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排水系统危险源辨识汇编
主排水系统危险源辨识汇编
一、供排水管路安装
1、危险源:现场施工环境恶劣,顶板及巷帮不好。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裂层掉落伤人。
预控措施:巷道顶板、巷帮无离层、无裂隙、无活矸。
2、危险源:装车后水管捆绑不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水管掉落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用专用运输车装运水管,用钢丝绳套和铁丝将水管捆绑牢固,方可升井。
3、危险源:卸车时人员配合不当。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伤人。
预控措施:运输工两人以上装卸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行动一致,要先起一头或先放一头,做到轻起轻放,不准盲目乱扔,以防物料弹落伤人或砸坏设备。
4、危险源:水管安装未清理水管,水管内部有杂物。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水管堵塞,损坏设备。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工在管路安装过程中,对每根水管进行清理,以免杂物堵塞管路。
5、危险源:水管安装未进行耐压试验。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管路漏水。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在管路安装完毕后,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至少应比工作压力大0.5MPa,并无渗水现象。
6、危险源:水管耐压不够,焊接不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水管断裂或裂口,碰伤,射伤人员。
预控措施:水管没有跑、冒、滴、漏现象,闸阀齐全,没有开焊痕迹。
7、危险源:拆卸水管时,未将水管固定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水管掉落伤人。
预控措施:①选用合适的工具,用撬棍撬起水管,固定牢固方可拆卸;②矿井维修钳工必须使用合格的扳手进行管路的拆卸。③拆卸水管时,看管路是否牢靠地固定在巷帮上。
二、主排水泵的安装
1、危险源:水泵吊运时捆绑不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水泵滑落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用合格的吊装用具将合格的水泵装车。
2、危险源:水泵吊运吊具不合适或承重梁不稳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水泵突然坠落,伤害作业人员。
预控措施:承重梁架设必须稳固,吊具和承重梁承载能力不小于水泵重量的3倍。
3、危险源:水泵安装后未进行调平找正。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水泵震动,影响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使用水平仪对水泵进行调平找正,用底角螺栓将水泵固定牢固。
4、危险源:安装水泵配进出水口管路不合格以及使用不合格的仪表。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无法了解水泵运转情况损坏设备。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根据水泵的型号配进、出水管,将检验合格的压力表安在出水口处,真空表安在吸水口处。
5、危险源:安装水泵未对水泵进行全面检查,个别螺栓松动。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水泵震动剧烈,损坏设备。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检查地角螺栓、水泵主体与管路的连接处、泵体与闸阀的连接处有无松动,发现松动立即紧固。
6、危险源:水泵试运转水泵运行时未对其进行观察。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进行水泵试运转,确定水泵的正转,水泵运转时有无异常声音并观察压力表、真空表指示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主排水泵操作
1、危险源:交接班人员不在现场交接班。
预控措施:按规定时间准时进入主排水泵房,必须现场交接班.
2、危险源:未对上一班次水泵运转情况进行询问和未对现场工具配件进行清点检查。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无法及时发现班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下一班水泵的正常排水带来难度;②延误事故的处理时间,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询问上班司机水泵的运转情况,并检查工具、材料配件及消防器材是否完好齐全。
3、危险源:未按规定时间对水泵进行巡回检查或检查时敷衍了事。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事故。
预控措施:查看水仓水位是否在规定的位置范围之内。
4、危险源:水泵控制开关带故障运行。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对矿井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预控措施:日常维护时,一定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的完好运行。
5、危险源:水泵电机接地线松动。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预控措施: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欧姆。
6、危险源:水泵轴向窜量过大。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产生振动,加大电动机的负荷。
预控措施:水泵轴向窜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单级水泵轴向窜量不得大于0.5mm。
7、危险源:防护装置不全。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伤人事故。
预控措施:防护罩必须牢固可靠。
8、危险源:油量添加不合理油质差。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事故。
预控措施:各部件连接螺丝是否齐全、紧固、轴承润滑的油量是否适当,油质是否符合要求,油环转动是否平稳灵活。
9、危险源:吸水管漏气。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事故。
预控措施:吸水管路是否正常、完好。
10、危险源:仪表指示不准确。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指针不灵,无法及时观察水泵的排水状态。
预控措施:真空表、压力表必须经过权威部门进行效验,效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1、危险源:出现故障时汇报不及时,隐瞒事故。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延误问题的处理时间;②处理不及时,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汇报队调度以及相关领导,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12、危险源:交接班时未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无法及时了解水泵的运转状态;②造成接班人员的盲目作业,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查看水泵运转情况和运行记录,水泵巡检记录填写是否认真、规范、内容是否齐全,并签字接班。
13、危险源:水泵压力水不足。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水泵无法正常的启动;②压力水放的过急易造成压坏密封垫及高压水伤人。
预控措施:有底阀泵先打排气阀,然后打开灌水阀向泵体被灌水,直至泵体内空气完全排出,放气阀冒气而完全冒水时,依次关闭放气阀和灌水阀。
14、危险源:未按正常启动顺序进行操作。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水泵无法正常启动;②造成泵体发热,产生振动,磨损零部件。
预控措施:电机启动后达到正常转速时,缓慢打开出水阀,然后打开压力表阀门,待指针稳定后,打开真空表阀门。
15、危险源:水泵紧固件不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每小时对水泵房进行一次巡查,检查内容如下:各紧固件及防松装置应齐全,无松动。
16、危险源:轴承温度过高。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损坏轴承,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各发热部位温度不超限(滑动轴承不超过65℃,滚动轴承不超过75℃,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
17、危险源:盘根松紧不适宜。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盘根过松,水泵会产生振动和噪音;②过紧会冒烟,磨损水泵的零部件,降低水泵的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盘根松紧应适度,不进气,滴水不成线。
18、危险源:设备异常震动。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易发生电动机烧毁事故;②易磨损水泵的零部件。
预控措施:电动机、水泵无异状、异响或异振。
19、危险源:吸水口堵塞。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龙头易被淤泥埋住,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造成跑水或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吸水井积泥面与龙头距离不能小于0.5m。
20、危险源:低水位运行。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漏气,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造成跑水或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水仓水位不低于规定的最低水位。
21、危险源: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进行隐瞒。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设备带隐患作业,致使事故扩大。
预控措施: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经过应认真填入巡检记录中,并向队值班室汇报。
22、危险源:水泵运转记录填写不认真。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事故扩大。
预控措施:认真填写水泵运转记录。
23、危险源:在闸板阀开启时停泵。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关闭压力表和真空表阀门,缓缓关闭闸板阀。
24、危险源:停泵断电不及时。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设备的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机电事故。
预控措施:切断电动机电源,电动机停止运转。
25、危险源:水泵运转记录填写不认真。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设备损坏。
预控措施:按要求认真规范填写记录。
26、危险源:文明生产处理不彻底,记录填写不及时。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给下一班人员工作带来难度;②接班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水泵、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
预控措施:将泵房的文明生产搞好,填写整理好各种记录。
27、危险源:未将当班水泵运转情况全面告知接班人员。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接班人员的盲目作业。
预控措施:向接班人汇报本班的工作情况。
28、危险源:对水泵进行全面检查时不仔细。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忽视本班的安全隐患,给下一班工作带来难度。
预控措施:协助接班人现场检查。
29、危险源:接班后未电话汇报。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调度室无法及时了解水泵的运转状态以及人员配备情况。
预控措施:交接双方履行完各项检查项目后,使用本岗位电话向调度室进行汇报。
四、主排水泵检修
1、危险源:接班前未明确分工,未准时到达设备检修地点。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延长检修的时间,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接班前分工,准时到达设备检修地点。
2、危险源:未询问上一班工作情况及设备运转情况。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无法及时发现班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下一班水泵的正常排水带来难度。
预控措施:询问交接班人上班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转情况。
3、危险源:未掌握故障、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处理情况及遗留问题。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延误问题的处理时间,使事故扩大。
预控措施:掌握故障、事故和安全隐患处理情况以及遗留问题。
4、危险源:未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无法及时发现班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下一班水泵的正常排水带来难度。
预控措施:了解设备当前工作状态。
5、危险源:未查看相关记录。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无法及时的了解水泵的运转状态;②造成接班人员的盲目作业。
预控措施:查看运转日记等相关记录。
6、危险源: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检查,掌握设备运转状况和存在问题。
7、危险源:接近旋转设备时,身体接触旋转部位。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
预控措施:按 巡回检查线路对设备进行检查,不得接触旋转部位。
8、危险源:设备出现安全隐患及故障,未立即停机处理。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事故扩大。
预控措施:对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必须立即停机处理。
9、危险源:未正常交接班。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无法及时的了解设备的完好状态和水泵的正常运转状态。
预控措施:询问和现场检查完毕后,履行交接班手续。
10、危险源:未准备必要的工具、零配件及测量仪表。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延误问题的处理时间,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根据检修维护内容,准备必要的工具、零配件和测量仪表器具。
11、危险源:设备的拆装顺序不熟悉。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设备人为损坏。
预控措施:熟悉设备部件的拆装顺序。
12、危险源:未清理作业现场的卫生。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被现场的杂物绊倒摔伤。
预控措施:清理现场的杂物、浮煤等。
13、危险源:接到调度室检修命令,未与司机取得联系擅自检修。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伤害维修人员。
预控措施:接到调度指挥的设备检修命令后,与操作司机取得联系,方可检修。
14、危险源:对水泵各连接部位检查不仔细。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在水泵的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检查水泵、零部件应齐全完好。
15、危险源:阀门密封不好,阀门漏水。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事故或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检查各阀门开、闭应灵活可靠。
16、危险源:仪表的指示异常。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无法及时的发现事故的安全隐患,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同时给水泵和设备的检修带来难度。
预控措施:检查压力表、真空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指示应正确。
17、危险源:盘根不完好。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盘根过松,水泵会产生振动和噪音;②过紧会冒烟,磨损水泵的零部件,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检查盘根、填料、松紧适当,滴水不成线。
18、危险源:水泵联轴器、间隙、防护罩不符合规定。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间隙过大或过小,水泵易产生振动,加大电动机的负荷;②防护罩不牢固,易发生伤人事故。
预控措施:检查水泵联轴器完好,间隙符合规定要求,防护罩完好齐全。
19、危险源:各部连接螺栓紧固轴承的油量、油质不符合要求。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螺栓不齐全,水泵会产生振动,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②轴承的油质、油量不符合要求,将会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发生跑水事故。
预控措施:检查各部连接螺栓齐全、紧固轴承润滑油的油量适当,油质符合要求,油环转动应平稳灵活。
20、危险源:水泵运转过程中的温度过高。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温度过高,损坏水泵轴承,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检查水泵运转过程中无异响异震,温度符合规定要求。
21、危险源:泵体、电机、环形管路,阀门未进行防腐处理。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降低泵体、电机、环形管路,阀门的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每年对泵体、电机、环形管路,阀门等进行防腐处理。
22、危险源:接地电阻值未作测试。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或机电事故。
预控措施:每季对接地电阻进行测定。
23、危险源:润滑油失效。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增强设备的污染度,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定期更换润滑油。
24、危险源:电机绕组的绝缘阻值未进行检测。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或烧毁电动机。
预控措施:每季对电机绕组进行绝缘测验。
25、危险源:启动柜内灰尘过多。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
预控措施:每季对启动柜进行除尘。
26、危险源:盘根损坏。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磨损水泵的零部件,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定期更换盘根。
27、危险源:阀门更换时管路内存水。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或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放空管路中的存水。
28、危险源:阀门更换时拆除阀门与管路的连接螺栓挤手。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员的挤伤或碰伤。
预控措施:拆除阀门与管路的连接螺栓。
29、危险源:阀门更换时阀门脱手砸伤人员。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碰手碰脚。
预控措施:卸下要更换的阀门。
30、危险源:阀门更换时新阀门安装前未进行灌水试验。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事故。
预控措施:安装完好的阀门。
31、危险源:更换泵体前,未切断电机前级电源,未闭锁。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人身伤害。
预控措施:关闭相关阀门及电源。
32、危险源:泵体更换未放净管路的存水。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跑水或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放空泵体中的存水。
33、危险源:泵体更换拆除泵体与电机的连接螺栓时挤手。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碰手碰脚。
预控措施:拆除泵体与电机的连接螺栓。
34、危险源:泵体更换拆除螺栓前管路固定不牢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拆除泵体与管路的连接螺栓。
35、危险源:泵体更换拆除固定泵体的底脚螺栓时管路下落。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碰手碰脚。
预控措施:拆除固定泵体的地脚螺栓。
36、危险源:泵体更换挪开需更换的泵体泵体侧滑。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碰手碰脚。
预控措施:挪开要更换的泵体注意配合。
37、危险源:泵体更换未检查新泵体的完好情况。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延误检修更换的时间,给检修工作带来难度。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安装前要对新泵体进行全面检查。
38、危险源:电机更换前未切断电机前一级电源。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预控措施:拆除电机的电源线。
39、危险源:电机更换未拆除固定电机的底脚及连接泵体螺栓。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延误检修更换的时间,给检修工作带来难度。
预控措施:按顺序拆除固定电机的地脚及泵体连接螺栓。
40、危险源:电机更换挪动电机时,电机侧滑。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挪开要更换的电机时要注意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
41、危险源:电机更换安装前未检查电机完好情况。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延误检修更换的时间,给检修工作带来难度。影响水泵的正常排水。
预控措施:安装前要对电机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电机完好。
42、危险源:电机更换私自更改电动机电源线相序。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①接线工艺不符合要求,会发生漏电事故或顶电;②线接反,会发生烧毁电动机事故。
预控措施:按原有相序接好新电机电源线。
43、危险源:试运转前未对转动部位进行检查,造成电动机旋转刮卡。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降低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试运转前必须手动盘车3-5转,灵活,无卡阻现象。
44、危险源:水泵重載试运转。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加大电动机的负荷,降低电动机使用寿命。
预控措施:空试运转无误后方可带负荷运转。
45、危险源:设备故障处理完毕后,未进行现场清理。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预控措施:设备故障处理完毕,清理工具,清扫现场杂物,通知所有人员撤离各转动部位,撤到安全地点,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并请示试运转。
46、危险源:未对检修记录进行填写。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
预控措施:填写故障设备处理记录。
47、危险源:试运转后未向司机汇报设备存在问题。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司机的盲目作业。
预控措施:试运转无误后,必须给司机指出设备运转注意事项及有关遗留问题。
48、危险源:在检修、维修记录上进行认真签字并得到司机同意后,方可交班。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无法及时的发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影响工作进度。
预控措施:经上述工作后,在检修、维修记录上签字,得到司机同意,方可交班。
五、供排水管路回收
1、危险源:顶板或巷帮有裂层。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裂层掉落砸伤作业人员。
预控措施:巷道顶板、巷帮无离层、无裂隙、无活矸。
2、危险源:未停截止阀门或阀门漏水。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喷水射伤作业人员。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必须确认要关闭管路的阀门,关闭阀门准确。
3、危险源:水管拆卸人员配合不当。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水管掉落、滚动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必须使用合格的扳手进行管路拆卸。
4、危险源:装车时捆绑不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水管掉落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用专用捆绑链从车辆的四角将水泵捆绑牢固,方可入井。
5、危险源:拆卸时水管时,未将水管固定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碰伤作业人员。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两人以上装卸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行动一致,要先起一头、先放一头,做到轻起轻放,不准盲目乱扔。
六、主排水泵回收
1、危险源:顶板或巷帮有裂层。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鳞皮掉落伤人。
预控措施:巷道顶板,巷帮无离层,无裂隙,无活矸。
2、危险源:未松开紧固件及连接件。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损坏设备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使用合格的工具松开地角螺栓、泵体和管路连接处、泵体和闸阀的连接处。
3、危险源:起吊重物时,锚杆锚固不牢固或不完好。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拉出或拉断锚杆伤人。
预控措施:锚杆长度不小于1.6m,直径为18mm,无缺口,螺栓无坏扣,拉力不小于5吨,螺栓处外设有双螺母。
4、危险源:起吊用具或锚杆不合适。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发生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使用合格的起吊锚杆和手动葫芦将水泵起吊装车。
5、危险源:装车时捆绑不牢固。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易造成水泵、水管掉落伤人。
预控措施:矿井维修钳工使用专用捆绑链从车辆的四角将水泵捆绑牢固后,运输升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