机在手,出行无忧”的生活。如此便捷的支付,已经成为我们的消费习惯,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运用自如。这也难怪,一位日本店主会在论坛内询问如何安装使用支付宝。和平的中国,发展的中国,快速崛起的中国,咀嚼着生活的滋味,我们度过或即将度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已经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通过全方位的精准扶贫政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近在眼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了,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是新时代的受益者,不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为将来更好的生活而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