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记忆
转眼间,又到了自己的生日。风雨兼程,春秋更替,细数走过的每一个春秋,我知道,一次生日就意味着自己又老去了一年。回首看,弹指一挥间,只有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已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孩童,不再拥有如花的年龄,不再有儿时那样的心境,搞生日聚会或吃蛋糕吹蜡烛许愿之类的“名堂”,不再重视这样的一个日子了,唯有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道声平安快乐。
记忆中的小时候,家家都不是很富裕,如果说过年过节是属于大家的,而过生日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在那天爸妈会尽量满足我们的心愿,置办些好吃的,真的和过年差不多。那时候我们姐弟三个各自记着自己的生日,对自己的生日也是满怀期待。生日的那天早上,妈妈总会把煮好的鸡蛋放进我们书包里,嘱咐我们课间记得吃了。妈妈常说,“吃了鸡蛋,这一年就像鸡蛋一样一骨碌就过去了,无病无灾,顺顺利利。”重要的是那天我们各自会有吃方便面的特权,那时候的方便面可以说是极为奢侈了。而在生日前几天我们就开始讨论哪种方便面好吃,是三鲜的还是肉蓉的,在那天我们可以自己在商店里买来早已想好的方便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吃,或捏碎加入料包干吃,或用热水泡开了吃。方便面对于当时的我们,已经成为生日的仪式。
小时候我们学校门口天天都有个卖棉花糖的大爷,每天放学我都会站在那不走,看着卖棉花糖的大爷把白糖倒进一个圈型的铁皮里面,拿一根细长的竹签围着铁皮圈慢慢转动,白糖就变成了棉花糖,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那时侯,总以为卖棉花糖的大爷会变魔术,而我,也只有在生日这天才会拿出妈妈给的零花钱买上一个,慢慢地舔一口,从嘴里甜到心里,然后含在嘴里让它慢慢融化,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让人恨不得整个脸都贴在棉花糖里。去年带爸妈去白鹿原玩的时候在门口看见有卖棉花糖的,我立刻惊喜了起来,“呀,棉花糖,我要吃,一定要吃。”于是买了一个,咬一口,甜甜的,记忆被瞬间拉回了小时候。
我家楼下住着我的发小,我们从幼儿园时就在一起,一起上学放学,她是她家的独生女,有自己的房间,那时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她的房间看那些怎么都看不完的《大众电影》《读者文摘》《故事会》……最让我羡慕的是她有一本精致的软皮笔记本,于是我跑回家跟爸妈嚷嚷着也要一本那样的笔记本,爸爸说:“要写日记为啥非要那么好的本子,什么本子不能写?”为这事我生气了好多天。在我15岁生日那天早上,妈妈把我从睡梦中摇醒,让我看看枕头边,一本绿色的软皮笔记本出现在了眼前,本子里面有几张插图,都是我那时喜欢的影星,妈妈说:“这个你爸好几天前就买了,准备等你过生日的时候送你的。”我高兴地一骨碌跳下床先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这日记本从此归我所有,我是这个本子的主人,任何人在这上面乱写一个字都是“侵权行为”。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很少送我们礼物,他一定是知道我很喜欢,所以才在生日这天送我,也给了我一个惊喜。此后我在这个本子上,有时像流水账一样的记录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时还会抄一些自己喜欢的歌词,每页都贴有一张影星的贴片。在那个日记本上,不仅记录了我的学生时代,也记录了一代人与众不同的“追星”梦。
一转眼,已人到中年,细数前面几十年的光景,好像就在昨天才发生一样,但是看到比我高一头多的儿子,才发觉自己确实不再年轻。生日派对、生日礼物这些好像都渐渐淡忘,因此也习惯了没有礼物的生日。每年我生日的这一天都是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我也并没有因此而感觉寒酸,也不去欣羡人家怎么样浪漫和风光地过生日。所以,在我生日这天,除了感慨光阴的飞逝之快,世事沧桑以外,最想说的还是谢谢母亲给了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