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读书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看来,那是要分情况的,比如一本流于表面、重心不明、浮夸乱造之书,我们从中捞不出半点思想,可读亦可不读;再或者一本理念突兀、脱离实际、稍显呆滞之书,可读,但须慎读、挑重点读。但若是经过岁月沉淀的诸如《史记》、《汉书》又或者是鲁迅、朱自清等先驱的作品还是有精读的必要,毕竟书中可以领略到他人的“万里路”。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业余爱好,正所谓人各有志。就像有人爱好业余时间打打球,有人爱好打麻将、下象棋、钓鱼等,读书于我而言谈不上爱好,但遇到本喜欢的书也会花时间试着读下,只能勉强地算是半推半就吧。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几位文学大咖的辞世纪念日)为“世界读书日”。那时的我读的是一本手掌大小的连环画,与其说读不如说是看,翻阅着里面配有个性文字的“动画”,现在看来稍显幼稚浮夸的内容在当时却吸引着我不分夜昼,津津乐道,那就算是第一次读上书了。后来到了高中,在听过一次宣讲后,索性连买了一系列名著近30本,其中不乏茅盾、冰心、钱钟书、沈从文等大家之作,本以为能大干一场,结果也就只看了《老人与海》、《家》、《女神》三本,还都是泛泛而过。
真正开始认真地读书,还是近十年,从“黑皮”小说开始,到一些散文集,再到一些科普杂志以及后来的党员文摘,着实过了一把瘾。每每翻开一页武侠小说之时,都会被武林人物的侠义事迹所感染,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持剑仗马天涯;随着《科学》中笔者的一字一语,在蛛丝马迹中翱翔宇宙苍生,一步步探秘世间神奇;接触一些文学大咖所著的书籍,确能清晰地看到文学的风格与流派,在语言的俊美中看清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并不遥远。持一本好书如乘一叶扁舟,弄潮于文字浪海中,纵然惊、险、奇、难,却能带你感触万物。正如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至今看来,这种时光是忘却时间的,是充实的,也是快乐的。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时隔近40年,如今,快餐式文化充斥着整个时代的方方面面,能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一部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反而读新闻成了一大习惯。翻开手机,随手一点,人间百态、花语鸟事尽览,信息量的获取属实增大不少,但也应失去了品读的“味道”,比如一本小说,平时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品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我们知道读书有很多益处。多读书,明礼节;多读书,明大志;多读书,视野阔。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人生阅历,好书如同良师益友,或力量、或快乐,你总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当前“书”的概念早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读物,网络上的电子书、网站中的文章均可供人阅读,甚至不少人通过微博、微信等载体来实现所撰之文的发表,一些网站也为大量作家、读客提供交流平台,从中看来,一方面想读之书获取的难度降低了,书的储备量增多了,另一方面,可读内容也更加地鱼龙混杂。
读书好比探险,你自己得费些功夫去搜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要有好逑执念。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筛选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何谓经典?很多的经典在刚推出之时都是被人嗤之以鼻的,若你对于“新”不报以宽容之心,势必会少去诸多与经典第一时间交接机会,当你还在保持高傲、找寻新题材、诟病吐槽之时,彼时的《诛仙》《盗墓笔记》《悲伤逆流成河》等都已经走上了银幕。我认为我们当前正身处学习型社会的新时代,非经典不读的理念捎带偏激之意,不可全取,比方说你对某方面感兴趣却知之不多,某方面的书又涉及到你的工作生活,以及还有介绍讲解较为专业知识、前沿新科技的书……都是应该读的,还须仔细读,须认真读、做笔记,通过笔记帮助你记忆,逼得你读细,刺激你思考,最终成为你的财富才是正道。
就比方说我,最近,每天都坚持在网站上读一些专题文章,一是拓展自己思维见识,再就是学习里中的写作思路、层次,以指导自己。因为带着目的,读之时就非常注重其中的咬文嚼字,好的就反复阅读,不断有新的感悟,可谓受益匪浅。在读一些新模式、新理念的文章之时就像吸取了一口新鲜空气,又像与作者老师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自己的写作思路也相应更加清晰。这就是我现阶段读书的感悟——在读书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读书不止,笔耕不辍,庆幸——人生道路上有“书”的影子。