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建强“堡垒”党徽亮——记河南能源鹤煤公司三矿先进党支部

作者:煤一队党支部 2019-11-04 15:39 来源:煤矿安全网

在河南能源鹤煤公司三矿,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每年、每季度、每月90%以上的考核评比中都是第一,是很多职工向往的队伍,这个队就是煤一队。

难险重肩上挑

在鹤煤三矿流传这样一句话,“有急难险重,找煤一队”,危巷扩修、拐弯抹角、皮带安装等大大小小的“零星”工程,煤一队在接到任务时,都是快速协调人员,快速投入战斗,又快又好完成任务。

“我觉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其实我们在管理上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好点子,主要就是在‘严’上下功夫,在‘细’上做文章,向‘严’要效益,向‘细’求效果。”一见到该队队长赵鹤春,他就向笔者道出了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秘诀”。

2017年8月,3204采煤工作面下顺槽巷道垮落,严重影响到我矿的原煤产量,煤一队接到任务前去扩修。由于该工作面坡度大,巷道老化,给扩修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该队面对困难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变压力为动力,战危机,创佳绩,在强化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的同时,大搞劳动竞赛和优秀员工评选,想方设法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在接到任务后,支部书记程骆华积极对待,认真翻阅资料,详细了解地质条件,深入现场,发现该地区巷道由于长期没有维修,巷道压力大,顶部煤岩已经被压酥软,扩修过程中流煤严重,会压死大槽;巷道狭窄,无法展开施工,只能一点一点往前挪移。经过严细的勘查,最终制定出《3204扩修方案》,为3204工作面安全顺利出煤打下了坚实基础。9月30日,该队在工作面正常交接班过程中,六部槽头突然冒顶流煤,压死大槽,安全生产面临严重威胁。该队党支部书记程骆华赶到3204下顺槽,身先士卒,与工人一道扛煤袋、运半木,处理冒顶,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冒顶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槽恢复了正常运转。而程骆华却在井下工作了整整31个小时。严峻的形势下,他们却能“异军突起”,创造出一项又一项佳绩。

艰苦朴素过“紧日子”

今年以来,该队始终坚持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在材料的管理上严格把关,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该队党支部召开班子会,针对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材料消耗情况制定专项措施,施行“市场化”管理,下大力气抓好经营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每月召开班子会对下月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做到预算准确率控制在98%以内。生产上做到按计划生产,材料按计划领用,现场重点抓好发出材料的使用管理,对下井的物料进行跟踪检查,克服了以往发料有人管理,用料无人关心的弊端。将材料与工资挂钩,让职工意识到节约就能多拿钱,浪费就得少拿钱,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在材料方面的节约意识。

另外,煤一队党支部积极开展了“修旧利废”和“回收创值”活动,要求干部员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创效益,个个搞回收,对回收的优秀职工进行重奖。队干部每次跟班下井带头搞回收,坚持上井不空手,为职工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在工作中,不仅严把材料使用关,做到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而且坚持下班上井不空手,为单位积极创效益。前10个月,该队不仅节约材料费用四万余元,配件费节约一万余元,而且回收创值达数万元。

战斗堡垒作用强

“我们队138名职工,15个党员,预备党员1个,确实发挥了‘党员是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书记程骆华自豪地说到。

在4101上顺槽施工中,该支部党员始终坚持在一线,队长赵鹤春坚持每天跟班在现场,与职工同劳动,搬运、铺设大槽、更换刮板……常常在井下连续工作达十几个小时。支部书记程骆华多年来从未休过节假日,每月下井跟班在全矿都是名列前茅。该队自去年搬入4101掘进工作面后,工作面采用全煤锚网索支护的新工艺,工作面压力大,职工对新工艺不了解不熟练,职工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职工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作为一支原先以架棚掘进为主的基层单位,没有全煤锚网掘进经验可以借鉴。党支部积极找原因,定措施,号召职工加强学习新技术,积累新经验。没有施工经验就在实战中慢慢积累,没有技术就向兄弟单位学习请教。党员大会上认真分析了当前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攻难关、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在党员中开展竞赛、转变作风促安全活动;坚持学习,提高党员自身综合素质活动;坚持从言行入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深入职工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点滴积累,该队全煤锚网技术得到逐渐提高。在巷道生产过程中,党支部又率先在实际中摸索出“多点平行掘进法”,较好地解决了人员过分集中和工作场地拥挤的矛盾,提高了掘进进度,巷道质量也得到充分保证,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党支部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党员义务劳动、“党员活动日”活动。在活动中,副队长曹红会、白培勤、掘进一班班长肖兵文、三班董一川、党员马德华等同志,全月出勤最低的28个,天天一身汗水一身煤,在职工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带头、示范作用。

煤一队掘进一班班长马德华,他2008年入党,他平时沉默寡言,可在工作中却有着一股子韧劲,敢打善拼,并且能够啃“硬骨头”,“打硬仗”。队领导交给的任务,不管是工作面条件好了、差了,困难多了,他都能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完成。今年五月份,在四水平北翼回风巷四部皮带过程中,由于该地区断层多,老巷多,地区构造复杂,但马德华没有被困难吓倒,急队所急,想队所想,经队研究制定的生产方案,积极投入到生产中,并组织本班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当月扩修53.4米,架棚107棚,受到了矿领导的表扬!

今年10月份,4101上顺槽拐回风巷,该巷道38度下山全岩掘进,巷道坡度大,运输中易发生石块翻滚伤人事故,副队长白培勤通过看现场,建议用片网设计加工挡矸设施,避免了多起石块翻滚伤人的发生。“人心齐,泰山移。有条件我们能干好,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想法把活干好,只要决心大,办法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该队党支部书记程骆华这样对笔者说。

温暖和谐人心齐

在党支部成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带领下,偷奸耍滑、干活不用心、不顾全大局在煤一队都是非常可耻的行为,那样的人在煤一队是呆不下去的。“把工作当事业”让该队的职工在繁重的工作中以苦为乐,勇往直前。     “在这个队,也许是一种传统,也许有一种文化,大家都很相亲相爱。”为做好职工稳定工作,煤一队党支部坚持家访、谈心制度,深入到职工群众中,了解职工的困难,收集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经常性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摸查该队在基本生活、子女就学、家属就医等方面有困难的职工,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帮助特困户解决在生产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对于一些工伤、病号,该队委班子经常探望,解决职工的困难;在职工家里遇到红白喜事时;队抽人去帮忙,职工苏红宽扭伤脚踝骨折,该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医院看望;职工段志祥母亲去世,队支部及时组织人员前往帮助料理丧事。总之,该党支部总是在职工有困难时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帮其度过难关。

由于搬入4101掘进工作面后,工作面采用全煤锚网索支护的新工艺,工作面压力大,职工对新工艺不了解不熟练,职工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四点班的职工下班晚吃不上饭,这个问题始终牵挂着队长赵鹤春的心,就向党支部建议,由班子成员用自己的餐卡为下班晚的职工提供几份快餐,不能让职工饿着肚子回家。于是接下来的三个多月,四点班的职工升井后都能有一份热乎乎的饭食等着他们。职工的热情上去了,生产任务也接连连创新高,连续两个月分别以149米(计划100米)、162米(计划110米)超计划完成生产任务。该矿煤一队是矿上的“标杆队”和“典型队”,为使“红旗”不倒,“典型”更“先进”。今年来,面对生产地区接替紧张的局面,该队为大局为重,战危机,创佳绩,在安全、生产、质量等方面严细管理,狠抓落实,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的职工都是干着活哼着歌,挺快乐的!”提起在4101上顺槽刚开始全锚网支护时克服各种困难顺利成巷时得情景,该队的职工感觉“虽然苦点累点,但成就感和幸福感十足”。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