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 多措并举 构建监察执法精细化新格局
注重细节 多措并举 构建监察执法精细化新格局
徐州地区煤矿数量虽少、但开采深度大、冲击地压和水、火、瓦斯和煤尘等灾害威胁十分严重,多年来,我分局不断强化灾害源头治理,紧盯安全生产关键,持续开展“解剖式”、“三时段”、“帮扶式”、专家会诊和安全生产条件审查等监察,大力推进监察执法精细化,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效能,有力地推动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连续26个月实现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连续17年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确保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立足安全重点,精细化编制监察执法计划
(一)精细编制年度监察执法计划。按照国家局和省局编制年度执法计划要求,结合辖区煤矿数量少、灾害重特点,总结分析上年度监察执法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以安全风险管控为主线,综合考虑煤矿安全管理、灾害程度、生产布局、标准化建设等风险因素,将辖区煤矿按安全和风险程度划分为ABC三类,确定监察频次,精细编制全年监察执法计划。
(二)精确制定月度监察执法计划。每月底对辖区煤矿下月所有采掘工作面的水、火、瓦斯、冲击地压、高温热害等灾害情况和治理措施进行统计梳理,汇总形成《全省煤矿月度采掘工作面灾害情况表》,对所有采掘工作面实施分类分级管控,确定当月重点监察的采煤工作面,和重点监察内容。
(三)精准制定每周监察执法计划。每周一上午召开周计划会,根据月度监察执法计划和上周重点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调度情况,制定监察执法工作方案和保障措施,确定本周监察矿井和必查重点采掘工作面。
二、注重监察细节,精细化开展监察执法
(一)精心准备,精细化编制监察执法方案。一是准确掌握监察前矿井安全生产状况。制定监察方案前,主办监察员根据《全省煤矿月度采掘工作面灾害情况表》、应急值班值守每天调度情况和上个监察周期监察执法情况,对矿井过断层构造等关键环节进行调度,掌握煤矿灾害情况、重大风险和采掘接续,找准薄弱环节,为“靶向”监察提供依据。二是根据监察人员专业特点,精心编制现场监察方案。开展监察时,结合监察人员专业特点进行分工,明确每名监察人员监察内容和监察方式,做到现场检查方案内容精细化、分工精准化、程序规范化。
(二)注重监察细节,精细化贯穿监察执法过程。一是根据监察内容需要,携带仪器仪表下井。对《煤矿安全规程》和规程措施中规定的安全距离,监察员用卷尺亲自测量;对巷道风速或瓦斯浓度等数井下记录和数据有疑异的,监察员当场用仪器亲自测量,需要定量的监察内容,监察员都要重新核实,进行确定,确保矿井“数字化”规范,监察的情况精准有效。二是携带执法记录仪下井。监察员下井都携带执法记录仪,为违法违规行为收集影像证据,对不能确定的违法违规行为,拍照上井会同专业人员进一步确定,有效弥补因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监察盲点。三是对冲击地压和水害等灾害注重查找细节隐患。多年来分局一直注重对冲击地压和水害防治措施细节的监察,现场检查钻孔施工人员持证、钻机设备、钻孔施工位置、验孔记录、验孔人员定位轨迹、矿上检查考核资料等,督促煤矿企业真打孔,打真孔,有效促进冲击地压和水害措施的落实。
(三)落实监察执法会审制度,准确处理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对一般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现场会审。现场检查结束后,每名监察员对发现的一般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提出处理建议,现场监察人员集体研究,根据煤矿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整改情况确定处理意见,然后签字确认存档备查。二是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行政处罚集中会审。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程序执行,首先由主办监察室提出处理行政处罚意见,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处罚意见集中会审,从煤矿违法违规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当事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度,造成的危害程度、企煤矿的实际情况、是否迅速整改等因素,准确确定实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金额。
三、强化法制审查,精细化开展执法监督
我局不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提高安全监察执法的质量和效能。一是层层把关,精细化制作执法文书。文书制作完成后由室主任、分管领导、执法监督人员和带队领导从文书格式、检查情况、隐患描述等方面逐一审核,杜绝隐患只定性不定量、使用修饰和推测语言等行为,确保文书制作规范,隐患描述准确。二是强化法制审查。在全国煤监分局率先聘用法律顾问和执法监督室,为监察执法保驾护航。法律顾问定期对执法文书进行法制审查,大额行政处罚、事故调查、警示约谈时,法律顾问到现场进行指导、把关。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制度建设。制定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监察执法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的补充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用好监察执法系统、规范文书制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不断完善执法监督“周审查”、“月评议”“季考核”机制,对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文书、立案案卷全面审查,不断提高监察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四、创新监察执法,不断丰富精细化监察手段
(一)根据煤矿早、中、夜三个时段安全生产特点,开展“三时段”监察,精准确定检查内容。一是针对早班一般为设备检修和生产准备这一特点,采取静态告知监察,主要是查大系统、排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二是针对中班一般是主要生产时段,生产作业场所多、工作节奏紧张、劳动强度大、生产任务繁重等特点,采取双随机动态监察,突出重点工程、重大灾害治理、重点采掘场所、重点风险管控等。三是煤矿夜班除有中班的工作特点外,还存在人员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现场监管薄弱、易麻痹松懈违章冒险作业或抢产量赶进度等现象,突出对矿领导及区队长带班跟班、现场安全管控、劳动组织和地面生产调度、值班值守、要害场所干部巡查及应急管理等检查。
(二)注重系统隐患和安全管理不足的监察,开展“解剖式”安全监察,全面精准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组织全体监察员并聘请相关专家分专业全面排查采掘、机电、一通三防、监测监控、供排水、压风、避灾救灾等系统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职工安全培训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分析煤矿采掘开拓布局、生产系统、灾害治理、采掘工作面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安全生产建议。
(三)强化源头治理,开展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提前精准掌握下年度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状况。分局始终坚持查大系统、方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聚焦重特大事故风险源,从源头上预防较大以上事故发生。2018年12月中旬,与省局联合对全省煤矿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煤矿采掘机运通、生产布局、灾害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逐矿审查,发现共性问题5条,个性问题57条,提出个性建议87条,煤矿企业逐项落实管理责任,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全面落实整改,分别将切实加强日常跟踪督办。
(四)开展“帮扶式”安全监察,精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煤炭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主动帮助、指导煤矿企业研究制定对策措施,解决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一是针对3家煤矿对重大灾害风险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冲击地压大能量信号频发的问题,邀请资深专家、专业学者与执法人员一起从服务和执法两个角度对煤矿存在的隐患进行“会诊把脉”,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和管控措施。二是组织煤矿企业将专业技术人才“请进来,走出去”,将其他煤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请到自己煤矿来对安全生产进行指导,让自己煤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走出去到其他煤矿进行指导和学习。今年以来组织徐矿集团、大屯公司和李堂矿业公司相互检查、学习、指导共计11矿次,促进了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三是组织煤矿企业领导到山东枣庄开展冲击地压防治调研,组织全省煤矿负责人和其他管理人员共计56人参加了2018第九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推进煤矿重点灾害治理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自动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建立专业监察执法组,精确管控好各系统重大风险
一是根据每个监察员的专业知识和特长,将人员划分为机电运输、防治水、“一通三防”、采掘冲击地压、安全基础管理、应急管理等六个专业监察执法组,每个专业监察执法组另配3至5名专家,主要职责为研究制定煤矿专项监察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各专业组结合本专业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重大灾害治理、科技攻关调研和督促指导等工作,大力推广、推进煤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工作。三是各专业组深入各煤矿企业开展调研,并召开专业整治会议,分析各专业存在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指导性意见,破解专业性难题。如,采掘冲击地压专业组发现某矿掘进工作面附近大能量微震监测信号频发,安全风险明显增大,经过研究分析现有防冲措施难以有效管控,立即责令该工作面停止作业,并进行永久封闭;防治水专业组制定《煤矿防治水细则》宣贯方案,宣传7矿次;安全基础管理专业组重新组织修订了《安全培训实施细则》,制定了《进一步规范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意见》;机电运输专业组发现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四对矿井主提升系统能力核定计算中,每天提升时间取值标准不一致,取值依据不充分,责令煤矿企业重新计算矿井主提升系统能力;“一通三防”专业组起草了《江苏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