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煤海“铁汉”李目锋

作者:张英豪 2018-09-06 23:57 来源:澄合百良旭升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采掘第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采掘战线上一干就是19年。他,就是澄合百良公司综掘三队生产一班班长李目锋。

 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现年37岁的,是一名普通煤矿工人,消瘦的脸膛映衬出他憨厚朴实的性格,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他矿山的传奇。1999年,18岁的他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由一名在澄合二矿分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带到煤矿工作,成为二矿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但是他没有退缩,凭着不服输的性格,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他以两位师傅为榜样,用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终于成为掘进队的生产骨干。

2016年是二矿举步维艰的一年,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总量规模不足,经营形势严峻,简单再生产难以维系,工人原本不高的工资还常期拖欠,一年中仅能开几个月的工资,职工情绪都很低落,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到地方小井上班去了,可却依然坚守在井下工作岗位上。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现在矿上都开不出工资了,你的打钻技术这么好,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个小井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赶紧走吧!”他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不领情,对朋友说:“两位师傅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我不能辜负区上和师傅们对我的教育;矿上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总有一天咱们二矿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只想着挣钱多,小井的安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怎么办?”朋友认为他不知好歹,被他的一席话气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下小井的事。

虽然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明白“安全是最大的福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他视工友如亲人,危急时刻总能挺身而出。他常说:“井下工作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防事故如防敌人,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19年来,他时刻把“安全”二字铭记在心,在工作面打眼、放炮、支护、架棚,每一道工序都坚持按章操作、按标准作业,从而避免了图省力、图省事而违章作业,从未发生过自伤和伤人事故。 井下工作环境相对危险,意外事故难以预测。然而在危急关头,总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工友。19年里,他6次参加事故抢险工作,从死神手中抢救出3名工友的生命。在对别人施救的时候,即使冒再大的危险,他的信念从动摇,用他的话说,“每个工友都是我的弟兄,我不能看着一个人掉队。”

记得有一次,当班工人在回撤单体时出现大面积冒顶,在千钧一发之时,发现一名新来的工人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想也没想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新工人护在身下,当工友们把已被碎石砸昏,满脸鲜血的他扒出来时,他还在紧紧护着身下的工友。在清点人数时,大家又发现少了一名工友,于是他二次返回冒顶区,发现那位工友被碎石和液压支柱压着已经昏迷不醒,下巴被卡在溜子刮板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冒顶还在继续,来不及多想,带头和大家一起挖碎石、挪支柱,手扒破了,胳膊被顶板掉落的碎石砸伤了也不吭一声,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伤者顺利救出,而他却因体力不支而昏倒了。

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艰辛、目睹了太多的不幸,李目锋感到光靠一身力气并不能干好煤矿工作。于是他平时注重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他虚心向一些有管理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学习,挤时间找专业书籍自学,认真学习并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类安全管理制度,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工友们一起在工作面的摸爬滚打,成为了一名“全能型”员工。与此同时,他还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在他的努力下,顺利考上了澄合技工学校,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深造。

作为一名班长,他深知,安全就是效益,他认真组织开展全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做好上报处理,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认真开展“岗位达标”和事故案例讲述活动,他待人和谐没班长的架子和过激的语言。虽然每天话不多,可在工友们眼里他可是个响当当的硬汉子。他不但关心工友似兄弟,而且对违章现象深恶痛绝。

2016年9月他随队调入百良公司,一天夜班,他班上有名工人刘某,图省事未仔细检查挡车设施就要放车,刚好被他发现,他严厉的把刘某拉到管理牌前让他念一遍。刘某说:“上个班都没问题,再说下午班的时候检修班都检修过”李目峰说:“行动决定习惯,安全工作没小事,必须按章作业。今天你违章要认真反省,明天你要在班前会上作检查。”从此以后刘某麻痹大意,图懒省事的毛病彻底改掉了,也经常被评为优秀员工。自调入百良公司以来,他先后制止习惯性违章10余次,但从没因处理不当发生争执。正是因为他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他负责的班组无轻伤及以上事故发生。

他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痴心不改。在矿上,是个人人称道的好工人,可是在儿子眼中,他却不是个称职的好爸爸。有一次儿子生病住院,正赶上腊月二十九,妻子几次给他打电话恳求他回家一趟,他却说说:“不是我不想回去,实在是赶上春节队上人少脱不开身呀!谁叫你爸是一名班长,不能为自己的私事而影响正常生产呀!你替我照看好儿子!”是啊!十七多年了,儿子已长大了,不说从小到大儿子得到过多少父爱,就是他这个当爸爸的又享受过几天惬意的假期?儿自中考学那年,也需要他像别人的爸爸一样陪在身边,给予鼓励。可是当时班上由于老工人少,工作量大,打眼、放炮等工作少不了他。于是她对儿子说:“你中考爸爸知道,可是单位的事情更重要,许多叔叔都在等着爸爸,爸爸不能陪你一起去考试了,但是,爸爸的心始终和你在一起,不要紧张,该怎么答还怎么答,我想你一定能发挥好,爸爸等着你的好消息”。

李目锋家里弟兄两个,哥哥在陕南老家工作,他在煤矿工作因为他经常在矿上加班加点,所以照顾父母的重任全落在了哥哥身上,父亲向很疼爱他这个小儿子,他却很少能抽出休息时间到父母那看一眼,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年正值百良公司煤矿恢复生产的紧要时期,父亲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当他在井下接到哥哥电话说父亲病重时,一向坚强的他泪如泉涌,一面是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亲,一面是依依不舍的矿山,权衡之下他含泪嘱咐哥哥好好照顾父亲,等到他匆匆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与世长辞了,就这样他连父亲的最后一眼也没有看到。他把对父亲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谁叫咱是一名煤矿工人呢,只有好好工作、干出成绩来报答父亲了!”

他以一个煤矿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深情,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干到退休前的那一天,都不会离开我热爱一生的煤矿工作。”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尚的品质,多么无私的境界!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十里矿山,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在了百尺井下。

平凡的工作是孕育伟大成果的土壤,伟大的业绩来自于平凡的工作。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七彩的阳光,一棵小草也能为大地装点绿装。李目锋正用他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为百良公司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无悔青春。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