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个转变”提升执法效能
推进“三个转变”提升执法效能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邯郸监察分局辖区煤矿灾害严重,瓦斯和水害尤为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煤矿8处,高瓦斯煤矿3处,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煤矿14处,分别占全省的73%、43%、48%。2018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工作部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辖区煤矿连续两年实现零死亡,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由查隐患向控风险转变,“未病先治”
(一)抓过程管控,坚持把风险挺在隐患前面
第一,抓采掘计划,开展预防式监察。逐矿分析采掘接替计划,逐头逐面研判风险点,确定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明确监察时间节点,提高年度执法计划的针对性。确定风险关键节点68处,提出安全建议17条。第二,抓动态管控,开展重大安全风险辨识。每季度由各专业组结合远程监察、煤矿安全生产动态情况报告及日常调度掌握的情况,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及时间节点分析研判,辨识重大安全风险,形成清单,向集团公司通报,抄报市政府,督促企业制定管控措施实施动态管控,督促监管部门加强风险监控。第三,抓监督指导,开展预控监察。发挥专业优势,排查重大安全风险,下达风险预控告知书,指导督促煤矿落实管控措施。全年共辨识安全风险300多项,其中重大安全风险63项,下达重大风险预控告知书10份,向集团下发通报2份并抄报市政府。
(二)抓措施落实,紧盯防范重大安全风险
将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监察的重点,通过远程监察发现一处突出矿井的2个无突出危险性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异常,存在瓦斯超限作业的重大安全风险。责令立即停止采掘作业,下达重大安全风险告知书,督促完善瓦斯治理措施,保证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三)抓成果运用,科学开展精准监察
一是煤矿分类“精准”。以安全风险管控为主线,结合煤矿灾害程度和安全状况等因素,将辖区27处煤矿划分为ABCD四类,确定B类矿井2处,C类矿井21处,D类矿井4处,明确监察周期、重点。
二是监察方案“精准”。监察前,召开监察预备会,由矿井联络员结合介绍各生产系统基本状况、灾害等情况,提出辨识的主要风险和重点关注事项,参加检查的监察员从采掘、通风、防治水、机电等专业进行风险辨识,梳理出专业组重点检查内容清单、采掘工作面现场检查重点内容清单,制定精准的监察方案。
三是监察过程“精准”。监察时,强化信息沟通共享,互相配合,信息集中分析。现场检查时,监察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不明确的地方先现场拍照取证记录,升井后交相关专业组进行讨论确定。
四是隐患问题查处“精准”。针对检查的问题,先由专业组讨论再经检查组集体讨论,做到问题描述准确规范,违反依据、现场处理选定准确。拟立案调查的问题,井下现场录音拍照,井上资料全面收集,实现取证严密,证据链完整。拟处罚问题,严格遵循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做到处罚种类、幅度与违法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对应。
二、由查问题向追源头转变,落实责任
坚持对日常执法查处的隐患定期汇总分析,对远程监察发现的瓦斯超限即时核查分析,倒查导致隐患的根本原因,总结这些违法行为的共性,做到原因分析清楚、责任人员明确、防范措施有效。
2018年12月20日,九龙矿15236采煤工作面上巷密闭墙甲烷传感器超限。分局组织九龙矿相关人员对该瓦斯超限事故进行了分析,发现该起瓦斯超限事故是由于矿职责分工不明确,交叉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重生产轻安全而导致的,督促矿制定了防范类似事故的措施,对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二)比照事故查处隐患,强化隐患责任追究
树立重大事故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比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对牛儿庄矿未按突出煤层管理、人为破坏安全监控系统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责令该矿停产整顿、罚款215万元,调整该矿矿长,并给予其他矿级管理人员行政记大过1人、行政撤职1人,科级及以下人员行政撤职1人、行政降级2人。对新三矿瓦斯超限事故,给予科级人员降级1人、严重警告1人。对陶二矿瓦斯超限事故,给予矿级管理人员警告5人、免职1人,科级人员免职3人,由邯矿集团责令其停产整顿5天。
(三)运用警示约谈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为强化煤矿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查处的典型违法违规行为,结合全国煤矿事故案例,2018年先后组织召开了专题警示教育会8次,专项约谈12次,约谈煤矿集团公司领导等26人次、矿级领导130人次。首次让被查处重大事故隐患的矿长在会上作自我剖析和公开检讨,用“丢面子”、严追责,警醒煤矿始终绷紧安全弦,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峰峰集团主动作为,针对新三矿、万年矿掘进工作面未按规定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的情形,责令矿井停止掘进工作面的施工。
三、由单独查向联合抓转变,形成合力
(一)建立会商沟通机制,奠定基础。
一是主动作为,建立联合执法沟通机制。主动向邯郸市分管副市长报告辖区煤矿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和分局工作思路,与邯郸市安监、国土、公安、供电等部门建立了畅通的沟通协商平台,为联合执法打下了基础。二是与磁县分管副县长沟通,督促其制定火工品审批管理办法,实现火工品的有效管控。三是建立与企业信息沟通机制。与峰峰、邯矿两集团公司定期召开煤矿安全监察座谈会,抓住企业决策层、管理层这个关键,督促企业有效管控风险,落实措施到位。
(二)监察监管联合执法,共同发力
一是联合邯郸市安监、国土、公安、供电等部门组成执法组,对“三类”煤矿开展执法活动;联合邯郸市安监局开展了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联合市煤管局对县级地方政府煤矿监管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二是联合磁县煤管部门共同审查“三报表、两图纸”,分析研判疑点,组织现场核查,共审查图纸报表110份,组织现场核查20次。三是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联合惩戒。牛儿庄矿重大违法行为省局网站公开曝光,被分局、邯郸市煤管局联合警示惩戒,矿井停产整顿,矿井安全标准化被降级。郭二庄矿二坑因建设项目违规被分局、河北省煤矿安全管理局联合惩戒,矿井安全标准化被降级。
(三)培训与示范引领并举,增强合力
一是组织培训,提升监管人员业务素质。组织举办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场检查培训班,邯郸5个县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20余人参加培训。二是示范引领,联合防控整合技改煤矿违规建设。联合产煤县监管部门,实行井下划线明示制度。分局监察员带领磁县监管人员对磁州煤业公司所属小煤矿井下密闭墙、掘进工作面逐个进行划线明示,为监管小煤矿的规范生产,打下基础。三是督促产煤县监管部门推行煤矿安全生产“八定”措施。将国家局文件第一时间转发给产煤县监管部门及整合技改煤矿,督促认真学习,督导煤矿企业对照“八定”要求严格制定落实方案,防范假技改真生产、边建设边生产、超层越界等违法违规建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