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不需要理由 ——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早在国庆前,就在网络上看到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预告片,一直念念不忘。国庆放假,正值这部电影刚刚上映,为了避开观影高峰时段,一大早,我就约了两个好友同去电影院。
观影人群里,除了大多数的年轻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老夫妻,由于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他们是由工作人员推着轮椅进来的。因为就坐在他们附近的座位,我发现从电影开始到结束,两位老人的眼睛始终紧盯着屏幕,每到动情处,他们的身体都会微微地向前一探。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主线,通过7个动人的故事,讲述了不同年代、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对爱国主义的传承和行动。其中有新中国成立国庆典礼的幕后英雄,有为研制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付出生命的科研人,有街头巷尾关注国家荣誉的寻常百姓,有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分秒较真的外交官,自愿送出奥运入场券的老北京出租车司机,有因目睹神舟飞船成功着陆而回头的归乡青年,还有朱日和阅兵期间蓝天里的护航者。
电影最令人感动的,无疑是当小我遇到大我时,他们毫不犹豫抛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瞬间:患有恐高症的电动升旗设计者,为了保证国庆日国旗能顺利升起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在亿万人的心中,在国庆前夜爬上相当于7层楼高的的旗杆焊接零件;在所有人都往外撤离的紧急时刻,为了保护原子弹研究试验成果,无名青年逆行跑到实验室,承受着被辐射的危险,解除了危机警报;小小少年为了保护天线信号,在中国女排战胜美国队的历史时刻,来回穿梭在弄堂上下的灵巧身影;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在香港回归仪式当天保证中国国旗在零分零秒升起,反复校对时间的较真态度;出租车司机在得知“偷拿”自己奥运入场券的孩子,是汶川地震的遇难家属后,将视为珍宝的入场券免费送给他人的举动;在目睹真正的白昼流星后,叛逆青年从迷惘到归乡的蜕变;从小梦想飞向蓝天,在机会到来的时候,却毅然选择做备选飞行的取舍担当。
如果,要用什么词来形容电影里的这群人,我想“可爱”两个字最为恰当。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可能他们只是渺小的个体,但在关键时候做出的选择和行动,彰显的大爱和担当,却一次次让我们心跳加速、热血沸腾,不由要为他们鼓掌。也正是因为他们这些积累起来的点滴付出,今日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人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
走出电影院,我的眼前还是那一个个为国奋进的身影,我的耳边还萦绕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曲调,我的心中还澎湃着沸腾燃烧的血液。我想,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坚持属于自己的爱国方式,为盛世中国不懈奋斗。(郭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