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老 井

作者:许宏勋 2019-12-16 15:48 来源:煤矿安全网

我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前段时间回漯河老家,看到村西头的老井已经快废弃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为家乡老井的逐渐消失,感到有点惋惜,怅然。因为老井不仅滋润了故乡的土地,解决了人们和牲畜的饮水问题,而且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父老乡亲。

常言道“饮水思源”。我村在我们大队是最小的村子,满打满算不到百户人家,全村只有五六百人,大小分为三个生产队,全村只有这样一口水井。我觉得老井其实也没什么很特别之处,井台用四块整齐的条石镶嵌的方方正正,井沿和井壁都是用普通的石头垒砌而成,石壁上长满了绿绿的青苔及小草,井也只有三十多米深,水深约有六七米。井周围由青砖铺成圆圈,每天被井水冲刷得干干净净。老井看上去似乎有点寒酸,可在父老乡亲的眼里,它就是全村唯一的水源地。听村里老人这样讲,他们小时就有了这口井,到底什么时候打的这眼井,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也就是这口普普通通的老井,以它博大的胸怀和甘甜清冽的井水,滋养和哺育在故乡世世代代的父老乡亲。

为让老百姓吃上干净卫生的水,村里每年都要组织村民淘挖一次井,清除井壁上的苔藓和井底的淤泥杂物。老井虽然算不上是深井,但出水量还是很大的,酷暑时节下到井底,也让人感到寒气透骨。每当淘井时,村里的年轻人都会争先恐后来干活,十多个壮汉相互配合,轮番上阵。先是一桶桶地把井水吸干。然后再下到井底,堵水眼,清淤泥。往往得需要一天的时间,整个淘井过程才算完成了。每当淘过井后,下井掏力的年轻人为了取暖解乏,往往会聚在一块喝上两杯小酒暖和暖和,其实淘井更像是给村民的团结友谊注入了一剂粘合剂,把父老乡亲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团结得像一家人似的。

像世间万物一样,老井也有着它的人生四季,为小小的村庄带来不同的享受和韵味,陪着人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春天,老井周围土地湿润,旁边有条小水沟,青草丰美,鸡儿啄虫,小鸭戏水,绿柳鸟鸣。夏季,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托着一身汗灰和疲惫的身躯来到老井打桶井水,就着桶咕咚咕咚喝上几口,那真是叫个爽,再冲上个凉水澡,感到无比舒适惬意。秋天月夜,小媳妇们结伴带上洗衣盆,搓衣板棒棰,聚集在井台旁打水洗衣,说笑声,泼水声,垂衣声,回响夜空。冬季,大雪白茫茫一片,只有老井成为一个黑窟窿,从里面冒着一缕缕热气,成为冬天里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党的惠民政策的实施落地。乡亲们家家接通了自来水,人们已经不再担水了吃了。随着岁月的流失,老井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井的故事也渐行渐远了。可在我的脑海里,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出老井往日的光景,老井边上光着屁股的孩子、聊天的人群、井中的星星月亮。也许是对老井的眷恋和念想,也许是对井水的柔软和温暖,但乡亲们依然喜欢聚在老井边谈天论事,拉家常,更多的是顺便捎带几件要洗的衣服,要刷的锅盆,尽管已经是初冬了,但井水依然柔软温和,暖暖的。此时的老井如一位温润的老人,爱抚着她热爱的村民,用温暖浸润着污秽,涤荡着飘香的衣服,干净的锅盆。幸福写在冬日悠闲的每个村民的脸上,一种恬静的惬意舒展着未来的日子。故乡的老井,像一位悠闲的老人,历经岁月的沧桑,滋养了乡亲们的生命,让家乡越来越美,越来月富强。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便告别了故乡的老井。然而每次回到故乡时,我都会去看一看村西头那眼老井,那眼带着我童年的快乐与辛酸的老井。此时的老井,已显得老态龙钟,没有了一丝生机。井台边的水坑长满了蒲草,井围子的石头残缺不全。老井早已没了昔日的热闹,只有不远处的一垛柴草和养殖物资默默地陪伴着它。

老井,不仅成为我心中永久的记忆,而且在我的心灵深处烙下永恒的印记,像老酒一样越酿越香,越久越醇。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